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课件.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16982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3.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休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休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休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休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十三章 休克,病生,SHOCK,2,概述 和 概念一、病因与分类二、发生机制三、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四、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五、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休克,3,4,休克的概念(Definition of Shock),休克是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全身性病理过程。,5,是指单位时间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不包括贮存于肝、脾和淋巴血窦中或停滞在毛细血管中的血量。,有效循环血量,其依赖于:足够的血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有效的心排出量正

2、常的血管舒缩功能: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休克的认识发展过程,1731年Le Dran首次使用“shock”概念症状描述阶段(Warren和Crile)急性循环衰竭的认识阶段微循环学说的创立阶段(20世纪60年代Lillehei)细胞分子水平研究阶段,6,1、症状描述阶段(1895年),7,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湿冷、出冷汗脉搏细速、脉压缩小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神志淡漠、昏迷血压降低(80mmHg),休克综合征(Shock syndrome),是晕过去吗?(昏厥),昏厥:是一种突发性、短暂性、一过性的意识丧失而昏倒。因一时性,广泛性脑缺血、缺氧引起,并在短时间内自然恢复。,9,大量失血是休克的始动因子,

3、2、急性循环衰竭的认识阶段,交感衰竭学说,(1)交感衰竭血管张力血压(2)休克的关键是血压,轻度休克:血压降低(80mmHg)中度休克:血压降低(60mmHg)重度休克:血压降低(40mmHg),输血+升压药,10,2、急性循环衰竭的认识阶段,实际上大量使用升压药,BP,但死亡率将正常动物注入升压药后休克,11,3、微循环学说的创立阶段,1964 年,Lillehei 发现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休克,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病环节:交感兴奋,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器官血液灌流不足。并做了狗失血性休克实验:,13,3、微循环学说的创立阶段,休克时交感是兴奋而不是衰竭休克的关键不在BP,而在于血流

4、 有效循环血量,14,3、微循环学说的创立阶段,Q(灌流量) BP/RR 8l/r4Q BPr4/8lQ BPr4,交感兴奋时如Bp升高一倍,血管口径缩小一倍,灌流量为原1/8,组织灌流量与血压及血管口径的4次方成正比(口径更重要),4. 细胞分子水平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热点从低血容量性休克转向感染性休克,并认为休克的发生发展与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大量释放等有关。,16,休克的研究史,17,概述 和 概念一、病因与分类二、发生机制三、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四、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五、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休克,18,休克的病因与分类,一、休克的病

5、因失血与失液、烧伤、创伤、感染、过敏、心脏功能障碍、强烈的神经刺激二、休克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Shock)按病因分类按休克的始动环节分类,按病因分类(Classification of shock by causes),失血性休克 (Hemorrhagic shock)烧伤性休克 (Burn shock)创伤性休克 (Traumatic shock)感染性休克 (Infective shock) 过敏性休克 (Anaphylactic shock) 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 shock) 神经源性休克 (Neurogenic shock),19,20,(一)

6、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与失液性休克 1.失血见于外伤、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产后大出血等休克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 15-20min内失血25%-30% 失代偿 休克 失血超过总血量45%-50% 迅速导致死亡 2.失液见于剧烈呕吐或腹泻、肠梗阻、大汗淋漓、糖尿病多尿等引起血容量和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二、休克的分类按病因分类,21,(一)失血性休克与失液性休克(二)烧伤性休克(Burn Shock),早期疼痛、血浆丢失致低血容量烧伤性休克晚期继发感染感染性休克,二、休克的分类按病因分类,22,(一)失血性休克与失液性休克(二)烧伤性休克(三)创伤性休克(T

7、raumatic of Shock),剧烈的疼痛、失血失液和组织坏死创伤性休克,二、休克的分类按病因分类,23,(一)失血性休克与失液性休克(二)烧伤性休克(三)创伤性休克(四)感染性休克(Infective Shock),严重的感染 感染性休克 内毒素休克 炎症内脏小血管扩张,二、休克的分类按病因分类,24,感染性休克按血流动力学变化分类,高动力型 低动力型 (高排低阻型) (低排高阻型),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 ,皮肤温度 温暖 湿冷,血压 略降或正常 明显降低,脉搏 缓慢有力 细速,皮肤色泽 淡红或潮红 苍白或紫绀,脉压差 增大 明显缩小,Warm shock,Cold shock,(Cl

