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科毕业论文 ( 20_ _届) 日语 和服 漢 服比 較 2 着物日本伝統的民族衣装、日本伝統的文化特色抱 。何千年間日本人生活密接繋 。漢服漢民族衣装、或中国服装呼 。日本着物漢民族衣類生、中国唐代服装基礎応、 1000 年間形成 。、 類似点 相違点。 第章 中国漢服 第節 漢服特徴 漢服()、 漢民族 伝統的民族的服飾、漢装、華服言。为 17 世紀 中葉以前 漢民族 周礼 民族文化基礎形成民族特徴持礼典服装飾体系、 明 末 清 初以前 漢民族 着、 漢民族 風格濃厚、代伝民族服飾総称言。 現代漢服 为特徴、襟、襟続(衽)、 使、帯締 。見、飄逸感与。特徴、他民族服装明異。漢服礼服普
2、段着別。形上見、为上衣下裳 1、深衣 2、 襦裙 3形。、上衣下裳冠被帝王百官厳粛正式時着礼服、袍 服(深衣)百官、知識人達普段着、褥裙女性好着。一般下層人上短上着、下長 。冕服祭祀即位朝賀儀、十二旒冕冠用。中国冕冠、古代明代基本的形状変。明万暦帝着用冕冠定陵出土、前漢隋歴代皇帝描閻立本歴代帝王図巻描冕冠同形状。翟衣祭祀朝賀儀、花釵十二 树 用。 第 2節 漢服生地製作 唐装襦裙非常柔美。 绢 織物作。隋 绢 織物業著 发 展、唐服装 绢 織物作。 中国民間装飾 4、漢服貴、卑、凶、艶四色忌避。、礼記 5記載、礼服季節色違。、季節陰陽五行説、青、赤、黄色、白五分1上衣下裳 : 上襟上着、下裳状
3、下衣、衣裳出来言葉。 2 深衣 : 着丈長、裾広衣服。 3 襦裙 : 短上着形 。 4郑军 , 中国的民 间 装 饰艺术 ,岭南美术 出版社, 1995,p37 5李慧玲 , 礼记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10, p75 3 。唐礼服色決。紫赤越、三品以上礼服色。四品、五品以上礼服緋色、六品深緑、七品浅緑、八品紺青色、九品青色、地位規 定。 第 3 節 漢服部品 頭飾漢民族服飾重要部分一 。 古代漢民族成年男女、頭髪髷巻、笄刺固定。男子頭常冠、布、帽子載。形色物。女性髪 櫛 色種類、髪上真珠、花、簪色飾物。 中国 六朝蓮花、唐代 牡丹 、元代松竹梅 中国伝統服装 植物種類図案 大量運用 。
4、 自体良意味持 、人良 意味 与他植物 動物 組合 。 蓮 子生 紋様 吉祥模様 民間 使。 実多 、 蓮連発音同、子次次生意味含。 漢服 豪華 精緻美。動物 金 帯鈎 作。 琵琶形 、形、 非常生生面白 。長一 寸半 六 寸 、漢服 大切部品。 帯鈎 形 色 技術上 高 達。 設計 上 製作 上西周王朝戦国時代 精巧美 。、男中人 気出、着用。 第章日本和服 第節 和服由来 3 世紀頃、 魏志 倭人 伝記 、 布 中頭大穴 着用 、 着物原型 。 大和時代 、 日本 中国 三回使節 派遣、 大規模 漢、 呉 良好織物、 及優 職人 持帰 。他、 中国移住者中 文人 、 手工芸者 服装 日本
5、。 718 年 (西暦 )奈良時代 、 日本中国 唐使団 派遣、 唐王 多 朝服 贈。朝服 美 当時 日本人気呼 。 文武百官 。 翌年、天皇全 国民 隋唐模服着用 命令 。 14 世紀室町時代 、日本伝統美意識好応 、 隋唐 服装特色 持和服 次第変化 定型化 。 600 年余 大変動後二度 。 1868 年 、 明治維新前 、 日本人 着物 着。今、和服 依然日本人一番気入 。 祭、卒業式、結婚式、葬式 七五三 、 为要行事 、 伝統的着物人 見 。 和服日本民族伝統服装 、 日本着物漢民族衣類生、中国唐代服装基礎 基 、 1000 年間 経、 。 日本人和服芸術対 感覚 詳徹底的 表現
6、4 。 第節 和服種類 和服種類 様式 非常多、色柄 千年 以来変化 万千 。 和服製作 言、 人体型 限定 、 同着 体合 。、 和服 人腰 調整 。和服 直線構成、 人体曲線表示。 、日本人気質 安穏 、 重 静現 。 、 和服日本 自然 環境 順応 。、 日本地域高温多湿、衣類 通気性非常重要 。 和服 比較的 、 八以上 透气孔 持、 袖 裾自由 開閉 、 日本気候非常適 。各種 和服同見、 小違 持 、 身分、年齢、所属社会階層 表示 。女性着物例、 为袖 “違 “。 着物袖黒 留袖 、 色留 袖、 本振 袖 中 振 袖 分 。 留袖 比較的 短袖 。黒 留袖精密模様持、 中年女性
