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及护理,回 顾,什么是急性心肌梗塞? 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 卧床、镇静、吸氧、生命体征监测、静滴硝酸甘油、解除疼痛、 溶栓治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型术(PTCA)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主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抗凝、治疗并发症等,急性心梗病因与发病机制,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偶为冠脉持续痉挛等)导致管腔内血栓形成(血流中断),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或血压剧升,左心室负荷,儿茶酚胺分泌,心肌血氧需求,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侧支循环未建立基础上,其基本发病机制为:,病变血管粥
2、样斑块出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休克、脱水、出血、严重的心律失常或手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心排出量,心肌血氧供需矛盾,心肌血氧供应持续减少,心肌梗死,临床分型按梗死灶的大小及其在心壁的分布情况,分为三种类型:1、透壁性心肌梗死;2、灶性心肌梗死;3、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定位诊断,梗死部位 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出现的部位 梗死部位 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出现的部位 前间壁 V1、V2 前壁 V3、V4 前侧壁 V5、V6 、I、aVL 广泛前壁 V1 V6 高侧壁 I 、aVL,高一肋间的 V5、V6 下壁 、aVF 下侧壁 、aVF、aVL、V5、V6 下间壁 、aVF、 V1、V
3、2 正后壁 V7、V8 、V9 右室 V3 R 、V7 R,心肌梗死后各种心肌酶的变化,心肌酶 CPK、CPK-MB AST LDH 开始升高时间 58h 612h 810h达到高峰时间 24h 2448h 4872h恢复正常时间 4872h 36d 12w,应用PCI和溶栓剂早期灌注可减小梗死面积,增加左室功能,并减低充血性心衰的发生,从而使急性期及远期死亡率下降。,再灌注心肌:,起病36h最多在12h内,冠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再灌注,静脉溶栓与介入治疗比较,静脉溶栓优缺点:迅速、简便再通率75%-95%残余狭窄明显再堵率15%-25%颅内出血发生率0.5%-0.9
4、%部分病人不宜溶栓:出血史、过敏等,介入治疗优缺点:开通率95%以上无出血并发症住院期心脏缺血事件再发率低(7%)需要技术、人员、设备开通时间延迟,溶栓治疗,溶栓是以纤维蛋白溶解原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解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而溶解冠脉中的血栓,最佳时机是起病3-6小时最多12小时,一溶栓的基础,1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AMI的主要发病原因,90已经冠脉造影及尸检证实,斑块破裂 裂隙形成血栓。,2对心肌抢救程度有时间 依赖性,溶栓开始越早,梗塞相关血管开通越早,效果越好,时间就是心肌,就是生命。,3早期溶栓可降低AMI的死亡率,二溶栓的目的,1尽早、充分开放梗塞相关冠状动脉 2尽可能挽救缺
5、血濒临死亡的心肌,保存左室功能3.降低死亡率4.预防缺血或梗塞的延展、复发,三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1)2个及以上相邻导联ST抬高(胸导联0.2mv,肢体导联0.1mv),或AMI病史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小时内,年龄75岁者。(2)ST段抬高,发病12-24小时,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广泛ST段抬高的病人,仍可以考虑溶栓。,注意1.AMI合并有束支阻滞、ST段抬高的AMI溶栓效果好 2低血压病人,也可溶栓3再梗、糖尿病病人都可溶栓4ECG正常的心梗不溶栓(本身死亡低,溶栓后死亡率不下降),5ST段下降的心梗不溶栓 6非Q波性心梗不溶栓 7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不溶栓 8泵衰竭不溶栓
6、,2禁忌症,(1)近期活动性出血(月经除外) (2) 既往任何时间有脑出血者,1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者 (3) 2周内有创伤史或大手术史 (4)颅内肿瘤 (5)不能压迫止血的动脉穿刺者 (6)妊娠(7)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 (8)长时间的心肺复苏(10分钟)(9)可疑主动脉夹层(10)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相对禁忌:(1)超75岁 (2)有SK过敏者,用 Uk或rt-PA,四.用药途径,经冠状动脉溶栓 先用导管经动脉插入冠状动脉再注射溶栓药物,其成功率为6889。但是由于冠状动脉内溶栓需要进行动脉插管,可能会延搁一定时间 .经静脉溶栓 静脉内溶栓治疗不需插管,而且可在一般医