8、assification of shock by he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25,(一)失血性休克与失液性休克(二)烧伤性休克(三)创伤性休克(四)感染性休克(五)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注射某些药物、血清制剂或疫苗,进食某些食物、接触某些物品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缓激肽入血 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床容积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二、休克的分类按病因分类,26,(一)失血性休克与失液性休克(二)烧伤性休克(三)创伤性休克(四)感染性休克(五)过敏性休克(六)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心脏和大血管病变如大面积急性心肌梗

9、死、急性心肌炎、室壁动脉瘤破裂、严重的心律失常 心包填塞、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妨碍血液回流和心脏射血心输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和灌流量显著下降心源性休克,二、休克的分类按病因分类,27,(一)失血性休克与失液性休克(二)烧伤性休克(三)创伤性休克(四)感染性休克(五)过敏性休克(六)心源性休克(七)神经源性休克(Neurogenic Shock),强烈的神经刺激如剧烈疼痛、高位脊髓损伤或麻醉、中枢镇静药过量血管运动中枢抑制阻力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床容积增大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二、休克的分类按病因分类,失血性休克 (Hemorrhagic shock)创伤性休克 (Traumatic sh

10、ock)烧伤性休克 (Burn shock)感染性休克 (Infective shock) 过敏性休克 (Anaphylactic shock) 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 shock)神经源性休克 (Neurogenic shock),28,二、休克的分类,(一)按病因分类,29,二、休克的分类,(二)按休克的始动发病学环节分类,(一)按病因分类,30,维持机体有效灌流量的因素,31,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效灌流量的减少是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32,33,(二)按休克的始动发病学环节分类,34,(二)按休克的始动发病学环节分类(Classification of shock by i

11、nitial changes),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35,定义:指由于血容量减少引起的休克。见于: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包括:失血性、失液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烧伤性休克机制:大量体液丢失或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容量急剧减少,静脉回流不足,心排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压力感受器的负反馈调节冲动减弱,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收缩,组织灌流量减少。临床典型表现:出现“三低一高”,即中心静脉压、心排出量、动脉血压降低,而总外周阻力增高。,1、低血容量休克(hypovolemi

12、c shock),36,2、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炎症或过敏引起的内脏小血管扩张,血液淤滞,有效循环血量减少。,37,不同病因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使外周血管特别是腹腔内脏的小血管舒张,血管床容量增加,大量血液淤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且分布异常,导致组织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又称为分布异常性休克,也称为低阻力性休克。包括:过敏性休克,高动力型感染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2、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38,概念: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心排出量急剧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显著下降所引起的休克,称为心源性休克。原因:

13、心脏内部心肌源性原因,如心肌梗死、心肌病 心脏外部非心肌源性原因,如心脏压塞、肺血 管栓塞包括:心肌源性休克,非心肌源性休克(心外阻塞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Classification of shock,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the shock resulting from decreased blood volume.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 the shock resulting from marked vasodilation, also called maldistributibe

14、shock.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 the shock resulting from inadequate cardiac output.,40,41,休克发生的原因、起始环节和共同基础,42,二、休克的分类,(1)失血、失液性休克(2)创伤性休克(3)烧伤性休克,(4)感染性休克(5)过敏性休克(6)神经源性休克,(7)心源性休克,43,概述 和 概念一、病因与分类二、发生机制(微循环机制)三、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四、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五、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休克,微循环,七个组成部分三条通路三个闸门二种调节,44,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微

15、血管的血液循环。,七个部分: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三条通路:迂回通路、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直捷通路:多见于骨骼肌,非营养通路,动-静脉短路:主要见于皮肤和皮下组织,调节体温,迂回通路:进行物质交换,营养通路,前闸门,三个“闸门”,后闸门:肌性微静脉,总闸门:微动脉、后微动脉,分闸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神经调节,两种调节,体液调节,神经因素-交感,受体血管收缩体液因素(全身性儿茶酚胺、AngII、TXA2、ET血管收缩) (局部性乳酸、组胺、激肽、腺苷血管舒张),49,(-),PGI2、NO、TNF,50,心肌抑制因子(MDF