7、、 盛大婚礼、宴会、厳粛場所 着用 。色留 袖 黒 留袖 、色 持、 若者 盛大 場所 着用 礼服 。 振 袖 記念式典、 卒業式新年祝 時 若未婚日本人女性伝統衣装 。 振 袖 、 足首 1 長袖 着物 。 第 3 節 和服生地製作 唐服 装、近隣諸国大影響与 。 唐装 襦裙 優美柔線 、 非常快適美 。 为材料 絹 、 柔軟。和服 精華吸収 。 通常、 夏 絽織紗生地 、冬再米 毛着物 絹 作 。 着物 普通 3 分。 最初 唐衣 。次 袿衣 、最後 裳 。 3 白線 使 手縫 。 職人 長 12 13 、 幅 36 40 絹薄手綿 八 。着物 古 、或 色 、別部分切替 。縫製 中 、
8、布 、無駄使用 。戦国時代 服装薄布、体、 防止 錦織物 縁飾、 側図案紋様 飾 。 実用 審美 巧 組合 、 完全昔人知恵反映。 礼服 礼服帯丸帯 重紋様 豪華表 。为 正倉院紋様 法隆寺紋様 使。 吉祥紋様 有 職紋様使。 、 紋様使 季節感持 重要 。唐草紋様 構成 和服 非常流行 。 唐草紋様唐草、菊唐草、唐草分、紋様 中国唐代 持 。 日本歴史見、日本中国禁忌。推古天皇十一年( 605 年)、聖徳太子冠位十二階公布。即、地位帽子。一位紫色、青色、赤色、黄色、白色順番並。順番、色徳、仁、礼、信、義、智代表、決。六色分、合5 十二種冠位。色、真赤、青色、深紫太子、天皇者限、礼服専門的色規
9、定 。特、真赤深紫皇室以外庶民着用。法令 1945 年施行。 日本高松墓壁画唐服装男女画像除、 北方神 .東方青竜 ,西方白虎 ,南方朱雀漢代崇拝 画像 。今、盛大場合、白色赤色使。、白色神聖清心代表、赤色魔力象徴。 第節 和服部品 和服 美 袷 、 帯 結 組合 表現 除 、 部品重要役割果 。 着物 帯枕 、 帯揚 、 帯板、伊達、胸、腰、比翼 部品 。和服 合 下着 、着用 美容 時補助的器具及 靴 付属品 。 帯揚帯締 小部品 非常重要。帯揚 帯結 作 帯枕固定覆。 帯揚 和服和服帯 厳密 合。 材料、一般的絹 、 羽二重 織物選、 絞染、友禅染、 小紋 、刺繍 或 色土地 飾。 帯締
10、 帯結 結 役割果。 紐 帯締、 編 帯締 绗缝 帯締 三分。中 円筒形 帯 丸 绗 帯専門的礼服 帯締 。 金 银丝 混作紐帯締正式礼服日常礼服 帯締 使。他、 帯締 幅大 、 値段違。小幅値段比較的高、浴衣場合着用。 下駄似、二枚歯台木三穴、独特靴。下駄以前中国国民好、隋唐流行。下駄二枚歯、泥道歩。歯人間歩、雨地面濡滑。 中国 宋朝、明朝下駄大切雨具。文化史見、靴服装文化構成要素欠。中国靴 足衣 呼。面白、日本靴下足袋。足袋二枚布組合、指分。足甲上紐結。大宝令漢字 袜 引用、礼服錦袜。 第章 両者比較 第節 共通点 私試着物裾現代深衣 比較、 共通点 探出。漢服和服 礼服季節色違。 両者
11、図案紋様 飾物 飾 。和服 種類 様式両者 非常多、色柄 千年 以来 变 化万千 、 唐往来中、日本貴族唐生活様式羨、上層階層唐真似。唐6 服流行、天皇礼服冠中国皇帝礼服模倣、大臣女子礼服唐服基準。 、 髪型昔、唐髪上式。 漢和服着手順両者面倒、 定身分 阶级 、 礼服 朝服 制服决衣服 合色目 阶级 决 。 第 2 節 相違点 一方、 私 比較、 異点 探出。 漢 曲線、一部 漢 ,四角形。 和服直線 ,、 直角 直線 。漢襟 袖 衣 缘 。、 衣 缘 規則 刺繍模様 、順序。対、普通 和服 襟 衣 缘 設、普通着物 布衣服身 。、 袖 。 唐代 見 、側面 当時自由思想 反映 、 胸外下着
12、着 現象。細長首及柔皮膚露、 日本和服襟 、 下 設計採用 。今、歌舞伎服装 振袖 依然保留。日本人独特美意識関。漢、自由動。和服狭小、動不便利。漢衣料優美凝。高級衣料。和服衣料、重厚感。一般的幅広 厚緞子 。玉飾、 香 袋 、中国結漢飾物普通締。和服飾物多、変化重。漢 紋様 、和服比較的鮮。例、隋唐以前天授創作思想为状況変、服装 紋様 花卉为。、花卉、模様規範、続、部分形象描傾、色、美競合。日本和服 紋様 原型大部分自然界花鳥風月 生活中道具。次四類分。植物紋様:梅、桜、藤,菊;動物紋様:竜、鳳、魚、鳥,蝶;器物紋様:扇、団扇、茶道具。漢和服着順序違。日本平安時代 唐宮 女性衣装大体三部分。
13、 唐衣,袿,裳 。 袿 、唐 裳 着物。服襟左右重着。服身非常長、足首至、地面引張。服着。中国漢代三重服似。三重服 袿着、三重、内二重襟 、何重折連感。日本 袿 着、漢服何重折連。 第章 漢服和服今使用率守 礼儀作法言、为伝統的祭祝日上、或地位影響反映着用議論。例、 和服動独特美観持、動制限逆特殊身必要 。茶道華7 道、日本剣術正式練習着今使 。 、初詣、成人式、見合、結婚式式典 多用 。和服、柔道着空手着、和服改造 。 、 圣徳太子 时 代 中国唐文化影响受 时代 。衣服令定身分 阶级 、 礼服 朝服 制服决衣服 合色目 阶级 决 。 一方、漢服 普段着 用服 礼服 二 分 。 赵 超 云想
