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20届)魏晋南北朝旱灾研究所在学院专业班级人文教育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摘要】旱灾是一种气象灾害,它往往造成土壤水分不足,使农作物因为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歉收。本文将魏晋南北朝时期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分别为三国鼎立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65年、西晋统一时期公元266年公元316年、东晋与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和南北朝时期公元386年公元589年。本文即按照这种历史阶段划分,将统计数据与相关史料有机结合,分别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旱灾特点、成因、影响以及政府应对举措四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旱灾;特点;政府应对【ABSTRACT】DROU
2、GHTISAMETEOROLOGICALDISASTER,ITOFTENMAKESTHESOILLACKINGOFMOISTUREANDLEADSTHECROPSTOSHARPCUTBECAUSEOFDESTORYINGTHEWATERBALANCEWEI,JIN,SOUTHANDNORTHDYNASTIESISDIVIDEDINTOFOURHISTORICALSTAGESTHREEKINGDOMSPERIODSTHE220YEARSTHE265YEARS,UNIFORMDURINGTHEWESTERNJINTHE266YEARSTHE316YEARS,EASTERNJINANDWUHUSIX
3、TEENSTATESTHE317YEARSTHE420YEARS,SOUTHANDNORTHDYNASTIESTHE386YEARSTHE589YEARSTHISPAPERISDIVIDEDACCORDINGTOTHISHISTORICALPERIODS,COMBINATINGTHESTATISTICSANDHISTORICALDATAITELABORATESWEI,JIN,SOUTHANDNORTHDYNASTIESFROMTHEFOURASPECTSABOUTTHEFEATURES,CAUSES,INFLUENCEANDTHEGOVERNMENTSMEASURESOFDROUGHT【KEY
4、WORDS】DROUGHTCHARACTERISTICSCAUSESINFLUENCEMEASURES近年来,灾害史研究成为学界方兴未艾的课题,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灾害史研究而言,学者们在蝗虫灾害、水灾、地质灾害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推进力该方面研究的深入。但需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学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旱灾的研究成果却是寥寥无几,可以说尚处于空白阶段。基于如此考量,本文拟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旱灾问题作一论述,就教于通人。一、魏晋南北朝旱灾的特点一般而言,学界将魏晋南北朝时期分为四个具体历史阶段,分别为三国鼎立时期、西晋统一时期、东晋与五胡十六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本文即按照这种历史阶段划分,将相关统计
5、数据与史料有机结合,分别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旱灾表现和特点、旱灾成因、旱灾的影响以及政府和民间对于旱灾的应对举措四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由于统计方法和所用于统计的史料范围不尽相同,故目前所能见到的各种文献资料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旱灾统计次数均存在较大的出入,本文所用的旱灾数据均根据正史所载史料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旱灾统计表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北魏总计旱灾822594232163从表中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该时期旱灾发生呈现明显的马鞍型状态,即早期旱灾较少,东晋十六国时期旱灾最为频仍,南北朝时期呈现略微下降态势。也可以看出,该时期旱灾的发生除自然环境因素外,也与当时的政局密切相关。(一)魏晋南北朝历
6、代旱灾情况概述1、汉魏之际至三国鼎立196年266年从灾害史的角度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端应该为汉献帝兴平、建安年间。这是因为194年195年即汉献帝兴平元年兴平二年的旱蝗之灾从关中地区波及到中原、淮河广大区域,导致了已日暮穷途的东汉王朝的全面崩溃。因此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灾害史的考察也应上溯到196年220年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时期,这也是汉王朝名存实亡的开始。据统计,194年215年的24年间有5次旱灾记录;从220年266年即三国鼎立的46年中,有旱灾记录8次。该时期旱灾的主要特点是(1)旱灾频仍,统治者无暇顾及。三国鼎立之前,各割据势力忙于争城夺地,征战不息,干戈扰攘不休。大多数统治
