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2198976 上传时间:2019-05-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李冉冉(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012级 4班 20121242059)摘要:感知是思维活动的直接基础,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始。感知虽属于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但它却是复杂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没有正确的感知,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别是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关键字:感觉 知觉 规律 思维活动一、 感知觉的概念(1)感觉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常常是从认识事物的一些简单属性开始的。我们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这就是感觉。因此感觉也可以说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2)知觉人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

2、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并了解它的意义,就是知觉。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二、 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一) 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性教师讲授的内容,难易要适当,让学生既能听懂又要有新意。这是引起学生兴趣、维持对学业注意的关键。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东西,如课文的熟读、同一类题的反复练习

3、活动,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保持其新颖性。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在直观教具的运用中,背景材料必须淡化,出示的时间要适当,切忌过早显示。下半节课才用的教具,不要在一上课就暴露在学生眼前。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有的教师换了新装或理了新发型后,往往在上课前先到学生面前“亮亮相”,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减弱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分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如天气骤变、学习条件恶化(突然阴雨、停电、室外嘈杂等)、学生病倒或严重违纪事件等,教师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惊慌失措,要以自己平静的情绪与学生一起审慎、迅速地处理好,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

4、定。在课间休息时,不宜让学生做激烈的或竞赛性的游戏活动,以防止学生因过度兴奋而不能将注意及时转移到课堂上。(二) 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教师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内容及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集中注意对完成活动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正确地组织自己的注意,切忌离开教材本身,离开学生的知识经验,用一些空洞抽象的说教来动员学生的注意。2激发学习动机要让学生体验到自身学习的成功,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是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批改作业时要尽量挖掘学生优点,评分宜从宽;对

5、于他们的不足之处,要正面引导。如对每次作业应用红笔做出肯定的标志,如用“”“优”等;定期展示班级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和精神奖励等。当学生看到自己学习被肯定,便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更加努力地注意学习活动。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能高度集中注意而不分心和能迅速转移注意而少惰性。教师可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集中注意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解决。任务既可以结合课程,也可以是纯训练性的,教师可根据要求自行设计问题。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或组织抢答题竞赛,以培养他们高度集中的注意能力。又如将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问

6、题交叉随机地呈现,以训练学生注意灵活转移的能力等等。一些学生不可能对枯燥无味的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注意的稳定性是为完成一定的目的任务服务的,因此注意的核心是讲求实效,而不是追求貌似注意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不但无助于完成当前的任务,而且更严重的是会养成心猿意马、疲疲塌塌等不良注意习惯,它将极大地妨碍学习的效果。(三)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高度集中注意要消耗相当的体力和脑力。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必定使人疲惫不堪。怎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地注意而又不疲劳呢?在一天的学习活动中,在一节课乃至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

7、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动中。如一节课中教学内容安排应有难有易,教学方式应稳中有变,使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有机联系,尽量杜绝造成注意涣散的机会,使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注意的转换简单地归结为让两种注意按着一定的程式轮番交替地出现。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艺术,它只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仿效。在如何运用两种注意转换规律的问题上同样如此。(四)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单纯运用某种感觉器官,会降低感知的效果,如果利用多种感觉 器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就能提高感知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

8、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同时作用于感知对象,以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等要求,这样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教师在讲授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测量取值时,应让学生边做边讲边练,先教会学生使用有关测量工具,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具有不同最小刻度的测量工具去测定不同物体的长度、体积、质量等数据,一边讲解、一边训练,最后要求学生能对自己所测定的数据结果进行确认,比较真实性以及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这样我们已把学生对教具的使用、操作、教师的评析讲解及学生的思考分析都能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能把有关知识很快地掌握起来。 三、 感知觉的规律在教学中利用的意义通过感官器官来了解客观事物,能获得生动、具体、直接的知识,能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而且只有在获得有关事物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可能进行直观教学。综上可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感知觉的规律,切不可让学生的思维老是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要深入了解事物,从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释:http:/ 陈伶俐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http:/ 4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