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5648 上传时间:2018-05-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论文系列开题报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早期,我国把土地整理、土地整治作为挖潜农村土地、实现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手段。但是单存对土地的改造并不能完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一个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出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吸收了其他农村土地保

2、护和改善手段的基础上,恰好完成了别的途径无法完成的任务。土地综合整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用地、开发、保护、治理、法规、规划、管理等诸多要素。概括地说,土地综合整治是通过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土地、资本、技术结合,对人(农民)、产业以及社会经济进行综合的统筹安排,使农民从被动城镇化到主动城镇化。土地综合整治具体概念是对农村地区低效和不合理利用的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土地利用活动,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整治。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我国目前已经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开始进行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

3、挂钩为平台,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城郊农村地区)土地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土地综合整治,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平台,同时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当前看,对驱动内需会发挥积极作用,从长远看,是新农村建和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可以释放农村土地资产,实现社会财富增值,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通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目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是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重大举措。全面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

4、合整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农村面貌,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有效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平台,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启动点和现实载体。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清理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土地资源,有效提高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城镇建设和工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和拓展了用地空间。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一)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对农用地、未利用地、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开发复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二)推进基本农田建设。扎实推进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建设田成方、

5、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切实提高基本农田生产能力。(三)加快村镇改造建设。以中心村(镇)为重点,通过对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建成“规划科学、村容整洁、设施配套、服务齐全、生活舒适、邻里和睦、管理民主”的农村新社区。(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明晰土地产权,推进土地流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积极引导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增收。(五)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通过优化村庄布局、节约集约用地,合理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

6、配置,保障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需求,拓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筹措途径。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一)土地综合整治需要适应本地区城镇发展的需要。(二)土地综合整治要充分考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三)土地综合整治需要解决好资金平衡的问题。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围绕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与建设用地置换挂钩政策相结合,充分了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充分理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一下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土地整理综合整治项目过程中的具体内容,调查典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引入RS,GIS等技术,对比项目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村庄建设与相关设施设计布局,

7、了解土地权属调整、资金测算与筹措,研究项目区实施计划安排和规划设计方案实施措施。对上述所得数据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村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完善保护耕地措施,支持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拓展城镇建设发展空间等方面,研究农村土地整治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年11月编写开题报告;布置论文编写技术思路。2010年12月2011年2月实地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2011年3月论文编写提纲提出与修改。2011年4月编写论文初稿。2011年5月征求意见,定稿,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土地经济学毕宝德;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廖兴勇,王周辉,周佳

8、松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措施研究;吴飞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的权属调整问题探讨。20067;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MANUELCASTELLS,URBANTHEORYANDURBANIZATIONINCHINA,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05;ANTHONYKING,RURALSETTLEMENTINSOUTHERNBRITAINAREGIONASURVEYLONDONBLAEKWELLPUBLISHINGLTD,2004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摘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土地整理为基础,力求综合性解决农村问题,

9、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个新理论,因此本文从介绍作为其基础的土地整理出发,阐述了土地整理国内外研究状况,土地整理和土地综合整治概念的差异,两者研究内容的区别,以及目前国内土地综合整治研究进展。关键字土地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城乡统筹0前言随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得到政府官员和各界学者的高度关注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把集约节约用地、村庄整治、土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等工作

10、综合起来,是十多年土地整理工作的新阶段2。1土地整理国内外研究状况11土地整理国外研究状况“土地整理”一词在国外最早问世于德国,随后法国、俄国、加拿大等国也沿用这个名词35。土地整理土地整理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广泛应用于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的战后城市重建工作。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快速城市化的压力下,韩国、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土耳其和欧美等国家或地区,基于在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等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将土地整理作为政府有限投资背景下土地供应与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德国是各国土地整理效仿的先进国家,1976年重新修订后的土地整理法,

11、从8个方面规定了土地整理的内容,并且制定了长达1314年最长为20年的土地整理的四个程序和步骤。日本将土地整理作为城市发展的必需工具,通过土地整理,把分散的不规则的农用地块重划,并在此基础上修建新的道路和基础设施,而且把整理后的土地细分为可供城市商业、住宅、工业等建设的城市宗地。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与土地所有者的合作,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农用地的城市化。日本东京大学ANDRESORENSEN认为,土地整理实质是一种方法,凭借这种方法将不规则的农用土地重新整理为规则的可供建筑的宗地并配套像道路、排水管等基本的城市基础设施。葡萄牙学者JCCOELHO和PAPRINTO等人将土地整理项目解释