7、者们只关心如何巩固、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对于灾情记录无暇顾及。因此,该时期旱灾记录次数表面上看似很少,但这并不表明该时期的旱灾比较少。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较少的相关旱灾记录中,旱灾频仍,旱情严重,史言“岁旱无谷”,“帑藏空虚”实质上就是旱灾频仍和旱情严重的侧面写照。(2)旱灾发生情形严重。这从一些现存的史料中可见一斑如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四月至七月,三辅大旱,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兴平二年(195年)“夏四月,大旱。”后汉书卷73公孙攒传说“是时旱蝗谷贵,民相食。”三国志卷6魏书,董卓传说“是时蝗虫起,岁旱无谷,从官食枣菜。诸将不能相率,上下乱,粮食尽
8、。天子入洛阳,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披荆棘,依丘墙间。州郡各拥兵自卫,莫有至者。饥穷稍甚,尚书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时寒且旱。”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五月,大旱。”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三月,“自去冬十月至此月不雨”后汉书卷9献帝纪。后汉书卷9献帝纪。三国志卷1武帝纪。晋书卷28五行志中;亦见三国志卷3明帝纪。朝代灾种“吴大帝嘉禾五年236年,自十月不雨至于夏”。吴会稽王五凤二年255年,“大旱,百姓饥。”高贵乡公甘露三年258年“正月,自去秋至此月旱。”孙皓宝鼎元年266年,“春夏旱。”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除了大旱的记录外,其余旱灾发生的时间均较长。
9、(3)旱灾总是与饥荒和瘟疫相伴而来,这在魏晋南北朝整个时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旱灾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下,粮食几乎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情况十分普遍,一般民众不得不“以桑堪、蝗虫为干饭”,或者“吏士大小自相淡食”,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剧,以致饿殍遍野,道路以塞,并由此而造成疾疫传播。旱灾与疾疫伴生是中古时期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每当旱灾发生,灾情空前严重的时候,同时也正是瘟疫猖獗肆虐的时期。西晋时期旱灾、饥荒与瘟疫三大祸害的朋比为虐,交相荐臻即是典型的例证。2、西晋时期266年316年西晋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旱灾频发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其特点主要表现为(1)旱灾发生的频次较高。据统计,在这50年间,共
10、发生旱灾22次,也就是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2)旱灾危害大。汉魏之际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寒冷期,在持续寒冷与气温下降的严重影响下,虽然旱、蝗之灾不是发生频次最高的灾害,但灾情的严重性及其对于社会生产,民众生活的破坏性影响并不逊于雨雹和地震等灾害。其典型事例如太康六年285年“三月,青、梁、幽、冀郡国旱”。六月,“济阴、武陵旱,伤麦”。“太康七年286年夏,郡国十三大旱”。太康八年287年四月,冀州旱。太康“九年288年夏,郡国三十三旱。扶风、始平、京兆、安定旱,伤麦。”怀帝永嘉三年309年记载了黄河、长江流域的一次严重的旱灾。“襄平县梁水淡池竭,河、洛、江、汉皆可涉。”其中最严重的是发生在晋元康七
11、年297年七月的旱蝗之灾,后果十分严重。后又经历了309年的大旱灾和310年的大蝗灾,匈奴人于311年攻占了都城洛阳,消灭了晋军主力和西晋宗室48王,并且将晋怀帝及大批王公姬妾掳掠而去。3、东晋五胡十六国与时期317年420年316年,匈奴灭西晋,次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建立东晋,420年刘裕灭东晋建宋。东晋偏安一隅存在了104年。此时的北方则陷入了分裂割据,群雄相峙的状态,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建立,故被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在这104年中,共计发生旱灾59例。这一时期的旱灾亦有自己的特点(1)旱灾史料东晋较十六国之多。东晋政权相对稳定,其统治时间较长,因此在晋书五行志和宋书五行志中