16、),由缺血的胰腺产生;可能就是TNF-和IL-1等细胞因子;是小分子多肽,它主要作用是使心肌收缩力下降,还引起内脏血管收缩(胰腺血流量减少)和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对MDF的清除减少)。,51,微循环相关知识:,正常生理条件下,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状态是影响微血管血液灌流的主要环节。,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主要是由局部产生的舒血管的物质进行反馈调节,以保证毛细血管交替性开放。,52,真毛细血管网血流减少,毛细血管灌流的局部反馈调节,53,一、微循环机制,休克是以微循环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以失血性休克的微循环变化最为典型,分为三个阶段:微循环缺血期 微循环淤血期 微循环衰竭期,1

17、、微循环缺血期,休克早期(early stage of shock)休克代偿期(compensatory stage)缺血性缺氧期(ischemic anoxia phase)微循环痉挛期(stage of vasoconstriction),1、微循环缺血期(ischemic hypoxia stage of shock),总闸门+分闸门+后闸门+,Cap前阻力Cap后阻力,1、微循环缺血期(ischemic hypoxia stage of shock),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微循环痉挛小血管持续收缩痉挛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血液经直捷通路和动-静脉短路迅速流入微静脉营养性血

18、流减少,非营养性血流增加灌流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导致缺血性缺氧,1、微循环缺血期(ischemic hypoxia stage of shock),微循环痉挛血液流速血管口径真毛细血管开放数,不同病因的休克引起交感兴奋的机制,59,微循环变化的机制,-受体效应:皮肤、腹腔脏器、肾脏的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真毛细血管关闭,营养性血流减少,-受体效应:动-静脉短路开放,非营养性血流增加,灌少于流,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儿茶酚胺增加,2.缩血管物质:血管紧张素、血管升压素、血栓素A2、内皮素、白三烯类等增加,少灌少流,缺血性缺氧,1、微循环缺血期(ischemic hypoxia s

19、tage of shock),微循环变化的特点,微循环痉挛小血管持续收缩痉挛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血液经直捷通路和动-静脉短路迅速流入微静脉营养性血流减少,非营养性血流增加灌流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导致缺血性缺氧,61,微循环缺血期的代偿意义,(1)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To maintain blood pressure),(2)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回心血量增加(To increase returned blood volume)自身输血、自身输液、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心排出量增加心率,收缩力,回心血量,外周阻力增高小血管持续收缩,血液重新分布:不同器官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

20、一,62,休克代偿期,肌性微静脉、小静脉和肝脾等储血器官收缩,减少血管床容量,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 (第一道防线),休克代偿期,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微静脉收缩强度更大,前阻力大于后阻力,使得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降低,组织液进入血管,增加回心血量,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 (第二道防线),1、自身输血静脉回流量增加,2、自身输液组织间液向血管内回流增加,63,微循环缺血期的代偿意义,(1)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To maintain blood pressure),(2)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回心血量增加(To increase returned blood volume)自身输血

21、、自身输液、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心排出量增加心率,收缩力,回心血量,外周阻力增高小血管持续收缩,血液重新分布:不同器官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64,血液重新分布保证了心、脑血供,休克早期儿茶酚胺引起微血管痉挛性收缩,但不同器官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骨骼肌以及内脏血管的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比较敏感,收缩明显;-冠状动脉受体为主,所以无明显变化;-脑动脉主要受局部扩血管物质影响。,微循环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的不均一性,使减少了的血液总量重新分布,起到“移缓救急”的作用,保证了心、脑血供。,2.有助于心脑血供(血液重新分布 Blood redistribution ),(Compensato

22、ry significances in the ischemic hypoxia stage of shock),(2)心排出量增加(To increase cardiac output),(3)外周阻力增高(To increase peripheral resistance),1.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To maintain blood pressure),(1)回心血量增加(To increase returned blood volume),(To ensure adequate blood perfusion of heart and brain),微循环缺血期的代偿意义,67,脉压减

23、小比血压下降更具休克早期诊断意义,尽早消除休克病因,补充血容量,防止病情恶化,微循环缺血期的临床表现(manifestations of microcirculatory ischemia stage),68,1、微循环缺血期,1.微循环的变化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缺血性缺氧,3.代偿意义: 维持动脉血压,保证心、脑血供,2.微循环变化的机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其他体液因子,4.临床表现:神清,脉细 ,脸白,肢冷,少尿,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痉挛期,2、微循环淤血期,休克期(stage of shock)淤血性缺氧期(stagnant anoxia phase)交