12、为一种乡村发展活动,将土地整理界定为通过归并地块,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土地细碎化,解决土地空间结构问题的技术,是一种土地空间归并的实际行动,伴随着道路、水利设施和其他附属服务设施建造。12土地整理国内研究状况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是我国土地整理由起步到较快发展的阶段,土地整理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显著成效。土地整理基本实现了由自发、无序、无稳定投入到有组织、有规范、有比较稳定投入的转变。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1号文件,首次在国内提出了土地整理的概念。199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才正式确立土地整理是一种以调整土地状态、保护耕地为主要特征的国土整治措施。几年来,我国逐步明确了土地整理

13、的基本政策和目标任务,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开展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以建设促保护开展了资源调查,基本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体系,组织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确立了政府投资主渠道,社会投入机制开始形成建立了以项目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土地整理的专业机构和队伍。罗明等学者认为土地整理学可划分为土地利用学、土地系统工程学和土地信息工程学三个部分6。蒋一军通过对农地整理的实践研究,认为土地整理指对未利用地、废弃地、中低产田土、闲散地等进行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以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高向军认为,当前我国土地整理的基本内涵是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

14、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7。彭补拙等学者认为,土地整理分为城市土地整理和农村土地整理。丁松、罗昀等学者从其他角度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土地整理是指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实施的各项土地建设工程的实施及其土地产权调整。我国现行土地整理工作采用的是行政主导型土地整理运作模式,整个土地整理过程通过行政方式推动。2土地整理与土地综合整治概念辨析21土地整理概念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

15、济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率的良性循环。我国的土地整理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土地整理主要指农地整理,广义的土地整理包括土地的复垦和开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89。土地整理初步形成了农用土地整理、村庄土地整理、城镇土地整理、工矿废弃地整理以及综合土地整理等一系列模式。22土地综合整治概念土地整理只对土地进行改造,而单存对土地的改造并不能完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个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出现,完成土地整理无法完成的任务。土

16、地综合整治的概念于国外土地整理的概念有相似之处。土地综合整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用地、开发、保护、治理、法规、规划、管理等诸多要素。概括地说,土地综合整治是通过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土地、资本、技术结合,对人(农民)、产业以及社会经济进行综合的统筹安排,使农民从被动城镇化到主动城镇化。土地综合整治具体概念是对农村地区低效和不合理利用的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土地利用活动,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整治。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土地整理与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内容的区别31土地整理的研究内容土地整理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

17、面一是农村土地整理,主要是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来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耕地的结构调整、归并零散地块、农田的平整和土壤改良,道路、沟渠及水利设施的建设,农地的权属变更,村庄改造,村镇企业用地的规划及非农业建设废弃地的复垦等都属于农村土地整理的范畴。二是城镇土地整理,是指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的配置和再规划,包括旧城改造,城市用地的置换及调整,盘活存量等,通过土地重划和整理,达到内涵控潜,控制外延,集约用地的目的,以推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三是大型建设项目用地的整理,包括大型独立工矿、交通、水利、能源等建设直接破坏土地以及水库下游河道土地的整治开

18、发等。四是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包括防洪设施的建设,砂化土地及盐碱地的改造,荒山开发,退耕还林还牧,受破坏自然景观的修复和增设以及森林土地整理等10。32土地综合整治的研究内容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对农用地、未利用地、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开发复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1。二是推进基本农田建设。扎实推进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建设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切实提高基本农田生产能力。三是加快村镇改造建设。以中心村(镇)为重点,通过对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建成“规划科学、村容整

19、洁、设施配套、服务齐全、生活舒适、邻里和睦、管理民主”的农村新社区。四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明晰土地产权,推进土地流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积极引导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增收12。五是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通过优化村庄布局、节约集约用地,合理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保障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需求,拓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筹措途径13。相比土地整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内容更加丰富,是综合性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农村面貌,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是有效

20、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平台,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启动点和现实载体。4土地综合整治的研究进展41土地综合整治的保障措施为有效保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强化规划编制与实施。(2)加大资金整合投入。统筹利用耕地开垦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资金,明确新资费专项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项目,其支出范围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与基本农田建设等,并需设置相应子项目,以备日后审计与稽查。(3)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加大市场配置力度,筹措落实整治资金。(4)保障农村建设用地。通过农村土地综

21、合整治,推动农户的相对集中居住,整合村镇建设用地空间,保障村镇建设用地合理需求。(5)建立宅基地流转机制。对需要流转的农村宅基地,应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确保集体土地依法有序流转。(6)严格项目质量管理。加强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选址立项、规划设计、招投标、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竣工验收的管理,确保项目质量。(7)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要按照整治前农民乐意、整治中农民参与、整治后农民满意的原则,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8)加强项目组织领导14。42土地综合整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土地综合整治需要适应本地区城镇发展的需要。进行土地综

