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阶段如何开展好科技活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不能只是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必须全面发展才行。因此,上好科学课,组织好学生开展好科技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狠抓了学生的科技活动。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利用少年儿童的强烈的好奇心及旺盛的求知欲,采取正确的思想教育方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从他们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出发,开展丰富多采的科技活动,吸引学生参加。这对保持和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二、传授科学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培养科技能力 通过科技活动这一载体,使参加活动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
2、本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辅导教师都要结合学科或项目的特点和儿童、青少年实际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相关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和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而科技能力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选择课题、收集资料、制定计划、实验研究、总结成果等。具体表现主要有四种。 一是观察问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事物,养成善于观察事物的兴趣,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能,学会作观察记录和总结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成立校内的自然课外小组,辅导教师结合课上传授的自然知识,教授给学生观察自然事物的方法。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地、完整地观察事物,
3、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二是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习惯。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形成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现代化思维方式。 三是动手操作的能力 。通过活动,不但要培养学生会动脑,还要学会动手、参加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工具,学会一些简单的实用技术。例如小制作、小发明活动,这是由学校或校外教育单位统一组织的群众性的实践活动。其中小制作是凭借双手或简单工具和材料完成的某种实物作品,而小发明则是要求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规律,针对生活、学习或劳动中遇到的不称心、不顺手和不方便的事物,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
4、的新产品。这类活动的选题广泛、取材方便、手脑并用,而且容易引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有重要作用。 四是发明创造的能力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不但能够借鉴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而且在此基础上学会发明、创造。创造出符合社会需求,促进人类文明的新事物。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核心构筑起来的科技能力的结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创造力的形成。三、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多种形式开展小学科技活动 课内教育是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班级授课,以室内为教学场所。它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接受教师传授的间接知识,训练技能技巧。对大面积地向受教育者普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
5、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它在因材施教、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广泛地开展课外校外科技活动,使之与课堂教学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为全面提高儿童、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全面实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我们将课外科技活动和校外科技活动基本上分为科技小组活动和群众性科普教育活动两种形式。 (一) 科技小组活动 科技小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参加的课外、校外科技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小学可成立与学校课程设置中学科相对应的学科小组,如自然小组、绿化美化小组等。这些小组是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 群众性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这是面向青少年开展的最广泛的科学技术教育活动。它具有形式多样、普及面广、适应性强、时间灵活、对象不固定等特点。这类活动,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到博物馆参观、看录像、考察、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等。 当然,要想真正开展好科技活动,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去继续探索、学习、归纳。需要注意的是,开展小学科技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为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它能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使之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这是素质教育的明显特征。在小学开展科技活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