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问题的地方性 解释 郭净 2008 年 7 月 12 日 A 气候变暖 以及连带而来的冰川融化 , 已经成为 全球性的问题而备受 媒体和公众 关注 。然而,大多数讨论都是在政治和科学层面上展开的。国与国 之间 的讨价还价 和 理论 界 的 争论 ,似乎 还游移在宏观的表层 。其实在民间,尤其是在事情发生的当地,老百姓早有很多议论。这些议论虽然一直存在,却因主流传媒的忽 视而不被公众知晓。 如果我们仔细倾听这些来自社区的声音,或许能 为全球性的难题 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发现解题的另一种角度。 2007 年 5 月 4 日,我们在 云南省 德钦 县 的贡坡村做完调查,驱车直奔县城。到达月亮湾
2、峡谷上方拍照的时候,忽然遇到 CBIK(昆明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几位项目成员。 5 月 1日我们在嘉碧村碰面, 2 日他们一行人便去雨崩。次日传来雨崩神瀑发生雪崩的消息,大家都在为他们担心。此刻相遇,我们在欣喜他们安全回来的同时,也急切地打听发生了什么事。美国女孩简告诉我们, 2 号那天下午他们刚离开神瀑几分钟,便看到瀑布旁边的 悬崖上倾泻而下的雪瀑,简即刻用数码相机拍摄。从她显示的照片上看,当时至少有三条雪瀑相继而下。接着,正好在神瀑的位置又落下一片雪雾,具有专业登山救援经验的简意识到有灾难发生,马上招呼大家返回去救人。他们从雪堆里刨出几位游客,其中一个女孩脊椎折断,简说不能用马驮,便和大家
3、做了个简易担架把她抬到村里,后来她得救了。 关于这次意外的原因有很多猜测,气候变暖,导致近年冰雪融化是 普遍的说法 。 但气候变暖是同人的行为有关的,用佛教的话来说,是人的“共业”即共同行为造成了这样的后果。所以,当地信仰佛教的 藏族 村民 虽然 也知道气候 变 暖的说法,但他们并没有把责任往全球 化 一推了事, 而是把 2007 年雨崩的雪崩事件,同登山、旅游等一系列外来冲击联系起来,讲述了他们自己的看法。 1冰川危急 到过云南的驴友,多熟悉明永冰川的名字。 1991 年的梅里山难以及之后的旅游开发,使它出了名。 1998 年 6 月我跟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 和 建华 第一次上明永冰川,为游
4、客走的路还没有开辟,我们沿着转山人走出的小路,穿过茂密阴暗的森林,大约 3 个钟头才到太子庙。庙用石头墙围 成小院,墙角嘛呢堆上,还看得见文革时拆下的石雕佛像和花纹。 那时这里还没有多少游客 ,只遇到守庙的阿尼 (大爹)曲扎。他 1950 年代去印度做生意,前些年回家乡没有分到地,便为红坡寺守太子庙。他自己养猪养鸡,粮食由村民供应。 小庙的右侧就是冰川,节节抬升而上,其顶端闪烁着晶莹的主峰。我们从侧面的山崖攀缘下去,爬到冰川上看个究竟。冰川下段比较平整,但到处散布着煤灰一样的堆积物,边缘有很多冲倒的树干。冰上的裂缝纵横交错,有的裂缝扩展成深邃的洞窟,隐约传来流水声。越往上,冰面越陡峭,形成大片
5、的冰塔林,颜色也越洁白。背阴的地方,冰壁绿如碧玉。靠近冰塔林处,不时有冰崩发生,声震山谷。我们不敢久呆,转身返回太子庙,站在山崖 边欣赏壮丽的风景。 迪庆著名的生物学家方震东 对明永冰川作了如下描述 : “卡瓦格博雪峰群,以主峰为中心,发育着数十条大大小小的低纬度海洋性现代山岳冰川。这些冰川呈放射状从山顶奔泻而下,蜿蜒曲折,俯瞰大江。在云南境内,从南向北,明显可见缅茨姆冰川、雨崩冰川、明永冰川、斯恰和纽恰等冰川。站在北段的梅里雪山峰顶,还可见西藏境内的粗阶冰川直插察瓦龙谷底。 其中最长的冰川为明永恰。恰在藏语中意为冰或冰川,因冰川位于明永村后山而得名。明永恰一直从卡瓦格博峰顶下延到海拔 270
