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十一章神经.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64014 上传时间:2018-08-01 格式:PPT 页数:145 大小:4.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第十一章神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生理学第十一章神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生理学第十一章神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生理学第十一章神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生理学第十一章神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1章 神经系统,钟祎A1-624广州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周围神经系统,主要内容,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第三节 反射过程中的信息传递第四节 感觉的形成第五节 躯体运动的调控第六节 内脏活动的神经调节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及睡眠,第一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二、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纤维:神经元长轴突外面包有神经膜或髓鞘,称为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一)神经元1.神经元的功能形态特征, 接受和传递信息 加工处理信息 部分有内分泌功能,神

2、经元的主要功能:,突触小体,神经纤维,树突棘,2.神经元的分类投射神经元:轴突长,通过传导神经冲动传送信息中间神经元:大量树突,整合信息,局部信息传递,3.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最高的细胞,轴丘上分布阳离子通道,可产生动作电位,4.神经元的再生与增值不可再生,某些脑区存在具有增生能力的前体细胞,(二)神经纤维1. 神经纤维的分类,按传导速度(传出纤维):A、B、C(快到慢)按直径和来源(传入纤维):I、II、III、IV,直径,有无髓鞘,髓鞘厚度,温度,2.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3.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完整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绝缘性:信息互不干扰 双向性: 相对不疲劳性,顺,

3、逆,维持神经元结构功能的完整性,变性,变性,4. 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axoplasmic transport)概念: 轴突内借助轴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顺向运输细胞器、可溶性成分等逆向运输神经生长因子、病毒、毒素等,脊髓灰质炎,5.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tropic action) 营养性作用:神经末梢释放营养性因子调节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 局麻药 阻断神经冲动传导 肌肉代谢无变化 切断神经 肌肉萎缩,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PNS)星形、少突和小胶质细胞 (CNS),二、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一)胶质细胞的特

4、性1. 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2. 胶质细胞之间有低电阻的缝隙连接3. 静息电位较高4. 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缺少钠通道,二、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 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2. 隔离、绝缘与屏障作用3. 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参与信息传递4. 调节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5.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作用6. 参与创伤的修复,第二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一、化学性突触传递二、电突触传递,突触(synapse) 概念:神经元之间的相互接触并且传递信息的部位,是神经系统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一、化学性突触传递,1. 突触的主要结构特点,突触囊泡 /突触小泡,Synapti

5、c vesicle,分类:轴突树突 轴突胞体 轴突轴突,Serial synapses,reciprocal synapses,mixed synapses,2.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电-化学-电)AP传至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入突触前末梢突触囊泡膜和 突触前膜融合递质从突触囊泡释放扩散至后膜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离子通透性改变 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3.突触传递的效应:突触后模的电位变化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与后模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兴奋性神经递质作

6、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取决于: EPSP和IPSP的代数和 超极化兴奋性下降 去极化兴奋性升高AP的产生: 机制去极化达阈电位 部位轴突始段(轴丘) 扩布双相,Na+,(二)中枢抑制1.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1)概念: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递质)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 2)形式:传入

7、侧支性抑制:侧支通过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回返性抑制:侧支通过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抑制自身及同一中枢神经元,A1,B,A2,1.突触后抑制3)意义: 传入侧枝性抑制: 不同中枢间的活动得到协调 回返性抑制: 及时终止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使同一中枢许多神经元活动同步化,2.突触前抑制 (presynaptic inhibition) 概念:抑制是由改变了突触前膜的活动引起 结构基础: 轴-轴突触 机制:末梢B兴奋时释放递质与末梢A上相应受体结合 A发生部分去极化 传来的AP幅度 内流Ca2+数量 释放的兴奋性递质 突触后神经元EPSP意义:调节感觉传入活动,(三)非突触性

8、化学传递 1.结构基础:曲张体轴突末梢分支上串珠状膨大结构分布:肾上腺素能 单胺类 2.传递过程:曲张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成分上受体,(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3 特点:无特化的突触前膜和后膜结构(前后成分非一一对应)作用部位分散故无特定靶点间隙距离较大,递质扩散远传递时间较长且长短不一传递效应的产生与否取决于突触后成分上有无相应受体,(四)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突触延搁(synaptic delay) 3.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突触传递的可塑性,(五)神经递质和受体1.神经递质的概述概念: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的受