22、合整治一定要适应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不能一拥而上,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2)土地综合整治要充分考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征得农民的同意,这是实施的先决条件,也是成败的关键15。(3)土地综合整治需要解决好资金平衡的问题。进行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推动,资金平衡问题至关重要。5结束语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是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重大举措。全面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农村面貌,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有效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平台

23、,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启动点和现实载体。参考文献1叶剑平,张有会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程纲,雷宇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热的冷思考J国土资源导刊,20103ERICHWEIB联邦德国的乡村土地整理M贾生华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44吴大琴苏联的土地整理M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教研室译1954,1305国家土地管理局规划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情报所国内外土地整理借鉴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8,3163796罗明,龙花楼土地整理理论初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660647高向军土地整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中国国土资

24、源报,200511038姜爱林,姜志德论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学界定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L149彭荣胜论土地整理与土地用途管制在耕地保护中的互补作用J中国上地科学,2001,153151710GIEDRIUSPASAKARNIS,VIDAMALIENETOWARDS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INCENTRALANDEASTERNEUROPEAPPLYINGLANDCONSOLIDATIONJLANDUSEPOLICY,27201054554911高明耕地可持续利用动力与政府激励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2孟勤国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8,

25、13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14MANUELCASTELLS,URBANTHEORYANDURBANIZATIONINCHINAJ,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0515袁珹制度变迁过程中农民土地权利保护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本科毕业设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RESEARCHONRURALLANDCOMPREHENSIVEIMPROVEMENTINTHEBACKGROUNDOFURBANRURALINTEGRATION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I城乡统筹背景下的

26、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摘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土资源部面对城乡统筹的新形势提出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新举措,目前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只在一些地区进行了试点性的探索。开篇介绍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提出过程,进而总结出了“成都模式”、“天津东丽模式”、“湖南模式”,并提出了“基于项目目标”和“基于复垦区农村居民安置”两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体系。最后,针对目前项目开展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土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土地流转RESEARCHONRURALLANDCOMPREHENSIVEIMPROVEMENT

27、INTHEBACKGROUNDOFURBANRURALINTEGRATIONABSTRACTRURALLANDCOMPREHENSIVEIMPROVEMENTISPROPOSEDBYMINISTRYOFLANDANDRESOURCESAFTERTHETHIRDPLENARYSESSIONOFTHE17THCENTRALCOMMITTEEOFTHECPCITISANEWMEASURETOSETTLETHECHINESERURALPROBLEMSITHASNOTGENERALLYCARRIEDOUTINTHECOUNTRYBYNOW,BUTONLYTRIEDINSOMEAREASTHISARTIC

28、LEDESCRIBESTHEPROCESSOFITSEMERGENCEANDSUMMARIZES“CHENGDUMODE”、“TIANJINDONGLIMODE”、“HUNANMODE”THISARTICLEALSOPROPOSESTWOMODESYSTEMSOFRURALLANDCOMPREHENSIVEIMPROVEMENTWHICHBASEON“PROJECTOBJECTIVES”AND“RESETTLEMENTOFRURALRESIDENTSINTHERECLAMATIONDISTRICT”FINALLY,THISARTICLEPROPOSEDRELATEDSOLUTIONSTOWAR

29、DSITSSHORTAGEKEYWORDSRURALLANDCOMPREHENSIVEIMPROVEMENTMODELANDCONSOLIDATIONTHELINKINGOFRURALCONSTRUCTIONLANDDECREASEANDURBANCONSTRUCTIONLANDINCREASECIRCULATIONOFLAND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I目录1研究背景3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概念的提出321传统的土地整理3211传统土地整理发展过程3212传统土地整理的概念42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523传统的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合起来,诞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53农村土地

30、综合整治概念、意义及目标63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概念63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意义63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目标6331激活农村土地资产,提高农民生活选择的自主性6332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7333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74全国典型地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总结741成都模式8411成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概况8412明确农村土地产权8413搭建土地流转市场平台942天津东丽模式10421天津市东丽区华明示范镇巧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1043湖南模式11431娄底市中阳村开展农用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12432湖南松西子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生态、旅游村庄135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体系1

31、451基于项目目标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体系14511改善耕种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型模式14512改善居住环境,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型模式14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II513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村休闲旅游发展型模式15514激活农村土地市场,发展农村非农经济型模式15515综合模式1552基于复垦区农村居民安置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15521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模式15522村庄强化升级模式16523农村居民城市化模式166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现状存在的问题176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及相关规划衔接有待加强1762整个行业有待规范1763项目资金投入受到制约,惠农资源与资金整合难度大176