12、,保留了比较丰富的旱灾史料。而北方处于各少数民族争雄并立的局面,先后建立了大小不同的民族政权,其统治区域有限,且其政权统治时间较短,所能留下的旱灾资料较少,发生的时间也难于考证。(2)旱灾仍然是这一时期最常见且对人们生产、生活威胁最大的灾害之一。在这103年间,旱灾共发生了59例。并且在东晋成帝咸和咸康年间326年342年、孝武帝宁康太元年间379年392年、安帝隆安义熙年间397年418年等几个长时段多次出现连续数年干旱不雨。其情形如据晋书卷28五行志中所记载三国志卷3魏书明帝纪。三国志卷47吴书,吴主传。晋书卷28五行志中。晋书卷28五行志中。晋书卷28五行志中。太平御览卷850引吴书。三
13、国志卷32蜀书先主传引英雄记。以上所引资料均见晋书卷28五行志中。“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夏秋旱。”“二年327年夏,旱。五年330年五月,大旱。六年331年四月,大旱。八年333年秋七月,旱。九年334年,自四月不雨,至于八月。”“咸康元年335年六月,旱。时天下普旱,会稽、余姚特甚,米斗直五百,人有相鬻者。二年336年三月,旱。三年337年六月,旱。”“孝武帝宁康元年373年三月,旱。三年375年冬,旱。”“太元四年379年夏,大旱。八年383年六月,旱。十年385年七月,旱,饥。”“十三年388年六月,旱。”“十五年390年七月,旱。十七年392年,秋旱至冬。”“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冬,
14、旱,寒甚。四年401年五月,旱。五年402年,夏秋大旱。十二月,不雨。”元兴元年402年,“九月、十月不雨,泉水涸。二年403年六月,不雨。冬,又旱。三年404年八月,不雨。”“义熙四年408年冬,不雨。六年410年九月,不雨。八年412年十月,不雨。九年413年,秋冬不雨。十年414年九月,旱。十二月又旱,井续多竭。”4、南北朝时期420589年420年,南朝刘裕灭东晋建立宋420年479年,后经历了齐479年502年、梁520年557年、陈557年589年;同一时期,北魏于439年灭北凉后再次统一了北方,开始形成了南、北两大政权的对峙局面,史称“南北朝时期”。旱灾是北魏时期发生频率较高,灾
15、情较为严重的灾害。自386年至534年,北魏统治的149年间,共发生旱灾32次。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呈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故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部一直是旱灾较为频繁而且灾情严重的地区。而处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带的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区正好是北魏政权的统治区,所以北魏地区旱灾灾情的严重令人震惊。孝文帝延兴二年472年“州镇十一水旱”。太和二年478年“州镇二十余水旱,民饥,”太和四年480年“州镇十八水旱,民饥”。太和八年484年“十二月,诏以州镇十五水旱民饥,遣使者循行”。太和九年485年“京师及州镇十三水旱伤稼。”明元帝永兴神瑞年间409年416年“京师比岁霜旱,五谷不登,诏人就食山东”。献文帝天
16、安元年466年,“州镇十一旱,民饥”。皇兴二年468年,“州镇二十七水旱”。太和十二年488年“是岁,两雍及豫州旱饥。明年,州镇十五大馑。”南北朝北魏除外历代旱灾表宋南齐梁陈东西魏北齐北周旱灾11432679以上所以资料均见晋书卷28五行志中。魏书卷7上孝文帝纪魏书卷7上孝文帝纪魏书卷7上孝文帝纪魏书卷7上孝文帝纪。魏书卷7上孝文帝纪。魏书卷6献文帝纪。魏书卷6献文帝纪。朝代旱灾从上表可以看出,除北魏外,其它朝代共发生旱灾42次,其中南方共计20次宋11次,南齐4次,梁3次,陈2次;北方共计22次东、西魏6次,北齐7次,北周9次。(二)魏晋南北朝旱灾灾情的总体特征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在总体上表
17、现出以下特点1、旱灾灾情的广泛性魏晋南北朝时期旱灾的波及范围较广,已越过了关中、中原的黄河中下游传统农业经济区,蔓延到了江淮地带,甚至影响到了西南的四川盆地。旱灾发生的频次显著上升,亢旱动辄跨州连郡,赤地千里。晋书五行志就有记载旱灾65次,明确因亢旱受灾面积在数州以上者十余次。情形较严重的如太康七年286年“夏,郡国十三大旱”。太康九年288年“夏,郡国三十三旱”。惠帝永宁元年301年,“自夏及秋,青、徐、幽、并四州旱。十二月,又郡国十二旱”。2、旱灾的并发性与链发性(1)旱灾常常与蝗灾相关。一般而言,长期持续的干旱之后,往往就是遍野飞蝗,虫害肆虐。晋书五行志说西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五月,
18、大旱,襄平县梁水淡池竭,河、洛、江、汉皆可涉”。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秋七月,雍、梁州疫。大旱,陨霜,杀秋稼。关中饥,米解万钱。诏骨肉相卖者不禁”。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秋七月,大旱,司、冀、并、青、雍州大蝗。”由于蝗螟等虫灾一发生,往往啃啮禾稼,形成虫鼠为害,瓜麦荡尽,并且因此而导致农业歉收甚至颗粒无收,引发饥荒,“致诸郡百姓多饥死”的惨剧。(2)旱灾与地震也有一定的因果关联。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发生的378次6级以上地震中,震前出现严重旱情者达373次。(3)旱灾会导致饥荒、瘟疫的发生。“饥谨疾疫,死亡相属”。“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七月,秦、雍二州大旱,疾关中饥,米解万钱。”3、旱灾发生