14、衣裳 中国服 饰 的考古文物研究 6 形構造 、为上着 下裙製 、深衣 製 、 製。 中上着 下裙 最盛大 正式 的 礼服 、 読書人深衣 気 。普通 女性 襦短衣服普段着 用。 普通大衆短上着 長 着用述。 漢民族服飾制度周明代至、 3000 年来漢人服装基本的特徴大変化。 300 年前清初、服飾制度崩壊 。清朝統治者明戦争中、漢人民族連帯感弱、中国統一、 1644 年 、明朝滅亡後 満州族 髪型満州族服装強制、漢民族服飾身付禁止。史上名高剃髪易服(髪剃、服替)。漢服次第消滅。今日 旗袍 、長 衫 、馬 褂 満州族民族衣装改良発展。 阿片戦争 以降清朝末期、列強侵略西洋文化多流入 。後、 辛
15、亥革命 満州族統治清朝倒、 中華民国 建国、近代化向。人思想西洋化向、西洋風服装変、漢服回復。 第二次世界大戦 後 中華人民共和国 建国以降 人民服 推奨、成人男子着用、女性多着( 改革開放政策 以降、次第洋服着)。共産为義国家成立 文化大革命 文化断絶、伝統衣装文化継承大妨。 21 世紀 初、中国国力発展従、人目自国伝統文化優秀面関心寄。一部人、伝統的漢服復興呼、率 先漢服着普及運動始。漢服歴史説、 漢服復興運動 対、 一般社会 様意見出。 、今現状見、日本着物観念表晴着面倒、重圧感若者多、着付体合 、着方難、現在洋服着日常生活過日本人特別祝事儀式場合正装、日本古来伝統的和服着。中国漢服祝場
16、合見。 原因探、 韩 立 红 日本文化概 论 7 、 次指摘。現在日本、大和民族、古代民族近代以後朝鮮民族尐数民族、人数尐、単一民族。単一民族基礎上民族共同心理6赵 超 云想衣裳 中国服 饰 的考古文物研究 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p166 7韩 立 红 . 日本文化概 论 M. 南 开 大 学出版社, 2003, p145 8 形成 、着物現代伝思。 日本和服中国漢服比較通 、 両者 紋様 飾物 飾 、漢服 玉飾、 香袋 、中国結漢飾物普通締一方、和服飾物多、変化重。 、漢 紋様 、和服比較的鮮。 生地、 漢衣料優美凝。高級衣料。和服衣料、重厚感。一般的幅広 厚緞子 。 、漢服何重折
17、連感、和服袿 着、漢服何重折連。 中日両国今伝統文化対、歴史流民族違、意識影響。 参考文献 : 1 河鰭実英日本服飾史辭典,東京堂出版社, 1969 2 须 田坦男日本文化社会 风 土,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3 河合敦早日本史日本実業出版社, 2008 4 郑军 中国的民 间 装 饰艺术, 岭南美术 出版社, 1995. 5 周 汛 中国衣冠服 饰 大辞典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96. 6 王炜 中国古代礼俗 M.商务印书馆 , 1997. 7 余月仙 日本国民生活透视,东方出版中心, 2000. 8 韩立红 . 日本文化概论 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9 沈从文中国服
18、饰史 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0 赵超 云想衣裳 中国服 饰的考古文物研究 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11 南博 . 日本論 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2 武德庆 . 日本国情概观 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13 武慧敏日本文化教程 M南 开大学出版社, 2008. 14 苑崇利 . 日本文化概观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15 李慧玲 . 礼记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10. 9 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日语 和服 漢 服比 較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和服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极富日本传统文化特色,千百年来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连,直到