7、院内进行,甚至可在救护车中进行,有效率为5095不等。,1、第一代,主要由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组成。具有一定的溶栓效应,但存在着很多缺陷。表现为:(1)半衰期很短,需要连续注射方可达到治疗目的。具有较多副作用,如使用UK进行治疗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导致了抗凝状态的形成。(2)注入体内后易产生抗体,限制了溶栓作用的发挥,易导致出血综合症和促发SK介导的血小板凝集。(3)纤维蛋白选择性差,除激活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原外,还同样激活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从而激活了纤溶系统,使得凝血系统严重受损。,使 用 方 法,尿激酶(UK ) : 150万IU 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 再加入 5% 10% 葡萄糖液体
8、100ml中, 30分钟内静脉滴入。 尿激酶滴完后12小时, 皮下注射肝素, 每 12小时一次, 持续3 5天链激酶(SK)或重组链激酶( rSK ):150万U 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 再加入5% 10% 葡萄糖液体100ml中, 60分钟内静脉滴入。,2、第二代,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scu-PA)和甲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复合物(APSAC)为代表。具有很高的纤维蛋白选择性。在血栓中的局部纤溶作用强。仍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表现为:1)t-PA和scu-PA在体内的半衰期很短,只有连续注射方可达到治疗目的。从而导致出血倾向。2)临床观察,治疗后疏
9、通的血管易出现再次堵塞3)APSAC半衰期虽较长,但如果给药太快会引起低血压和系统性纤溶系统的激活。,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使 用 方 法,使用前先用肝素5000U静脉注射t-PA100mg在90分钟内给予,先静注15mg,继而30分钟静滴50mg,其后60分钟静滴35mg使用后可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普通肝素每12小时使用一次,改 良,近年来,用分子生物学和化学方法研制了一些PgA的突变体、嵌合体、单抗和Pg A的结合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价格昂贵,而溶栓治疗中仍会碰到以下一些问题:1)20%-30%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对溶栓药物无反应,且对于陈旧性血栓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2)5%的病人
10、出现急性再堵塞。4)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1%。5)对于半衰期短的溶栓剂,治疗时需要频繁给药,使治疗成本较高。,3、第三代溶栓剂纤溶酶,克服了第一代和第二代PgA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表现为:1)可以直接作用于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将其降解,并对陈旧性血栓有独特的疗效。2)在体内可降解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粘度,拮抗凝血酶,从而降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3)在体内的半衰期较长,4)对体内纤溶系统无明显激活作用,因此不具有出血倾向。5)该品纯度高,毒副作用大大降低,使用更安全,而且作用迅速,疗效好。,五联合用药,1阿斯匹林 ASP 2肝素3ACEI和硝酸甘油4受体阻滞剂,不主张合用
11、,(1)不主张常规使用类抗心律失常药物(2)不用钙通道阻滞剂:使心梗发生率增加(3)镁盐:只有用于AMI合并Q-T综合症,尖端扭转室速和低钾不易纠正时使用,六监测指标,(1)ECG(2)血清酶及生化指标:GPT、GOT、CK-MB、LDH、肌凝蛋白血轻链等。 (3)血常规(4)血小板(5)凝血酶原时间(1214秒正常)(6)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3035秒)(7)凝血蛋白溶解时间(正常120分,3060分表明纤溶激活状态)(8)纤维蛋白溶解产物(EDP)(正常50% 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血清CK-MB心肌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以内),急性下壁心梗 溶栓前心电图,溶栓后两小时心电图,
12、十溶栓治疗的局限性,1溶栓药物使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率的极限为7595,TIMI 3级只有30-55 2自静脉给药到血管开通需要一定时间35分钟 3临床判断再灌注指标无特异性,不可能都做冠脉造影 4严重出血并发症为0.5-1%,并且不可预测 5左室功能改善的程度有限,EF提高1-2个百分点,局部梗塞室壁运动改善1520 6有禁忌症,适应症,不是100的病人都可溶栓,7.早期危险,即溶栓后头24小时死亡率增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1)溶栓晚于4小时,第一天死亡率高,35天死亡率下降,总死亡率下降 (2)有高血压者,第一天死亡率高,35天死亡率下降 (3)65岁以上者有类似情况而在4小时内溶栓者,第1
