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怀远二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怀远二中心理辅导室一、保障学生生命与健康权益,促进青少年和谐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是全社会、学校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新会中学学生心理危机机制。二、学校加强对所有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计划,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三、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广播、校园电视、宣传栏、班级周刊加强精神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咨询辅导,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努力创造情感宣泄、开阔眼界、提高素质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校园精神园地,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
2、平。三、政教处和心理辅导室要加强预防工作和重点干预,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应当注重心理疏导,帮助青少年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精神障碍,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时,应坚持保密原则;心理辅导室、班主任应当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妥善保管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信息资料,依法保护青少年的个人隐私。四、班主任应当经常与学生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青少年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五、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建立特殊学
3、生心理健康档案: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2、遭遇突然打击和受到意外刺激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青少年: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身体发现严重疾病、遭遇性危机、感情受挫、受辱、受惊吓、与他人发生严重人际冲突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3、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特别大以及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4、因严重网络成瘾行为而影响其学习及社会功能的学生;5、性格内向、经济严重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6、有严重心理疾病(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六、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具体措施1、危机前的积极预防教
4、育和宣传。(1)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在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讲座,提升学生自我了解和认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发展沟通能力(尤其是和成人的沟通),学习积极解决冲突和压力的各种方法,知道应急情况的处理和求助的技巧。(2)对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危机预防的培训,使他们在处理学生异常行为和心理问题时就更有针对性,而不只是把学生的行为看成为思想问题或道德问题,在和学生的沟通中多些倾听、尊重和了解,而不是过多的说教、劝解和批评。2、危机中的及时干预短期治疗。(1)迅速检查和评估当事人的危机程度,采取适当的方法评估当事人的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情况,以判断当事人的危机严重状况,把对自
5、己和他人的生理和心理危险降到最低,以确保当事人和其他人的安全。(2)从当事人的角度帮助他探索和确定问题,在危机干预中不要批评当事人的行为或想法,也不评价他的行为和处境,而是和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无条件的接纳、真诚和尊重的态度让当事人感受到支持和帮助,让他在有安全感的氛围中宣泄各种情绪,表达自己,从而使失衡的心理状态恢复平衡。(3)帮助当事人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处于危机状态中的当事人经常是思维不灵活或封闭了周围的资源,当当事人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后,帮助当事人从不同角度和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选择改变自己应对压力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使当事人能够在危机中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根据自己的
