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肺复苏,急诊科 刘贺龙,CPR,历史 CPR发明于1960年。 广泛采用阶段(70年代) 改良与完善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 2000 第一部国际CPR及ECC指南正式发表 2005 AHACPR和ECC国际指南2005 2010 AHACPR和ECC国际指南2010 2015年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2015年10月15日同步于网上及杂志(包括循环杂 志及复苏杂志)上同步发表美国心脏协会(AHA)及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基于国际证据评估流程,由来自39个国家的250位证据审查专家共同参与完成。,遇下列情况可不进行CPR,病人有有效的遗嘱;病人有不可逆的
2、死亡体征:僵死、断头或尸斑;预测不能得到生理上的益处,对危重败血症、心原性休克进行了最积极地治疗,重要的脏器功能仍在不断恶化或者疾病的晚期(心脏停搏是必然结果)。在执行CPR时,救援者将要冒身体受伤或致命的危险。,问题1缺少合格的复苏者,推动与鼓励群众性的CPR普及不够,普遍缺乏正规、严格、系统的培训知识、理论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对策:基本功、必修课全员普及,问题2 “生存链”存在 “黄金8分钟”空档,95%的猝死病人发生在院前医务人员到达现场8分钟以上没有初始的CPR 心跳骤停成功复苏不可能,实施“目击者”培训计划急救前移 完善急救网络的快速反应机制 对社康医疗中心人员普及培训,对策
3、:,“生存链”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唯一有效途径。CPR2015指南构成完整“生存链”。,时间就是生命,抢救成功的决定因素,生存链,新指南,关键:“早”,时间就是生命(Time is life),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每延误1分钟抢救成功率降低10%。 1分钟CPR成功率90%4分钟CPR成功率约60%6分钟CPR成功率约40%8分钟CPR成功率约20% 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4、10分钟CPR成功率几乎为0心跳停止后脑组织耐受完全缺氧的时间 4-6分钟心搏骤停10分钟后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心搏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常伴短阵抽搐)。 2. 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5.面色紫绀或苍白。,心电图表现有三种类型:1、心室颤动2、心脏无收缩(心室静止)3、心电机械分离(仅有心电活动而无机械收缩),在诊断和急救时应注意避免的事项,1.不要等待静听心音。,2.不要等待心电图的检查。,开放气道:贯穿复苏始终,A: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压压头抬颏头抬颏压头抬颏,压头抬颏,一手掌压前额,另一手食指中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CP
5、RABCD四步法,A1、 判断意识,拍打双肩,靠近耳旁大声呼叫:“喂喂,你怎么了!喂喂,你醒醒”无反应:抓捏双肩进行疼痛刺激,2015新指南 建议当非专业人员发现患者没有呼吸心跳时,就可以用手机直接通知120及开始心肺复苏建议当一个不懂CPR的市民打电话到急救中心 (如120求救中心),急救中心的调度员应該利用电话指导这位不懂CPR的市民进行CPR。,A2、高声呼救,如意识丧失,应立即呼救 “快来人呐!立即启动 EMS,准备急救物品和 AED” 拨打“120”:启动救护体系,呼救!,一旦发现患(伤)者心跳呼吸停止的,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切记不要等待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到来,也不要等待作什么检查
6、,否则将丧失抢救时机。,A3、体位要求,摆放为仰卧位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脊椎外伤整体翻转 头、颈身体同轴转动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无意识无循环,无意识有循环,无意识有循环复原侧卧体位,CPR B: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球囊面罩通气,口对口通气情况调查,大多数院前急救人员不愿对陌生人作 口对口人工通气。 85%其他人员不愿对陌生人作口对口 通气。,2015新指南容许非专业人员单独施行胸外按压(而不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以鼓励更多市民参予急救。,球囊面罩通气:(500-1000ml) 有氧球囊挤压1/2 无氧球囊挤压2/3 挤压时间12秒,球囊面罩,球囊面罩通气,潮气量大: 正常人潮气量500
