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或时代背景大家都知道,自成立审计机关以来,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发展阶段,审计工作的侧重点、审计的范围和内容等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审计发展的历程分析,不难看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或时代背景是什么?1.八十年代初期即审计机关刚成立时,我们重点是搞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审计即企业审计,其主要是审查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我们就是从企业审计起家的,所以,企业审计也是我们审计人员的看家本领;2.八十年代中末期,重点是搞全民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审计。(1)198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布全民所有制企业
2、厂长工作条例,对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作出了明确规定:“厂长离任前,企业主管机关(或会同干部管理机关)可以提请审计机关对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议” 。同年 12 月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开展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改革初期,政府实行“简政放权” ,扩大企 业经营 自主权的改革,为了 维护国家财产安全与完整,确定和解除厂长(经理)的经济责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而开展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以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2)1987 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开始进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试点并逐步推广。1988 年国务院颁发全民所有制企业厂长工作条例,随即颁布了全民所
3、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若干规定,目的是加强对合同双方及其经营者的监督,保证承包经营合同的真正履行。 (有无企业承包经营者考虑个人业绩和利益,盲目上项目,拼设备,搞短期行为)。3.九十年代初,重点是搞金融审计和部门定期审计, ;4.九十年代中末期,重点是搞财政“同级审” 或财政“上审下” 以及基本建设投 资审计;5.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即从 2000 年以来, 财政“同级审”或财政“上 审下” 和基本建 设投资审计仍然是我 们审计工作的重点以外,大家即很清楚地想到正在开展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当前审计机关非常重要的一项审计工作任务; 所以,我们通过上面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发展
4、阶段,审计工作的侧重点的分析,不难看出我们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我国 1983 年恢复建立审计制度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开始我们搞的叫厂长(经理)的经济责任审计,而后来真正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起因是 1988 年中央五部委(中组部、人事部、监察部、国资委和审计署)联合转发山东荷泽地区开展的党政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经验调查报告时,建议在全国开展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山东荷泽地区1995 年即开展这项工作,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考核、奖惩兑现、选拔任用都必须将这项工作作为必经程序,山东的经验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1999
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即下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办发199920 号)、江苏省也制定和颁发了江苏省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苏发200119 号),其实开展这项工作开始是中央几个部门发起的事情,没有上升到法律地位加以固定,也就是说开展这项工作开始是没有法律依据; 随后在 2002年党的十六大中都提出要求审计发挥对权力制约的作用,审计的职能又进一步扩大;但一直到 2006 年 2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新修订的审计法第二十五条中才明确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
6、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这才使领导 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了法律依据,做到依法审计。在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重点强调要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前段时间,中央组织部又下发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该办法第二十七条把经济责任审计结论和评价意见列进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综合考察评价内容,说明这项工作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最近两年来,国务院又组织有关部委研究、起草、讨论,准备出台经济责任审计条例,这项工作将不断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7、二、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总体情况事实上,2001 年以来,我市按照审计署提出的“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十六字指导方针,在市、县(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国资委(办)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经过全市各级审计机关的共同努力,经济责任审计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目前也已形成了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国资委与审计部门“六位一体 ”的监督机制,从而达到优势互补、齐抓共管、资源共享。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展开。目前,各县、区对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都已形成制度,不少县、区已将其作为选人、用人和领导干部调任、离任、辞职的必经程序。灌南、灌云、海州等一些县、区对县级以下
8、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覆盖面达到 60%以上。东海县在开展乡镇党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时,还延伸审计到村级。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逐步扩大。自 2001 年我市对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进行试点后,审计的对象逐年增多,到 2010 年底共审计 98人,其中县、区长 9 人(包括书记 1 人);部门领导干部 89 人次。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深入。市及各县、区对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坚持以搞清企业资产负债损益为基础,向企业管理、决策、效益延伸,全面了解企业法定代表人履行任期经济责任情况。2001 年至 2010 年底,全市审计机关共对 38 名企业法定代
9、表人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得到扎实开展。这期间全市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共对 254 名企业领导人员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市公安局、市港口集团公司等单位在其内部逐步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占审计项目总量的比重逐年递增,2002 年平均达到 21.89%,2003 年平均达到 46.15%,灌南等县区已经超过 50%。(1)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占审计项目总量的比重逐年递增,2002 年平均达到 21.89%,2003 年平均达到 46.15%,2006 年东海等县区已达 6
10、0%以上,市本级也达三分之一左右;(2)同时,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得到普遍重视。近年来,我们一般采取任中与离任审计相结合的方式,以任中审计为主,逐步扩大任中审计的比例,前移监督关口,任中审计比例都在 30%以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新账不理旧账,现任领导不管前任事的矛盾。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效也十分明显。2001 年至 2010年底,市本级通过对 136 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违法违规金额 5.38 亿元,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的其他涉案人员 8 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领导也越来越重视。这项工作,社会上关注经济责任审计的人也越来越多,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制度建设,努
11、力营造良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法制环境。几年来,先后出台了有关经济责任审计规章制度,使这项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2003年由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连云港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连云港市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2009 年 12 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又下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连委办发2009 83 号),重点从提高 认识,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突出审计重点,注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效;深化内涵,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强化运用,稳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加强指导,推进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五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强调。三、经济责
12、任审计的范围、内容及其重点从审计范围来看,要重点抓好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审计,在基本做到“逢离必审 ”的基础上,逐步做到“先 审 后离 ”;重点抓好 对市、县一级财 政财务收支数额较大的有权部门的领导干部的审计,基本做到“逢离必审” ;市重点抓好对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各部门领导干部的审计,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各县、区重点抓好对乡镇党委、政府和部门领导干部的审计,继续扩大审计覆盖面。从审计对象来看,要把重点放在有财政资金分配权和行政审批权的部门的领导干部上;放在掌握资金量大或者有资金管理及审批分配权、有经济执法处罚权单位的领导干部上;放在任职超过三年的领导干部上;放在
13、即将转任或退休离任的领导干部上;放在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较多且线索比较具体的县、区和部门的领导干部上;放在拟提拔的领导干部上;放在重点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上。从审计内容看,要按照“着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着力推进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 坚持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突出检查评价领导干部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的情况,并根据不同类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特点,合理确定审计重点。对党委领导干部,重点检查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及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方面的情况;对政府领导干部,重点检查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政府财政资金管理,尤
14、其是重要财政支出和工程建设管理、以及政府负债等方面的情况;对部门领导干部,重点检查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主要是预算执行情况、收支两条线执行情况,以及为了履行部门职能所采取的有关经济措施情况;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重点检查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以及重要经营决策、重大投资项目的情况等。无论是对哪种类型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都要突出抓好对有无做假账、有无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损失浪费、有无搞“政绩工程 ”和“形象工程”而造成 严重负债、有无违法违纪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有无管理上的重大漏洞等方面的审计。另外,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问题
15、源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其解决又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完全有理由认为企业的环境保护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与此相适应的环境保护责任也应是一种经济责任。同时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责任纳入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之中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生态与环境审计是对与生态和环境保护事业有关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鉴证、评价的行为,是集生态、环境政策法规执行、生态环境规划管理、生态环境项目决策、生态环境资金投入及效益、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环境项目情况的一项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审计。重点是对生态建设、环保项目及资金的效益和效果,有关生态、环保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及效果,重大生态、环保项目或其配套项目的建设运行及效果情况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通过审计,促使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