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成都市统计局成都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 年 2 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 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川府发20139 号)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成府发20133 号)要求,我市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 2013 年 12 月 31 日,普查时期资料为 2013 年年度资料。普查对象是在我市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通过普查,摸清了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
2、布局,摸清了全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查实了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各区(市)县的数据质量抽查,普查数据质量达到方案规定标准。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成都市统计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分三个公报,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综合数据公布如下。其他普查数据将随着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的进度,以不同方式陆续公布。一、单位基本情况2013 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 9.58 万个,比 2008 年末(2008 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 2.31 万个,增长 31
3、.9%;产业活动单位 11.91万个,增加 3.12 万个,增长 35.4%;有证照个体经营户 32.61万个(详见表 1-1)。表 1-1 单位数与有证照个体经营户数单位数(个) 比重(%)一、法人单位 95788 100.0企业法人 76710 80.1机关、事业法人 6207 6.5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 12871 13.4二、产业活动单位 119082 100.0第二产业 22924 19.3第三产业 96158 80.7三、有证照个体经营户 326137 100.0第二产业 9616 2.9第三产业 316521 97.1图 1-1 单位数与有证照个体经营户数结构情况2013 年末,在
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 2.24 万个,占 23.3%;制造业 1.65万个,占 17.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6 万个,占 13.2%。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4.91 万个,占 4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62 万个,占 32.6%;住宿和餐饮业 2.60 万个,占 8.0%(详见表 1-2)。表 1-2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与有证照个体经营户法人单位(个) 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个)合 计 95788 326137采矿业 116 14制造业 16545 94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92
5、 101建筑业 4432 594批发和零售业 22360 1491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692 106214住宿和餐饮业 3310 2601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367 700金融业 357 房地产业 4695 224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631 307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711 85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675 5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243 21836教育 4541 437卫生和社会工作 1535 231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881 292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8366 注:表中法人单位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
6、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 739 个;有证照个体经营户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 195 个。图 1-2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数2013 年末,全市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7.67 万个,比 2008 年末增加 1.80 万个,增长 30.8%。其中,内资企业占 98.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 0.6%,外商投资企业占 1.1%。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 1.1%,私营企业占 44.2%(详见表 1-3)。表 1-3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企业法人单位(个)合 计 76710内资企业 75427国有企业 832集体企业
7、 904股份合作企业 584联营企业 167有限责任公司 34161股份有限公司 1577私营企业 33939其他企业 326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81外商投资企业 802图 1-3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及结构二、从业人员2013 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89.16 万人,比 2008 年末增加 140.23 万人,增长 40.2%。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 84.03 万人。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26.35 万人,占 25.8%;建筑业 98.40 万人,占 20.1%;批发和零售业 41.48 万人,占 8.5%。在有证照个
8、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 36.48 万人,占 43.4%;住宿和餐饮业 14.74 万人,占 17.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96 万人,占 15.4%(详见表 1-4)。表 1-4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与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万人) 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万人)合 计 489.16 84.03采矿业 4.85 0.02制造业 126.35 7.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9.05 0.03建筑业 98.40 0.23批发和零售业 41.48 36.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3.00 12.96住宿和餐饮业 15.0
9、9 14.7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8.73 0.22金融业 2.78 房地产业 19.24 0.4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5.22 0.9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5.88 0.2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46 0.0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81 8.16教育 25.11 0.22卫生和社会工作 14.19 0.8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36 1.15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3.73注:表中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1.43 万人;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合计数含从事农、林、
10、牧、渔服务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 0.04 万人。图 1-4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分布三、企业资产总计2013 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111359.14 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占全部企业资产总计的 19.6%,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占 80.4%。四、小微企业2013 年末,全市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 7.12 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 92.9%。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工业 1.66 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 21.6%;批发业 1.32 万个,占 17.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0.93 万个,占12.1%。小微企业从业人员 150
11、.39 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36.1%。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工业 58.94 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14.1%;建筑业 18.72 万人,占 4.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3.16 万人,占 3.2%。小微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29517.69 亿元,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26.5%。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862.74 亿元,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1%;房地产开发经营 5636.97 亿元,占 5.1%;工业 4118.53亿元,占 3.7%(详见表 1-5)。表 1-5 按行业分组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和资产总计企业
12、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万人) 资产总计(亿元)合 计 71245 150.39 29517.69工业 16563 58.94 4118.53建筑业 3917 18.72 3853.17交通运输业 2249 4.77 2405.63仓储业 197 0.34 95.45邮政业 105 0.23 3.81信息传输业 273 0.41 19.4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880 5.07 385.65批发业 13200 12.39 1678.36零售业 8003 6.88 425.28住宿业 1172 3.34 132.31餐饮业 1930 6.05 115.17房地产开发经营 1338 2.94
13、 5636.97物业管理 1354 5.79 218.8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309 13.16 7862.74其他未列明行业 8498 10.93 2493.66注:表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小微企业法人单位 257 个,从业人员 0.41 万人,资产总计 72.70亿元。图 1-5 按行业分组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结构五、主要经济结构变化情况2013 年末,在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 80.1%,比 2008 年末下降了 0.8 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 6.5%,下降了 2.0 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 13.4%,提高了 2.8 个百分点。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 85.2%,提高了 2.3 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 10.7%,下降了 2.8 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 4.1%,提高了 0.5 个百分点。在法人单位中,第二产业占 22.5%,比 2008 年末下降了6.0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 77.5%,提高了 6.0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 48.5%,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