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技术方案(三级).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2375642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级保护技术方案(三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等级保护技术方案(三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等级保护技术方案(三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等级保护技术方案(三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等级保护技术方案(三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项目等级保护方案2目 录1 工程项目背景 .62 系统分析 .72.1 网络结构分析 .72.2 业务系统分析 .73 等级保护建设流程 .84 方案参照标准 .105 安全区域框架 .116 安全等级划分 .126.1.1 定级流程 .126.1.2 定级结果 .147 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157.1 安全技术需求分析 .157.1.1 物理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157.1.2 计算环境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167.1.3 区域边界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187.1.4 通信网络安全风险与需求分析 .197.2 安全管理需求分析 .218 技术体系方案设计 .228.1 方案设计目标 .2

2、28.2 方案设计框架 .228.3 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248.3.1 物理安全设计 .248.3.2 计算环境安全设计 .2638.3.2.1 身份鉴别 .268.3.2.2 访问控制 .278.3.2.3 系统安全审计 .288.3.2.4 入侵防范 .298.3.2.5 主机恶意代码防范 .308.3.2.6 软件容错 .308.3.2.7 数据完整性与保密性 .318.3.2.8 备份与恢复 .328.3.2.9 资源控制 .338.3.2.10 客体安全重用 .348.3.2.11 抗抵赖 .348.3.3 区域边界安全设计 .358.3.3.1 边界访问控制 .358.3.3.2

3、 边界完整性检查 .368.3.3.3 边界入侵防范 .378.3.3.4 边界安全审计 .388.3.3.5 边界恶意代码防范 .388.3.4 通信网络安全设计 .398.3.4.1 网络结构安全 .398.3.4.2 网络安全审计 .398.3.4.3 网络设备防护 .408.3.4.4 通信完整性 .418.3.4.5 通信保密性 .418.3.4.6 网络可信接入 .418.3.5 安全管理中心设计 .428.3.5.1 系统管理 .438.3.5.2 审计管理 .448.3.5.3 安全管理 .4548.3.6 不同等级系统互联互通 .469 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4710 安全运维

4、服务设计 .4810.1 安全扫描 .4910.2 人工检查 .4910.3 安全加固 .5010.3.1 流程 .5010.3.2 内容 .5110.3.3 风险规避 .5210.4 日志分析 .5410.4.1 流程 .5410.4.2 内容 .5510.5 补丁管理 .5510.5.1 流程 .5610.5.2 内容 .5610.6 安全监控 .5710.6.1 流程 .5710.6.2 内容 .5810.7 安全通告 .5910.8 应急响应 .6010.8.1 入侵调查 .6010.8.2 主机、网络异常响应 .6010.8.3 其他紧急事件 .6010.8.4 响应流程 .6110

5、.9 安全运维服务的客户价值 .6211 整体配置方案 .6212 方案合规性分析 .62512.1 技术部分 .6312.2 管理部分 .8161 工程项目背景项目背景情况介绍72 系统分析2.1 网络结构分析包括网络结构、软硬件设施等。2.2 业务系统分析对业务系统进行分析。83 等级保护建设流程网御提出的“ 按需防御的等级化安全体系 ”是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根据系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业务特性及应用重点,采用等级化的安全体系设计方法,帮助构建一套覆盖全面、重点突出、节约成本、持续运行的等级化安全防御体系。“等级化”设计方法,是根据需要保护的信息系统确定不同的安全等级,根据安全等级

6、确定不同等级的安全目标,形成不同等级的安全措施进行保护。等级保护的精髓思想就是“等级化” 。等级保护可以把业务系统、信息资产、安全边界等进行“等级化” ,分而治之,从而实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等级保护、适度安全”思想。整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技术和管理两大部分,其中技术部分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五个方面进行建设;而管理部分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则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五个方面。整个安全保障体系各部分既有机结合,又相互支撑。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构建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安全

7、管理制度及安全策略,由相关人员,利用技术工手段及相关工具,进行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 ”根据等级化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思路,等级保护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系统识别与定级:确定保护对象,通过分析系统所属类型、所属信息类别、服务范围以及业务对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系统的等级。通过此步骤充分了解系统状况,包括系统业务流程和功能模块,以及确定系统的等级,为下一步安全域设计、安全保障体系框架设计、安全要求选择以及安全措施选择提供依据。92. 安全域设计:根据第一步的结果,通过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功能模块,根据安全域划分原则设计系统安全域架构。通过安全域设计将系统分解为多个层次,为下一步安全保障体系框

8、架设计提供基础框架。3. 确定安全域安全要求:参照国家相关等级保护安全要求,设计不同安全域的安全要求。通过安全域适用安全等级选择方法确定系统各区域等级,明确各安全域所需采用的安全指标。4. 评估现状:根据各等级的安全要求确定各等级的评估内容,根据国家相关风险评估方法,对系统各层次安全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等级风险评估。并找出系统安全现状与等级要求的差距,形成完整准确的按需防御的安全需求。通过等级风险评估,可以明确各层次安全域相应等级的安全差距,为下一步安全技术解决方案设计和安全管理建设提供依据。5. 安全保障体系方案设计:根据安全域框架,设计系统各个层次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以及具体方案。包括:各层次的

9、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形成系统整体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详细安全技术设计、安全管理设计。6. 安全建设:根据方案设计内容逐步进行安全建设,满足方案设计做要符合的安全需求,满足等级保护相应等级的基本要求,实现按需防御。7. 持续安全运维:通过安全预警、安全监控、安全加固、安全审计、应急响应等,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安全运行维护,确保系统的持续安全,满足持续性按需防御的安全需求。通过如上步骤,系统可以形成整体的等级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根据安全术建设和安全管理建设,保障系统整体的安全。而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等级保护不是一个项目,它应该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所以通过整个安全项目、安全服务的实施,来保证

10、用户等级保护的建设能够持续的运行,能够使整个系统随着环境的变化达到持续的安全。104 方案参照标准 GB/T 21052-2007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报批中)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报批中)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20281-2006 信息安全技术 防火墙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 GB/T 20275-2006 信息安全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GB/T 20278-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脆弱性扫描产品技术要求 GB/T 20277-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脆弱性扫描产品测试评价方法 GB/T 20279-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端设备隔离部件技术要求 GB/T 20280-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端设备隔离部件测试评价方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