19、时间的持续性魏晋南北朝时期旱灾的时间特点是(1)旱灾连续数年发生。西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泰始十年274年连续四年,武帝太康五年284年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连续八年;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元帝太兴二年319年,成帝咸和八年333年咸康三年337年连续5年;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元兴三年404年连续五年;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元嘉四年427年连续三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太和五年481年连续五年。(2)旱灾发生的时间相对较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旱灾一旦发生往往延续数年,因持续时间教长,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并且严重地削弱了社会的承灾能力。据史料记载“高贵乡公甘露三年2
20、58年正月,自去秋至此月旱。”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六月,“自春旱,至于是月始雨”。“太康二年281年,自去冬旱至此春”明帝太宁三年325年,“自春不雨,至于六月”。“咸和九年334年,“自四月不雨,至于八月”。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八月,不雨,至二十八年451年三月”。陈宣帝太建十二年580年“春,不雨至四月”。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旱灾的成因干旱少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一旦它与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破坏性后果,就被当做了自然灾害。任何灾害的发生都要有一定后果,否则,就算再大再严重亦称不上灾害,充其量只能算作自然现象。因此,旱灾这一概念具有自然、社会双重性。魏晋南北朝时期旱灾频繁发生,
21、一方面有自然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又与某些人为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一)自然环境与气候原因1、我国自然环境与气候我国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发源于欧亚内陆的冬季季风和发源于太平洋的夏季季风交替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使得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冬季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盛行偏南风,气候湿热。如果夏季季风过弱,就会出现少雨天气,形成旱灾。2、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变迁的特殊影响5世纪前后即东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气候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这时的气候异常实际上自公元初气温就开始下降,至4世纪和5世纪达最低点,气温约下降了253度,平均气温较现在低15度左右。并且这一时期适逢太阳黑子耀斑活跃期。从26世纪,可查到的
22、耀斑记录共有38次,比610世纪的第三个温暖期的11次高3倍还多。日斑决定着太阳辐射的强弱,而太阳辐射强弱又决定着地球上气候的波动。日斑增多,不但导致气候寒冷,而且对其他自然灾害的生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故从东汉以来到魏晋南北朝,自然灾害连续不断,其中以魏晋之世最为频繁。3、自然环境的破坏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是相互联系的。进行掠夺性的使用资源,必然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也会加重灾害影响。傅筑夫先生描述了魏晋时期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的情况“城镇村落被夷灭,树木林莽被砍烧,井渠沟恤被湮塞。结果土地裸露,水土流失,造成大地沙漠化,旱则赤地千里,黄沙滚滚;潦则洪水横流,浊浪滔天。”这就是由于人为
23、因素而造成自然环境破坏,从而造成旱灾的发生。比如不合理地修筑堤坝,而己有的破堤又不加修固导致水利失修;再比如不合理地毁林开荒,破坏了森林植被而导致水土流。一旦发生旱灾,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旱灾灾情的加重。(二)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的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变迁虽然可能导致干旱发生,然而要使亢旱成灾,与社会因素和社会内部政治经济条件很有关系。旱灾是典型的自然灾害,但是,社会经济制度、农业经营体制、耕种方式以及社会政治环境等,无不直接间接地影响着旱灾的发生及其造成的破坏程度。这就是历史上每当统治者昏庸、荒淫、横征暴敛时旱灾便会更加严重的原因,同时,社会动乱又会激发或加重自然灾害。1、苛政魏晋南北朝时期,旱灾的发
