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武夷山大安源 4A 景区创建问题及对策分析 武夷山大安源景区作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评定细则,在对其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旅游购物建设与管理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尽快完成游客服务中心的配套,发挥游客服务中心的作用;强化景区安全管理;切实发挥生态优势,提高景区管理水平;解决规范化管理与周边农民自主创收之间的矛盾等相关对策。 一、总论 武夷山大安源旅游景区位于武夷山市北部洋庄乡大安村,距武夷山市区 38 公里,是闽江的发源地,地处全球人与 生物圈保护网成员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西部。大安源旅游景区主景区包括黄岗山大峡谷景区、龙归源景区、
2、泰平洋水上广场等,主要由黄岗山大峡谷、茶马古道、龙归源、泰平洋、龙井、 峡谷漂流等 6 大景观构成,景区面积逾 28 平方公里,结合了九寨沟之水,黄果树之瀑,白水洋之趣,峨眉山之猴,井冈山之红等诸多特点。域内自然生态保持较好,享有“植物王国” 、“动物世界” 、“天然氧吧”、“ 亲水乐园”等美誉,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二、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调查 (一)旅游交通 大安源旅游景区位于武夷山市北部洋庄乡大 安村,距武夷山市区 38公里,无市(镇)内公交汽车,无长途汽车或直达旅游专线,交通较为不2 便。从市区到景区的公路为双向两道,路面狭窄且多弯道,家用小轿车可实现双向会车,但景区的客源很大
3、一部分是由旅游大巴运送,双向会车艰难,容易造成拥堵甚至交通事故。景区各停车场未进行系统分级和分流管理,交通组织管理较混乱,建设不规范。 (二)游览 景区有专门的游客服务中心,设在黄岗山峡谷景区入口,主要的功能是提供票务和游客的休憩服务,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的问询、医疗、投诉、安全保卫、邮政服务点等功能布局缺失。大安源景区 是由黄岗山大峡谷、茶马古道、龙归源、泰平洋、龙井、峡谷漂流等 6 大景观构成,六大景观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如何通过游客服务中心发挥推介、咨询的功能成为目前景区的一个重点。景区设有各种标识系统,特别是安全标识系统,各标识牌的形制、材质、工艺各不相同,与景观环境不协调。作为武夷山的
4、外围景区,和武夷山主景区一样,大安源景区游览的淡旺季特别明显,游客量集中在夏天,其他季节则人员稀疏。 (三)旅游安全 大安源属于生态、亲水景区,在黄岗山峡谷景区,未见到安全保卫人员进行客流疏导;在以水上游乐为主的泰平洋景区,设 有安全保卫人员,但都着便装,集中在一处聊天,没有对危险地段进行巡查,未发挥应有作用。危险地带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护栏、水上拉网等应不够齐全和有效。在一些危险地段,无安全提示,游客随意下水,人身安全存在隐患。安全警告标志、标识设置随意,不规范。 (四)旅游购物建设和管理 3 泰平洋景区内主干道上充斥各种周边农民的摊点,贩售各种水上娱乐项目相关的产品,破坏主要景观,妨碍游客
5、游览,与游客抢占道路和观景空间。景区范围广,周边存在大量的村民,景区开发建设并日趋成熟后,游客的增多必然带来大量的商机。周边的村民 利用自身的优势摆摊设点出卖当地的农产品,开办农家饭店等,这种情况无可厚非,但在景区范围内存在严重的规范化管理与农民自主创收之间的矛盾,景区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 通过携程进行线上调研,评论数为 29,分值 4.6/5,总体评价满意,主要问题有: 1.景点与景点之间距离较远,山路较窄,开车有挑战。 2.景区内景点的介绍较少。 四、重点问题提升建议 (一)强化景区安全管理 1.在危险部位、危险区域增设警示牌和安全提示,节点地段应增设安全员; 2
6、.完善景 区硬件设施安全和监控系统,可全天候实施安全监控,有相关安全资料记录等; 3.建立安全预警机制,特别要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解决旅游道路安全问题,顺利实现游客的接驳。 (二)提高景区管理水平,解决规范化管理与周边农民自主创收之间的矛盾 通过旅游扶贫、支持周边居民自主创业,景区开发建设后,景区可以联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符合景区统一规划管理的情况下,扶持帮助4 景区周边居民开办与旅游相关的餐馆、旅社、商店等“农家乐”项目。景区也可划出特定范围,让地方居民在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摆摊设点销售土特产品。 (三)作为国家 4A 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在景区中发挥着中枢神经的作用,尽快完成游
7、客服务中心的配套,发挥游客服务中心的作用,把景区的黄岗山大峡谷、茶马古道、龙归源、泰平洋、龙井、峡谷漂流等 6 大景观创连起来,优化游客组织,丰富游览路线,完善导游人员的管理。 (四)加强生态环保教育。由于景区所在地相对比较落后,当地居民所受的教育普遍较少,在大安源景区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该地区属于人口净流出区域。今年随着游客量的增加,村民回流从事餐饮和民宿行业,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村民看待问题较容易关注眼前利益, 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度不够。景区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和文化的牺牲为代价,要注意对景区本身和周边自然环境及原生态地域文化的保护。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地域文化,才能使周边共同致富,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旅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