6、0 米的云南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带,绵延 8 公里,面积为 37.5 平方公里,年容水量 2.32 亿立方米。是世界上稀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山谷冰川。” ( 云南格桑花卉有限公司编绒赞卡瓦格博 29 页,云南美术出版社 1997 年版)。 面对着巨大的 U 形冰蚀谷,能直接感到 冰雪摧毁性的力量。但即使蕴藏 着如此能量的冰川,也因自然和人为的侵蚀而日益衰弱。 2003 年 10 月 8 日,新华网刊登了新华社记者曹莹的报道“ 云南梅里雪山冰川不断后退令人担忧 ”,文章说: “ 地球上低纬度地区海拔最低的冰川 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下的明永冰川,目前正在以每年 50 米左右的速度后退。这种状
7、况令当地居民及专家们担忧。 当地藏民最近发现,从 1999 年下半年起,明永冰川的前沿从海拔 2660 米的地方向上缩进了约 200 米,厚度从原来的 300 多米变成了 150 米。冰雪消融,汇成一条条溪流沿着山体蜿蜒而下。 ” 跟明永村民谈过几次,我确实体会到他们对冰川污染的焦虑。 2002 年,我们在云南藏区做“社区影视教育”项目,明永村的诗人扎西尼玛拍了一个纪录片叫冰川。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拍摄题目,是因为登山和旅游带来的变化,已经影响到冰川的稳定: “这个冰川很有意思。 1999 年下半年,这条冰川就开始吸引了大量的游 客,开始有大量游客进入观光。不到两年的时间,冰川就开始发生了意想不到
8、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冰川前沿往上缩,原来海拔 2660 米的地方,现在往后退了,我自己估计退了近 200 米,冰川的厚度从 300 多米变成 150 米左右。莲花寺过去的这个地方冰川原来宽度有 500 米,现在开始往西南方向消融,化了近 150 米左右。” 近些年,明永冰川的消融和退缩非常明显, 2005 年 5 月 23 日和 29 日下午,明永冰川第二雪台相继发生两起巨大雪崩, 春城晚报 2005 年 6 月 2 日的 报道这样说: “ 这两次雪崩引起的震天响声,以及所形成的上百米冲天雪雾 烟尘和有如泥石流滚滚而下的数万立方米积雪,令所有的观光者大吃一惊。 梅里雪山旅游景区管理局副局长阿主
9、说,类似这样大的雪崩 2002 年曾发生过一次,那次雪崩导致的泥石流还冲毁了明永村的两座大桥,当时,村民还误认为是雪山倒下来了,都跑到后山去躲藏。由于雪崩发生地距冰川最高的莲花寺还远,人们无法测量雪崩坍塌的面积和体积。 专家 认为,雪崩坍塌的主要原因是近年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冰雪补给跟不上冰川的消融速度造成的。目前,冰川最下端正以每年 7 到 8 米的速度加快消融。当地村民称,近 5 年来,能够感觉到冰川已经消融了近 100 米。 ” 据迪庆的生态学者方震东等人调查,“明永恰冰舌已有逐年退缩的趋势。根据实地观察,1992 年向后退缩了大约 50 米。 1913 年英国人金顿 .沃德( F.K.W