24、生,固然受到自然条件的左右,但其受灾危害的严重程度,却与统治阶级的剥削苛敛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剥削导致农民缺乏防灾、抗灾和承灾的能力,一但遇到旱灾等自然灾害,必致生活饥困。(1)役重扰民。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民多征役,岁有水旱,年谷有损,而吏或不良,侵夺民时,以至饥困”是一种普遍现象,各个统治者不仅面临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压力,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军事对峙所造成的生存压力。为了巩固统治,消灭竞争对手,各个统治者都想法设法通过重役民众来搜夺更多财富。因此,该时期役重扰民现象极为普遍。(2)赋税过重。魏晋之际屯田制下分配办法有了明显的改变,对劳动者的剥削率普遍加重了,租用官牛的劳动者由倒四、六官六民
25、四改为倒二、八;用私牛及无牛的劳动者,由对分改为倒三、七分。这样大幅度提高剥削率,打击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恶化了劳动者的生存条件。(3)冗官冗员。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僚机构十分庞杂,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赋役负担。傅玄指出,过去“王人赐官,冗散无事者,不督使学,则当使耕,无缘放之使坐食百姓也。”但是,“今文武之官既众,而拜赐不在职者又多,加以服役为兵,不得耕稼,当农者之半,南面食禄者参倍于前。”(4)游食者众。宋文帝曾经无不忧虑地告诫属下“自顷农桑惰业,游食者众,荒莱不辟,督课无闻。一时水旱,便有罄庵,苟不深存务本,丰给靡因。”(5)人口的异常流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五次人口流动的高潮第一次人口流徙高
26、潮是汉末三国时期,中原人口向江南、东北、西北、西南大量流移的。第二次大流徙的高潮发生于西晋怀帝永嘉年间307年312年,西晋末期战乱不断,中原人口的流向江南地区,故史称“永嘉南渡”。北方人口南移的第三次高潮是在东晋成帝时期326年342年,由于江淮地区的苏峻、祖约之乱和北方石勒的借机进攻中原而造成。北人南渡的第四次高潮是东晋穆帝时345年361年,中原地区先后爆发农民起义、后赵石虎之死及冉魏政权建立后的大屠杀,使北方人民再次四处流徙。第五次高潮是在肥水之战后,出现的北方人口南移。此外还有一些小规模的人口流动。这一时期人口如此大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984年版,第31页。三国志卷4
27、7吴主传。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晋书卷47傅玄传。宋书卷5文帝纪。规模的剧烈流动,造成了大量土地荒废、生产破坏,民不聊生。此外,流离失所的灾民还有被掠买为奴的危险,这样社会和人民的承灾能力大大减弱。2、战争战争造成土地大量荒废,人民大批迁徙流转,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条件,更没有能力抵抗自然灾害,苦不堪言。据统计,在魏晋南北朝不长的400年间,发生战争1033次,平均每年26次,为中国历史之最。西晋的八王之乱以及各少数民族贵族的反晋斗争历时30余年,造成“千里无烟囊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自天地开辟,书籍所载,大乱之极,未有若兹者也。”十六国时期的北方则处在更加严重
28、的分裂之中,民族仇杀和战乱不绝,历时一个多世纪,破坏尤剧。晋室南迁后的南方地区,大小战乱从未停息,其中以侯景之乱最具破坏力。魏晋南北朝时期连年不断的战争,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1)参战双方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必然会加重对人民的赋役剥削。(2)战争的直接后果是伤残和死亡,作战双方死亡士兵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战争直接造成劳动力的大量不足。(3)战争与生产争夺劳动力而延误农时,使农业生产受到直接经济损失,造成土地荒废。(4)战争往往带来灾荒和疾疫。在战乱中,政府无力救济灾民,灾民更无抵御旱灾的能力。所以,战争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生存环境,大大削弱了政府和人民的抗灾能力。
29、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旱灾的影响旱灾不仅会直接威胁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还会极大地破坏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更会对社会稳定和政治思想文化造成严重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口死亡与物质财富的极大破坏1、人口死亡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旦旱灾发生,往往直接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并且比较集中,例如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时三吴亦仍岁凶旱,死者十二三”。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八年464年,“东诸郡大旱,民饥死者十六七”。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是岁大旱,米斗五千,人多饿死。”2、物质财富的极大破坏旱灾除了直接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外,还会对物质财富造成巨大的破坏。这是由于旱灾的降临,
