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东交大校园停车设施现状调查及分析1、现状停车设施调查分析伴随着改革开放愈趋深化、我校扩招在校生数日益增多、校企合作开展范围愈加广泛,以往高校宁静的校园日趋喧嚣,尤其是进出校园的机动车辆给高校校园机动车管理带来亟待解决的难题。直面当下我校校园现状,我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现状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新老校区建设标准不一由于华东交大在原校区校址基础上扩建了新校区,所以导致了新老校区建设标准不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区分。建设于建国后的多数高校,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无不带有时代的印记,以单位为显著特征的建设思路就是将本单位人员衣食住行大包大揽,具体体现在不少高校老校区除了基本的教学、行政
2、、学生宿舍、食堂、浴室、体育活动场所外,还兼办有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甚或附属中学,教职工家属区等。随着国内机动车日益普及,高校附属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优质与稀缺都导致老校区交通压力剧增。另外随着住房改革,原先福利分房制度下的教师住宅已成为个人资产,老校区教师住宅居住群体已不再单纯是高校教师,社会人员逐步取代原单一性住户群体。而在新校区建设中,更多将校区功能定位于产学研,注重高校基本的教学与科研两项主要的功能。针对部分新校区远离主城区,在大学城、高教园区聚集区由政府牵头兴建教师住宅区、政府或社会办学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同时兼具社区医院、菜场、超市等配套设施。 2.道路宽度。我校机动车停车方式构成比
3、例中,占据主要比重的是路内停车和集中停车场停车1。多数我校老校区内道路多为双向两车道,宽度为 6m 左右。仅能满足基本的小型乘用车辆会车要求,在学生上下课等人流密集时,将导致人车汇流、人难行车难走的局面。对于消防车辆、医护救援车辆等大型专用车辆而言,需要提前或及时做好疏导,才能满足车辆通行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路内停车将导致交通拥挤。对于新校区而言,在总体规划中一般考虑了学校远景发展需要(一般为十年,以核定发展规模为纲),校区道路较为宽敞,一般为 10m 左右,这为路内停车提供了可能性。 3.集中停车位与可扩潜力。集中停车位无疑是我校校园内规范停车最优选择,但无论是老校区还是新校区,集中停车位主
4、要集中在行政办公楼、体育馆等行政性事务及对外交流活动楼宇周边,对于教学楼、实验楼等场所周边设置的不多。所以需要在综合停车高峰与低谷需求、校区可容纳机动车数量与学校综合发展的前提下审慎的进行,单纯为满足停车需求建设集中停车位可能导致重复建设、异地重置等固定资产浪费现象。 (二)规划及设计前瞻性不足 当下我校校园机动车行车难、停车难是全国机动车数量激增背景下的一个缩影。在校园总体规划或是单体设计中,设计师偏重于建筑物功能满足性,对停车位等附属设计仅仅在满足规划设计要求的最低限,很少能从使用者使用机动车实际可能量上去进行设计,缺少实际调研而以可能滞后的规划设计标准进行的设计或许仅仅是满足了规定要求但
5、不符合实际使用需要,必然带来使用中的两难困境。 (三)建管缺乏联动性 我校内机动车通行及停放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方面的问题2。建设一般由基建部门负责,管理则有两种模式:学校保卫处单独管理或学校委托管理公司代为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学校自管或代管对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都很少从实际使用数量需求上进行思考分析,仅仅是对进出车辆进行登记、收费,违停车辆告知;基建部门除了在整体规划中对校园停车设施进行主动需求性分析,对既成事实的校园停车需求很少分析,仅仅是对破损设施进行维护。这就导致我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缺乏联动性,失去主观能共性的管理是没有创造性的管理,不能解决停车难的实际情况。2、高峰期
6、停车需求调查分析 由于学校的上下课时间是统一的,所以在学校内出现了固定的高峰时段,分别为:1 早高峰时段为 7:50-8:00,为上早课时间,流量最大最集中,是全天流量的最大。2 次早高峰时段为 9:30-9:55,为 3、4 节课的上课时间,时间持续较短。 3 中午高峰时段为 11:30-12:00,为中午吃饭时间,持续时间半小时。4 午高峰时段为 1:30-2:00,为下午 1、2 节上课时间,为全天流量的次高峰。 5 次午高峰时段为 3:30-3:55,为下午 3、4 节课的上课时间,持续时间较短。 6 晚高峰时段为 17:30-18:00,为下午吃饭时间,持续时间半小时。3、校园停车设
7、施规划意见如何解决华东交大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做好停车设施的基建工作,首要明确我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的基建管理原则,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以人为本,管理先行 我校校园机动车主要来源是教职工私家车、社会车辆。正常教学期间以教职工车辆为主,毕业季、开学季及重大活动社会车辆数量激增。本着我校产学研特性及可预判性的机动车数量增减,制定动态的我校校园机动车管理措施。以城区公交、校内公交方式提升校园通行便捷性,倡导绿色交通。 (二)结合实际,应地制宜 不同高校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应地制宜的机动车停车设施建设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对于我校的情况,在已建成校区,机动车停车设施应以重点区域展开调研,合理
8、利用现有场地建设集中式停车场、立体式停车场以有效利用土地。若是在拟建建筑,机动车停车设施可综合考虑地下停车场、架空停车场甚至是顶层停车场的方式。当校区内有较大高差,对于综合性建筑可利用地形,将顶层设置为停车场。 (三)绿色校园,人车和谐 高校校园是高校师生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目前我校校园生态丰富,青松碧水营造出怡人的学习环境。虽然校园内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多,但不能以损失校园环境为代价扩修道路、兴建停车场。有效利用现有场地,兴建林间停车场,采用植草砖都是绿色校园可采用的有效措施。在校园大门附近集中设置大型停车场,校区内以校园电动公交的方式贯穿各个区域,减缓校园内交通管控压力。具体意见管理措施:(
9、一)建章立制 我国现行交通法规对高校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权、行驶速度、处罚细则均无明文规定3。但高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管理不能因此停滞。我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管理应从校园总体规划发展出发,从需求、建设、维护、管理四个方面明确各方职责,并由某一部门牵头各参与方协调的方式明确任务分工。在管理中区别对待日常态与特殊态时期不同的车辆管理规定。建立起我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缓解校园内停车难的症结。 (二)合理规划 规划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合理规划我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不能将现有的问题全部归结为过往的规划,也不能在后继发展中无视可能发生的变化。我校校园内的停车
10、位数量不是高校自身的事,应当将其纳为城市发展的大视角中去,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将包括高校在内的周边企事业单位停车难等问题综合解决。这将极大缓解闲时停车位浪费,忙时停车位一位难求的局面。 (三)综合利用 我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可综合利用各类可利用资源,大致有以下几类途径:(1)利用宽阔路面划分停车位,进行路内停车;(2)利用宽阔路边草地,以植草砖等方式进行路面硬化,进行路外停车;(3)整合办公教学车辆停放频度高区域,建设集中停车场;(4)建设校区集中停车场,校区内采用步行、自助自行车或校区公交方式通行;(5)新建建筑结合人防工程考虑地下停车场或底层架空停车场;(6)尝试综合立体地下停车场与多层框架式停车场修建。 四、结论 我校校园机动车停车设施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过程,应充分考虑实际校区使用需求,综合城市建设发展,以管理求实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后继发展中充分考虑可能发展才能解决我校校园机动车停车问题。参考文献: 1 赵立志,马林,屈泊静,赵晨,李宇.北京市小面积高校机动车停车设施规划设计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2,(1). 2 王磊.对高校机动车通行及停放问题的简单思考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 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3 夏曦,李琨 .高校交通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