10、ard)曾达明永村及明永冰川,当地人告诉他, 50 年前冰川一直延伸达明永村边。” 1 金顿 .沃德是 1913 年 6 月 13 日抵达明永村的。当天,他攀到半山去看冰川: “在台地上,我们领略了山谷顶端雪峰的极好景致以及对面壮观的冰瀑。甚至当我们正朝那儿看的时候,就有一阵爆裂的巨响传来,这使我们把目光即时收回脚下,看到一根巨大的冰柱醉汉般摇晃瞬间后,便咆哮着滚落山谷 ,将树上一群绿色的鹦鹉惊起。这就是对我们的欢迎!雪崩的巨响和冰塔的破碎声确实日夜都陪伴着我们,这些声音随着夏季的推进而更1 绒赞卡瓦格博 31 页。 加持续不断。到了仲夏,冰瀑下边长长一段冰川遂撒上许多碎冰,呈现出一片白色,就
11、像拍打着咸海岩石岸的朵朵浪花。我从这些冰塔倒下峡谷边缘的频率判断,冰川移动的速度一定很快。 当我向当地人打听以前冰是否延伸得更远时,他们回答说,四五十年以前,冰还深深地深入山谷下边。” (金敦 .沃德神秘的滇藏河流 25-29 页,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 年版)。 地质专家赵希涛根据罹难遗体和遗物的发现,对明永冰川的消 融提出了看法: “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赵希涛从 1996 年起,即开始对包括梅里雪山在内的滇西北地区地质情况进行考察研究。他经过研究发现,作为典型海洋型气候冰川的明永冰川,冰川表面温度高、运动速度快是其显著特征。最能证明 这一论断的是,近两年,中日联合登山队遇难
12、队员遗骸遗物的相继发现 .根据遗骸、遗物的水平、垂直运动距离推算,冰川年平均运动速度也超过了 500 米。而位于西藏境内的贡嗄山海螺沟冰川(应为四川境内)曾被认为是我国运动速度最快的冰川,已知它年均运动速度是 188.8 米,仅为明永冰川运动速度的 1/3 强。 据赵希涛介绍,由于受经费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原因的制约,我国对现有的海洋性气候冰川观测研究不够,因此关于这些冰川的运动速率资料较少。但明永冰川以其低纬度、低海拔、垂直高差大等地理特征,可以确认是我国运动速度最快的冰川。” (王林 “ 梅里雪山明永冰川是我国运动速度最快的冰川”,载网易科学频道 2000 年 10 月 13 日, )。 我
13、找村民 谈论 这个问题,竟然 和登山扯在一块。话要从 梅里 山难之后的遗体搜寻讲起。 2遗体搜寻 1991 年 1 月 3 日,中国和日本联合登山队在攀登卡瓦格博雪山 (大众媒体称为梅里雪山) 时遭遇雪崩, 17 名队员不幸遇难。 4 月中旬,中日双方组成搜索调查队,调查梅里山难的事故真相,并搜寻遇难者的遗体和遗物。 日方 13 人,由京都大学总长西岛安则任名誉顾问,岩坪五郎教授任队长,牛田一成任副队长;中方 33 人,组长为云南体委副主任杨必育,队员主要是中国登山协会的专家。 4 月 25 日到 5 月 15 日,队员们在雨崩村冒着雨雪上山搜索,但因气候恶劣阻扰,未能到达出事地点,无功而返。
14、 7 年过去。 1998 年 7 月 18 日,德钦 县公安局忽然接到村民报告:在卡瓦格博正面的明永冰川,发现梅里山难的遗骸和遗物。 28 日,日方牛田一成等人,中方李致新等组成收容队,在昆明确认遗物。 8 月 3 日,他们到明永冰川继续搜索。在海拔 3700-3800 米,距离遇难地点 4 公里左右的冰川上,发现许多遗物和部分遗体,装了 20 个大袋。 6 日,这批遗物遗体运到大理,经 9 人的家属和法医确认,于 7 日举行火葬仪式。 日本京都大学学士山岳会网站 www.aack.or.jp/meiri/houyou.jpg。 次年的 8 月 2 日到 4 日,我去明永村了解事情的经过。 牧