30、还往往因高温和空气干燥而引发物体自燃和火灾等连锁性的灾害,使得大量物质财富被焚毁,威胁人民生命安全。这不但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也严重削弱了社会抗灾救灾的物质能力,使灾后的重建更显得困难重重。(二)对农业经济的严重影响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农业是最基础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历代统治者多采取重农政策即所谓“民以食为天”。但古代农业生产长期维持在“靠天吃饭”的低水平状态,每当遇到旱灾等自然灾害,则必然造成颗粒无收,民不聊生的严重后果。旱灾的发生,会给农业生产造成灾难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1、旱灾对农作物的直接破坏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旱灾大都属于冬春连旱或者冬春夏三季连续亢早不雨,
31、这对农作物的危害极大(1)无法耕耘下种,而已耕耘的作物会缺水干枯而死。具体如武帝太康六年285年“六月,济阴、武陵旱,伤麦。七年夏”。九年288年“夏,郡国三十三旱,扶风、始平、京兆、安定旱,伤麦”。北魏宣武帝延昌元年512年四月,因旱灾频发,颗粒无收,“百姓饥敝”,朝廷不得不下诏中国军事博物馆编著中国战典,解放军出版社T995年晋书卷82虞预传魏书卷112灵征志上。魏书卷112灵征志上。梁书卷2武帝纪中。晋书卷38五行志中。“河北民就谷燕恒二州,”诏“饥民就谷六镇”。六月,又诏日“去岁水灾,今春炎旱,百姓饥,救命靡寄,虽经蚕月,不能养绩。”(2)与旱灾相续而至的蝗螟之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方式
32、主要是直接啮食农作物。2、天灾人祸会造成人口的大量流徙与死亡,同时耕畜和农具的丧失,都会导致土地大片荒芜与农业生产力衰退。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劳动人口,因战争等原因原本就严重不足,时人称日“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此外,再加上魏晋南北朝长时间旱灾对人口造成的减耗,必然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至于牛、马等耕畜因灾害而造成死伤损耗,对农业生产的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如476年,北魏统治区内发生牛疫“死伤大半”,朝廷因此而担心“耕垦之利,当有亏损”,于是下诏令各地守令“督课田农,有牛者加勤于常岁,无牛者倍庸于余年”。(三)旱灾后的饥荒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旱灾所造成的灾后的饥歉情形十
33、分严重。史书中,直接表述为因旱灾而致饥者有23次,其它未表明直接原因的饥荒,实际上部分也应是由于旱灾等自然灾害和战乱等社会性灾害引发,具体见下表魏晋南北朝时期旱灾引发的饥荒年表年代旱灾与饥荒情况摘要资料来源兴平二年夏太祖军乘氏,大饥,人相食,旱蝗谷贵,民相食三国志卷10荀或传兴平、建安年间幽州岁岁不登,人相食,有旱蝗之灾,民人始知采稆,以枣椹为粮,谷一石十万钱。太平御览卷35引英雄记吴孙皓时267280常岁无水旱,苗稼丰美而不实,百姓以饥,合境皆然,连岁不己。晋书卷五行志元康七年297关中饥,米解万钱,秦雍州大早,疾疫,饥馑荐臻,戎晋并困。晋书卷惠帝纪咸康二年336久旱谷贵,金一斤直米二斗,百
34、姓嗷然,无生赖焉。晋书卷石季龙载记咸安二年372大旱,饥。晋书五行志(以下都要加卷)太元十年385旱,饥。晋书五行志中元嘉二十年443诸州郡旱,伤稼,大饥。宋书文帝纪大明三年459荆州饥。高平、二雍、秦州,遍遇灾旱,年谷不收。宋书孝武帝纪魏书文成帝纪和平二年461时三吴亦仍岁凶旱,死者十二三。魏书天象志三大明七年至八年(463464)东诸郡大早,米一升数百,饿死者,十有六七。宋书前废帝纪天安元年466州镇十一旱,民饥。魏书显祖纪皇兴四年470州镇十一旱,民饥。魏书显祖纪延兴三年473州镇十一水旱,相州民饿死者2845人。魏书高祖纪太和元年477州郡八水、旱、蝗,民饥。北史魏高祖纪太和二年478
35、州镇二十余旱,民饥。魏书高祖纪太和四年480郡、镇十八水,旱,饥。北史魏高祖纪太和八年484州镇十五,水、旱,人饥。北史魏高祖纪太和九年485京师及州镇十三水旱伤稼,饥馑荐臻,民北史魏高祖纪魏书卷8宣武帝纪。三国志卷22魏书陈群传。魏书卷7上孝文帝纪。有卖男女者。太和二十年496西北州郡旱,俭。北史魏高祖纪景明三年(502河州大饥,死者二千余口。是岁大旱,米斗五千,人多饿死。魏书世宗纪梁书武帝纪中正始三年506旱,俭。魏书世宗纪永平三年510冀定二州旱,俭。北史魏世宗纪由上表可以看出,旱灾是造成农作物歉收,导致饥荒的主要灾害因素。如宋武帝大明七年至八年463464年,“东诸郡大旱,甚者米一升数
