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2003-文档.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243218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2003-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2003-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2003-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2003-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2003-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汉族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彩性。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汉族人民历来以简朴、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

2、相当高的发展水平。汉族传统服饰 唐风婚服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汉族传统服饰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1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

3、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期就有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问世。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如张衡、祖冲之等已被举世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在文学方面,诗歌、散文的创作,占有显著地位,涌现了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如小说创作,到明清时,获得很大发展,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均享有盛名。在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4、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也涌现出不少蜚声中外的名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藏族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是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中国境内有人口约 640 万余人(2013 年)。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 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10 世纪到 16 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

5、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 7 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藏族信仰佛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西藏,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藏族人民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藏族雕刻技艺高超。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藏语的民

6、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中国境内有人口约 541 万余人(2000 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藏族自称“ 蕃巴”(bod-pa),汉语的名称“ 藏”来自藏语 gtsang“后藏”,gtsang 这个名称的原来意义可能是“雅鲁藏布江 yar-klungs gtsang-po 流经之地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音 bo),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 蕃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 堆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 (拉萨地区),“ 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

7、洼 ”(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算学可以预测日、月蚀及地方近期气象。蒙古族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 581 万人(2000 年人口普查)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鄂温克族(2 万7 千人) 和土族 (24 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蒙古族自称“蒙古“。“ 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 蒙兀室韦“ 、“萌古“等。1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

8、要民族之一,是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蒙古(国)蒙古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区和国家的主要民族之一。蒙古人自称“蒙古”(Mongol )。“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或“ 永不熄灭的火” ,别称:“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 ”、“ 蒙古” 等。蒙古人是东北亚主要种族之一,集中居住外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等地区。蒙古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 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 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

9、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 840 年大规模汇合,至 16 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h)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 840 年大规模汇合,至 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维吾尔” 是维吾尔族的自称,

10、意为“联合”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民族 维吾尔族。 总人口达 987 万人(2009 年),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共计 41.3796 万人(2006 年)2007 年,新疆人口稳步增长常住人口达 2095.19 万,人口出生率为16.79。各民族中,维吾尔族有 897.67 万人,占总人口的 45.73%。根据史籍记载: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

11、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游牧民族。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今新疆),先后曾被译为“韦纥”、“ 乌纥”、 “袁纥”、“ 回纥”、“ 回纥”、“畏兀( w)儿”,以后才改为“维吾尔”,沿袭至今,是“团结”、“ 联合” 之意。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中国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即葡萄沟就在离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东南 184 公里的吐鲁番盆地。维吾尔族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吾尔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吾尔族民间

12、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 达甫(手鼓)、“都他尔” 和“ 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族使用维吾尔语,该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历史上维吾尔族人民曾先后使用过古突厥文、回纥文、古维吾尔文等。公元 10 世纪伊斯兰教传人后,逐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创制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20 世纪 80 年代初,又恢复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文。回族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 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

13、、开封等地定居。公元 13 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语言:回族的通用语为汉语,在回族群内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大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通晓并使用当地民族的语言,在日常语言表达上,大量使用语气词和带有感情色彩的叹词等。城市回族通用汉语。 主要节日:回族有两大节日:开斋节(大尔迪)、宰牲节(小尔迪),所有节日都与其他穆斯林保持高度一致有着密切的联系。回族,有人口约 10586087 人( 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

14、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有不少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服饰特别。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喜爱摔牛的运动,沧州、临夏、周口地区的回族善于练武。喜食炸油香。壮族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 广

15、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的先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建国后经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1965 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将宋代以来文献记载的僮族改称壮族。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南北两大方言。部分外国学者根据壮语同源词的情况,将壮语划入澳泰语系。壮语与同语支的泰国语、老挝语、傣语相似程度高。壮族概况1990 年人口 1548 万。根据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为16178811。2005 年,壮族人口超 1700 万人.2013 年,壮族人口超 1750 万人。现在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

