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轻钢别墅墙体构造要求 1 墙体主要由墙架柱、墙顶梁、墙底梁、墙体支撑、墙板和连接件等组成,如图 1 所示,承重墙立柱通常采用厚度不小于 0.55mm的 C 形截面冷弯型钢,间距一般为 400-600mm。 2 墙顶梁主要用于支承和固定墙架柱, 友加智能建筑提供 通常采用 U 型截面。墙顶梁根据墙体所在楼层的不同位置,它也可能支承并分布屋架或楼盖梁传来的荷载。若墙架柱、楼盖梁、屋架间距相同且其竖向轴线在同一平面(误差不大于 15mm)时,则顶梁可不计算屋面、楼面传来的荷载,但顶梁应能承受在两墙架柱 之间一个 1.1kN 集中荷载(施工荷载)。若屋架或楼盖梁设置在两个墙架柱之间时,则顶梁应能承受屋
2、架或楼盖梁传来的荷载并将其分布与相邻的墙架柱上。 3 墙底梁主要用于墙体与基础或下部墙体固定件或锚栓的连接,可不计算屋面、楼面和墙面等传来的荷载,通常墙底梁采用与墙顶梁相同的尺寸。 4 为保证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后的整体稳定性, 友加智能建筑提供 且具有承担平行于墙面的水平风荷载、地震作用的能力,应在建筑物承重墙平面内设置支撑。支撑宜布置在承重墙两端,支撑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如图 4 所示。 1 墙板支撑 (蒙皮支撑)(图 4a): 起支撑作用的墙板必须是布满整块墙面的墙面板, 友加智能建筑提供 墙板应与墙架柱通过连接件连成整体,墙板支撑是利用墙体抗剪蒙皮效应来承受水平荷载。当采用墙板支撑时
3、,在施工阶段,应对墙架设置临时附加支撑。 2 冷弯薄壁型钢支撑(刚性支撑)(图 4b): 在墙体骨架内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做成交叉支撑或 K 型支撑,友加智能建筑提供 刚性支撑不仅可承受拉力也可承受压力。 3 钢带支撑(柔性支撑)(图 4c): 在墙架内采用钢带构件做成交叉支撑,钢带截面尺寸不宜小于40mm 0.75mm,两 个交叉钢带可布置在墙架柱同一外侧,也可分别布置在墙架柱两侧,钢带支撑两端用自攻螺钉与墙架柱连接。钢带支撑宜设置张紧装置,只承受拉力。 5 为避免工厂组装的整块墙体在运输和安装期间出现菱形松动变形并确保墙架柱垂直度和准确就位, 友加智能建筑提供 宜在墙架柱中部沿墙体水平方设
4、置水平系杆(又称刚性撑杆),水平系杆采用 U 型或 C 型截面构件,设置附加角钢连接件,并在角钢两肢分别用自攻螺钉与系杆和墙架柱腹板连接(图 5a)。 若墙体各构件分散运至工地拼装,并在装配墙体时设置临时支撑保证墙架柱垂直度和准确就位及 墙架稳定性时,亦可不设置水平系杆。 如果墙的一面或者两面没有墙板与墙架柱相连,应在没有墙板的面设置如图 5b 所示的支撑,对于高度小于等于 2.7m 的墙,支撑设 置在墙架柱二分之一的位置,对于高度大于 2.7m 的墙, 友加智能建筑提供 应在墙架柱的三分点处设置 2 道支撑。支撑钢带用自攻螺钉连接在墙架柱翼缘上。墙两端应设置水平刚性撑杆,当墙较长时应在钢带之
5、间设置水平刚性撑杆,刚性撑杆沿钢带方向的间距不应大于 3.6m。 6 在承重墙体的门、窗洞口上方应设置过梁,以支承洞口上的屋架或楼盖梁。在洞口的两侧宜设置 主柱和辅柱,门、窗洞口顶部也可设置楣梁。洞口过梁支承在主柱和辅柱上。 友加智能建筑提供 洞边主柱沿墙底部直通至墙体顶部并与墙顶梁相连接,如图6 所示。 7 门、窗洞边辅柱由墙底梁升至过梁下部, 友加智能建筑提供必要时在过梁下设置楣梁与门、窗框相连。 8 低层建筑的抗剪墙体在平面和竖向上宜均衡布置,抗剪墙体转角部位不宜开洞。 采用墙墙板作为墙体支撑的抗剪墙体,应确保墙板与墙架柱的牢固连接,墙板边沿连接件的间距不宜大于 150mm,内部连接件的
6、间距不宜大于 300mm。 9 抗剪墙体骨架两端宜采用 组合墙架柱,抗剪墙体在两端墙架柱上应设置抗拔锚栓 友加智能建筑提供 ,抗拔锚栓与墙架柱连接见图 9。抗拔连接件与墙架柱采用不少于 6 个自攻螺钉连接,其钢板厚度不宜小于 3mm。在抗剪墙体下端的墙底梁上应设置地脚螺栓与下部结构或基础连接。 10 墙体与基础通过地脚螺栓或膨胀螺栓及抗拔连接件连接,如图 10所示。 11 墙底梁与地脚螺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脚螺栓不小于 M12,间距不大于 1.5m,埋入混凝土基础中不小于 20d(d 为螺栓直径 ),且螺栓底部应带直弯钩。 2 地脚螺栓距墙角或者距墙端部的最大距离不大于 300mm
7、。 3 在两片墙体拼接处设置抗拔连接件,如图 10所示。 4 抗拔连接件连接的垫片不小于 40mm 40mm 3.0mm,如图 10所示。 12 对于有特殊防潮要求的建筑, 友加智能建筑提供 在墙底梁和基础之间设置通长橡胶垫,宽度不小于底梁的宽度,厚度不小于 0.8mm,如图 10所示。 13 在抗剪墙体中,抗拔连接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抗剪墙体两端设置; 2 抗剪墙体落地开口部位下部两侧设置; 3 在抗剪墙体非落地开口部位,当开口下部墙体 的高度小于900mm 时,在开口下部两侧设置。 14 墙体与墙体的基本连接构造,如图 14 所示,也可根据墙体的单元划分、与面板的连接方式等确定
8、其连接形式。同一平面内的墙体连接处采用双柱。 15 洞边宜采用由两根以上的墙架柱组合成的组合柱,其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组合柱形式如图 15 所示。 16 上下层墙之间应设置条形连接件或抗拔连接件,以传递上层墙的上拔力。外墙条形连接件的设计如 16-1 所示, 友加智能建筑提供 内墙条形抗拔连接件的设置如 16-2 所示。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抗剪墙体的 两端设置; 2 沿外部抗剪墙体,按间距不大于 2 米设置,且在墙体拼接处设置; 3 上层抗剪墙体落地开口部位下部两侧设置; 4 在上层抗剪墙体非落地开口部位,当开口下部墙体的高度小于 900mm 时,在开口下部两侧设置。 17 结构板材进行横向拼接时,在拼处设置厚度不小于 0.6mm,宽度不小于 50mm 的钢带或刚性撑杆进行连接,如图 17 所示。 18 抗拔连接件、条形连接件的大小和所用螺钉的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 19 墙体与楼面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墙体与楼面在墙顶梁、 墙底梁的腹板和楼盖梁的翼缘间应进行连接。 2 在风荷载较大地区, 友加智能建筑提供 使用止掀连接件连接屋架和墙体,如图 19 所示。 3 山墙屋架和外墙采用条形连接件连接屋架的腹杆和外墙墙架柱,间距不大于 2 米,连接方式参照墙体与墙体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