24、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持续过度兴奋 +,2、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扩张毛细血管前阻力减小前阻力血管收缩性减弱甚至扩张大量血液涌入真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血浆外渗、血液浓缩使血黏度增高微静脉血流缓慢淤滞、细胞嵌顿灌流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导致淤血性缺氧,微循环变化的特点,2、微循环淤血期,1、总闸门 +2、分闸门 -3、后闸门 +,Cap后阻力Cap前阻力,72,缺氧引起酸中毒,局部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组胺、腺苷、K+ 、缓激肽等,肠源性内毒素激活巨噬细胞,生成TNF-、IL-1、NO增多等,微血管平滑肌舒张,毛细血管前阻力减小的机制,微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73,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

25、的机制,以前认为:微静脉处于持续收缩状态现在认为:微循环发生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大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细胞粘附分子,选择素家族的粘附分子2-整合素家族的主要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75,选择素家族的粘附分子,分类 受体名称 分布L-选择素 LAM-1 白细胞E-选择素 ELAM 活化的内皮细胞 P-选择素 GMP-140 血小板、活化的内皮细胞,76,LAM:白细胞粘附分子ELAM: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GMP:颗粒蛋白,2-整合素家族的主要粘附分子,结构 命名 配体 分布L2 LFA-1(CD11a/CD18) ICAM-1,2,3 白细胞M2 Mac-1(CD11b/CD18)

26、 iC3b、LPS、 单核及中 ICAM-1、X因子 性粒细胞X2 GP150/90(CD11c/CD18) iC3b 单核及中 性粒细胞,77,2亚族,LFA: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ICAM:细胞间粘附分子Mac:巨噬细胞分化抗原,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命名 配体 定位ICAM-1 LFA-1,Mac-1 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ICAM-2 LFA-1 内皮细胞ICAM-3 LFA-1 内皮细胞,78,79,80,81,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的机制,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白细胞滚动、贴壁、黏附于微静脉内皮细胞,嵌顿cap,血流缓慢甚至淤滞,酸性代谢产物,炎症因子、细胞表面黏附分子,毛细血管通透性

27、增加,血浆外渗 血液浓缩 血黏度增高,血流受阻细胞受损,红细胞血小板易黏附聚集,淤血性缺氧,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2、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扩张毛细血管前阻力减小前阻力血管收缩性减弱甚至扩张大量血液涌入真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血浆外渗、血液浓缩使血黏度增高微静脉血流缓慢淤滞、细胞嵌顿灌流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导致淤血性缺氧,微循环变化的特点,83,回心血量急剧减少静脉系统容量血管扩张,真毛细血管开放数,血管床容积增大,“自身输血”停止真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流体静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自身输液”停止局部扩血管物质 ,Cap通透性 ,血浆外渗组织间隙亲水性

28、 ,血浆外渗皮肤内脏血管反应性低下,回心血量减少,心、脑血管对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能力丧失,微循环变化的后果失代偿,恶性循环的形成,毛细血管流体静压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微循环血管大量开放,血液滞留,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血压下降,交感兴奋,组织灌流进一步减少,缺血、缺氧、酸中毒,85,微循环淤血期的主要表现(manifestations of microcirculatory stagnant stage),治疗原则,针对微循环淤滞,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扩充血容量:需多少,补多少-疏通微循环:扩小血管药(受体阻断剂、M型胆碱阻断剂),86,临床检测指标-尿量:30-100ml/h

29、r;CVP;PAWP;血细胞比容:35%-40%,北京儿童医院使用654-2治疗前后病人休克死亡率对比,休克病因 对照组 654-2治疗组,87,中毒性痢疾 20-30% 0.5%暴发型流脑 50-70% 12.1%其他 50-70% 12.7%,654-2,稳定生物膜及保护细胞钙拮抗作用:保护心肌细胞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脂多糖与细胞的结合,88,89,微循环的改变特点:灌而少流,灌大于流,淤血性缺氧微循环改变的机制:酸中毒、局部扩血管物质增多、内毒素、 血液流变学变化微循环改变的后果:回心血量减少,自身输液、自身输血 心脑血液灌流量减少 临床表现:血压进行性

