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297380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4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4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4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4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 20 题 ,每题 2 分 ,共计 40 分。 每题只有一个 踿踿踿踿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 , 学科网 正确的是 A. tRNA 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 每个 ADP 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 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 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答案】 A 【解析】 tRNA 分子为 “ 三叶草 ” 型,单链 RNA 在某些区域折叠形成局部双链,通过氢键相连, A 正确。 ADP 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 磷酸键, B 错 误 。蛋白质分子不同肽链

2、之间以二硫键相连, C 错 误 。 D.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以氢键相连,D 错 误 。 2. 下列关于蛙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 学科网 A. 通过细胞分裂不断增加细胞数量 ,并在一定时期发生细胞分化 B. 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分裂 ,但不发生凋亡 C. 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 ,蛙胚的有机物总量不断增加 D. 发育过程中蛙胚从环境中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逐渐增加 【答案】 A 【解析】胚胎发育是个体发育的一个阶段,在蛙的胚胎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并在桑椹 胚后细胞开始分化,故 A 正确。胚胎发育过程中,有细胞的分裂,也进行着细胞衰老和凋亡, B

3、 错 误 。 C.蛙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于受精卵 ,随分裂次数的增加,有机物的 大量消耗,其 总量不增反 减 ,故 C、 D 错 误 。 3.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 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 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 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 ,也参与物质运输 【答案】 A 【解析】性激素的本质为脂质,脂质的合成 与 滑面内质网 有关 ,故 A 错。在细 胞分泌物合成、加工、运输及分泌过程中,内质网可参与物质的合成,及形成囊泡运往高尔基体进行加工。膜蛋白的形成过程类似分泌蛋白

4、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故 B、C、 D 正确 4.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A. 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 ,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B. 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 ,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 C. 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 赫尔希和蔡斯用 35S 和 32P 分别标记 T2 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证明了 DNA 的半保留复制 【答案】 C 【解析】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总结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并通过分别豌豆的测交实验验证了两大规律,故 A 错。 范 海尔蒙特 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

5、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水, B 错。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提供了 DNA 的 X 射线衍射图谱,对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故 C 正确。 赫尔希和蔡斯用 35S 和 32P 分别 标记 T 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D 错误。 5.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 可以用 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 ,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 ,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 C 【解析】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

6、体称为一个种群, A 正确。标志重捕法适用用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故 B 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故 C 错,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 素造成不同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 正确 6. 研究发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携带的 RNA 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依据中心法则 (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 过榆于盂环节 B. 侵染

7、细胞时 ,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 通过形成的 DNA 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 D. 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答案】 B 【解析】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主要攻击人体的淋巴细胞, 在侵染过程中 HIV整体进入 T淋巴细胞内,故 B选项是错误的。 HIV的遗传物质 RNA,经逆转录形成的 DNA可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再通过病毒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生产出大量的 HIV,然后由被感染的细胞裂解 释放出来;根据题图中的中心法则可知病毒 D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可见科研中可以研发

8、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故 A、 C、 D选项均正确。 7.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 ,是有利变异 B. 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 ,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 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 ,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 学科网 影响 D. 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 ,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答案】 D 【解析】 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 是否有利取决于能否更好的适应环境与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无直接联系 , 故 A错误。染色体缺失也有可能导致隐性基因丢失,这时便不利隐性基因的表达,所以 B错误。染色体易位

9、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但 染色体 易位 有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从而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所以 C选项错误。 远缘杂交获得杂种,其染色体可能无法联会而导致不育 ,经秋水仙素等诱导成可育的 异源 多倍体从而培育出生物新品种类型, 故 D选项正确。 8. 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 ,结果显示 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 ,导致其体内 大多数细菌突变 B. 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 ,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 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 ,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 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 ,导致耐药菌形成 【

10、答案】 B 【解析】 抗生素 并非导致突变的因素 , 即变异在前选择在后,抗生素对细菌只起选择作用, 即 A选项错误 ; 细菌 的变异与是否接触过抗生素无关 ,所以即使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进入新生儿体内的细菌也存在抗药性的类型, 故 B选项正确。 免疫球蛋白与致病菌的耐药性无关 , 故 C选项错误。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时,将导致致病菌在体内的繁 殖,耐药菌的形成是基因突变所致 与疫苗无关 , 故 D选项是错误。 9.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 人体遇冷时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11、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 ,也受神经调节 D. 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答案】 A 【解析】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故 A项错误;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受神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可以通 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热增多 ,故 B项正确; 机体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故 C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使渗透压下降, D正确。 10.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

