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漫谈古代的师爷 明清时期的“绍兴师爷”远近闻名,了解他们在官场上的身份地位、作用影响,对于掌握传统地方政府的实际运作机制是很有帮助的。 师爷是通俗叫法,由于晚清的师爷多出于绍兴八县,所以被民间冠名。实际上,各地都有师爷,比如清代陕西惟一的状元王杰,就当过师爷,而且他能在科考中夺魁,据说同师爷经历大有关系。 王杰是韩城的一介穷书生,幼年丧父,为了谋生,以文养母,走上了师爷这一道路。古代读书人生活困难,补贴生活的基本手段离不开文章。最一般的做法,就是“开馆”。那些在私塾任教的夫子们,基本上 都是考中秀才、取得初级功名的贫寒之士。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先生”沉醉于“时文”的绘声绘色
2、描述,就形象地点出了他们的谋生之道。而一旦考中举人,获得中级功名,“半工半读”的门槛就可以抬高许多,最普遍的情形,就是出任师爷,这样既可熟悉官场,又可不误学业,一举两得。王杰中举后,曾多年在江浙担任尹继善、陈宏谋的师爷。这两位分别多年担任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是乾隆年间政坛的大腕。他们给皇帝的奏章,都是王杰起草缮写,一来二去,乾隆皇帝也熟悉了王杰的字体。到王杰参加殿试后,本来考官进呈的顺序名列第三,皇帝看 着卷子眼熟,再一询问,加上考虑清代多年状元都出自南方,陕西无一魁首。于是大笔一挥,钦点王杰为第一。事见清史稿 ?王杰传。后来,王杰当了多年内阁大学士。 2 民间传说,王杰当上状元,山东举子不服
3、气,给他出了个上联求对。曰:“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王杰略一思索,对出下联:“文王穆,武王昭,尔今道统在西秦。”人皆折服。当然,此事于史无徵。不过,这类轶闻正是文化的一种表现。 王杰是师爷里的佼佼者,大量的师爷达不到这个地步。师爷的正规名称是幕友,又称幕宾、幕客,是受地方长官聘请,帮助处理各种事务 的无官职佐助人员。清人韩振幕友论称:“掌守令司道督抚之事,以代十七省出治者,幕友也。”邵晋涵也说:“今之吏治,三种人为之,幕宾、书吏、长随。”在地方政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厢。 幕友是地方官以个人名义聘用,聘金出自私囊,与官府无关。幕友的办公地点在内署或私宅,属于“幕后操作”,不能公开“升
4、堂”,甚至不能上正衙,不能进签押房,所以才有“人幕之宾”的成语。电视剧中县官升堂办案,师爷在一边指手画脚,那是胡扯戏说,当不得真。师爷在官府中,不是“主”,而是“宾”,地位极尊,主官也要以礼相待。他们以地方长官私人 顾问的身份,来履行政务咨询的职责。长官可以对自己的部下呼来喝去,甚至鞭笞痛责,但对幕友必须低声下气,虚心求教。甚至包括长官给幕友支付的报酬,也只能叫做“聘礼”或“束 ?”,而不能叫做“俸禄”,更不能看作“薪水” (薪水用现在语言来说就是伙食补助 )。逢年过节,长官必给幕友送礼;请客吃饭,幕友必在宾位。所以,幕友称主官为“东翁”或“大人”,主官称幕友为“西席”或“先生”。幕友之“友”
5、,是非常传神的一个字眼。“友于义何居 ?曰以属则僚,以德则师,以礼则宾。僚近乎卑,师过于尊,宾介乎尊与卑之间,故曰友者云尔。”掌 握了这3 些特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师爷如左宗棠 (曾给骆秉章当幕友 )能趾高气扬,有的师爷如辜鸿铭 (曾给张之洞多年当幕友 )能特立独行。 清代关于幕友的著作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汪辉祖的学治臆谈系列和佐治药言系列。他是浙江萧山人, 23 岁起给自己的舅舅、金山知县王坦之“佐书记”,开始其幕友生涯,陆续侍奉多至 16 位府州县官,当幕友达 34 年之久。直到中了进士,自己也当了知县,才算结束了幕友经历。所以,他关于幕友的著作,来自于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经验,富有真知灼
6、见。当官者要从他的书中了解幕友行为,佐幕者要从他的书 中了解官场奥秘,所以他的书被誉为“宦海舟揖”、“佐治津梁”,清末几乎在衙门人手一册,至今是研究师爷的重要资料。 清代地方官府的幕友,每一州县少则二三人,多则十数人,在全国州县衙门中的幕友不下万人,大致相当于朝廷命官的人数。幕友根据专业分工不同,有刑名,协理司法;钱谷,协管财政;书启,负责通讯;征比,具体监督征税业务;账房,管理簿册;殊墨,掌管红黑两种毛笔誊写;挂号,负责登记。其中刑名师爷、钱粮师爷和书启文案三者历史最长,最不可缺少。他们通过师徒传承的长期学幕,属于司法、财政、行政文书方面的专门人才。长 官对幕友以师礼相待,所付报酬“束 ?”