15、人桑才在他家里,绘声绘色地跟我讲起他们的发现: “在冰川右侧莲花寺顶上靠近甲勒容巴垭口的地方,我们有个牛场,叫乃努。 我们村每家有 2、 3 头耕牛,每年割了麦子就放到山上大约 3 个月,让它们自己在那里吃草,人呢过半个月去看一次。一般是早上上山,在那里住一晚,第二天回村子。 “去年( 1997 年) 7 月 18 号,达瓦、格森和我三个人从牛场甲勒容巴返回村子,差不多在下午 2、 3 点钟,中午饭吃过后到达叫扎盖的冰川处,坐在大石头底下休息。 我们从高处往下看去,见冰川上面有一点红的颜色,然后又看见花花绿绿的一片。我们赶忙下去,只见冰面上到处是衣服和睡袋,还有人的尸体,有的在睡袋里面,有的在
16、睡袋外面。 3、 4 个尸体全身还在,其他的或者没有头没有脚。有不少骨头,手的,脚的。我们站在旁边看,因为藏族人很忌讳靠近死人的。 晚上 6 点过后我们赶回村子,告诉村长,村长报告县里,县里又向州、省上报告。第二天他们下来,和村里的民兵 17, 18 个人一起去看。我们没有去。 5, 6 天后,省体委和日本人来,收了三天尸体,抬下来。” 最先接到牧人们报告的是明永村村长大扎西,我访 问他的那天,他穿着一件迷彩服,在明永河边的旅游售票小屋里开会。今年是这个 50 户人的小村子兴旺发达的又一年。因为去年下旬从德钦到明永的简易公路修通,游客蜂拥而至,村民靠门票分成和为旅游者牵马赚了不少钱。每天,售票
17、小屋的里面和外面都会聚集很多人。在我用录像机采访大扎西的时候,人声和水声几乎淹没了他说的话。他说,上山放牛的路连接着冰川两边的山,从前是猎人走的。要爬冰川。附近山里有很多动物,如雪羊,獐子,岩羊,山羊和黑熊,野鸡也很多,药材也很丰富,有贝母,虫草,风黄连。那天有 3 个 放牛的人走这条小路回村,顺便在冰川边挖贝母,发现了登山队的遗物。 1999 年 8 月 6 日清早 8 点,我跟着村长大扎西、村民达娃和日本人小林尚礼前往冰川,寻找遇难者的遗物。小林原来是京都大学环境工学部的学生, 1996 年 10 月,他参加第三次中日梅里雪山联合登山队。 1998 年 7 月,他辞去已有的工作,加入遗体搜
18、寻的队伍,来到明永,原因是山难中死去的多半是他的朋友,他希望找到他们,给朋友的家属、也给自己一个交代。这次搜寻以后,他每年要到明永住几个月,以便及时处理发现的遗体和遗物。小林每次都住在大扎西家,两人成了老相识,大扎西这样说明他们的关系: “刚来时, 我心里骂他日本鬼子来到这里。但他的心情我很理解,总的说人民是很有义气的。他的所作所为我很满意。我们聊过,平常他住在我家,每晚上他想喝酒,我也喝酒,每晚都聊。第一次他很听不懂我的话,我们像哑巴一样,用动作来互相交流。他很快就学会了中国的汉话,我两个多半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他是京都大学登山协会的会员,在这里辛苦工作的就是他。他总的希望是这个梅里雪山,梅里
19、雪山不能喊,要叫卡瓦格博,梅里雪山是以前改的,真正要叫卡瓦格博。冰川上的遗骸物对明永人是有害的。他必须在这个地方为明永人做点好事。第二,他感情很深,因为死去的多半 都是他的朋友。他做的是排除污染的工作。他住在我家,第一次出现遗物时他来了,第二次他也来了,第四次也来了,必须决定在这里住下三个月。 9 月上旬撤回去。第一次我两个上去,他安装了气温表,他估计今年一定会出现遗骸,必须出现一个检一个。第二次他问可不可以他自己去,我说可以。但你住在我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回来。我两个一人一个对讲机, 5 点一过就互相联系。” 小林和大扎西上冰川通常都在这个季节,原因是这段时间冰川受气候影响,变动比较剧烈。我