6、能力和实际情况选择新的方法,而不是别人替他做选择。(4)要得到当事人的承诺和保证。为了实现当事人所选择的新方法,要让当事人有所保证和承诺,否则应对问题的新方法会没有意义。3、跟进咨询心理治疗和辅导。如果当事人的精神状况严重的话,需要接受精神病学的治疗,及时与心理专业机构联系。危机后的跟进咨询以心理辅导员为主,帮助当事人恢复认知、感情和行为的功能水平,减少以后长期的心理风险,健康成长。怀远二中心理辅导室攻击性行为心理咨询个案基本情况 胡 XX,男,15 岁,高一年级,独子。父为公司职员,大专文化,母全职在家,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二、 主要问题 攻击性行为表现明显,伴交往不良,学习成绩极差。
7、 主要问题:孩子在学校经常因小事与同学发生争执,因此同学关系紧张,但凡团体性活动,他又常常采取攻击性行为,似乎让别人也无法完成预定方法是他唯一的乐趣。与老师心理距离疏远但又很敏感,凡是有老师在交谈,他必定会凑近聆听,一旦老师对他的行为进行批评和遏制,他必定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然后往往因为他的某些“惊世骇俗”之举让老师不了了之。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最喜欢玩电脑,对母亲依恋度较高,对父亲有些惧意,只要父亲找他谈,他的手始终会无意识的扭动。爱发脾气,经常因为小事怄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要么在下面看卡通画,要么在课堂上说粗俗不堪的话,令上课教师难堪不已。不交作业已成习惯,英语单词的背诵记忆力极差
8、,学习成绩每况愈下。父母主诉:小时候的他,没有人不说他聪明,然而,不知什么原因,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起,情况越来越糟,与同学、与老师关系越来越紧张,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我们父母都挺耐心的,为何他会这样?是否是同他表姐学的?也曾带他去过瑞金医院,找金武官教授,但由于他不配合,不了了之,也曾想送他去寄宿制学校,用严格的规范来约束,但他到了那儿,就不停地用头撞墙,令我们不得不把他带回来。如遇考试,现在只能用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来调整。三、 分析与诊断 1. 该儿童的确实存在攻击性和交往不良倾向; 2. 曾咨询有关专业人事,不认为他具有异常心理的典型症状。 3. 该儿童的智力与注意力正常,具有正常的学习
9、能力,成绩下降,应着重考虑非智力因素。 (二) 成长过程 在他 2、3 岁时候,有一段时间只要由祖母照顾,家长有一位年长他十岁的表姐,据其母亲反馈说,表姐个性极端自私自利,有一次为了一根棒冰,还打了胡,但并没有受到应该有的惩罚,似乎就是这段以后,胡也越来越自私,小时侯不吝啬的他越来越吝啬,常常抱怨别人对他不好。最近事件:此次,由于他三门主课不及格,原本决定让他留级,但考虑到他的情况较为特殊,心理咨询室向校长室建议试读,但需在 8 月 25 日重考一次,当教师把这个消息告之他父母时,父母是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而他的第一反应是:你的这个消息让我两个月的暑期会很难过(三) 综合分析与诊断 该学生目前要
10、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1.攻击性行为;2. 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亲子关系);3.学习适应性。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当胡从表姐处知道攻击性行为能让别人害怕我,让自己得到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或避免承担有关任务、责任时,他开始了了“攻击性行为”,同时对外界信息会过度敏感,还会作出“假想防御“,比如:对别人无意的碰撞,以为是故意的挑衅,因而作出“反抗“。比如对班级板报的卫生角上没有他的名字,他会耿耿于怀,迁怒
11、于他人,而在他人眼里,则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如:攻击性人格,表现特点即:敏感、多疑、冲动、具破坏性。当然,就胡 XX 的现状及年龄阶段,还根本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而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另外,胡 XX 的“攻击性行为“里,还有着他特定年龄的意义:一种寻求关注的不当方式,因为“攻击性“而交往不良,少有人理睬,所以干脆以“攻击性“ 寻求注意,寻求理睬。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行为可
12、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也可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但这些行为却也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 :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我们说,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动态变化的过程,交往的基础是“相互吸引“ ,即喜欢与接纳。而面对“攻击性“的人,谁愿意或谁敢轻易接近呢?即使小胡的有些行为是暗示“我想跟你们玩“,但“ 打“ 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接受的。 至于与父母的关系,应该说小胡之所以对父母话少,其一是因为他目前的状况并不理想,学习、人际都存在问题,肯定父母批评、指责,谁喜欢总听“坏话“呢?其二,仍然要追述其成长经历,其表姐的行为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当的负面影响,而且据说表姐现在
13、在家中的地位是“如日中天”,所有的人都要顺着她,他很向往这样的生活。 3.学习适应性: 虽然学习退步了,但其有学习基础,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除了以上的行为与人际协调外,主要是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干预。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将情绪与学知识分开,以及给予相应的注意力训练,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一般年龄越小,课堂学习越依赖于对老师的好恶,喜欢这个老师,可能会很专心地听课,尽可能去表现良好,让老师喜欢他;反之,则可能不屑一顾,甚至“恶作剧“ 。因此,必须在认知上明确来学校的目的,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综
