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川西古道第一镇.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400481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乐:川西古道第一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平乐:川西古道第一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平乐:川西古道第一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平乐:川西古道第一镇 初春日光鲜亮,虽行人稀疏,姑娘们的衣着早已提前进入了夏季。站在乐善桥头,观赏这春日胜景,心下感慨,几经辗转,平乐古镇终于展现在眼前。 古镇最早其实被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修水利、兴农桑,四面小山之中,自然形成一爿绿色小盆地,因此得名。后人感念此地的悠闲安逸,改“落”为“乐”,更添了几分雅致和俗世的幸福感受。 所谓“蜀道难,难于上九天”,说的是四川的群山峻岭阻挡着旅人的脚步。当年的茶马古道绵延入川,从成都南下,过了平乐后,便正式进入阴森险峻的群山。所以许多 行脚商人都要在平乐暂住一宿,整顿车马,添置粮草,彼此交换货品,或是去江边的酒肆绣楼玩乐。获得片刻休憩之

2、后,再踏上漫漫征程。贩卖茶叶的商队正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他们从平乐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昌都后,再与驮运着普洱茶的云南商队会师,然后并肩前行,从拉萨踏入尼泊尔、印度等西域异国。古道之上的凶险和艰难已无需再提,而平乐古镇,也因为了这些历史渊源,拥有了更为厚重与深沉的底色。 据尚书 ?禹贡记载,大禹治水时,“蔡蒙履平,和夷底绩”,通过建造飞沙堰,将穿镇而过的白沫江分为“内外两江”,加上本身镇内的水域, 不仅有效防范了频发的洪水冲刷,更形成一江分三水的别致格局。公元前 150 年西汉时期,平乐就已经形成集镇,之后又成为古道重镇,流传2 至今,已经超过 2000 多年。 也许正因为前人的科学治理,以

3、及环绕群山的护佑,古镇内许多古时的建筑和文化元素都得以保存。平乐的“九古”早负盛名。我们便以此为线索,逐一寻觅,寻古探幽的趣致俯仰皆得:漫步长街小巷,踩着石板路触摸古街的年轮;站立乐善桥头,看古桥之侧的小码头上渡船摇曳,遥忆当年的繁华景象;坐在千年黄桷下,在古树的绿荫中感念前人的栽培;或是信步游走,安然经过古寺、古堰了; 更有闲心,可以坐于古戏台一侧的茶馆中,喝盖碗茶,掏个耳朵,听戏台上的帝王将相轮番出演,浪花淘尽英雄。 除了这些,平乐还另有一项产业:造纸。宋代九域志:载“平落濒河,水陆通道,市井繁富,纸市尤大。”。邛州志也有“成都草纸半平落”的说法,可见当时平乐的造纸业早已享誉全国。造纸的材

4、料自是取自附近的金鸡谷那里的竹林同样是不能不去的幽静处所,细柔的纸张堆叠起来,通过白沫江水路运抵临邛镇南河,然后再以水路出川,销往各地。 当时的造纸还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 20 多位壮汉聚在仓内,斩竹漂塘、煮 徨足火,如此经过六道程序方能完成。其中的“打竹麻”最需要协作,也最耗费体力,劳动疲累时便要大声呼喊号子,控制节奏的同时也是相互鼓励。“竹麻号子”因此诞生。其演唱风格为“一领众和”,节奏铿锵、曲调多变,高腔、平腔、连环扣、银丝调和扯麻花等风格自由转换。静听古调,便能在这浅淡的时光中,品出许多人生的味道。 为了实现对“九古”的保护,政府牵头建造了“平乐民俗风情院”,3 其中的主要建筑是天工

5、别院,又称为“天工应物馆”。这其实是从洪雅的一处“王家大院”原样迁移至此。宅院主人是清朝河北定县州判王治统,后人迁居洪雅, 于乾隆四十五年( 1780 年)修建了此四合院。身处其中,可以领略最真实的川西民居。除此之外,还按历史记述原貌恢复了当时的农家院落和集会坝坪,同时提供感受各种农事活动的器具和纯正的古代民俗表演。 今日的平乐古镇如同一柄被抚拭已久的茶器,在时间打磨中越发呈现出温润的柔光。白沫江畔,茶馆与酒吧相得益彰, 33 条古街如纵横阡陌,随意伸展。两边的明清土木建筑古意盎然,梁柱檐阁虽已不新,某些细节也都因腐蛀而露出破败之态,但这份历史积淀却已是别无二处可寻。 藏于古镇的,还有美味新鲜的四川小吃:奶汤面、钵钵鸡、毛血 旺、竹笋烧鸡、汤白肉光是听听都已按捺不住,谁愿意放弃这大快朵颐的机会?到了夜间,两岸的彩灯亮起,更增添许多的情思。浸染开来的“川西水乡”风情,真可谓一幅融古贯今的“清明上河图”。 第二日特意早起,在初春的晨光中再次站在桥头,观赏被晨曦映照的古镇,昔日的熙攘喧哗,今目的安宁祥和,远处的茶道沧桑,以及历史的坎坷绵延,竟都在一片静谧之中,越发的清晰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