36、百,京邑亦至百余,饿死者十有六七。”另外史书中的一段对旱灾的记载十分生动形象,话说梁简文帝初立,侯景擅朝政时,“江南大饥,江扬弥甚,旱蝗相系,年谷不登,百姓流亡,死者徐地。父子携手,共入江湖,或弟兄相要,俱缘山岳,芸实若花,所在皆罄,草根木叶,为之调残,虽假命须臾,亦终死山泽。其绝粒久者,鸟面鹊形,俯伏床帷,不出户牖者,莫不衣罗绮,怀金玉,交相枕籍,待命听终。于是千里绝顶,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四)灾害与社会稳定旱灾除了造成人口死亡,物质财富的破坏,农业生产衰退与食物危机并进而导致灾后饥荒严重发生等情况而外,灾害还会引起社会的恐慌与大批灾民的流动移徙,这些无疑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
37、素。1、旱灾与流民潮。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乎每一次旱灾及灾后的饥荒都会引起大量人口的流移,并由此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旱灾期间,灾民面对灾后的饥馑与经济生活的破坏,最常用的求生方式就是迁移或逃亡。其具体情形主要有下述几种(1)灾民自发地四处流移。如建武元年七月317年,大旱,导致大批中原百姓南迁。(2)政府组织饥民流移就食。即政府允许或积极组织灾民前往粮食丰裕地区就食,主要是因为灾区储粮不足,但是从外地调运粮食很困难。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77年,“大旱,京都民饥,加以牛疫,公私阔乏。时有以马驴及聚驼供驾挽耕载。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道路给粮察,至所在三长赡养之。遣使者时省察焉。”2、旱灾与农
38、民起义旱灾作为一种消极的破坏力量。其一旦发生,除直接造成人口死亡、流移、物质财富的破坏外,进而危及社会安定,造成政治动荡。523年的北魏北边军镇民众大起义,就是因为自518年以来,“严旱频岁,嘉雨弗抬,百稼焦萎”。而导致耕种“瘩土荒畴”的镇兵、镇民们因生活困弊,朝廷从附近各州运来的贩灾济饥之粮,又多被镇将贪污。尤其是522年,柔然王阿那瑰进攻北魏,怀荒镇民请求开仓贩饥,以便迎敌,镇将于景不许,镇民们便杀了于景,起而反抗,于是“诸镇华夷之民,往往响应”。到了525年,北魏朝廷镇压了边镇起义后,并未采取积极的办法贩灾救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消极地将俘的20余万边镇起义军民迁到冀、定、镰三州“就
39、食”。而当时的河北境内也是旱灾频仍,饥谨连年,当地民众生活本就困苦,边镇军民迁入河北后,生活没有着落,于是为了生存而再次发动起义。3、旱灾与王朝更迭西晋永嘉三年309年,全国出现了空前的大旱,长江、汉水、黄河、洛水都一度断流,人们可涉水过河。在大旱以后,北方六州又爆发了严重的蝗灾,“食草木、牛马毛,皆尽”。朝廷这时兵临城下,根本不可能顾及人民的困苦,官吏百姓只有逃亡、避险和就食他乡,他们多是逃往南方,拉开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流动的序幕。建武元年七月又大旱,北方司、冀、并、青、雍州大蝗,冀、青、徐州次年又爆发蝗灾,百姓不得不继续南迁。建武二年公元318年三月,司马睿在建康称宋书卷7前废帝纪。南
40、史卷80侯景传。魏书卷110用食货志。魏书卷8肃宗纪。晋书卷5孝怀帝纪。帝是为东晋,西晋政权的灭亡。后赵石虎统治极端残暴。从335年349年间,后赵境内的河朔地区连年遭受大面积的旱灾,其灾情严重,粮食匾乏,人民再也不能继续生活下去,先后暴发候子光337年、李弘342年、梁犊349年等多次起义,最终瓦解了后赵政权。四、魏晋南北朝政府的救灾措施(一)政府减灾救荒政策措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减灾救荒政策基本上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即灾前的防御,灾中的减灾,灾后的恢复三大主要方面。1、灾前防御政策及措施汉初,晃错就明确提出了防备旱灾的基本措施,得到了汉文帝的肯定和推行。他指出要保国安民,必须“务民于农桑,薄赋
41、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1)劝课农桑。1)亲耕籍田。自古以来籍田就是一项礼仪制度,被统治者视为国家大事。为了劝民耕种,魏晋南北朝的皇帝往往亲耕籍田,首先作出姿态。籍田之礼秦代不兴,汉文帝首开先河,为后世皇帝做出表率,也起到告示天下百姓的作用。443年(元嘉二十年)宋文帝进一步将晋时不完备的诸侯籍田制补充起来,制定了一套完备的籍田礼仪制度,这也是魏晋南北朝史书上唯一可见的籍田礼仪制度。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较有作为的皇帝都有在史书上有亲耕籍田的记载,如晋武帝、宋文帝、梁武帝、北魏孝文帝、周武帝等。2)奖励农桑。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朝统治者往往把劝课农桑作为地方官员的首要工作
42、,为使其政策得以实施多采用严明赏罚、奖励农桑的措施,并与考核官员政绩结合起来。晋武帝泰始四年,首先颁布五条诏书于郡国“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272年泰始八年,又实行殿最之制,进一步落实劝课农桑的政策。此外,东晋元帝、南朝宋文帝、南齐明帝、陈文帝、北魏孝文帝以及十六国时期北燕帝冯跋都曾下旨奖励农桑。3)奖励和惩罚官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曾多次对劝农有方的官吏给予实物奖励,极大的调动了地方官员的积极性。比如269年泰始五年十月,晋武帝诏以“司隶校尉石鉴所上汲郡太守王宏勤恤百姓,导化有方,督劝开荒五千余顷,遇年普饥而郡界独无匾乏,可谓能以劝教,时同功异者矣