9、体,并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1)确定递质的标准突触前神经元有相应的前体和酶,并能合成该递质 储存于突触小泡内且能释放至突触间隙 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产生生理效应存在有使其失活的机制 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2)神经递质的代谢 合成: 酶的催化、核糖体的翻译等 储存: 囊泡 释放: Ca2+ 依赖性释放 降解: 酶促降解、重摄取 重摄取和再合成,(3) 递质的共存(co-existence) 概念: 多种递质共存于同一神经元内 意义: 协调某些生理过程 比如:乙酰胆碱与血管活性肠肽共存于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末梢(4)神经调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

10、调节和改变原有的突触传递效能,并不直接引起突触后效应,2.中枢的主要神经递质(1)小分子递质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 谷氨酸 多巴胺 5-羟色胺 甘氨酸 GABA(2)神经肽(一般不被重复循环利用)P物质 血管升压素 催产素 血管活性肠肽强啡肽 血管紧张素II(3)一氧化氮,3.神经受体位于细胞膜、胞质及细胞核内的大分子物质,能与某些化学物质特异性结合,产生特定生物学效应。配体: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化学物质 激动剂(agonist) 结合后产生生物效应 拮抗剂(antagonist) 结合后不产生生物效应,(1) 神经系统的主要受体及压型,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acetylcholine,

11、Ach)概念: 胆碱能神经元(cholinergic neuron) 以Ach为递质的神经元(中枢) 胆碱能纤维(cholinergic fiber) 以Ach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外周) 分布: 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 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 少数交感节后纤维,胆碱能受体能与Ach特异性结合的受体,M受体激活时的效应,心脏活动抑制,支气管平滑肌、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虹膜环形肌收缩,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骨骼肌血管舒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2. 单胺类递质及其受体,多巴胺及其受体,5-羟色胺及其受体,组胺及其受体,自学,(1)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no

12、repinephrine, NE; epinephrine, E)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NE为递质的神经元;分布:低位脑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E为递质的神经元;分布:延髓肾上腺素能纤维以NE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分布:多数交感节后纤维, 受体的特性:G-蛋白耦联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与NE或E特异性结合的受体,(2)受体分类(,),中枢,NE: 心血管活动,情绪,体温,摄食,觉醒,E: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外周,多数交感节后纤维末梢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都有肾上腺素能受体,(3) 配体的特性:NE对受体的作用较强;E对和受体的作用都强;异丙肾上腺素主要对受体有强烈作用。,(4) 效应:,NE+,血管(皮

13、肤肾胃肠),子宫,虹膜辐射状肌 收缩,小肠平滑肌 舒张,NE+,血管(骨骼肌、肝脏)子宫,小肠,支气管 舒张,心肌 收缩,(5) 阻断剂: 受体 酚妥拉明( 1 2 ); 1受体-哌唑嗪; 2受体-育亨宾; 受体 普萘洛尔(1 2); 1受体 阿提洛尔; 2受体 丁氧胺;,二、电突触传递 (一)结构基础:缝隙连接 两侧膜上有沟通胞质的水相通道分布: CNS 视网膜 (二)传递方式及特点:方式:小离子/小分子/局部电流/EPSP特点: 1. 信息传递快而稳定 2. 潜伏期极短,无突触延搁 3. 兴奋传递呈双向性,第三节:反射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一、反射与反射弧二、反射的基本过程三、反射的分类四、反射

14、中枢与神经池五、反射活动的最后公路原则六、反射活动的习惯化和敏感化,一、反射与反射弧,(一)反射: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环境变化所做出的有适应意义的规律性应答反应,(二)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中枢,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单突触反射,多突触反射,腱反射,脊髓,大脑,丘脑,三、反射的分类(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 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和较低级的反射活动。如觅食反射,防御反射,性反射。,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反射,属高级反射。如:望梅止渴,三、反射的分类(二)单突触反射与

15、多突触反射,单突触反射:反射弧中只有传入与传出两个神经元,经过一次突触接替,如腱反射。,多突触反射:如神经系统对血压、呼吸、消化、体温等活动的自主性调节,又比如肌紧张、屈肌反射等躯体运动性反射,第四节 感觉的形成一、感受器与感觉类型二、脊髓与低位脑干对感觉信息的传递三、丘脑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四、大脑皮质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五、痛觉,感觉:体内外的各种变化被机体感受,通过大脑皮质的分辨所产生的主观印象感觉的形成:三级神经元,两次突触接替第一级神经元:感觉神经节第二级神经元:脊髓背角或延髓的感觉核第三级神经元:丘脑,一、感受器与感觉类型,二、脊髓与低位脑干对感觉信息的传递,本体感觉,延髓,1.躯干和

