回填土规范.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164406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填土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回填土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回填土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回填土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回填土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分层填土一、施工准备1、材料回填土:且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 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石屑:不应含有有机杂质。填土材料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碎石、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好签证手续)和爆破石碴;可作表层以下的填料。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的填料。碎块草皮和有机含量大于 8%的粘性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4)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 经处理其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5)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土、流动状态的泥炭土和有机质含量大于 8%的粘性土等,不得用作

2、填方材料。2、作业条件填土基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参数应通过压实测定确定。室内地台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或间墙砌筑,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再进行。在建(构)筑物地面以下的填方,若填筑厚度小于 0.5m,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若填筑厚度小于 1m,应清除树墩及割去长草。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

3、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二、操作工艺1、当填方基底为积土或耕植土时,如设计无要求,可采用推土机或工程机械压实 56 遍。2、填筑粘性土,应在填土前检验填料的含水率。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可预先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3、使用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 2/3(当使用振动辗压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 3/4)。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若填方场内有打桩或其他特殊工程时,块(漂)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4、设计要求。4、填料为砂土或碎石土(充填物为砂土)时,回填前宜充分洒水湿润,可用较重的平板振动器分层振实,每层振实不少于三遍。5、回填土应水平分层找平夯实,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的性能参照 2-7 选定。6、路基和密实度要求较高的大型填方,宜用振动平辗压实。使用自重815t 的振动平辗压实爆破石碴类土时,铺土厚度一般为 0.61.5m,宜先静压,后振压。辗压遍数应由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为 68 遍。7、墙柱基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侧对称同时进行。两侧回填高差要控制,以免把墙挤歪;深浅两基坑(槽)相连,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8、分段分层填土,交接处

5、应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应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少于 1m。填方分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表 2-7压实机具 每层铺土厚度(mm ) 每层压实遍数(mm)平辗 200300 68羊足辗 200350 816蛙式打夯机 200250 34人工打夯 不大于 200 34注:1、辗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2、当用 5t、810t、12t 压路和辗压时,每层铺土厚度分别为0.25、0.4m ,压实 1012、810 、46 遍。3、当用功率( kw)60 以下的履带式推土机辗压时,每层铺土 0.20.3m,压实 68 遍。9、挡土墙背的填土,应选用透水性

6、较好的土,如石屑或掺入碎石等,并按设计要求做好滤水层和排水盲沟。10、混凝土、砖、石砌体挡土墙,必须在混凝土或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回填土方,否则要作护壁支撑方案,以防挡土墙变形倾复。11、管沟内填土,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填土超过管顶 0.5m厚时,方准用动力打夯,但不宜用振动辗压实。12、对有压实要求的填方,在打夯或辗压时,如出现弹性变形的土(俗称橡皮土),应将该部分土方挖除,另用砂土含砂石较大的土回填。13、采用机械压实的填土,在角隔用人工加以夯实。人工填土,每层填土厚度为 150mm,夯重就为 3040kg;每层厚度为200mm,夯重应为 6070kg。打夯要领为“ 夯高过膝

7、,一夯压半夯,夯排三次”。夯实基坑(槽)、地坪,行夯路线由四边开始,夯向中间。14、填方基土为杂填土,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妥善处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及暗塘等。填方基土为软土,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现行规范的规定施工。15、每层填土压实后都应做干容重试验,用环刀法取样,基坑每 2050m长度取样一组(每个基坑不少于一组);基槽或管沟回填,按长度 2050m 取样一组;室内填土按 100500m2 取样一组;场地平整按 400900 m2 取样一组。采用灌砂(或灌水)法取样时,取样数量可较环刀法适当减少,并注意正确取样的部位和随机性。三、质量标准保证项目基底处

8、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确定压实的干密度,应有 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0.08g/cm3,且应分散不得集中。允许偏差见表 2-8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 表 2-8项目 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柱基、基坑基槽、管沟排水沟 填方、场地平整 地(路)面基层人工施工 机械施工标高 0-50 50 100 0-50 用水平议检查表面平整 / / / 20 用 2m 尺和木塞形塞尺检查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做地(路)面的基层。四、施工注意事项避免工程质量通病回填土应按规定

9、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管沟下部、机械夯填的边角位置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雨天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现场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路基、室内地台等填土后应有一段自然沉实的时间,测定沉降变化,稳定后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产品保护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有关轴线和水准高程桩点,防止碰撞下沉。基础或管沟的混凝土、砂浆应达到一定的强

10、度,不致受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作业。已完成的填土应将表面压实,路基宜做成一定的坡向排水。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防止造成一侧压力,不平衡,破坏基础或构筑物。 回填土取样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每 50100m2 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环刀法)(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 50100m2

11、应不少于 1 个检验点;对基槽每 1020m 应不少于 1 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 1 个点。(环刀法)1、整片垫层(1)面积300m2 时;环刀法为 3050m2 布置一个;贯入法为 1015m2 布置一个。(2)面积300m2 时;环刀法为 50100m2 布置一个;贯入法为 2030m2 布置一个。2、条形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2)环刀法每 20m 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 5m 至少布置一个。3、单独基础下垫层(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 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