7、每年从几十两到几百两不等,最高可达二千两。 幕友行使权力的方式很特殊,因为他们没有官方身份,所有的举措都只是向地方长官的建议而已,长官是否识才,能否纳谏,对于他们至关重要。所以,不仅长官选幕友,幕友也会选长官。这种双向选择,倒也符合聘任的本来含义。以删名师爷为例,州县遇到案件,首先是交给幕友端详,4 而幕友既不能到现场勘探,又不能登堂参与审讯,全靠推敲案件的相关文书资料提出意见。在这种限制下,幕友就要发挥自己的推理本事,辨析各种词状的欺诈和疑点,指出其中的矛盾和抵牾,确 定办案的方向和突破口,为长官审理提供方案。钱粮师爷和书启文案也不能小觑,赋税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这就需要师爷明察秋毫,巧为
8、周旋,审核文件,监督票据,查考记录,发现弊窦。文书的遣词造句,甚至语气如何,都同长官的前程紧密相关,更是不能马虎。师爷在这些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例如,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苦战中,上奏文书中的“屡战屡败”,被师爷巧妙地改为“屡败屡战”,顺序一变,含义悄然随之而变,成为文案师爷的一段佳话。 除了为长官提供咨询以外,清代幕友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佐官检吏”,监督和控制六房书吏。 清代的官员大多科甲出身,缺乏做官经验,只有依靠幕友辅佐,才能对付得了那些油条猾史。“盖官统群吏,而群吏各以其精力,相与乘官之隙。官之为事甚繁,势不能一一而察之,唯幕友则各有专司,可以察吏之弊”。所以,幕友往往被主官“
9、倚为左右手”。按照汪辉祖的说法,吏与幕的价值趋向、行为方式刚好相反。吏借政务而生事,幕以安民来保官。“幕之与吏,择术悬殊,吏乐百姓之扰,而后得藉以为利;幕乐百姓之和,而后能安于无事。无端而吏献一策,事若有益于民,其说往往甚正,不为彻底熟筹,轻听率行,百姓必受累无已。故约束书吏是幕友第一要事。”既 然要靠幕友来监控吏员,所以,幕友不得分享陋规,不得参与到任何一种有可能通统作弊的政务之中,甚至不能同吏员在一起吃饭饮酒,私下往来。刑名师爷不能参与捕役事务,钱粮师爷不能5 接触实际钱财。 相形之下,清代的吏胥恶名昭彰,但幕友的声誉则要好得多。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贪赃不法分子,甚至有同吏胥串通贪赃受贿的。总体说来,幕友多数比较清廉。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幕友同吏胥不一样,他们是真正的聘任制,有着“人才市场”的制约,一旦某个幕友名声不佳,就等于自己断送在这一行当的生路,辞幕以后无人再聘。尤其是如果主官因为幕友 的不当行为丢了官职,这个幕友的职业生涯就等于终结。二是幕友本身有自己的前程追求,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一辈子当幕友,或科考,或捐纳,他们最后往往会正式进入仕途,所以不能在为幕期间败坏了自己的前程。三是幕友的待遇优厚,可以做到生活无忧。多年为幕的汪辉祖承认,自己正式当了知县以后,收入还不如过去当幕友时。这三条加在一起,保证了幕友队伍的基本素质。后人对绍兴师爷的丑化,有多种原因,本文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