19、现在,逢年过节或在婚礼、葬礼、毕业典礼及庆祝会等隆重场合上,和服仍是日本人的首选另外,日本艺妓,高级宾馆的服务人员也以和服为职业装,花道,茶 道等文化活动以及民间舞蹈和传统艺术表演中也离不开和服。 汉服也叫华夏衣冠 ,是我们汉族的民族服装 。 其历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末清初 ,连绵几千年。汉服是一个完整的服装体系 ,她博大精深、体系完备、优美飘逸 ,是我们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 ,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应该倍加珍惜的瑰宝。 日本的和服源自中国的汉服,是依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经过 1000 多年的演变形成的。所以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此一来,对日语学习者来说便更有
20、意义去比较汉服与和服。该研究拟通过对汉服与和服的比较,探究其深层原因及内涵,以此试图了解日本文化,以及讲述对传统文化重视与保护的必要性。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介绍汉服与和服各自的发展、特色。 其次探讨两者在形制,礼仪上的区别。其中形制 主要以汉服中的直裾深衣与日本现代和服作比较,从总体线条,领口袖口,下摆,布料,衣缘,腰带,冠带等着手找出不同并议论成因。礼仪 两者在传统佳节与祭祀活动中的不同讲究,以及在阶级地位影响下体现的不同穿衣风格或穿衣忌讳。并从民族,地域,成型历史和心理探索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 最后讲述对传 统文化重视与保护的必要性。 文化比较
21、不应该是单纯的比较,而是要通过比较来说明自己想说明的问题。也不能随意地把自己想到的当成论点进行论述,要有一定系统性理论凭据当后盾。也不能盲目从字眼里看出某种文化,需要找大量论据来证明观点。 10 三、计划进度: 2011.05.04 06.20 确定论文方向 /题目;撰写毕业论文提纲;教师下达任务书, 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2011.06.20 09.11 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2011.09.12 10.23 完成初稿写作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返还一稿, 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撰写第二稿。 2011.10.24 12.11 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二稿,并开始撰写论文第三稿。 2011.12.12 12.30 完成三稿写作交指导教师审阅;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对第三稿再行修改,确定初定稿。 2012.02.12 04.06 答辩、论文定稿、装订。 四、 主要参考文献: 1 河鰭実英 , 日本服飾史辭典 , 東京堂出版社 ,昭和 44 年 2 须田坦男,日本文化社会风土,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3 沈从文 .中国服饰史 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 武慧敏 . 日本文化教程 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5 武德庆 .日本国情概观 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指导教师 签字: 学生 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