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五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 8 个分组实验有第 2 课混种子发芽的实验(二)第三单元 1 课地球表面的地形4 课土壤中有什么第四单元 4 课测量力的大小 5 课运动与摩擦力 7 课运动与设计8 课设计制作小赛车 。12 个演示实验分别:第一单元第 3 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4 课 蚯蚓的选择 6 课做一个生态瓶 7 课改变生态瓶第二单元第 2 课阳光下的影子5 课光与热6 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7 课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第三单元第 5 课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四单元 1 课我们的小缆车2 课 用橡皮筋作动力6 课 滑动与滚动二、学生分析五年级共有学生
2、 26 人,学生喜欢学习科学,而且喜欢做实验。从实验情况看,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也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实验。三、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乐趣。2、使学生获得简单的科学知识。3、培养学生包括观察、发现和记录的能力。四、实验措施1、课前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2、课上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记录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活动能力。4、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五、实验安排周次 时间 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9.月 1-3 种子发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分组2 9 月 6-10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实验演示3 9 月 1317 生
3、态瓶观察记录 演示4 9 月 2024 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观察记录气温统计演示5 9 月 2710 月 1日铅笔影子的变化 演示8 10 月 18-22 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实验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的关系实验演示9 10 月 25-29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实验 演示10 11 月 1-5 地球表面的地形 分组11 11 月 8-12 寻找土壤的成分 分组12 11 月 15-19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实验 演示1411 月 912 月 3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记录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演示15 12 月 6-10 测量物体重量大小实验 分组16 12 月 13-17 摩擦力与接
4、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实验记录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车轮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比较分组分组演示17 12 月 2024 自行车上的设计“飞驰号” 小赛车设计方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甘禅口小学2011-9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三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
5、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有生命的物体”、“溶解”、“天气”、“ 磁铁”和“声音”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
6、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本册的主要活动:(l)、对有生命物体的与研究。 (2)、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3)、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 (4)、对磁铁的观察与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磁铁的两极,两极的相互作用。 (5)、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的实验,研究的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
7、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
8、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验教学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管理,更好地为教学提供服务。 一、加强领导:1、学校教导主任具体分管科学实验教学领导。分管领导有听课记录。实验教学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教研活动及工
9、作检查记录。有全校本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进度总表,并将该进度总表张贴在墙上。2、学校有专职实验教师及仪器管理员。能熟悉所担任的科学课教材。能熟练使用仪器或教具。二、实验注意事项:1、按要求开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科学科任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2、填写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单”每节实验课(包括演示、分组) ,教师应填写完整的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教学记录单,并按年段分班整理,学期结束后装订保存备查(出示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教学记录单样张,对填写、整理“通知单”、“记录单”的要求进行讲解说明)。兼任仪器管理员的科学教师,可不必填写实验通知单。3、如有仪器损坏或丢失,应及时注销每
10、次实验前,实验教师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必须试做准备开设的实验,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指导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操作要领。实验后要认真检查仪器或物品是否损坏或丢失,确保下次实验的正常进行。如有仪器损坏或丢失,应填写完整的教学仪器设备报损报告单,至少每学期整理一次,级学校领导审批后及时在仪器登记卡中注销。5、各种单据整理存放,以便检查实验通知单、实验教学记录单、教学仪器设备报损报告单应整理存放于仪器室管理,以便检查。6、积极开展研制自制教具活动。研制自制教具可以补充补充学校仪器不足的问题,是一项既省钱,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认知世界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教师要从
11、自然学科所特有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就会发现身边许多废弃的东西都是可能利用的。 7、具体实验完成计划表:单元 序号 实验名称 页码指导完成时间1 视觉停留实验 P6我们都是科学家 2探究纸鹦鹉“站立” 的秘密P7九月我眼里的生命世界3观察蜗牛或蚂蚁,并完成一份观察记录P18-20 九月4 挤出蔬菜或水果里的水 P285 观察水的特点 P29-306 水的毛细现象 P317 水的表面张力 P328 水的压力 P339 水的浮力 P33生命之源水10 研究水的溶解 P34十、十一月11比较纸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P44它们是什么做的12比较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P45十一、十二月13 比较棉布与尼龙的不同
12、 P47-4814 研究金属的性质 P49-5015配制溶液并吹出不同的泡泡P57-58提出问题16探究乒乓球反弹高度和什么因素有关P60十二月、一月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单元 编号 实验名称 页码指导完成时间1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高度 P22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P33 制作简易太阳钟 P5白天和黑夜4观察月相盒中的月相变化P9九月5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P17光与色彩 6 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P20十月7 研究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P23-248 制造彩虹 P269 简单电路的连接 P3010 导体与绝缘体的检验 P3311 解暗盒 P3612 探究磁铁的性质 P38-3913 做指南针 P4014 制作电磁铁 P42电和磁15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P43十一、十二月16用澄清石灰水比较吸进与呼出的气体P4917 测量肺活量 P50呼吸和血液循环 18 测脉搏 P53十二月19 黑盒子模型 P60解释与建立模型20 纸筒模型 P61十二、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