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力:科技创新为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提供范本“提升中国的产业水平,关键是要下定决心,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加强人才培养,中国的产业水平才能站上一个新台阶。”2010 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信部长李毅中谈到,在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过程中,核心科技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瓶颈而格力电器正是依靠科技创新打破了这个瓶颈。通过自主研发,格力的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拥有技术专利 4000 多项,其中发明专利 710 多项,自主研发的超低温数码多联机组、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1 赫兹变频空调、超高效定速压缩机、R290 环保冷媒空调等多项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依靠科技创新,格力赢得了
2、更大的国际市场,得到了世界的尊重。目前格力的业务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国内的五大生产基地外,在巴西、巴勒斯坦、越南设有生产基地,2005 年至今,格力空调产销量连续 6 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用户超过 1.7 亿。2009 年,胡锦涛总书记两次寄语格力,“你们的实践充分说明,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谁就能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希望格力聚集更多的优秀人才,不断提高研发水平,为推动“中国制造 “向“中国创造“转变做出更大贡献 ”。格力不负总书记期望,连番交出靓丽的成绩单,2010 年格力年报显示全年营业总收入超过 608.07 亿元,净利润 42.67 亿元,纳税 39
3、.33 亿元。2011 年的三季报显示,格力电器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 640.75 亿元,同比增长 44.65%,超去年总额,净利润 37.73 亿元,同比增长 30.53%,继续领跑空调行业。在当前新一轮制造业国际格局变迁、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形象急需重新定位的关键时期,如何以科技创新为撬点,赢得中国制造业在了国际上的地位,格力电器的经验值得众多制造企业借鉴。格力重要技术突破2005 年 8 月:中国第一台大型离心机组在格力下线,填补了国内空白。2005 年 11 月:世界第一台超低温数码多联机组在格力电器顺利下线,实现了零下 25摄氏度正常制热,使我国的中央空调在冬季超低温制热和
4、节能技术上一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09 年 10 月:世界第一台新型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在格力电器面世,比传统离心式冷水机组节能 30%以上,被权威机构一致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2010 年上半年:格力“G10 变频引擎”、超高效压缩机先后取得突破,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举奠定了格力空调在定频空调、变频空调的世界领先地位。2011 年 7 月 14 日:全球首条碳氢制冷剂 R290(俗称“丙烷”)分体式空调示范生产线在珠海格力电器正式竣工,并顺利通过中德两国联合专家组的现场验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备受业界关注的 R290 冷媒空调将正式量产,是中国企业在新冷媒技术的研究和应
5、用上首次走在国际前列。2011 年 8 月: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格力冷暖辐射生活热水多功能一体地暖户式中央空调”科技成果鉴定会上,由格力电器和东南大学共同研发的“冷暖辐射生活热水多功能一体地暖户式中央空调”被专家组一致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这是近年来格力电器第六项“国际领先” 技术。坚持专业化 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国内的很多家电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忍不住扩张诱惑,往往同时做几类产品甚至几十类产品,在此过程中,不乏风生水起者,但也有企业因快速扩张中出现种种问题而陷入泥沼。格力则一直紧守空调本业寸步不出。“我们的战略很清楚,就是只将空调产业做成全球第一,不搞多元化。”2010 年全
6、国“两会”期间,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就曾明确表示,多元化战略可以为企业营造更多后路,但也会分散企业的精力与财力。所以,格力会坚持专心只做好空调一件事,“空调市场会一直存在,只是会不断有新技术出现,替代旧的技术。只要格力一直掌握核心科技,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事实上,格力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并非偶然。格力深知: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核心技术都不可能“等、靠、要”,别人愿意“ 施舍”的,肯定不是最先进的技术。对此,格力有过切肤之痛。与大多数中国家电企业一样,格力电器最早的技术也是“舶来品”,为了加快发展步伐,2001 年,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带领团队远赴日本购买多联式空调技术,不料却
