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状态助词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3693 上传时间:2018-05-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状态助词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状态助词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状态助词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状态助词研究新编五代史平话作为讲史话本,具有巨大的文学和语言学研究价值。文学方面,此书写法以七言律诗起,次入正文,又以七言律诗终。后世长篇历史小说即由此发展而来。是研究宋元话本的重要资料之一。语言学方面,以浅近的文言为主,也杂以一些白话,为近代汉语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语言研究资料。因其颇高的文本研究价值,近几年来吸引了一部分学者从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各个角度研究这部著作。在语言学领域,新编五代史平话研究所出成果不多,主要有8篇著作,且集中于对连词、结构助词、称谓词、人称代词、句式(真性疑问句)等方面的探析,可见,学术界对于新编五代史平话的研究仍处于

2、起步阶段,存在很多空白亟待填补。即便是那些已经有人涉足的研究领域,因为仍有许多的分歧和问题没有解决,因此也需要更多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鉴于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状态助词研究这一方面目前仍处于空白阶段,本文旨在对在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状态助词“着”、“了”、“过”字的用法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着”、“了”、“过”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用法及时态差异做点试探性工作。另一方面,在状态助词研究领域,“着”、“了”、“过”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它们的各方面的考究,无论是论著还是论文,很多学者都有很系统的探讨。国内方面以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较

3、为权威,国外以太田辰夫的中国语历史文法最具代表性。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汉语动词有五种体进行体、完成体、经验体、短时体和可能体。作为一种语法范畴,“体”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汉语体意义经常通过在动词后加上动态助词如“着、了、过”来表示。“了”是现代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虚词,关于“了”的演变和分类问题学术界争议颇多。大多数学者认为近代汉语的“了”是从古代表示“终了”意义的动词“了”虚化而来。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句尾“了”和词尾“了”并不同源,提出现代汉语句尾语气词“了”来源于近代汉语的句尾“了也”的观点。动词“了”虚化后主要有两种分布句中动词了宾语和句末动词宾语了。这两个“了”一般被称为“了

4、1”和“了2”。对于“了1”和“了2”的区分,直接关系到“了”的语义性质和语法关系的界定。主要观点有1一个“了”。如刘月华根据语法意义认为两个“了”都可表示“实现”,很难分清,应视为一个。张黎从认知角度分析,认为出现在各个位置的“了”都具有一个“界变”的共性。2两个“了”。绝大多数学者主张分为两个“了”,语义一般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为基础“了1”用在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如动词有宾语,“了1”用在宾语前。“了2”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者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作用。3多个“了”。以金立鑫为代表,认为根据句尾“了”的语法性质,可分为动词后的“了”和有补语性质的“了”等四个“了”。总之,

5、主张“分”者可依据“了”出现的句法位置和语法意义的差别将“了”分成多个,主张“合”的人则力求共性。这几种观点中又以吕叔湘的结论对后来相关研究影响最大,后来的很多学者都是在他这一结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各地方言来探究“了”作为状态助词的用法,进一步细化了“了1”和“了2”的区分条件,以及在不同条件下所表达的不同状态。但仍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根据曹广顺以及梅祖麟等人的研究,“着”的原始义表“附着”,但从“附着”的动词义演化为语法标记的内在理据,至今仍是个悬案。关于“着”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规律,前人主要观点有二一是南北朝时,“着”开始虚化,放在动词后构成类似使成式的结构,后面接有表处所的词,

6、意义上略同于“在”。二是唐代带“着”的动词后面开始有宾语。“着”略同于“到”。而作动态助词的“着”是从表处所的“着”发展而来的。若从“着”的分布位置来考察,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直接放在动词后面的,也就是“V着”结构中的“着”。第二类是放在句子末尾的“着”,表祈使语气,作语气助词。而第一类“着”据其词性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作介词,引进动作的归结点或滞留场所,表处所。其二是作动态助词,放在动词后面表持续义,这是目前讨论最多的一类用法。本毕业设计也是从表持续义这一点来探讨“着”的一些用法特点。另外,“着”、“了”同作为状态助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出现频率也很高,因此,还引起了学术界对于汉语存现句中

7、“着”、“了”互换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范方莲首次探讨了存现句中动词后面“着”和“了”的互换现象,认为存现句中动词后面接“着”是基本形式,但动词后面接“了”基本上和“着”相当。这种意义“相当观”一直持续到现在。然而,也有学者注意到存现句中“着”和“了”的差异。宋玉柱认为,在静态存在句中,“着”和“了”可以互换,并且是等价的;但在动态存在句中,“着”强调动作的持续,而“了”强调动作的完成,两者不能互换。宋玉柱还注意到,即使在静态存在句中“着”和“了”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着”侧重于眼前状态的描写,而“了”着眼于情况变化的叙述。“着”和“了”都是体标记,但上述研究都没有探讨“着”和“了”在存现句中体的意

8、义异同情况,特别是“着”和“了”接纳动词类型,即情状体的差异。有关动态助词“过”的研究与“着”、“了”的研究相比数量较少,但海内外仍有许多学者对动态助词“过”有过不少论述。根据屈承熹、龚千炎、房玉清、吕叔湘、刘月华等学者的研究,“过”在语法意义上表达的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动作或是过去曾存在的状态,但是以发话者当下做为参照点而言,这些动作或是状态已经消失或不再存在,仅作为经验被提出来。在分类上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表动作完结的“过1”,二是表已有经验的“过2”。本毕业设计也将从这两方面来探讨“过”在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的用例特点。总体上,语言学界在“着”、“了”、“过”这三个状态助词领域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9、,但也存在不少分歧和疑问仍待探讨。本毕业设计希望能够借着研究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状态助词的契机,对“着”、“了”、“过”三字的语法功能和表达功能做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以求丰富对状态助词的认识和理解。四、主要参考文献1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M上海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5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6宋玉珂古今汉语发微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7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8朱德熹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

10、馆,19829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10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冯春田朱子语类“得”“了”“着”的主要用法分析A宋元明汉语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12刘坚,江蓝生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13曹广顺,试论汉语动态助词的形成过程J汉语史研究集刊,2000214蒋绍愚,曹广顺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卢烈红全元散曲中的动态助词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ZHANGHONGTHEROLEOFTHEPARTICLE“LE”INREALIZINGTHEGRAMMATICALRELATIONINCHINESEJJOURNALOF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2008217WOLFGANGBEHRROLEOFLANGUAGEINEARLYCHINESECONSTRUCTIONSOFETHNICIDENTITYJOURNALOFCHINESEPHILOSOPHYPAPERNO567568200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