14、上所述,可以看到:攻击性行为、人际问题、学习问题等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紧密关系,都有着共同的成长经历等背景。 四、 咨询过程(平均 1.5 小时/次) 第一次 15 年 3 月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 晤谈过程: 1.填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 2.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3.确定咨询主题;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留相应咨询作业:(1)“再现“ 事件:与孩子重新讨论“老师冤枉“事件,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 ,目的一在于让
15、孩子宣泄;二可以顺势引导如何更好。 (2)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 第二次 15 年 3 月 21目的:1. 加深咨询关系;2. 突破“攻击性“应对策略。 方法:晤谈、行为契约过程: 1. 行为契约法 反馈咨询作业:与孩子交流了“委屈“等事件,与班主任老师谈了孩子的事,班主任了解了“委屈“ 事件,就“卫生角事件”主动向孩子道了歉,孩子有些不好意思,但上课表现有进步; 2. 与孩子就“最受欢迎的同学“谈“ 人际交往“ 问题,找出差异,促进自我觉知; 3. 初步制定“行为契约“,以加强自我控制,并在咨询室进行演练。 4. 咨询作业:(1)继续“特意“ 积极评价:只找孩子的优点,并至少准备 3
16、句好话; (2)孩子按“ 行为契约 “行事,诸如:不主动打人、不主动骂人、上课“盯 “老师、不说粗话 (3)制定反馈表,记录行为。 第三次 15 年 4 月 14目的:1.学会合理评价; 2.提高自控力;3.加强亲子交流。 方法:晤谈、理情疗法、代币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行为契约“完成顺利,每天交学科作业,得到老师表扬,并在某天午餐时有个同学碰了他一下,他也没有生气;父母说孩子 1 好话,让父母与孩子体验感受; 2.进一步分析行为与情绪、人际的关系,强化“合理观念“ ,并引导对人对事的合理评价,练习评价班主任及父母; 3.改“行为契约法“ 为“代币法“,增强亲子之间的联系。 4.咨询
17、作业:(1)找班主任老师的 3 个优点;(2)执行“代币法“,以“ 代币 “量赢得自己愿望的满足,诸如:买某本书、让小队成员带他去活动一次等等。 第四次 15 年 5 月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 2.收束咨询。 方法: 晤谈 过程: 1.反馈作业: 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 3.基本结束咨询。 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4.巩固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 五、咨询效果评价 攻击性倾向得到些许缓解,也懂得及时向别人说道歉,但时常会有阶段性反复。撑开自信的帆-一个协助学生克服沉重自卑的故事自卑沮丧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它表现为评价自己时往往偏离客观的标准,常常与最好的、最优秀
18、的参照对象去比较,因而左比右比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以致于丧失自信。甚至陷入忧郁、悲观、孤僻、烦躁的情结中不能自拔,扼杀了自我的健康发展。那如何战胜自卑,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呢?请看骁的故事。 骁,男,14 岁,就读于我校实验班。其父母文化水平分别达到大专以上程度,目前正运行一家公司。对青少年心理问题比较敏感,发现儿子自进入实验班就读以后,情绪低落,常常缄默不语,特别是进入初二以后,因物理学科成绩不良,更是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吃饭叫不听,父母稍一催促,就异常烦躁,摔书本,甚至摔东西,令父母担心不已。心有千千结,陷入情绪的沼泽“骁晓,饭菜已经凉了,怎么叫了三次了,你还不出来吃饭?”回答母亲
19、的是“哗啦啦”书房里的一阵巨响,骁晓妈妈赶紧打开书房门,只见自己的儿子正气乎乎站在书桌前,书本、杯子撒了一地,“骁晓,你这是怎么了?”母亲快步上前,下意识地去抚摸儿子的额头,“哎呀,我没事,你快出去!”转眼间母亲被推出了门外,虽然,随着“砰!”的一声门响,母亲那惊惧哀痛的脸从眼前顿时消失了,然而骁晓心中那中无法遏制的郁闷和烦躁却并没有丝毫的减退,反而又凭添了淡淡的懊恼,我这是怎么了?为何会厌烦母亲?为何儿时的荣耀不再属于我?为何有这么多的人远胜于我?为何我明明很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偏却因害怕他人的奚落而丢失良机?为何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失败!为何本该会做的题目却总差一口气,我是否真如老师所讲,
20、既缺乏踏踏实实的态度又缺乏智慧无数的为何把骁晓的心绞得支离破碎,神色茫然的他跌坐在书桌前看着夕阳西下,一片凄凉。旁敲侧击,探知自卑的成因惊惧哀痛的母亲无法眼睁睁看着昔日那意气奋发的儿子日复一日的消沉下去,悄悄到学校求助于我,希望我想方设法帮助骁晓走出情绪的沼泽,重新能笑对未来。是啊,是什么让昔日那阳光男孩抹上了今日的阴霾呢?同学说:“哎,怪就怪我们班是实验班,好手如云,骁晓在我们班很不得志,要想拥有过去的荣耀,难!”老师说:“这孩子不太争气,你知道,这个班是我校的实验班,一些超常的习题他们经过勤练,应该驾轻就熟,为此在测验时我经常采用一些有点难度的试题,来提升他们的水平。应该说,很多同学目前发展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