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YL/ZY-DLZ-011 版本号: B/1 轴颈及防尘板座检查与测量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 批准: 2015-05-10 发布 2015-06-01 实施 神华铁路货车公司 榆林分公司 轮轴作业指导书(段修) 第 1 页 共 19 页 段修车间 滚动轴承轮对轴颈及防尘板座检查与测量作业 编号: YL/ZY-DLZ-011 版本: B 修改码: 1 作业地点 段修车间 轮轴检修间 任职条件 轮轴装修工 环境要求 作业场地 须 清洁 干净 ,光线充足 ,温度不低于 10 ; 检测和选配前,轴承及附件、轮对及检测器具须同室存放,放置时间应不少于 8 小时,如不能同室存放,两存放 室 温差不
2、超过 5 。 岗位人数 上道工序 手工复探、 车轮旋修 工 具 量 具 划痕深度测量仪 轴端螺纹塞规 300 钢直尺 温度计 轴颈外径千分尺 防尘板座外径千分尺 量具 检定周期 划痕深度测量仪 轴端螺纹塞规 钢直尺 温 度计 轴颈外径千分尺 防尘板座外径千分尺 1 年 1 年 1 年 1 年 3 个月 3 个月 材 料 机油 乙醇 棉白细布 00 号砂布 清洁毛刷 石笔 止轮器 轮轴作业指导书(段修) 第 2 页 共 19 页 人员要求 1、具有轮轴装修工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并经人力资源部培训考试合格,持有轮轴装修工专业技术资格证和上岗证,方可 从事 本岗位工作。 2、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
3、用品。 轮轴作业指导书(段修) 第 3 页 共 19 页 工作流程 轴颈及防尘板座检查修理 中心 孔及 轴端螺栓孔 的检查修理 轴颈及防尘板座测量 填写相关检测记录 完工整理 卡控 方式 一般 重要 特别重要 工步 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 质量卡控要点 工装设备 及量具 作业图示 材料及其他 1 准备工作及工 具、量 具的检查 、 校准 1.1 从工具柜内取出本岗位所需的工量、量具,检查 各工具、量具 的 配件 齐全,技术状态良好,量具检定日期在有效期内 ,放置 至 作业区域,摆放整齐。(图 1) 1.2 从物料柜内取出 本 岗位 所需 的 材料 ,确保各材料配备 齐全, 性能 良好, 数量 能满
4、足生产要求 ,放置至作业区域,摆放整齐 。 1.3 在检测平台上校准轴颈外径千分尺和防尘板座外径千分尺(校准方法见附件 1)。(图 2) 1. 量具 检定日期在 有效期内 ,技术状态良好 。 1.轴颈外径千分尺2.防尘板座外径千分尺 3.标准样杆 ( 2 个) 4.温度计5.钢直尺6.螺纹通止规 7.划痕深度测量仪 图 1 量具齐全,检定日期在 有效期内 图 2 开工前校准外径千分尺 1. 机油2. 乙醇3. 棉白细布 4.00号砂布 5.清洁毛刷 6.石笔 7. 止轮器 2 对 上道工序 的质 量控制 2.1 核对 轮轴卡片(车统 -51C) 中轴号、 轴型、材质、 车轴制造日期、轮对组装日
5、期 、 轴承退卸情况 、 轮对旋修情况、旋面标记、探伤标记、探伤工作者印章 是否与实物 轮对 及 HMIS 信息 相符,内容填写齐全、完整;不符合时,及时向 有关 工位人员进行反馈并处理。 1 轮轴卡片(车统 -51C)信息与实物轮对相符。 轮轴作业指导书(段修) 第 4 页 共 19 页 工步 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 质量卡控要点 工装设备 及量具 作业图示 材料及其他 3 检查 、检测 及修理 3.1 轴颈检查 、检测及修理 3.1.1 作业人员正对轴端 , 呈下蹲姿势, 目视轴颈上 部, 对 其 外观状态进行检查 , 转动轮对半圈后用止轮器固定 好 ,再检查 其 剩 余部位,保证检查范围不少
6、于一圈。 3.1.2 轴颈 表面 在距轴颈后肩 50mm 以外部位存在纵向划痕时, 用 划痕深度测量仪测量 ( 测量方法见附件 2)其 深度不大于 1.5mm 或擦伤凹痕总面积不大于 60mm( 检测人员 正对轴端,呈下蹲姿势, 用钢直尺测量其最长对角线长度和相互垂直最宽对角线长度尺寸的乘积 , 即为其面积)且 深 度不大于 1.0mm( 检测人员 正对轴端,呈下蹲姿势, 用 划痕深度测量仪测量 , 测量方法见附件 2) 时,使用 00 号砂布蘸油沿轴颈纵向或圆周方向均匀打磨,打磨后须 无棱角无毛刺 。(图3、图 4、图 5 ) 1 轴颈根部外观检查。 1.划痕深度测量仪 2.钢直尺 图 3
7、距轴颈后肩 50mm 以外部位 图 4 测量轴颈纵向划痕深度 1. 止轮器 轮轴作业指导书(段修) 第 5 页 共 19 页 工步 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 质量卡控要点 工装设备 及量具 作业图示 材料及其他 3 检查、检测及修理 3.1.3 轴颈表面 在距轴颈后肩 80mm 以外部位存在横向划痕时, 检测人员 正 对轴端,呈下蹲姿势, 用钢直尺和 划痕深度测量仪测量,其 宽度、深度均不大于 0.5mm 时 , 用 00 号砂布蘸油沿轴颈纵向或圆周方向 均匀打磨光滑, 经 荧光磁粉 探伤检查确认 不是 裂纹时使用; 轴颈表面 在距轴颈后肩 80mm 以内部位不得存在横向划痕,但由于密封座和中隔圈所