7、遭到了日本企业的坚决拒绝,并表示连散件也不卖给中国。这令格力意识到,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朱江洪立即决定组织攻关小组,仅仅依靠一套从日本带回来的样机和产品说明书,开始了向变频多联一拖多技术攻关的历程,一年之后,格力的研发人员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频一拖多空调机组,填补了国内空白。从此,格力确立了“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在进军国际的道路上,与其他企业采取跨国并购策略不同的是,格力更多向国际输出自己的品牌,坚持“先有市场后有工厂”。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格力电器仍然坚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坚持自主品牌出口,不仅避免了在国际市场上完全受制于人的经营风险,而且以
8、优良的品质提升了自主品牌的竞争力。虽然整体出口受到影响,但格力自主品牌利润反而增长了 30%。以科技立企 打造制冷行业“硅谷”自主技术创新是格力电器竞争制胜的重要法宝。在格力电器,科研的投入不是按销售收入的百分之几来预算的,而是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按需分配”:数据显示,2008 年,格力的研发投入逾 10 亿人民币,2009 年这一数字增长到 20 亿元,2010 年达到30 亿元,今年早已超过这个数字。格力一方大力培养技术人才,形成一支经验丰富、创新意识高的技术开发队伍,为空调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同时,格力也不断投入巨资引进大量高端制造研发设备、开发系统、设计软件等,如日
9、本东芝注塑机群、真空空氦检漏设备、工作站、CAD、CAM、CAE 系统等;建成了国际上首屈一指的科技研发中心,包括制冷技术研究院、机电技术研究院和家电技术研究院等三个研究院,以及 26 个研究所,和两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此外,格力还建设了国际一流的空调实验室。格力实验室已经拥有热平衡、噪声、可靠性等 300 多个专业实验室,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专业空调研发中心,先后通过了国内外多家权威认证机构的评审,可以承担国内乃至国际研究机构的空调测试任务,其测试结果得到世界空调界的一致认可。格力电器在自主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投入,不仅给格力的技术人员创造了世界一流的科研环境,更重要的是换来了
10、丰硕的成果格力在降噪、节能、智能、变频等核心技术领域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六项核心科技跻身国际领先水平,多达十几项成果列入国家科技项目,引领中国企业从“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跨越。目前格力电器已申请了国内外专利技术 4000 多项,其中发明专利 710 多项,独立研制开发出包括家用空调、家庭中央空调和商用中央空调在内的 20 大类、400 多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空调品种规格之多、种类之齐全居全国同行首位。格力电器不仅在国内领衔国家空调行业标准,还建立起了获取全球各大经济区域标准掌控体系,在各大洲已大多获得“通行证” ,产品可行销全球各大经济区域。以人为本 培育高科技人才孵化
11、器作为一个技术驱动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迫使格力把员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董明珠曾经谈到,“企业的产品要有核心竞争力,必须靠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的核心是人才。”为此,格力电器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让人才自愿留下来。首先,格力努力创造丰厚的物资和精神双重激励。除了提供高于行业的薪酬和福利水平,格力还对科研人员实行多种奖励,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格力每年推出百万巨资重奖科技功臣,在 2007-2009 年格力的股权激励中,占大头的是科研人员。其次,格力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努力科技人员搭筑梦想舞台。格力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形成了德才兼备、品德优先的选人机制、“
12、能者上,庸者下”的内部提升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格力科研、技术、管理人才迅速成长。技术骨干作为格力电器的中坚力量,大都来自基层培养。此外,格力为科技人员提供众多与行业专家、学者进行技术交流、参与合作的机会,还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格力电器智囊团队,引进科技特派员,高精尖技术专业人才智慧集合,推动制冷领域尖端前沿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据了解,目前,格力电器已培养科研人员 5000 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及专家 400 多人,中高级技术人员 4500 多名。“我们非常鼓励员工创新。”董明珠说,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而很多新技术其实就来源于一个微小工序的细节改善,“在格力,每一个工作上都有冠军在涌现,开叉车的员工都能用叉车开启啤酒瓶创造世界纪录,成为叉车冠军。正是这些细小的积累,成就了格力在行业中的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