16、四肢浅感觉传导路径 功能:痛觉 温度觉, 粗略触-压觉 途径:脊髓后角换元脊髓白质前连和交叉上行(脊髓丘脑侧束/前束) 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换元(一部分达中线区和髓板内核群) 投射到大脑皮层,2.躯干和四肢深感觉传导路径功能:本体感觉 深部压觉 皮肤的精细触觉途径:脊髓后角换元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换元交叉内侧丘系 丘脑的感觉接替核(后外侧腹核)换元大脑皮层临床联系:脊髓半离断离断对侧浅感觉障碍 同侧深感觉和辨别觉障碍,3.头面部各种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传入路径 脑神经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主核/中脑核)特定的传导路径 (三叉丘系)丘脑的感觉接替核(嗅觉除外),三、丘脑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一)丘脑与感觉有关的

17、主要核团1.特异性接替核(specific relay nucleus)丘脑直接接替除嗅觉以外的所有感觉传入,并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的核团。 后腹核:躯体感觉接替核 大脑中央后回 内侧膝状体: 听觉的接替核 大脑皮层颞横回 外侧膝状体: 视觉的接替核 大脑皮层枕叶,2.非特异性投射核(nonspecific projection nucleus)中线核、板内核、网状核接受脑干网状结构、嗅脑、脊髓和小脑的传入纤维,弥散性的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及皮下边缘结构。不产生特定感觉,但可以维持或改变皮层的兴奋状态3.联络核不接受上行感觉传入,与丘脑核团及大脑皮质有往返纤维联系,汇聚信息,协调功能,

18、头面部感觉纤维,躯干四肢感觉纤维,视觉,听觉,(二)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 1.特异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概念: 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联络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起源: 丘脑感觉接替核、联络核接受传入冲动:除嗅觉以外所有感觉投射特点: 经三级换元后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功能:引起特定感觉;激发大脑皮层产生传出冲动,2.非特异投射系统(no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概念:非特异性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起源:髓板内核群、中线核、网状核接受传入冲动: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fig)投射特点:经多次换元后弥

19、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四、大脑皮质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一)躯体感觉皮质 1.功能结构特征(1)分区躯体感觉I区:接受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纤维投射躯体感觉II区(2)分层由表入深分为、六层,(3)感觉柱(sensory column),躯体感觉皮质神经元从I层到VI层功能性的排列成纵向柱状结构,从而构成感觉皮层最基本的功能单位。同一个柱内的神经元对同一感受野的同一类感觉刺激起反应,是一个传入-传出信息整合处理单位。可塑性,2.躯体感觉I区(中央后回)(1)躯体传入信号在感觉区的空间分布 特点:不均等投射:皮质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精细程度有关倒立投射(但头面部

20、内部正立)交叉投射(但头面部双侧),2.躯体感觉I区(中央后回)(2)功能对躯体感觉精细定位感知身体受压的程度感知物体的重量、形状和大体结构感知质地材料等,3.躯体感觉区部位: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特点:a. 定位不精确 b. 双侧投射 c. 正立排列功能:S区可能只对感觉信息作粗糙的分 析,并与痛觉的关系较为密切,五、痛觉由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痛觉感受器引起的不愉快的、痛苦的、或厌恶的欲逃避的感觉。重要的自我报警机制。(一)皮肤痛觉感受器与初级传入纤维(二)痛觉上行传导通路(三)丘脑与大脑皮质在痛觉形成中的作用(四)内脏痛与牵涉痛,(一)皮肤痛觉感受器与初级传入纤维1.痛觉感受器:分布:游离神经末梢

21、(分布于皮肤表层,各类结缔组织,深部组织)特点:无适宜刺激2.初级传入纤维:A,C纤维,(四)内脏痛与牵涉痛内脏的病变引起的主观上的痛感觉1.内脏痛的临床特征(1)实质性脏器和肺实质对伤害性刺激不敏感,常由于包膜受刺激所致(2)中空器官对机械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激敏感(但对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3)定位模糊,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4)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及自主神经反应(5)常伴有牵涉痛,2.牵涉痛(referred pain)概念:内脏疾病引起远隔体表疼痛或痛觉过敏心肌缺血心前区、左肩、左上臂疼痛胆囊病变右肩胛区阑尾炎上腹部、脐周肾结石腹股沟区特点:体表放射部位比较固定应用:临床上