7、ml 球囊一次可挤压入肺空气5001000ml含氧量足: 空气中含氧21% 人体呼出的气体氧含量16%迅速、简便、有效,球囊好处,B1、判断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看:胸部或腹部有无起伏 四肢有无活动。听:口、鼻有无呼吸声音。 感觉:口鼻有无呼吸气息。,CPR,C: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形成人工循环是心搏骤停后唯一有效方法,C1:心跳停止判断,观察循环体征 意识、呼吸、 活动、脉搏无循环体征 立即胸外按压,触摸肱动脉,C2:胸外心脏按压要领,按压部位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姿势按压方式,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软床,身下应放一木板,以保证按压有效,但不要为了找木板而延误抢救时间,两乳头间
8、,手掌根,C3:按压部位,胸骨下1/2 处,一只手的食、中指放在肋缘下,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处),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手指旁(胸骨下半部),第二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手指交叉、掌根紧贴胸骨,C4:按压深度,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是5-6cm(旧版至少5cm)儿童是5cm,婴儿是4cm,或把整个胸部厚度下压三分之一 并确保胸廓完全回弹。,因人而异,C5:按压频率,无论是成人、儿童或是婴儿,胸外按压的速率跟成人一样是100-120(旧版至少100)次每分钟(大概就是要15秒完成30次按压) 。,C6:按压姿势,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床旁应站立于踏脚板,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以髋关节
9、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 重量垂直往下压(杠杆原理)按压后 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正常位,心肺复苏仪,但如果有足够仪器及经过培训的人员,可用阻力阀(ITD)配合“主动提压器(ACD)” 去进行胸外按压以代替传统的徒手心肺复苏法。,不建议常规使用阻力阀(ITD)进行CPR。ITD可以被接驳在复苏气囊及气管插管间的工具,它能使胸腔回弹时, 使胸腔内负压增加,增强血液回流及充填右心脏。,阻力阀(ITD),机械胸外按压装置 心肺复苏仪,机械胸外按压可适用于以下情况,包括:人手、不足,长时间CPR,处理低温度之患者,在血管造影室内进行CPR,没有研究显示采用机械胸外按
10、压装置比较用人手进行CPR更为有效。人手进行CPR 仍然是用来处理心跳骤停的最佳标准。,掌上,托抱胸外按压,CPR 按压与呼吸比例,30:2 30:2比15:2 每分钟更多次的按压 冠状动脉灌注压提高25% 无论双人或单人法均采用30:2(儿童、 婴儿除外) 连续五个轮回,按压吹气比率 (未放置气管插管前) 1人 2人 成人 30 : 2 30 : 2 儿童 30 : 2 15 : 2 婴儿 30 : 2 15 : 2,CPR时,有效的胸外按压才可能产生适当的血流。,用力按压,快速按压,尽量减少中断按压时间,让胸廓充分回弹,新指南,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假如你不愿意做口对口通气,则应立刻开始胸外心脏
11、按压现有资料证明,及时单做胸外心脏按压,其预后要比完全没有CPR好得多,D除颤,心室颤动,除颤作为公众普及常规技术只有除颤才能转复心律AED是心搏骤停“灭火器”,ON,AED,除颤成功随时间延误而降低 每延误一分钟,存活率降低710% 心室颤动常在几分钟内转为心跳停止早期除颤(1分钟内)成功率97%强调做一次除颤,立即CPR, 减少中断按压时间,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成 功 %,0 1 2 3 4 5 6 7 8 9 时间(min),100,成功机会每分钟减少7%10%,时间就是生命早除颤每延误一分钟生存降低710%,先除颤或先CPR 建议对目击心脏骤停患者,如
12、果除颤器或半自动除颤器(AED)已经到达,就应即施行除颤。 对目击心脏骤停患者或除颤器/AED未到达现场,就先施行CPR再除颤。,在院外,初级急救人员应即开始30次胸外按压与2次人工呼吸周而复始的CPR。 在EMS专业人员携AED抵达前,急救人员应不间断地CPR。,继续强调要强化C-A-B及高质量CPR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轮换心脏按压,一位以上急救人员现场CPR时,每隔2分钟应相互轮换按压。每2分钟或每5个CPR循环后,轮换“按压者”应在5秒钟以内完成减少中断按压时间,高级气道支持,未放高级气道时,医护人员应给予按压/通气30:2行每组5个循环CPR。一旦放了高级气道,急救人员不用再中断按压,行人工通气。取而代之,以连续100120次/分钟频率进行按压。,CPR 之培训,建议对于经常从事急救的医护人员,应更頻密地定期培训而不应拘謹于每两年才进行知识更新。提高CPR操作的熟练性。 更建议医护人员在执行 CPR 时要更灵活化,以达到更实用更有效之心肺复苏成效。,小结,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在复苏期间急救人员必须有效的胸外按压,所以要用力按压,快速按压,尽量减少中断按压时间,让胸廓充分回弹,要尽早电除颤。医护人员 (包括护士、医生、救护员) 要持续操练及更新CPR之理论及操作,为心跳骤停之患者提供最有效之CPR。,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