8、引起的凹陷 环带, 检测人员 正对轴端,呈下蹲姿势, 用 划痕深度测量仪测量 ( 测量方法见附件 2) , 其深度不大于 0.05mm 时,用 00 号砂布蘸油沿轴颈纵向或圆周方向 均匀 打磨 光滑 后使用。 (图 5、图 6) 3.1.4 轴颈端 部蹾粗(局部变形) 时,须用 00号砂布蘸油 沿轴颈纵向或圆周方向 均匀打磨修复,再次使用轴颈 外径 千分尺测量合格后使用(测量方法见附件 1) ;轴颈 引入部磕碰伤 时,用 00 号砂布蘸油 沿 轴端面或轴颈圆周方向 均匀打 磨,消除局部高于原表面的堆积金属,达到无 2. 保证轴颈表面打磨后 光滑、无毛刺。 3. 确认轴颈各缺陷处理情况符合要求。
9、 1. 轴颈外径千分尺 2. 划痕深度测量仪 3. 钢直尺 图 5 用 00 号砂布打磨轴颈 图 6 距轴颈后肩 80mm 内、外 部位 1. 机油2.00 号砂布 轮轴作业指导书(段修) 第 6 页 共 19 页 工步 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 质量卡控要点 工装设备 及量具 作业图示 材料及其他 3 检查、检测及修理 棱角毛 无 刺效果。(图 7) 3.1.5 轴颈后肩端面锈蚀或局部碰伤时, 用 00号砂布蘸油 沿 轴颈圆周方向 均匀 打 磨,消除局部高于原表面的堆积金属,达到无棱角 无 毛刺效果。 3.1.6 轴颈锈蚀时,用 00 号砂布蘸油 沿轴颈纵向或 圆周方向 均匀 打磨,打磨后 须 无
10、锈蚀 。(图8) 1.划痕深度测量仪2.钢直尺 图 7 修复轴颈端部蹾粗、引入部磕碰伤 图 8 处理轴颈锈蚀 1.机油 2.00号砂布 3. 止轮器 轮轴作业指导书(段修) 第 7 页 共 19 页 工步 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 质量卡控要点 工装设备 及量具 作业图示 材料及其他 3 检查、检测及修理 3.2 防尘板座检查 、检测及修理 3.2.1 作业人员 正对轴端, 呈下蹲姿势 , 目视 防尘板座 上部,对其 外观状态进行检查 , 转动轮对半圈后用止轮器固定 好 ,再检查 其 剩余部位,保证检查范围不少于一圈。 3.2.2 防尘板座 表面 存在纵向划痕 时 , 检测人员应 正对轴端,呈下蹲姿
11、势, 用 划痕深度测量仪测量(测量方法见附件 2)其 深度不大于 1.5mm 或擦伤、凹痕总面积不大于 40mm( 检测人员 正对轴端,呈下蹲姿势, 用钢直尺测量其最长对角线长度和相互垂直最宽对角线长度尺寸的乘积,即为其面积) 且 深度不大于 1.0mm( 检测人员 正对轴端,呈下蹲姿势, 用 划痕深度测量仪测量,测量方法见附件 2) 时,用 00 号砂布蘸油沿 防尘板座纵向或圆周方向 均匀 打磨 , 打磨后 须 无棱角无毛刺 。(图 10) 3.2.3 防尘板座锈蚀时,用 00 号砂布蘸油 沿防尘板座纵向或圆周方向 均匀打磨,打磨后 须 无锈 4. 保证防尘板座光滑、无毛刺。 5. 确认防尘
12、板座各缺陷处理情况符合要求。 1.划痕深度测量仪2.钢直尺 图 9 测量轴颈擦伤、凹痕深度 图 10 防尘板座部位擦伤、凹痕 1.机油 2.00号砂布 3. 止轮器 轮轴作业指导书(段修) 第 8 页 共 19 页 工步 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 质量卡控要点 工装设备 及量具 作业图示 材料及其他 3 检查、检测及修理 蚀。 3.3 车轴中心孔 检查、修理 使用清洁毛刷对车轴中心孔的铁屑和污物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对其进行检查,中心孔有损伤时,使用砂布 沿中心孔圆周方向或轴端面方向 消除局部高于原表面的堆积金属,但 修复后缺陷面积不大于原中心孔圆锥面积的 1/8。 (图 11、图 12) 6. 轴端
13、中心孔内的铁屑和污物须清除干净。 1.划痕深度测量仪2.钢直尺 图 11 清理中心孔铁屑和污物 图 12 打磨修复中心孔 1.机油 2.00号砂布 3. 清洁毛刷 轮轴作业指导书(段修) 第 9 页 共 19 页 工步 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 质量卡控要点 工装设备 及量具 作业图示 材料及其他 3 检查、检测及修理 3.4 轴端螺栓孔 检查、修理 使用清洁毛刷对轴端螺栓孔内的铁屑和污物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须用螺纹塞规 逐个 进行检查。检查方 法: 检查人员正对轴端,呈下蹲姿势, 用通端螺纹塞规测试时,须旋合通过;用止端螺纹塞规测试时,在距端 面 5 扣内须止住,且止规不得有明显晃动(手试),有损伤或滑扣时,累计不得超过 3 扣,且不得连续,毛刺须清除。(图 13、图 14) 7. 轴端螺栓孔内的铁屑和污物须清除干净。 1.螺纹通止规 图 13 清理轴端螺栓孔铁屑和污物 图 14 螺纹塞规止端检测轴端螺栓孔 1.清洁毛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