32、4项目效益发挥及成果维护有待完善1765部分地区基层重视程度不够,群众意愿受尊重不足187做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要求与保障措施1871做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要求1872做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保障措施18721科学编制规划,做好示范性项目18722完善行业管理19723多途径解决项目资金问题19724推进改革,探索建立长效机制19725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19参考文献20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31研究背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

33、要时期。土地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载体,是其在空间上的落实。土地利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有利于人类今后的长远发展1。因此土地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与我国最终能否实现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而我国当前土地资源的利用存在明显问题,就农村土地来说,耕地占用现象日趋严重,土地浪费现象普遍,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其中农村宅基地闲置现象严重,农村产业用地铺张浪费,且产业不具规模2。早期,我国把土地整理、土地整治作为挖潜农村土地、实现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手段。但是单存对土地的改造并不能完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一个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可以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出现。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国

34、土资源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适时提出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吸收了其它农村土地保护和改善手段的基础上,完成了别的途径无法完成的任务。土地综合整治提高了耕地的生产能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优化了用地结构,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改善了农村面貌,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和支持。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概念的提出21传统的土地整理211传统土地整理发展过程“土地整理”一词在国外最早问世于德国,随后法国、俄国、加拿大等国也沿用这个名词3。土地整理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广泛应用于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的战后城市重建工

35、作。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快速城市化的压力下,韩国、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土耳其和欧美等国家或地区,基于在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等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将土地整理作为政府有限投资背景下4土地供应与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4。德国是各国土地整理效仿的先进国家。日本将土地整理作为城市发展的必需工具,通过土地整理,把分散的不规则的农用地块重划,并在此基础上修建新的道路和基础设施,而且把整理后的土地细分为可供城市商业、住宅、工业等建设的城市宗地5。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重划,分为农地重划和市地重划,是一种综合性的土地整理,其农地重划是将一定区域内经济效益不佳的农地加以重新规划整理,建

36、立标准丘块,使每一块农地都十分方整,并通过土地交换分合,使农户原本分散的耕地集中,便于农业耕种及机械化操作。其市地重划是在当地政府指导下,避开土地征收的弊端,要求土地所有人将地块交出,由市地重划机关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对地块进行统一整理、开发,并配以公共设施,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根据台湾地区的规定不得少于原土地面积的55)返还原土地所有人。整个过程中,重划资金由原土地所有人按其所有地块面积分摊垫付,而收益则由重划后土地的增值收益进行补偿,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收益主要表现为社会和公共收益6,7。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是我国国内土地整理由起步到较快发展的阶段,土地整理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显着成效。1997年

37、中共中央、国务院第11号文件,首次在国内提出了土地整理的概念。199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正式确立土地整理是一种以调整土地状态、保护耕地为主要特征的国土整治措施。这些年来,我国逐步明确了土地整理的基本政策和目标任务,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开展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以建设促保护;开展了资源调查,基本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体系,组织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确立了政府投资主渠道,社会投入机制开始形成;建立了以项目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土地整理的专业机构和队伍8。212传统土地整理的概念1998年原国家土地局将土地整理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

38、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9。该定义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土地整理,主要包括城市土地整理和农地整理。在现阶段,国土资源部的土地整理内容将逐渐涵盖传统的农地整理以及土地的复垦和开发,但重点仍是狭义的土地整理即农地整理,也即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10。总的来说传统的土地整理项目,偏重农地整理,其新增的耕地指标主

39、要用于占补平衡。5即单纯的土地整理,只是改善了农民的耕种条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民还是守着那点土地。”2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具体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实现以原有宅基地置换商品房,且项目区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建设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小城镇,创造新农村建设新模式2。暨通过复垦减少的建设用地可以作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布局在小城镇周围,而这一新增建

40、设用地可以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出让,出让所获得的资金用于复垦、土地整理、农居点建设等整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复垦土地的产权仍属于原集体所有,新增的建设用地产权则属于国家所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更多的是侧重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整理复垦,其节约出来的用地指标可用于城市建设,其中的指标收益完全可用于新农村建设,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房建设的补助,拆旧地区复垦出的耕地面积必须大于或等于建新地区占用的耕地面积,质量不低于被占用耕地。这就极大地推进了农村村落面貌的改变,应该说是一个创造性的变化。23传统的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合起来,诞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传统的土地整理项目,偏重农地整理