20、们上山选择的是冰川左侧的小路,这是放牛的人去牧场的路线。一路跨过溪流,穿过树林,越过 破碎的冰川边缘地带,到海拔约 3700 米的大石头跟前,我们停住脚步。小林爬上 50 多米处的一个丛林,从里面拿出一个藏着的大布袋。他伸手进去,像锦囊探宝般取出一根标杆、几把钉锤、一捆塑料袋和一双登山鞋。这时,大扎西正老练地用望远镜观察着冰川的表面。天空飘着几缕薄云,金字塔型的主峰清晰可见。冰川在雪山的胸部聚集成一片冰塔林,然后如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到我们前方不远,变成一条宽阔的台阶,层层下降。这段绵延于海拔 3000-3700 米左右的冰坡地势较为平缓,使大部分遗物滞留于此。 大扎西显然发现了什么:“你看,
21、那就是去年我 们拣着的睡袋,他们一个人(登山者)丢在那里了。前次我看见,我两个过去,收好了以后丢在那里,里面是遗物,烂掉的。”他还说看见一个红点,不知道是什么。 小林要达娃带上那根一人多高的金属标杆,插到冰川上做观察的标志。并把一个背包交给大扎西,里面是装尸体的口袋,另外两个大塑料袋,用来装发现的遗物。大扎西则拿出两副白色的线手套,他和达娃一人一副,说:“脏的遗物要戴手套拣,不能用手接触。” 小林穿高帮登山鞋,并往鞋子上套铁钉脚掌的时候,我才注意到大扎西和达娃都穿着绿色的解放鞋。大扎西说,北京登山队的人也送了他一副那样的 脚掌。我问他 为什么不带来?他笑了笑,“不用了,我们对冰川习惯了。我们把
22、冰川上脏的遗物拣回来,山神会保佑我们。” 他指着小林的铁脚掌说:“这个脚掌上山走雪地不行,在冰川上走有点用。这种解放鞋走冰川很好。”我问他是不是解放鞋不会打滑,他点点头。 他们在山崖边商量了一会路线,然后由大扎西打头,小林殿后,顺序走下陡坡,跳过冰裂缝,攀上高高的冰坎。我则趴在大石头上面,用摄像机跟踪他们。只见他们攀上跳下,很快上了冰台阶,变成三个小黑点。 天空晴朗,四野静谧,唯有一只野蜂嗡嗡地绕着我飞舞,落到摄像机镜头上。我连吹两口气, 蜂子才悻悻地飞走了。它掠过乱石坡,消失在冰川的深处。眼前,冰川蜿蜒而下,向阳的表面银光闪闪,背阴的部位则透出幽暗的绿色。明永冰川因明永村而得名,藏语叫“明永
23、恰”。据有关资料记载, 2 德钦是云南省冰川地貌最集中的县,也是横断山区冰川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明永冰川是当地最大的冰川,也是我国冰舌前端海拔最低的冰川。 云层遮住阳光的那一刻,冰川顿时变暗。我定睛一看,那三个黑点各拿一个袋子,一会儿弯腰,一会儿蹲下,正在拣拾着冰面上的东西。忽然,他们聚在一起,朝一个冰洞里看。忙了一阵,他们从洞里抬出一截东西,装进塑料袋。我 知道,今天有重大发现了。 一个多小时过去,他们背着、提着 6 个袋子回来了。小林在脱靴子,大扎西和达娃也脱下发黑的手套,沉默不语。我小心地问大扎西。他的回答简短肯定,表情很严肃: “今天在哪里发现这些遗物的? ”“ 正前方 200 米左右。
24、 ”“ 好像在一个沟里面 ” ? “ 对,有两具完整的尸体。 ”“ 是吗? ”“ 还有半截身子和一些碎的骨头。 ”“ 发现多少遗物? ”“ 大概6 件。 ”“ 装了 6 个口袋? ”“ 对。 ”“ 是什么东西? ”“ 大都是登山队的鞋子,衣服,他们自己的用具。 ”“ 东西好像很多? ”“ 是的,到处都有,散布了很大面积。我们 3 人分 3 个组,把今天出现的都捡完了。 ”“ 3 具尸体是在一起的吗? ”“ 离开 3、 4 米左右。刚才我用望远镜看到的就是一具尸体,沟里面有一个,掉进去一个。是三个不同的人,估计是两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 ”“ 他们穿着衣服吗? ”“ 穿的。 ”“ 什么衣服? ”