30、下降,心、脑功能障碍, 皮肤发绀、花斑,少尿甚至无尿,休克进展期、可逆性失代偿期、淤血性缺氧期,2、微循环淤血期,3、微循环衰竭期(microcirculatory failure stage),休克难治期(refractory stage)休克晚期(terminal stage of shock)不可逆性失代偿期(irreversible stage),90,3、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麻痹性扩张,微循环衰竭 微血管反应性显著下降:微血管麻痹性扩张,微循环血流停止,不灌不流,无复流微血管平滑肌麻痹,对血管活性药物失去反应,灌流特点:血流停止、不灌不流,92,临床表现,循环衰竭:进行性顽

31、固性低血压,脉搏细速,静脉塌陷无复流现象并发DIC(1/3)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2/3),93,血压进行性下降的机制,VSMC:血管平滑肌POC:电压依赖性的钙通道,94,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微循环衰竭期即使在输血补液治疗后,虽血压可一度回升,但微循环灌流量仍无明显改善,毛细血管中淤滞停止的血流也不能恢复流动的现象。,95,休克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机制,1. 血液流变学改变: 血液浓缩、血细胞聚集,血黏度增高,酸中毒,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凝血系统广泛激活: 1)严重缺氧、酸中毒或细菌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凝血、抗凝

32、调控失调 2)创伤、烧伤,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3)红细胞破坏释放ADP,激活血小板3.TXA2-PGI2平衡失调: TXA2增多,PGI2减少,血小板聚集,收缩小血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加重休克的机制,微血栓阻塞循环通道,使回心血量锐减凝血与纤溶过程中的产物FDP、补体等增加血管通透性,加重微血管舒缩功能紊乱DIC时出血,导致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加重循环障碍器官栓塞梗死,器官功能障碍,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原因:重要脏器低灌流肺、肾、肝、心、脑及胃肠,98,微循环的改变:微血管反应性显著下降(血流停止、不灌不流)临床表现:循环衰竭、无复流现象、并发DIC 、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衰

33、竭休克难治的机制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无复流现象,3、微循环衰竭期,(休克难治期、不可逆性失代偿期、DIC期),99,休克的发展过程,失血性休克为例 微循环缺血期 微循环淤血期 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机制、意义或后果、临床表现,休克发展过程中微循环3期的变化,休克I期 休克II期 休克III期,特点,机制,影响,102,概述 和 概念一、病因与分类二、发生机制三、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四、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五、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休克,103,休克的发病机制,神经-体液机制组织-细胞机制分子机制,104,一、神经-体液机制,(一)血管活性胺:儿茶酚胺、组

34、胺(二)调节肽: 内皮素、血管紧张素、血管加压素、心房钠尿肽、激肽、内源性阿片肽(三)炎症介质: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炎症细胞激活产生的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又可导致炎症细胞活化,两者互为因果,形成炎症瀑布反应。通过自我持续放大的级联反应,产生大量促炎介质并进入循环,在远隔部位引起全身炎症,称之为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105,一、神经-体液机制,(一)血管活性胺:儿茶酚胺、组胺(二)调节肽: 内皮素、血管紧张素、血管加压素、心房钠尿肽、激肽、内源性阿片肽,106,研究表明,微循环复流后,器官功能却没有恢复

35、休克失代偿期有大量的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促细胞功能恢复药有抗休克疗效,二、细胞分子机制,细胞损伤:细胞膜、线粒体、溶酶体、凋亡和坏死炎症介质的泛滥:促炎介质、抗炎介质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NF-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血管内皮细胞改变,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107,108,(一)细胞损伤,细胞膜受损(最早)线粒体肿胀溶酶体肿胀、空泡形成细胞凋亡和死亡,(二)炎症细胞活化及炎症介质表达增多,二、细胞分子机制,细胞损伤,细胞膜的变化:细胞膜是休克最早发生损伤的部位。损伤后膜钠-钾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水肿等。线粒体的变化:线粒体最易受损,使ATP合成进一步减少。此后发生肿胀,直至破坏。溶酶体的变化:破坏溶酶体膜,导致溶酶体破裂,溶酶体酶释放,造成细胞自溶。,炎症介质的泛滥,促炎介质的泛滥抗炎介质的泛滥,112,主要促炎介质及其主要作用,113,主要抗炎介质及其主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