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清单.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305729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清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清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清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清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清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中生物必修 3 复习双基知识清单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的液体。细胞内液(2/3)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 等。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判断方法】:独来独往为淋巴;血浆沿 毛细血管动脉端 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从 毛细血管静脉端 重新吸收进入血浆;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由 左右锁骨下静脉 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3、内环境:由 细胞外液 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媒介。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 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

2、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1)渗透压:指溶液中 溶质微粒 对 水 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 高,对水的吸引力越 大,即溶液渗透压越 高。血浆渗透压主要与 无机盐、蛋白质 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Na+和 Cl-。37时,血浆渗透压为 770kPa,相当于 细胞内液 的渗透压。(2)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物质: HCO 3-、HPO 42-:例 NaHCO 3/H2CO3 和 Na2HPO4/ NaH2PO46、稳态: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 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 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 内环境的成分

3、 和 理化性质 都处于 动态平衡 中。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系统。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7、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2、反射的过程:感受器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 传入神经(具神经节)传到 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新的兴奋通过 传出神经 到达 效应器 并作出

4、应答。3、效应器是指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4、反射活动需要经过 完整的反射弧 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 不能 完成。5、兴奋是指动物组织或细胞感受到 外界刺激 后,由 相对静止 状态变为 显著活跃 状态的过程。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是以 电信号 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神经冲动。2、静息电位:电位表现为 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 K+外流,其方式为 协助扩散。3、动作电位:电位表现为 外负内正;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 Na+内流,其方式为 协助扩散。4、兴奋的传导过程: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两侧出现暂时性的 电位变化

5、,由 外正内负 变为 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 电位差 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从而形成了 局部电流。5、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在膜外 相反,膜内 相同。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双向传导(要求:离体神经元)。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 轴突末梢 的膨大部分。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 突触 结构来实现的。3、突触:包括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4、兴奋传递的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 突触小泡 受到刺激,释放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 胞吐 方式经扩散通过 突出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 特异性受体 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发生电

6、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 神经冲动,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 兴奋或抑制。(若突触后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则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 兴奋;若突触后膜变得外更正、内更负,则下一个神经元受到 抑制;)35、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轴突 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 细胞体或树突。(说明突触后膜为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 最高级 中枢。2、小脑有 维持身体平衡 的中枢3、脑干有许多 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 呼吸中枢。4、下丘脑有 体温调节 中枢、水盐平衡调节 中枢和 血糖平

7、衡调节 中枢,还与生物 节律的控制有关。5、脊髓是调节 躯体运动 的低级中枢。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 高级中枢 的调控。五、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的功能:a.感知外部世界(感觉中枢);b.控制机体的 条件反射活动;c.还具有 语言、学习、记忆、思维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到人类的 听、说、读、写。如果 S 区受损,患者可以 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称为 运动性失语症。3、短期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的 海马区 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 新突触的建立 有关。第二节 体液调节一、体液调节概述1、体液调节:激素,CO 2、H +、乳酸等通过 体液

8、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的调节最为重要。2、激素调节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3、激素的作用:调节作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信息分子。4、本质:有机物(1)蛋白质、多肽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不能口服;胰岛、垂体、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全为此类)(2)固醇类:性激素(3)氨基酸衍生物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二、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1、下丘脑:能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和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分别是 调节垂体4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此外下丘脑还能合成分泌 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促进肾

9、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2、垂体:能分泌多种“促激素”,例如 促甲状腺激素 和 促性腺激素,靶器官分别是 甲状腺和 性腺(睾丸或卵巢);其中,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所以缺碘将出现大脖子病。此外,垂体还能分泌 生长激素,该激素在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 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会得 巨人症;生长激素在成年时分泌过多会得 肢端肥大症。 3、甲状腺:分泌 甲状腺激素,其主要功能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它的合成与分泌 受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幼年时缺乏这种激素会导致 呆小症,成年时缺乏这种激素会导致 大脖子病。三、血糖