22、根据疼痛部位可以提示某些内脏疾病,第五节 躯体运动的调控一、躯体运动的概述二、脊髓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三、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四、小脑、基底核与躯体运动五、大脑皮质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一、躯体运动的概述分类:反射运动,随意运动,节律性运动,运动意愿或设想,运动程序和计划设计,运动执行,运动产生的基本中枢: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直接发出纤维支配骨骼肌收缩)最后公路原则: 各级中枢对运动的调节都要通过下行传导通路到达脊髓或脑干的运动神经核,并最终兴奋其运动神经元才能完成,二、脊髓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一)脊髓内与运动有关的神经元和运动单位1.与运动有关的神经元 (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23、:其轴突形成A有髓神经纤维,支配骨骼肌的梭外肌纤维,引起骨骼肌收缩运动神经元:功能未明运动神经元:轴突形成A运动纤维,支配梭内肌纤维,不能产生运动,但可以调节肌梭对牵张刺激的敏感性,2.运动单位(motor unit) 概念:一个神经元及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二)脊髓的躯体反射1.肌牵张反射 (muscle stretch reflex)概念: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同一肌肉梭外肌收缩的反射。类型: 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肌紧张 (紧张性牵张反射),感受器:肌梭,传入纤维:Ia类纤维,反射中枢: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传出纤维:A 纤维,效应器:梭外肌,(1)腱反

24、射(tendon reflex)概念: 快速牵拉肌腱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特点: 单突触反射(时程短、肌力大)临床意义: 减弱或消失反射弧 亢进高位中枢,股四头肌(伸肌),股二头肌(屈肌),Ia类传入纤维,抑制性传出,兴奋性传出,腱反射,(2)肌紧张 (muscle tonus)概念: 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特点: 多突触反射 (不同运动单位交替收缩;无明显动作)意义: 姿势反射的基础,(3)骨骼肌的感受器肌梭(muscle spindle) 长度感受器,传入冲动对同一块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腱器官(tendon organ) 张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对同一块肌肉

25、的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避免肌肉被过度牵拉而受损,肌梭:,2. 屈肌反射概念: 屈肌反射一侧身体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受刺激侧肢体关节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肢体屈曲 对侧伸肌反射较强刺激屈肌反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展对侧伸肌反射意义:保持身体平衡,3.脊髓的姿势反射,概念: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运动及张力,以保持或纠正身体的空间位置,(三)脊髓横断与脊休克1.脊髓动物: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的动物2.脊休克:突然在上颈部横断脊髓,动物立即失去所有反射,处于无反应状态,横断面以下所有躯体和内脏反射均减退消失。一段时间后会恢复部分反射活动。推论: 能完成某些简单的反射 正常时是在高位中枢调节下进行活动的,

26、三、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1.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 概念: 中脑上、下丘间切断低位脑干与高级中枢的联系伸肌肌紧张亢进,全身肌肉僵直主要表现: 四肢挺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二)脑干的姿势调节1.状态反射 概念:头部位置发生改变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都可反射性改变躯体肌肉紧张性,从而维持身体平衡,并为随意运动过程中需要的稳定姿势进行持续调整。 包括: 迷路紧张反射 (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 颈紧张反射 (tonic neck reflex) 2.翻正反射(righting reflex),四、小脑、

27、基底核与躯体运动(一)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前庭小脑功能:控制躯体平衡和眼球的运动临床联系:不能保持平衡,站立不稳2.脊髓小脑功能:协助大脑皮层适时控制随意运动(运动执行过程)调节肌紧张临床联系: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3.皮层小脑功能: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及储存生理联系:熟练生巧,小脑在随意运动中的作用,(二)基底核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杏仁核,尾状核,纹状体,1.基底核与大脑皮层之间的纤维联系,2.与基底核损害有关的疾病(1)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性疾病 代表:帕金森病(静止性震颤) 主要症状: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 动作缓慢、表情呆板,常伴静止性震颤。 机

28、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受损直接通路活动及 间接通路活动运动皮层活动受到抑制 治疗:左旋多巴,(2)肌紧张不全而运动过多性疾病 代表: 舞蹈病 主要症状: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舞蹈样动作 肌张力降低 机制:基底核GABA能神经元变性或缺损 间接通路活动及直接通路活动 运动皮层活动易化 治疗:利血平(消耗多巴胺),3.基底核的功能 运动稳定系统 与运动编程有关(1)可能参与运动设计和程序编制,并将设计转换 为随意运动.(2)可能与随意运动的产生与稳定、肌紧张调节、 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的处理等有关.,五、大脑皮质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运动的设计大脑皮层 基底神经节 皮层小脑,运动的执行脊髓小脑大脑皮层

