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工商管理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的背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的比较晚,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初步建立;而且在建立之初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当时国家为了不动摇主体经济公有制这一主导地位,一开始就将上市公司的股份人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种形式;因此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从建立初期就潜伏着许多制度性的缺陷。随着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研究峰回路转得新增了肥沃的土壤,尤其是以股权结构角度对公司治理方式的研究,成为了公司高级管理者的焦点,但我国学者对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由于我国股权结构是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2、的背景下产生的二元分置结构,增加了国家这一中间分析单位,更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在股改后必将长期存在于“半分散化”、“半流通化”的过渡时期,尤其自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为标志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后经历5年的逐步完善,我国已基本完成股改,本次股改是中国自资本市场建立以来最重大的一次制度性改革;公司股权结构也相对股改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及其两者关系是否有了改变,都将成为可贵的材料。选题的意义公司的股权结构集中体现了公司的所有制形式,也进而决定了公司治理的方式和绩效,是影响公司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3、。后股权分置时代是股份逐渐流转顺畅的时代,非流通股的“流通化”以及流通后股权的“分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公司的股权结构受到法律制度、资本市场环境、股东属性以及所处行业的诸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在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建立初期所呈现股权过度集中和一股独大这特征将在后股权分置时代对公司治理产生一系列的惯性作用,从而导致“半流通化”、“半分散化”的过渡时期将占据股权分置改革进程的较长时段,也同时引发出公司治理上的较多缺陷,其中较为突出的像“控股股东控制”,也称为“隧道效应”。回首本次改革,有些学者对中国资本市场即将迎来的新时代“全流通时代”感到兴奋,而有些学者则对改革并没从根本上解决“一股独大
4、”这个在我国特色股权政策制度下存在许久的诟病而感到忧心。本文是把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股权结构放在股改后股权分置逐步向全流通化过渡的一个宏观背景下作为研究指标,从而通过以股权结构这一重要指标的纵向和横向分析研究,对我国上市国内公司在这个特殊时期应选择的理性治理方式提出可行的建设性意见,笔者认为从股权结构的角度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在该特殊时期的理性治理方式是具有相当现实意义的。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分析以及其与公司治理方式之间固有存在的关系,从公司股权结构的角度以及我国政策制度的大背景下对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改后的过渡时期需面临
5、的多种不同的治理方式作出理性选择提出一些建设和尝试性的意见。引言对股权结构的定义与其对公司治理的关系1股改前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迁11股改前我国上市公司原有股权结构形态111原有股权结构形成的历史背景及意义112股权分置改革的时代必要性12股改使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断完善13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新型股权结构形态131法律意义上改革的目的及意义132股权分置改革就股权结构的最终目标2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方式的影响21SHLEIFERVISHNY按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方式的划分211股权分散的英美式治理212法人持股和银行持股相结合的日德式治理213家族集中持股式治理22笔者对3类不同股权结构与
6、相应治理方式的理解3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31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现状(并不能马上健全的过渡到全流通时代过渡,而是长期停留于后分置时代)32就此现状的形成原因分析321表面现象与其原因322内部本质与其根源4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理性选择41股权集中和半流通化在股改初期存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411其存在的必然性(我国特殊国情与制度影响)412其存在的必要性(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向分散化和全流通化过渡有极大的帮助)42关于该时期我国上市公司惧怕并购,收购等的问题43在我国法制逐步健全的调节下,一股独大对公司快速成长,过渡的巨大作用44总结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7、的理性选择45对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成长发展的展望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期“一股独大”的历史诟病,是应该得到抨击及严重排斥,还是更应批判的汲取,发挥其在股改过渡时期所应起的作用,使我国企业更健康的从中真正脱离与蜕变,而非不理智的去一味排异与逃避。(2)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过渡时期,中国上市公司参照英美日德模式,结合我国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建立起归属清晰、流转顺畅、适当分散、构成合理的股权结构。(3)股权结构在世界范围逐渐走向集中化,而对于中国股改后,目标建立完善的全流通化的股权体制是否存在冲突,还是看似冲突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文献
8、查阅法。通过图书馆的书刊杂志和网络两种资源,查阅大量的文献以及最新的信息资讯,为论文撰写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材料。2、个例研究法。在国内外比较时,针对三种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引入简短经典的个例,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使理论阐述的更丰满,也易于之后的细致区分3、对比分析法。本文是采用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更有说服力的得出拟解决问题的答案。技术路线本文首先是以概念介绍的形式引出股权结构,股权分置这两个贯穿全文的知识点。阐述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变迁,针对我国特殊国情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蜕变历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最新的信息资讯得出原有股权结构
9、形成背景和股权分置改革存在必要性的真实而详细的分析资料。之后通过股权结构的基础介绍,逐渐引出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对按股权结构划分的三类不同先进治理方式进行个例实例研究,对三种治理方式的理论进行细致的区分比较,分析各自特有优劣势,使后文在引入我国上市公司时可以做到更易懂、更到位,也能为引用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例基础。最后通过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现状存在的原因与根源进行分析,得出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期我国上市公司完成健康,迅速,良好过渡的治理方式的应用状况和股权结构的可行性选择。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进度安排序号时间内容12010年9月20日至2010年10月10日教师和学生见面,明确
10、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撰写等毕业论文阶段性工作要求2年月11日至2010年11月22日教师具体对学生在选题、外文翻译、文献综述等指导32010年11月22日至2010年11月28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参加开题认证会。42010年11月29日至2010年12月3日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进行修改。52011年1月3日前提交毕业论文外文翻译及初稿。62011年2月21日前提交二稿72011年2月21日至2011年3月25日学生参加毕业实习,完成毕业实习工作;教师与同学通过多种形式联系,加强指导。3月25日回校交实习报告。82011年3月25日前提交三稿或定稿92011年4月1
11、日前提交定稿三稿不符合要求,4月1日前完成修改102011年4月6至2011年4月15日指导老师完成相关评语和整理资料112011年5月1日前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李宁,卢君股权分置改革、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的价值J河北学刊,2009,062苏卫东股权分置改革支付对价与股权结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6,053廖旗平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公众投资者利益影响的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4纪常胜,王亚妮股权结构与治理绩效对优化我国企业股权结构的思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015杨菲美、日、德股权结构特点及其启示J商业经济,2010(07)6周喜革“一股独大”现象的透析及其治理J
12、统计教育,2006,027陈宝国有企业公司的所有权实位化和股权结构的调整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8卢鸿FDI股权结构选择的交易成本分析J求索,2004,099邓兴中,黄新颖浅析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2003,0510于建霞,曹廷求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理论与实证J山东社会科学,2002,0411BERLEMEANS,1932,THEMODERNCORPORATIONANDPRIVATEPROPERTY,MACMILLAN,NEWYORK12LAPORTAETAL,LAWANDFINANCE,JOURNALOFPOLITICIALECONOMIC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