10、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由胰岛 B 细胞分泌;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2)升糖激素:胰高血糖素 和 肾上腺素;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糖糖。3、血糖调节模型由图可知:胰岛 B 细胞上既有葡萄糖的受体,也有神经递质受体;血糖调节中最直接的调节方式为5激素调节,间接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所以,血糖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1、分级调节:寒冷或过度紧张,导致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 运输到垂体,促使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

11、H 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少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将增加 TRH 和 TSH 的分泌,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五、体温调节1、体温的相对稳定,是 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2、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即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即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3、体温调节过程:寒冷环境 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

12、少、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炎热环境 温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4、体温调节机制为 神经-体液调节。六、水盐平衡调节1、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为 神经-体液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当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得食物过咸:将引起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 下丘脑渗透压感6受器受到刺激,一方面通过 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使由 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排尿量,使细胞外液渗透压

13、趋于恢复正常。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八、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第三节 免疫调节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吞噬细胞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T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淋巴细胞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抗体和淋巴因子由免疫细胞产生,溶菌酶不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2、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以及

14、体外的溶菌酶 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特异性免疫: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74、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5、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病原体进入体液后,少数抗原直接刺激 B 细胞,多数病原体先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将抗原传递给 T 细胞,刺激 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 B 细胞。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迅速增值分化,小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

15、,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消化。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6、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7、特异性免疫中,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功能。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B 细胞、T 细胞、记忆细胞、效应 T 细胞;其中,吞噬细胞只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没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过敏反应:已体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免疫过强) 8、免疫失调疾病 自身免疫病:抗体攻击自身组织器官。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强) 免疫缺陷病:艾滋病(AIDS)-HIV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免疫过强) 9、过敏反应的特点

16、: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产生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尖端(有光或无光都能产生)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和叶、发育中的种子,合成原料是色氨酸。8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极性运输,运输方式均为主动运输;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其中,单侧光和重力只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不影响极性运输。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3、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

17、长素的 耐受能力 不同:茎 芽 根;4、植物体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 敏感性大小 不同:根 芽 茎;5、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6、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1)赤霉素 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而使植株增高;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成熟。(2)脱落酸 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3)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分化(4)乙烯 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7、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

18、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例如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它的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对细胞伸长作用的促进。8、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2)植物生长调节剂比植物体内的激素(内源激素)效果稳定的原因:植物体内缺乏植物生长调节相应的分解酶,可使其持久发挥作用。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的特征91、种群“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2、种群“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3、出生率和死亡率 以及 迁入率和迁出率 是“决定”种群密度

19、的“直接”因素。4、年龄组成 能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5、性别比例能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不能影响死亡率)。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三、种群数量的变化1、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数学表达形式通过实验或观察法对模型检验或修正。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条件:资源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模型:N t=N0t解读: 表示增长倍数,增长率为 -1;若 1,种群密度将增加,为增长型种群;若 1,种群密度将减小,为衰退型种群。“J”型增长的特点:连续增长,增长率保持稳定、增长速率(看斜率)逐渐增加。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条件

20、: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特点:增长速率在种群数量为 K/2 之前逐渐增加,K/2 到 K 之间增长速率逐渐下降,K 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增长速率为 0。4、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酵母菌计数的方法:抽样检测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计数室。(2)思考与讨论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为什么要轻轻振荡几次?答:使酵母菌分布更均匀,计数更准确。10(2)该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及重复实验吗?答:不需要另设对照组,因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在时间上已经形成自身前后对照。但需要重复实验,才能获得更准确的实验数据。四、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物种

21、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丰富度越大。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各种方法对比(1)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的方法。(2)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 或 目测估计法;其中,记名计算法法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统计。(3)采集方法:诱虫器采集法 或 简易采集法;诱虫器采集法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避光、趋湿的特性。3、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四种。4、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垂直分层主要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垂直分层

22、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5、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利于 提高生物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6、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7、演替的实质: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的优势地位,而不是一种生物被另一种完全取代。8、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 起点不同,因而速度不同。初生演替没有适合植物生存的土壤条件。次生演替有适合植物生存的土壤条件。演替的最高阶段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干旱的气候条件不能演替到森林阶段。人类活动往往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生态系统:由 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4、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