12、层 1000m2 测一组,每组 3 点。(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 100m 测 2 点。(环刀法)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 1000m2 测 1 点。(灌砂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 1000m2 测 1 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 1 点。(环刀法)(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 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 500 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 3 点。(环刀法)(六)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 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

13、,每层测一组,每组 3 点。二、取样须知1、采取的土样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取样量应能满足试验的需要。2、鉴于基础回填材料基本上是扰动土,在按设计要求及所定的测点处,每层应按要求夯实,采用环刀取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现场取样必须是在见证人监督下,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而取样、见证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核。(2)取样时应使环刀在测点处垂直而下,并应在夯实层 2/3 处取样。(3)取样时应注意免使土样受到外力作用,环刀内应充满土样,如果环刀内土样不足,应将同类土样补足。(4)尽量使土样受最低程度的扰动,并使土样保持天然含水量。(5)如遇到原状土测试情况,除土样尽可能免受扰动外,还应注意保

14、持土样的原状结构及其天然湿度。三、土样存放及运送在现场取样后,原则上应及时将土样运送到试验室。土样存放及运送中,还须注意以下事项:1、土样存放(1)将现场采取的土样,立即放入密封的土样盒或密封的土样筒内,同时贴上相应的标签。(2)如无密封的土样盒和密封的土样筒时,可将取得的土样,用砂布包裹,并用蜡融密实。(3)密封土样宜放在室内常温处,使其避免日晒、雨淋及冻融等有害因素的影响。2、土样运送关键问题是使土样在运送过程中少受振动。四、送样要求为确保基础回填的公正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有关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填写好土样试验的委托单,现场取样记录及土样标签等有关内容。1、土工试验委托单在见证人员陪同下,送

15、样人应准确填写下述内容:委托单位、工程名称、试验项目、设计要求、现场土样的鉴别名称、夯实方法、测点标高、测点编号、取样日期、取样地点、填单日期、取样人、送样人、见证人以及联系电话等。同时还应附上测点平面图。2、现场取样记录(1)测点标高、部位及相对应的取样日期。(2)取样人、见证人。3、土样标签(1)标签纸以选用韧质纸为佳。(2)土样标签编号应与现场取样记录上的编号一致。 土方工程施工常用数据 深度在 5m 以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的最陡坡度(不加支撑)填土的压实系数 c(密实度)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填方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基坑(槽)排水沟常用截面 各类井点的适用范围深度在 5m

16、 以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的最陡坡度(不加支撑) 说明:1.静载指堆土或材料等,支载指机械挖土或运输作业等。2.静载或动载距挖方边缘的距离应大于 0.8m,静载填置高度不宜超过 1.5m。3.有成熟施工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中密的砂土坡顶无荷载 1:1.00坡顶有静荷 1:1.25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有动荷 1:0.50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砂土)坡顶无荷载 1:0.75坡顶有静荷 1:1.00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有动荷 1:1.25硬塑的轻亚粘土坡顶无荷载 1:0.67坡顶有静荷 1:0.75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有动荷 1:1.00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粘性土)坡顶无荷载 1:0.50坡顶有静荷

17、1:0.67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有动荷 1:0.75硬塑的亚粘土、粘土坡顶无荷载 1:0.33坡顶有静荷 1:0.50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有动荷 1:0.67老黄土坡顶无荷载 1:0.10坡顶有静荷 1:0.25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有动荷 1:0.33软土(经井点降水后)坡顶无荷载 1:1.00坡顶有静荷 -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有动荷 -填土的压实系数 c(密实度)说明:压实系数 c为土的控制干密度 d与最大干密度 dmax的比值。控制含水量为Wop2。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填土部位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 0.96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以下 0.93-0.96简支结构和排架结构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

18、0.96-0.97填土部位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以下 0.91-0.93一般工程基础四周或两侧一般回填土 0.90室内地坪、管道地沟回填土 0.90填土部位一般堆放物件场地回填土 0.85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砂土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8-12最大干密度(g/cm 3) 1.80-1.38粘土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19-23最大干密度(g/cm 3) 1.58-1.70粉质粘土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12-15最大干密度(g/cm 3) 1.85-1.95粉土最优含水量(重量比) 16-22最大干密度(g/cm 3) 1.61-1.80填方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说明:人工打夯,土的粒径不应

19、大于 5cm。压实机具 平碾每层铺土厚度(mm) 200-300每层压实遍数(遍) 6-8压实机具 羊足碾每层铺土厚度(mm) 200-350每层压实遍数(遍) 8-16压实机具 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mm) 200-250每层压实遍数(遍) 3-4压实机具 推土机每层铺土厚度(mm) 200-300每层压实遍数(遍) 6-8压实机具 拖拉机每层铺土厚度(mm) 200-300每层压实遍数(遍) 8-16压实机具 人工打夯每层铺土厚度(mm) 10000c 0.4 0.4 0.5粘土地下水位以下深度 m基坑面积(m 2) 截面符号4 4-8 8-12a 0.4 0.5 0.6b 0.4 0.5 0.65000c 0.2 0.3 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