16、多的一个民族.。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主要集中在柳州、来宾、河池、南宁、百色、崇左等地区。其中云南有 100 余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广东的连山、肇庆怀集、贵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也分布有壮族。在 1965年统一称壮族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广西最常见的自称和他称主要有“布(僮)壮”“布土”“布僚 ”“布雅依(瑞)”“布侬” 等 20 多种,云南主要有 “侬人”、“沙人”、“ 土僚”等民族语言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南北两大方言。部分外国学者根据壮语同源词的情况,将壮语划入澳泰语系。壮语与同语支的泰国语、老挝语、傣语相似程度相当高。壮语曾在汉字的

17、基础上创造出“土俗字” ,从中国的唐代( 7 世纪)就开始在民间使用,汉人称为古壮字,壮族人自称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为这种字是用汉字部首组合而成的。但是这种壮字由于使用面不广,没有能在全民推行,一直为壮族巫师、艺人多用于书写经书、编山歌、记事、记录壮语地名等,目前大量的壮族布洛陀经书就是古壮字手抄本。1950 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府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于1982 年又作了部分修订。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壮文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推广。至今没有能进入正式的壮族教育系统,所以壮文一直都是摆设。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现代民族学、历史界一般公认壮族是由

18、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她与周奉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译音“俚”字,实是壮语中对“ 蛇” 的称呼)、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壮族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是一脉相承的,从汉至唐初,壮族地区不断的主动或被动的接受汉语言文化,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 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的宁氏等,称为“ 百越大姓” ,各自雄居一方。唐代,曾把岭南道分置岭南东、西两道,设五府经略使于广州,下分五管。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壮族先民的聚居区。两宋、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建州县、派官史、征贡赋,中央王朝在壮

19、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县制度,任用壮族有名望之人为土司管理本族。而中央政府的漠视及土司的横征暴敛给壮族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使壮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唐朝的西原“黄洞蛮” 起事,宋朝侬智高起义,明朝的俯江农民起义,清朝数百年不间断的起义直到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起事于这片地区。但历次起义都遭到了镇压而告失败。满族满族,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散居中国各地。源于女真。1616 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 后金 ”政权。 1635 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 Manju)简称满族。满族本来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文创制于 16 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17 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

20、用汉语文 2 。满族曾信仰萨满教,崇拜祖先,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后来,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崇拜对象变得多元化。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入关之前民间文学十分丰富,以神话、传说、歌谣的形式代代相传。入关之后,吸收汉文化的精华,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如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文学家老舍、端木蕻良等。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

21、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2000 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 1,068 万。 1满族的民族前身满族历史悠久。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国史籍中所记载的肃慎人。肃慎人生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东临大海。到了周武王与周成王时,史书上曾记载他们进献过“ 楛矢石始砮”。在中国以后的史书中,肃慎即被称为 “挹娄”。挹娄生活的地区大致与肃慎相同,不过一部分部落已迁徙到今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部。这时挹娄与中央政权的关系更为密切。挹娄人以采猎为主,种五谷、养牲畜。到了北朝和隋唐时期,肃慎人和挹娄的后人被称为“勿吉”和“ 靺鞨”。他们与中原王朝不仅有密切的经济联系

22、,而且也有了密切的政治联系。隋炀帝曾封其首领突地稽为“辽西太守” ,唐太宗封其为 “右卫将军”。公元 7 世纪末,因为战乱一部分靺鞨人东迁,后定居于松花江上游、长白山之北,建立了“ 震国 ”,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自此以后便以“ 渤海”为号。唐中期,渤海统一了拂涅、号室等部,统辖地域北至松花江下游、南至朝鲜半岛北部、东临大海、西南达今辽宁省北部及东部。渤海建国 200 多年,后被辽政权所灭。靺鞨部落中的另一部分黑水部分布很广,其生活地域在今黑龙江省爱辉县以东、依兰县以北、直临大海的黑龙江下游地区。唐玄宗时,封其首领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史” ,后又设黑水军、黑水府。渤海国被灭以后,黑水靺鞨向南迁移,辽史中契丹人称其为“女直(女真)”(辽史称“女真” 为“ 女直”是为避辽兴宗耶律宗真之讳)。此后靺鞨这一称谓便被“ 女真” 所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