41、,其新增的耕地指标主要用于占补平衡,虽然改善了农民的耕种条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侧重点是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与复垦,就新农村建设而言,也具有一定局限性。随着城乡统筹的发展,国土资源部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提出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理念,将传统的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组合起来,统筹实施,并且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问题,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传统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互补充的完整平台,发挥了112的叠加效应。6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概念、意义及目标3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概念土地综合整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

42、用地、开发、保护、治理、法规、规划、管理等诸多要素。概括地说,土地综合整治是通过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土地、资本、技术结合,对人(农民)、产业以及社会经济进行综合的统筹安排,使农民从被动城镇化到主动城镇化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具体是指在过往土地整理的基础上,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结合新农村毛坯房、危房改造,对农村地区低效和不合理利用的田、水、路、林、村、房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土地利用活动。包括对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及其上的附着物进行综合整治,探索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村非农经济,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3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意义通

43、过对农用地、未利用地、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开发复垦,有利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建设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有利于推进标准农田质量和基本农田整理力度的提升,提高基本农田生产能力;通过对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有利于加快村镇改造,建成“规划科学、村容整洁、设施配套、服务齐全、生活舒适、邻里和睦、管理民主”的农村新社区;通过明晰土地产权,推进土地流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引导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增收;通过优化村庄布局、节约集约用地,合理调整农村土地利

44、用结构,结合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有利于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保障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需求和拓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筹措途径11。3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目标331激活农村土地资产,提高农民生活选择的自主性我国农村集体拥有大量土地,据测算,我国农村耕地和宅基地总价值达到3859万亿,户均约15万元。我国农民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受当前土地政策限制,不能将这部分资产转变为资本。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对原来分散、零乱的村落进行改造,挖掘出大量土地,实现7土地资源的整合提升和集约利用;农村减少的建设用地可以满足城市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同时给土地综合整治带来项目资金;整理出的农用地可

45、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项目招商,实现农地的规模经营;还可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激活农村土地资产。从而农村居民拥有的资本量大增,在生活上具有更多的自主性,提高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扩大内需,刺激社会经济增长。332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我国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以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城乡差距变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失衡12。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改变土地的利用组合与利用形式,对农村土地进行科学、合理、充分、高效的利用,引入更为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配备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使农村居民在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方面享受的待遇与城市居民均等化

46、,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提高生活水平。333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建立城乡统筹的生态保护体系、污染治理体系、生态补偿机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全国典型地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总结我国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高度重视,将其视为加速我国城镇化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有效途径,各个地区也在根据国家政策和自身情况,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010年上半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领导,首批确立了安徽、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山东、湖北、广西等10省区为整

47、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省,中央明确示范建设重点是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项目。示范建设期为2010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260亿元,用于这10个示范省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示范工作13。各地区都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试点项目,这其中不乏一部分典型地区较好地理解了土地综合整治的含义,并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城乡的统筹发展。本文在对各地开展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式,分别为“成都模式”、“天津东丽模式”、“湖南模式”,下文将对这三个模式进行介绍。841成都模式成都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

48、列,尤其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该市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既坚持了尊重农民和维护农民利益,又很好地发挥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体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同时农村支持城市,为城市生存提供环境。成都在结合当地的政策,在搭建土地流转市场平台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其经验和做法得到政府及相关专家的肯定。本文在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成都模式”。“成都模式”主要体现在明确农村土地产权,搭建土地流转市场平台两个方面。下文将从成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概况,明确农村土地产权,搭建土地流转市场三个方面进行介绍。411成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概况成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已从单一追

49、求耕地占补平衡逐步发展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重要措施,成为加快灾后农房重建的重要保障,是继2005年四川省政府在金堂县启动“金土地工程”以来的又一重大举措。成都市在2009年提出,计划用56年时间全部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平均每年整理耕地50万亩,整理农村居民点5万亩6万亩,新增耕地面积4万5万亩,节约农村建设用地3万4万亩,每年改善6万8万户农民的居住条件。成都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特点是(1)项目开展前先进行农村土地整治规划。(2)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工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3)坚持推动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同时体现新农村建设“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的原则。(4)开展“1N”的项目运作模式,以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资金为主体,聚合交通、水务、环保、农业、林业等部门的涉农资金,充分发挥综合效益。(5)结合农村土坯房、危旧房改造,综合开展田、水、路、林、村、房整治,整体推进,促进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居住条件有效改善14。412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打破原有土地界线,同时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实现土地的有序流转,因此要做到权属的清晰。成都市各地在土地综合整治前,开展了产权制度改革,提前做好地籍调查、确权、登记工作,尽可能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