29、,(一)大脑皮层运动区1.大脑皮层运动区(1)初级运动皮质(运动I区):支配特定肌肉收缩特征: 精细的功能定位,刺激一定部位皮质引起特定肌肉收缩倒置安排,但头面部正立区域大小与运动精细程度呈正比刺激一侧运动区,引起对侧肢体运动(交叉性支配),但头面部大部分为双侧支配,(2) 辅助运动区:参与运动计划和准备(3) 运动前区:根据视觉信息调节运动,(二)下行传导通路(1)皮质脊髓束:从运动皮质发出的最重要的传出纤维,皮质内囊脑干脊髓皮层脊髓侧束(80%):交叉支配功能:控制四肢远端肌肉(精细、技巧性运动),皮层脊髓前束(20%):双侧支配功能:控制躯干和四肢近端肌肉(姿势维持与粗大动作),四肢远端

30、肌肉,精细技巧性运动,四肢近端肌肉,躯干,姿势维持,粗大运动,第六节 内脏活动的神经调节一、调节内脏活动的外周神经特征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一、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内脏神经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包括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 肠神经(enteric nerve)分布:内脏,心血管,腺体,(一)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 1.交感神经系统(去甲肾上腺素, 受体) 2.副交感神经系统(乙酰胆碱, M N受体),1.交感神

31、经系统(去甲肾上腺素, 受体) 促使机体迅速适应环境的急骤变化 2.副交感神经系统(乙酰胆碱, M N受体) 促进机体的调整恢复和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及 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保证机体安静时基本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1.紧张性支配:无明显外来刺激的情况下,仍有一定频率的传出冲动,对所支配的效应器有持续微弱的调节作用。2.对同一效应器双重支配,功能互相拮抗3.受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可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血管张力反射、发汗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勃起反射) 2.反射受高位中枢的控制

32、,(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延髓“生命中枢”许多基本生命现象(循环、呼吸)的反射调节在延髓水平已初步完成 2.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1.体温调节: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2.水平衡的调节:视上核、室旁核 3.对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4.生物节律控制(可能部位:视交叉上核) 5.其他功能: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四)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边缘叶和边缘系统 组成:海马、穹窿、扣带回、海马回、胼胝 体、岛叶、杏仁核、隔区、下丘脑等 功能:对内脏的调节作用复杂多变 2.新皮层,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及睡眠一、大脑的优势半球与语言功能二、学习与记忆三、奖

33、惩系统与成瘾四、睡眠五、脑功能活动的重要检测技术,一、大脑的优势半球与语言功能(一)皮质联合区的基本功能(二)优势半球与两半球的分工1.优势半球(dominant hemisphere)功能区较大的半球,大部分在左半球2.两半球的分工左半球:以语言为基础的智力能力右半球:空间感,音乐能力等,(三)语言中枢,二、学习与记忆(一)学习与记忆的基本概念1.学习与记忆的概念2.学习与记忆的基本过程3.学习的主要类型4.记忆的分类5.遗忘(二)学习记忆的神经机制,人类的记忆过程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第三级记忆,2.遗忘:部分或完全失去回忆和再认能力 顺行性遗忘症:慢性酒精中毒 逆行性遗忘症:脑震

34、荡,老年痴呆症,四、睡眠(一)睡眠的特征和分期1.分期:入睡期、浅睡眠期、中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2.时相:慢波睡眠:循环呼吸肌张力等活动均降低快波睡眠:眼球快速运动,做梦(二)睡眠与觉醒的神经机制,(一)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1.自发脑电活动(spontaneous electric activity of the brain):在无明显刺激情况下,大脑皮层经常自发地产生节律性电位变化2.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临床上用特殊的电子仪器所描记的自发脑电活动曲线,1.脑电图的波形,2.脑电波形成的机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I、II 引导电极放置位置(枕叶和额叶)R:无关电极放置位置(耳廓),由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规定死亡标准为:1.对环境失去一切反应;2.完全没有反射和肌张力;3.停止自主呼吸;4.动脉压陡降;5.脑电图平直。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小时或72小时内反复测试,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即可宣告死亡。而且要排除排除一切可逆性昏迷的原因,如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安眠药、麻醉药、精神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低温(肛温32)、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酮性高血糖脑病)及休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