25、“ 中国的那个穿着迷彩服。两个日本人的衣服烂了,包在睡袋里。骨头和肉都完整。有一个是我们从冰洞里挖出来的。” 吃过晚饭,大扎西情绪好多了,他坐在自家门槛上,似乎喝了一点小酒,略显醉态,话也多了起来。我把 摄像机架着,问他找寻遗物的进展。 山难过了 8 年,冰川上才出现遗物,这是让我感到很费解的 事情, 大扎西解释说: “他们遇难 6、 7 年后,一直没有遗物出现。 遗物出现的那年冬天,下了大雪,雪崩很多很大,把遗物都推出来了。 冰川好像一座山,遗物出来,会到处散布,可它们偏偏出现在一个地方,都堆在我们打猎的路上,有他们的碗、筷子、小刀。本来会分散的,它们却集中在一处,这是奇怪的现象。登山队的人
26、说遗物不可能出现在那里,因为遇难的地点低,出现遗物的地方高。主峰的深窝里还有个湖,遗物应该被推进湖里的。可是没有,就好像是飞机撒在那里的,全部出现在一处。他们吃的饼干等都在冰川上,集中在一起。他们吃的和用的,电池,电台, 照相机,录音带,筷子,碗等工具和用具,一包一包在那里,有的包装着药,都烂了。捡起来时没有味道,一离开冰川,就闻到臭味。” 我从大扎西的话里,听出 一个有趣的细节,便一再盘问,那 问题是, 他 在讲述的时候,反复强调“干干净净地拣走”这句话。小林曾建议把发现的遗骸遗物留在冰川旁边,过几天让村民抬下去。大扎西不同意,坚持要 当 天就把这些东西背走,不能留在冰川附近。用他的话来说,
27、“这些东西会污染神山,不能放(冰川)那里。如果还有遗物留着,我们在山下烧香,而脏东西却摆在神山面前,老百姓会很不满。因为登山队尽了很大的努力,我们 愿意帮他们寻找遗物。” 后来我在日本访问 参加过梅里山难救援的 牛田一成,他也提到村民对处理遗体和遗物的2 参见德钦县志编委会德钦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7 年版;云南格桑花卉有限公司编绒赞卡瓦格博 29 页, 云南美术出版社 1997 年版。 态度: “去年( 1998 年)我们在冰川发现 7 具尸体和遗物,我一个人没法抬下来。一开始我请村民帮忙,他们不愿意,说害怕接触尸体。经过 2, 3 天的协调,他们组织了一个队伍,大约有 30 到 40
28、 个年轻人。尸体非常重,带下来很不容易,我们把尸体抬到江边。我听说有转山的人在卡瓦格博一带死去,便问他们怎么处理?他们说把尸体烧了,再丢到江里。又说,登山者不是朝圣的人,而且是非正常死亡,不能像朝圣者那样就地处理。这对我来说是很特殊 的经历。江边温度高,遗体会很快腐烂,我于是租了汽车赶快运到大理火化。村民不让任何遗体和遗物留在冰川上和村子里,要马上运走。” 登山遇难,在藏族人看来属于非正常死亡,因此这些遗物会污染圣洁的冰川,也会污染搬运它们的人,就像大扎西反复强调的,“本来我们藏族人,这种尸体不能动,但我们很理解他们,他们在忽然中遇难,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很理解,才帮他。我们这个民族钱不是看得很
29、重,不然一个尸体出一两万也不会去动的。” 明永村民在讲述和讨论的时候,都认定登山和没有清理干净的遗物, 3。神山发怒 我每次去明永,村民们都反映 冰川在迅速退缩,说法也是五花八门。 有些科学家 把原因归结到大气变暖等自然因素,旅游管理者却疑心是游客践踏造成,扎西尼玛为此问了不少人: “冰川退缩以后引起各方面的议论:为什么这条冰川会消融?环保界的人说进去的人太多了,空气的污染、震动导致冰川发生消融。 赵希涛老师在这里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用 91 年登山队遗体出现时间来推算,这条冰川以 500 米 /年的速度运动。原来说四川的海螺沟冰川运动速度快,但也仅仅是 150 米 /年。地