43、。其赐谷千解,布告天下”。当然,对于不称职的官员,也会给予撤职查办,比如后赵石季龙“如长乐、卫国,有田畴不辟、桑业不修者,贬其守宰而还。”4)奖励和约束百姓。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恩威并施,一方面奖励勤劳的百姓,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规矩,严令游食之徒反业。如496年太和二十年5月,北魏孝文帝下诏“农惟政首,稷实民先,澎雨丰洽,所宜敦励。其令畿内严加课督,惰业者申以楚挞,力田者具以名闻。”(2)兴修水利。魏晋南北朝时期修建了芍陂、新渠、荻塘、郑白渠、西湖、沐水、六门堰等众多水利设施和系统。这一时期由于统治者比较注重水利建设,改建、扩建、维修前朝的水利工程,虽然新建的、较大的水利工程不多,但依然能使原
44、有设施继续发挥作用。其中较有成效的水利工程都集中于南方,因此南方以水利为基础带动了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使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增加了江南一带的粮食储备,救荒粮食基本自给。魏晋南北朝以前遗留的和魏晋南北朝以来修建的水利工程与天然河道交织形成水利灌溉网,方便了交通和运输粮食。(3)、建立仓储。魏晋南北朝继承了汉代的常平仓制度,目的是为了在谷价贱时,增价籴入,谷价贵时,减价祟出,以达到平抑谷价的目的。常平仓在实际运转过程中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调节谷汉书卷24食货志上。宋书礼志一晋书卷3武帝纪。晋书卷26食货志。南齐书卷6明帝纪。晋书卷26食货志。晋书卷106石季龙载记。魏书卷7下孝文帝纪。价,二是救济贫民
45、。可以说北魏孝文帝时期常平仓发挥的作用比较突出延兴二年九月,“诏以州镇十一水旱,丐其田租,开仓赈恤。”延兴三年冬,“是岁,州镇十一水旱,丐民田租,开仓赈恤。相州民饿死二千八百四十五人。”太和二年,“是岁,州镇二十余水旱,民饥,开仓赈恤。”太和四年,“是岁,诏以州镇十八水旱,民饥,开仓赈恤。”太和八年,“十有二月,诏以州镇十五水旱,民饥,遣使者循行,问所疾苦,开仓赈恤。”太和九年,“是年,京师及州镇十三水旱伤稼。”太和十四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癸酉。有司奏祈百神。”太和十七年,“以旱灾撤膳。”太和二十年,“十有二月甲子,以西北州郡早俭,遣侍臣循察,开仓赈恤。乙丑,开盐池之禁,与民共之。”孝文帝在
46、位29年,有9年发生过旱灾和灾后饥荒,孝文帝有6年下诏救灾,只有3年没有救灾的记载,估计是3年的灾情不重。孝文帝可以称得上是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一位有灾必救的好皇帝了。(二)、灾中减灾政策及措施1、敬天。祈雨之礼是历朝统治者企图消除旱灾一项宗教仪式,几乎每一位皇帝都会在旱灾发生时启用这一被称为“雩”的仪式,。为了表示对民间疾苦的重视,有的皇帝亲身践行主持大雩,如晋元帝、晋哀帝。此外,魏晋南北朝的方术空前兴盛。往往统治者将一部分民间祭祀称为“淫祀”加以禁绝,并规定允许祭祀的范围,来维护中央集权。480年北魏太和四年2月不雨,孝文帝下诏日“其赦天下,祀山川群神及能兴云雨者,修饰祠堂,荐以牲璧。”49
47、1年太和十五年春不雨,“有司奏祈百神”求雨。522年正光三年孝明帝“六月己巳,以旱故,诏分遣有司驰祈岳渎及诸山川百神能兴云雨者。”在组织朝廷和地方的官员的祈雨活动的同时,皇帝还下诏组织民间的祈镶活动。另外旱灾发生后,皇帝还会采取一系列的行动如表态自责、减膳、避正殿、素服、撤声乐等。元帝时因旱灾“下书责躬引过”。前秦苻坚因旱“减膳彻悬,素服避正殿。”公元463年北魏和平四年文成帝“以旱故,减膳责躬”这些行为,虽然本质上对于减灾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但在形式上成为了统治者表明关心人民疾苦,与民同甘共苦的工具。2、修政。每当旱灾发生时,魏晋南北朝统治者为了表示对天诫的畏惧和积极应对而最常采用的减灾举措。
48、其指导思想是“人主政有不德,则天惧之以灾异,所以谴告,使得自修也。”其主要形式是君臣检讨政策得失。旱灾发生时,皇帝会召集群臣或下诏,一方面“罪己”,另一方面探旱灾成因。检讨政策得失的主要内容多是与阴阳五行的观点相配合。如旱灾的发生被认为与刑狱有关“国大旱,冤狱结。旱者,阳气移,精不施,君上失制,奢淫偕差,气乱感天,则旱微见。”因此,临灾大赦和减刑成为旱后修政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法。赦免,就是皇帝以其恩赦权,原免或减刑之制。魏晋南北朝时赦免制度的范围很广包括始受命、改年号、立皇后生皇子、平叛乱、行大典、郊社天地、遇自然灾害、有疾病、刻章玺、获珍禽奇兽、河水清等。赦免的次数也较多,正应了“衰政赦多
49、”的说法。3、赈济。魏晋南北朝最常见的救灾方法是开仓赈济和赈贷。开仓赈济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救灾措施,主要指政府从国家仓储里调运粮食布帛等生活用品无偿提供给灾民。之所以采取这种措施主要是因为第一,由于征战不息,人民极度贫困,如果没有政府的救济,一旦遇到旱灾等自然灾害,就会大量死亡;第二,常平仓制度极不完善,依靠其救灾不太可靠。第三,每当含在之后,商家趁机哄抬物,米价暴涨,只有开仓放粮,带能平抑物价。赈贷则是政府借给灾民的钱物需要归还,一般是晋书卷7孔愉传。魏书卷7上孝文帝纪。北史卷4孝明帝纪。晋书卷71熊远传。魏书卷5文成帝记。晋书卷12天文志中。续汉书五行志一刘昭注引春秋考异邮无息借贷。在魏晋南北朝时,“赈贷”使用有两种情况一是临灾助民渡饥;二是灾后助民耕种。4、移民就粟。每当旱灾之后,由于某地灾情过重而不能保证粮食就地供给时,政府往往会允许灾民就食他乡。如512年(延昌元年宣武帝,“以旱,诏尚书与群司鞠理狱讼,诏河北民就谷燕恒二州。辛未,诏饥民就谷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