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失去新意的话题,在各种凸显就业压力大的新闻不断翻新下,总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大学生当洗脚妹、争相应聘搓澡工等新闻,让大学生形象灰色化有增无减。目前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的回应却很令人深思:不上大学压力更大。那么,是整体就业环境的问题,还是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实力堪忧?这个问题好像一直都被人忽视了。该新闻里提到,离校后仍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约 100 万。而据相关统计,07 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总人数是 498 万。近五分之一的失业率!不过,用教育部学生司的回答来说,这主要源于结构性矛盾。这样的结构性矛盾,除了周济所说的:“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
2、干”的地区结构矛盾外,还有时间结构矛盾问题。100 万离校生没有工作,是个短期性的问题,没人保证三四个月后或者一年半载以后他们仍然没有工作。面对这种结构性问题,应该从社会就业结构寻找答案。而在当今大学生形象日益灰色化之时,人们总不禁要把当代大学生和 80 年代以前的大学生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一代不如一代。但简单的跨时间对比,缺乏社会性因素的思考,其结论只能当作感慨听听而已。社会转型期,各工作单位对知识结构的要求不断变更,缺乏市场指向的大学专业设置在大学官僚体制的自我设计中,必然就会培养出大批不适合就业市场的“人才” 。而在以前包分配的大学模式中,其就业实力如何也是个不得评判的问题。作出这样的比
3、较,显然有失公允。另外,舆论总强调大学生姿态高,督促他们转变就业观念,这好像也是大批学生失业的原因之一。尽管如今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 ,但大学生对自身将来的社会角色都有一种偏执的预期;而且,既然变成了“大众教育” ,就应该有务实的职业观念跟进,在职业教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情况下,要大学生降低预期是很困难的。高端知识的教育,缺乏社会实际联系的专业教育,要让更多的大学生需要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重新发展自我甚至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有这个需要,自然看重第一次的职业经历,因为这个阶段直接影响了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深刻的塑造了其职业观念。大学生就业难,不上大学压力更大。我们面前的问题无非是
4、:面对庞大的没有任何职场经历的人群,我们社会该怎样作出调整尽快吸收他们融入到各种行业中去?面对“有事没人干”的地区性矛盾,大学生又怎能自愿选择去那些资源贫穷并且仍被不断侵吞的落后地区?教育司的有句回答我认为很精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是全社会就业压力传导的结果。 ”如果还跳不出大学生这一符号,硬要把一些片断的求职火爆、大学生干起民工活这种事情拿出来晒一下眼球,看看笑话,我们将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对知识的轻视和无知,也将是各个行业职业人才继替上的中断。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关要求,积极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市教委制定 10 项举措,
5、统筹协调,拓宽渠道,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确保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一是及时对全市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教委先后召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部署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推动会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交流推动会,组织高校主动与落户滨海新区的重大项目单位进行联系,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本市重大项目用人需求紧密对接。二是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市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实施就业信息周报制度,强化对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推行大学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各高校党政领导班子靠前指挥,责任到人,全力服务大学生就业。三是精心筹划,以多种形式组织好招聘工作。截至目前,高校已
6、举办了 47 场大型招聘会,进场单位共有 4203 个,提供岗位 41590 个。近期还将针对毕业生专业特点举办多场专场招聘会。四是积极争取扩大升学计划。本市今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比去年增加 1000 人以上。普通高校专升本在原招生计划基础上再增加 15%。同时,适当扩大成人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招生规模,鼓励专科(高职)毕业生到成人院校继续学习。五是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各高校重点针对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岗位需求潜力较大的行业,广开就业信息渠道。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服务基层奖励金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六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7、推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市教委制定出台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招生规模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 。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和“订单式”培养,使毕业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七是加强就业指导,提供周到细致的就业服务。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将开设高校毕业生专门服务窗口,向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求职登记、存放档案等“四免”服务。八是加强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创业。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和讲座,并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专门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把岗前培训前移到学校实训
8、基地的创业教育中。九是加大帮扶力度,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各高校对经济困难毕业生,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重点指导服务和重点培训,对这些学生做到至少提供一次推荐机会。十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就业安全和学校稳定。在毕业生中普遍开展以当前就业形势为重点的就业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地就业。11 月 20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张小建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需求减少 形势趋紧据了解,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是 559 万人,明年预计将达到 610 万人。张小建分析说,今年底到明年, 大学生就业面临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第
9、一,毕业生数量多。第二, 就业空间相对紧。特别是企业需求, 如果下滑比较厉害的话,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相对就比过去有所减少。第三,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第四,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还存在与市场脱节的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的问题还存在,这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障碍。目前,企业用人需求下滑的情况如何?“应该说,从总体上来讲, 目前的就业局势还是稳定的。 ”尹蔚民说。1 10 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1020 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 1000 万人的 102%。截至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0%。但是进入 10 月份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
10、国的就业局势也产生了影响, 影响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有一部分出现了关闭、停产或者半停产的情况, 造成部分人员失业。所以目前的就业形势还是严峻的,而且这种影响还在进一步发展。为此,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张小建指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同时, 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全国 84 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 5.5%,这也是多年来在第三季度持续增长用工需求的情况下第一次出现下滑。此外,监测显示,第三季度监测的企业有一半存在岗位流失的情况, 而且岗位流失增减相抵, 就是新增加的岗位和流失的岗位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虽然
11、幅度不大 ,但是值得注意。六大措施 应对挑战张小建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有关部门正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准备从六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第二,坚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面向城乡基层服务一线、面向西部边远地区建设一线; 同时 ,根据现在经济形势发展的新需要, 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 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就业空间; 第三,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通过
12、政策引导毕业生在这些能够扩大就业的领域里更好地就业;第四,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第五,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着力解决就业供求信息不对接、技能不适应这些问题;第六,建立完善对困难毕业生的援助制度, 认真做好家庭困难和登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争取让最困难、又急需就业的人员得到“一对一”的帮助, 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据了解,围绕鼓励自主创业,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对于毕业两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 3 年内 ,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
13、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利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融资支持。此外,国家将鼓励创业培训, 加强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创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稳定企业 扩大就业对于如何扩大就业,尹蔚民概括说“要保就业就要保企业” 。尹蔚民说,为了帮助一些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最近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 要求各地在近期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第二,要求各地在保险基金结余比较多的统筹地区,对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采取一次性的, 在一定时期降低费率的做法,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缴费负担。 “这两项措施都是针对当前企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
14、特殊安排。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就业的基础。当前要维持就业局势的稳定就必须要保企业、保发展。所以我们相信,在当前这种形势下, 企业和职工要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 ”尹蔚民说。此外,尹蔚民分析 ,未来两年我国将投资 4 万亿元扩大内需,这必将对拉动就业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他在分析明年就业的形势时说:“我们判断,在明年一季度会出现更大的困难。但是从明年二季度开始就业的局势就会好转。考虑到目前我国整个经济面的发展比较好,特别是中央出台了关于扩大内需十项重大举措, 所以预计明年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还能够保持。同时我们现在实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在实践中经过检验,还是相当有效的,它能够对促使劳动者创业和企业更多吸纳就业,以及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发挥重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