30、质学界认为这是它自身的运动规律。 我们旅游局这一边搞得 人心惶惶的,好像世界末 日要来临了一样。以前游客可以随随便便在冰川玩冰,用石头砸冰,去年开始我们就限制了这种行为,不让游客上冰川。我们比较统一的一种看法就是,由于人进去得太多了,导致冰川的消融。我跟我表哥大扎西前段时间在那里讨论这个冰川。我开玩笑说,把游客都带到雨崩,不让游客进来,让冰川好好的养一段时间。不然再搞的话,这个冰川要一直缩到上面去了,我们就没有钱找。他说不怕不怕,这是它自己的一种规律。文革中期, 71、 72 年左右,冰川曾一直退到太子寺后面,下面冰川一点都没有了,过两年这个冰川又会延伸下来。” 扎西尼玛很清楚,当地的藏族内
31、心有一个最深的担忧,是任何解释无法缓解的: “藏语里面我们说“查堵”,就是你触怒了神山,神山要发怒,“查堵”就是给你一种灾难,要惩罚你。冰川在藏传佛教里是圣宫殿的意思,是圣域,圣域是不能破坏的。例如去前年在莲花寺上面修了一个山庄,县财政局拔了 70 多万,到现在连本都没有收回来。那晚几十号人上去, 120 个人,在那里烧烤,又唱又跳闹了一个晚上,然后第二天下山时空桶子从马背上掉下来,马惊后人从马背上掉下来。老百姓咋个说?说他们肯定搞了一些不干净的触怒了神山的事情。对冰川,大量游客进去后,我们不能保持其洁净,于是 触怒了神山。” 扎西尼玛说的这件事发生在 1998 年 9 月 19 日,一批来自
32、省里和州里的旅游规划专家考察明永冰川,白天骑马披红挂绿地上山,在明永山庄过夜。据说他们玩到半夜,吵闹声和吃烧烤的烟雾惹得山神发火。第二天下午他们浩浩荡荡地骑马回村子,最后一匹马带了两个空桶,哐铛掉地,被马拖着走,其他骡马受此惊吓,拔腿就往山下跑,带着其他骡马也奔跑起来。专家们拉不住缰绳,纷纷坠落,有的砸伤了头,有的跌坏了腰,牵马的女孩吓得直哭。我和村民见他们一路鲜血淋漓地下山来,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为此,这次旅游考察活动不得不草草收场。 据说 2007 年 5 月 3 日雨崩发生的雪崩,也跟 而某些游客不了解当地文化和自然状况,行为有失检点 有关 。和简同在现场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们到神瀑的时
33、候,看见有的游客脱光上衣,挥舞手臂大声叫喊。藏族人都知道,神瀑是朝圣地,不能有任何不敬的举动。即使按照登山安全的规则,在冰川、冰湖等地喧哗也是绝对禁止的。四川亚丁的景区管理人员曾经给我讲过一件事:有一年,几个游客爬到 4000 多米的山谷里看五色海和牛奶海,他们被迷人的景色吸引,激动得大叫大喊,马上引来大雨,被冻得走不了路,困在山谷中。要不是管理部门组织马夫把他们救下来, 这几个人很可能回不来了。 登山者和不守规矩在雪山上喊叫吵闹的旅游者,以及其他种种不好的行为和带来污染的东西,例如留在冰川上的死难者遗物,村子旁边垃圾处理站焚烧垃圾的烟尘,都可能是带来“查堵”的根源。明永村民平初对我们说:冰川
34、上出现尸体,流下来的水都被污染了。引水的沟渠被塌方破坏,人喝的水出了问题。还发生水灾、滚石头、核桃树被洪水冲倒,原因是登山队来,到山上采花、砍树,动了山神的石头,导致山神发怒。藏族史诗 格萨尔王传里有这样一句警言: “大人、大海、大山三,要不动摇稳坐好,大人若多动,失掉大政事业,则当大 官的必遭受放逐;大山若多动,地方生灵必遭受毁灭;大海若多动,海水四溢,则大地为之陆沉。” 4村民的分析 扎西尼玛拍摄的 记录 片 冰川 里,有一场 明永村民 关于冰川融化的 讨论: “讨论者:赤亮,此称江初,格桑,阿争,丹增,格茸次里 很早以前洋人来这里收集植物种子,在莲花寺用望远镜往山头看,见卡瓦的怀抱里有牛