13、天、35天死亡率都下降原因:(1)溶栓后心脏破裂多在第一天 (2)溶栓后脑出血多在第一天因此:强调早期溶栓,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不要说哪种溶栓药物效果好,而要分析病人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出血倾向等。,8.残留冠脉狭窄,防碍存活心肌的恢复9.晚期再缺血、再梗死发生率高10.高危病人效果不理想(心源性休克),溶栓前护理,常规给予一般护理:入住CCU病房、专人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吸氧每分钟4-6升、监测生命体征、止痛等。溶栓前详细询问有无禁忌症,测量血压检查血常规、心肌酶、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血型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使用溶栓药物一路。第二通路保证补液及加用抢救药物备好抢救器械、药品、物品
14、。,溶栓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在血栓溶解、冠脉血流再通的瞬间,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更为明显。早期心理:减轻恐惧、焦虑,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能够主动配合治疗。,监 测 项 目,1、症状及体征: 询问患者胸痛有无减轻及减轻的程度, 观察皮肤粘膜、咳痰、呕吐物及尿中有无出血征象。2、定期做全套心电图导联电极位置应严格固定。3、严密监测血压,溶栓中每10min测血压一次,溶栓结束后3h内每30min测血压一次,然后每小时测一次,血压平稳后再延长测量时间,若出现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考虑是是使用血管扩张剂原因或合并出血可能,应尽快处理4、用肝素者需监测凝血时间
15、。5、在滴完的30min、1h、2h分别做心电图,并以患者疼痛发病开始8h、10h、12h、14h、16h、18h、20h分别抽血查心肌酶、肌红蛋白,以了解酶峰时时间。,溶栓后的护理,加强病情观察:详细倾听患者主诉,评估胸痛改善情况有无减轻,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等;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酶检查,从持续胸痛8小时后1次/2小时抽血复查心肌酶共8次,以后每天复查一次心肌酶。 溶栓成功后观察:溶栓成功后冠脉内仍有残余狭窄,易再发生心梗,故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再发生心绞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及心律失常情况和心电图改变等。有无神志、瞳孔有无改变、头痛、恶心、意识障碍等脑
16、出血征兆,有无牙龈出血、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征兆,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注意尿液和分泌物变化。,溶栓后常规用药,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波立维联合用药保护心肌: ACEI 硝酸酯类 B受体阻滞剂 :降低死亡率、猝死率 及再梗率,应尽早使用,出 院 指 导,1、保持稳定的情绪,生活规律,劳逸适当。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2、合理安排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饱过多,戒烟酒。多吃水果、蔬菜,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心情轻松,避免用力排便及情绪激动。 3、定期复查:坚持药物治疗,定期复查了解心脏功能,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4、适度锻炼身体: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功能,调节血液供应,减少心绞痛和再次梗塞的发生。1
17、-2天绝对卧床休息,无胸痛后第3天床上活动,第4天可离床活动,活动应循序渐进以不出现不适为宜逐渐增加活动量。 5、避免过度疲劳,禁屏气,一般脉率应控制在100次左右,如出现胸痛、气急、大汗、头昏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活动,及时就诊。 6、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用。,总 结,如有证据显示梗死相关血管持续闭塞或开通后再闭塞,如下降的ST段再次抬高等提示患者发生再梗死,应该血管造影并根据情况进行血运重建治疗或行PCI。如不能迅速(症状发作后60min内)进行PCI,可考虑进行再次溶栓治疗,虽然PCI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的特点,仍是减少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选择恰当的适应证,减少出血并发症,在最短的时间内溶解血栓开通血管治疗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时需要规范地进行辅助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可大大提高血管开通率。,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