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漫话中国戏曲的古今之变 中国戏曲形成的时间虽然较之小说要晚很多,但它同样有着悠久、丰厚的文学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作品数量众多,并出现了像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样的名篇佳作,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并不亚于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最具群众基础的一种艺术样式,戏曲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内容及形式也随着时代文化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尽管戏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唐代乃至更早的汉代,但其真正发展成熟却是在宋元时期。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这一时期的戏曲分杂剧和南戏两大类。 两类戏曲的差别体现在剧本、曲律、角色、演唱、乐器、风格等诸多方面,各自独立发展,同时又相互融合,彼此借鉴。其中杂
2、剧主要流传于北方广大地区,经过众多文人及民间艺人的参与和提升,至元代达到鼎盛,作品数量众多,演出频繁,并出现了像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这样的优秀作家和宾娥冤、西厢记这样的佳作。南戏则主要流传于福建、浙江等南方地区,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主要代表作品为荆钗记、拜月亭、白兔记、杀狗记等。到元末高则诚创作琵琶记之后,逐渐有较多的文人参与进来。 到明代,经过以魏良辅为 代表的文人的不断改良和打磨,南戏的体制逐渐成熟和完善,完成了向传奇的转变 (有关南戏与传奇的区分,学界还有不同意见,相关情况参见吴新雷论皖南戏与明清传奇的界说,俞为2 民南戏流变考述兼谈南戏与传奇的界限 ),传奇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
3、性的戏曲样式,昆腔也从其他声腔中脱颖而出,从地方性的小调演变成海内流行的声腔。以牡丹亭的出现为标志,中国戏曲出现了第二个高峰。传奇在体制、音律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十分精细,如何处理戏曲中文学和音律的关系,作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著名的汤、沈之争正是围绕这一话题进行的。在剧 本创作上则有本色派和骈俪派的分野。与元代相比,杂剧在明代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逐渐退出演出舞台,其创作则朝着纯案头的方向演进,成为一种书面文体,并呈现出雅化、文人化的趋势,与传奇繁盛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在体制方面,明代杂剧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变化,比如出现了单折杂剧、南曲杂剧等。 清初的戏曲承明代之馀绪,继续发展,出现长生殿、
4、桃花扇两部经典之作。到清代中叶,受时代文化诸因素的影响,戏曲的演进出现一些新的重要变化。随着民间花部的兴起,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戏曲受到较大冲击,出现了花、雅竞争的新格局。与 此同时,传奇、杂剧的创作已不复明代的盛况,逐渐成为少数文人抒情言志的载体,向着案头化和文人化的方向发展。 伴随着剧本创作的衰微,舞台上演出的多为旧剧,演出形式则以折子戏为主,全本戏的演出大为减少,对新剧本的需求减少,因袭大于创新。折子戏的出现是中国戏曲演出史上的一大变化,它使人们对戏曲的关注从题材内容转到音乐与演艺方面;剧本的功能被大大弱化,从此戏曲丧失了其作为文学样式的一些传统,比如其思想性和文学性都大为弱化。 折子戏的
5、演出建立在人们对全本戏较为了解的基础上,这样一来,剧3 本不过是戏曲欣赏的文学 乃至文化背景而已,其重要性也大为降低。而折子戏被单独抽出之后,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打磨和加工,在舞台表演上往往有其独到之处,逐渐获得了独立性,可以脱离全本而存在。正如一位研究者所概括的:“这个现象,从剧本创作与舞台演出结合来看,是明显的退步;从昆剧剧艺的发展来看,则是很大的进步。” (陆萼庭昆曲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版,第 128 页 )这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重要转变,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戏曲演出仍大体保持着这种局面。 到维新变法时期,受时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及西方文艺思想的冲击,中国戏曲也发生 了一系列重要
6、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戏曲观念的转变。此前,戏曲虽然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全民艺术,但社会文化地位较低,远不能与诗文相比,不仅演员受人歧视,演剧也受到很多限制。到这一时期,一些先驱者如梁启超、柳亚子等人从开启民智、宣传改良或革命的角度对戏曲这一艺术形式给予高度重视,他们提出戏剧改良的口号,赋予戏曲以重要使命。如三爱所言:“戏曲改良,则可感动全社会,虽聋得见,虽盲可闻,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 (三爱论戏曲, 1905 年新小说 2 卷 2 期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戏曲的社会文化地位 。一是内容及形式的转变。随着戏曲社会文化地位的提高,不少文人参与进来,由于对传统戏曲的思想
7、内容及表现形式不够满意,遂对戏曲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改革。一些人开始用话剧的形式来改造戏曲,比如演出时装剧,在演出中穿插演讲,等等,这一思路对 20 世纪戏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自然其得失也很值得深思。 与此同时,雅部戏曲的创作也出现了复苏的气象。一些文人如吴梅等4 致力于曲学的复兴,在整理、研究曲学之外,还创作了一些优秀作品,如风洞山传奇等,他们以戏曲的形式来抒发对社会及时政的见解,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演示了戏曲新变的 另一种途径。这一时期,一些作家对传奇、杂剧体制的遵守不再那么严格,进行不少创新,比如传奇与杂剧相互融合,宾白成分增加、剧曲分离,等等。不少剧本发表在报刊上,大多没有上演过,成为和
8、小说一样的文学作品。总的来看,传奇、杂剧的创作无论是体制、规模乃至语言、风格,还是创作方式、传播媒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围绕旧戏的评价及改良问题,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与张厚载、冯叔鸾等人还曾进行过一场较为激烈的争论。从争论的结果来看,否定者占据了上风,他们认为“如其要中国有真戏,这真戏自然是西洋派的 戏,决不是那脸谱派的戏” (钱玄国随感录之十八, 1918 年新青年 5 卷 1 号 )。此后,不少文化素养较高的文人转向话剧创作,话剧的创作和演出呈现繁荣景象。不过,戏曲的发展演进并未因此受到太大的影响,基本保持民间形态,在一种相当自由、宽松的状态下发展,并再次进入一
9、个新的高峰期。这表现在各地剧种如越剧、评剧等如雨后春笋,呈现出勃勃生机,其中京剧脱颖而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甚至被称作国剧。同时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的优秀演员,如京剧四大名旦、昆剧传字辈演员等,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演出空前繁荣, 演剧整体水准有着明显的提高。 当时介入戏曲的文化势力主要有三类:一是政治势力,一是文人特别是左翼文人,一是民间艺人。前两种文化势力具有较为明显的意识形态色5 彩和功利性,注重戏曲的教化功能,后一种则以齐如山等民间文人和四大名旦为代表,他们走民间路线,采用名角挑班制,注重票房和演出效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获得了极大成功,并积累了许多珍贵的艺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