35、奶湖,湖里有珊瑚林。还有白独角兽和蓝独角兽。他派两个人上去看,从莲花寺对面上去,见对面有个自然显现的海螺遗迹,莲花寺与海螺遗迹之间冰层很厚。去的一个人在那里拉了泡屎,他又往上走,却总是回到那泡屎旁边。走 了一整天,没办法,只得下山来。他们跟洋人讲,洋人说不怕得,我可以让冰川在一百年后化掉。于是在莲花寺的冰上烧火,架起大锅,放进酥油,做起法来。此后冰川就明显消融了,就是这个原因。 那么现在消融的原因呢? 第一是用电,人随便上去,不爱护森林,污染冰川。 怪用电不合,我们主要用的还是电。 那倒是真的。虽说前两年用电冰川退缩了,但有段时间又往前延伸了。 那是山上还没有电的时候,今年跟去年电通到太子庙后
36、较严重。 有段时间用电,冰川还是延伸了。 现在冰川像得了大病,一天天消瘦。有次我俩去送游客,人很多,他们爬不上去,我 们把他们送上冰川。前两天又送了两批。现在牲口多也上得去了,人走得太多了。还有就是天干雨少,雨从山上流下来,就不会这样了。上面发现日本人遗骸的地方化得厉害,现在有些恢复了,今年我上去时好多了,明年会更好,游客在钢架桥上观赏,不准上冰川,不丢垃圾,冰川就没有大的污染。 现在甲娃 (指汉人,也指外来的人) 不爬冰川了? 怎么去?路封了,修了钢架桥,统统在桥上观赏冰川。 以前冰川消融,只是冰舌收缩,冰下面不会融化,现在既收缩又变薄,就是 2000 年以后,来的人多,污染严重,又通了电,
37、三件事碰在一起,特别糟糕。 以前人上不 去,现在牛都上得去。 如果人不上去,不丢垃圾不用电,冰川就能自然恢复。现在的情况再继续,冰川还会收缩。 日本登山队被埋掉,去前年还发现尸体,我们喝着冰川的水,再祈祷也不干净。活佛说得想想办法。 ” 从上面的对话来看,村民把冰川的退缩归结为几个原因:一是洋人造成的破坏;二是登山污染了冰川;三是很多游客的践踏;五是通电;六是垃圾污染。它们全部可以归纳为一个原因,那就是外人的探险和开发活动,对冰川造成了影响。这与专家们的看法形成很大的反差,专家看到的是自然的因素,村民们看到的是人为的因素,是文化冲击的因素。这六条“ 威胁因子”,可不是随便讲的。深受佛教熏染的老
38、人们, 常 能从简单孤立的事像中,看出因果衔接的线索来。 据报道,冰川融化不仅在德钦一个地方发生。但人们在谈论所谓“全球气候变暖”的时候,却推卸了自己 (一个地区,一个村庄,一个人群)的责任,将与具体的人 行为相关的后果,变成了一个纠缠 在国际政治中 的 大题目 , 把一个 有复杂文化背景的问题 , 简化成 一个 单纯的 “科学问题”。于是, 只要政治家去谈判,科学家去探讨解决之道便可以了,大家该登山的继续登山,该旅游的继续旅游,该扔垃圾的继续扔垃圾。 来自地方的声音和地方性的知识,在主流传媒中显 得那么微弱。 自然的报应随之而来,任何一 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带来对整个人群的报应,享受着现代化之种种便利的政治家、科学家和发财致富的人们,也难逃此劫。“共业”由各人的行为一点点积累,其恶果也由各人分享 。 明永冰川仍在快速融化,当地人的讨论还在继续。他们被卷入到冰川旅游当中,可 赚着钱心里却不安生。卡瓦格博的“查堵”就像悬在他们头上的利剑, 令他们寝食不安。 冰川融化,正表明山神对人们的过度索求日益失去耐心。村民们很明白,没有什么专家或先进技术能阻止灾难的逼近,除了人们自己的“觉悟” 和行动 。 该调查得到明永等村村民、卡瓦格博文化社、香港社区伙伴、保护国际朋友们的帮助和指教,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