12、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 ,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 食物链各营养级中 10% 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 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答案】 D 【解析】 富营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是大量有机污物排到江湖中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为物质循环的再生利用,说明物质循环反复性,而能量流是单向的,所以 A错误 ; 生态系统的能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如硝化细菌、硫铁细菌等 化能自养型生物 ,所以 B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其 传递 效率是

13、10%20%, 即10%20%的能量 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故 C错误。生态系 统 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性,因此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光合作用、根的 吸收进入生物群落被生物利用, 故 D项 正确。 11.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 ,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 神经元细胞膜外 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答案】 B 【解析】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若该刺激很弱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或引起的是使神经元兴奋被抑制,则贮存于突触小泡

14、内的神经递质不会被释放出来 , A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故 B正确;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到达后膜,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C项错误;神经元细胞膜外 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是 K+的外流。 12. 右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在分 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 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 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 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答案】 B 【解析】 图示为动物细胞分裂的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

15、极 ,A错误;乙为染色体,组成成分为 DNA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二者差异很大,故 B项正确;由于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并且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判断该图像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 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 C项错误 ;该时期核膜已解体,故 D项错误。 13. 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 学科网 生产菌株 B. X 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 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 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 率都会明显提高 【答案】 D 【解析】 图示育种过程为

16、诱变育种。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该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不一定符合生产的要求 ,故 A 项正确 ; X 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 导 致染色体变异 , B 正确 ;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符合人特定要求菌株的过程 ,C 正确 ; 相同的射线 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 不 会明显提高 ,故 D 项错误。 14. 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 ATP 提供能量的是 A. 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 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 的肽链 【答案】 C 【解析】 主动运输、胞吞、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 ATP提供的能量,淀粉酶催化淀

17、粉水解为葡萄糖不需要消耗 ATP提供的能量。 15.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冶实验中 ,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 三次观察 (如下图所示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 ,以免污染镜头 D.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 ,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答案】 B 【解析】 第一次观察时由于未滴入蔗糖溶液,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只能看到紫色大液泡 ,故 A错误 ;第二次观察时滴入少量的蔗糖溶液,细胞开始发生质壁

18、分离,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故 B正确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蔗糖 溶液从盖玻片的一侧流到另一侧,使全部洋葱鳞片叶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 C错误 ;第一次显微镜观察是为了获得实验前的 形 象,以便于和实验中的现象变化作对比,因此不可省略 ,故 D错误。 16. 下列关于“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冶实验叙述 ,错误 踿踿的是 A. 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 B. DNA 既溶于 2 mol / L NaCl 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 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 ,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D. DNA 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 ,冷却后变蓝 【答案】 C 【

19、解析】 原则上含 DNA的生物材料都 行,只是 DNA含量高的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所以酵母和菜花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故 A正确; DNA 在 2 mol/ L NaCl 溶液和蒸馏水中,溶解度较大,故 B正确;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鸡血细胞会破裂,因 DNA在蒸馏水中溶解度较大,故不会析出, C项错误; DNA 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 , 冷却后变蓝,故 D正确。 17.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 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 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

20、保留空间 D. 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 ,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答案】 B 【解析】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 使 其它物种 的生存阻力减小 , 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 A项正确; 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降低生物多样性 ,故 B错误; 无经济价值的物种还有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故 C项正确;农田人工生态系统运行的目的不是为维持自身的平衡,而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 ,故 D正确。 18. 下列 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 ,正确的是 学科网 A. 高温易使酶失活 ,因此冷水洗涤去

21、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 B. 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 在 pH 低于 7. 0 的自来水中 ,碱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 D. 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 【答案】 C 【解析】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在水温 45 60 时,能充分发挥洗涤作用 , 水温高于 60 时,碱性蛋白酶要失去活力 , 水温低于 15 时,酶的活性迅速下降,影响洗涤效果。低于 40时,则酶作用缓慢,但不易被破坏而失活 , A 错 ;表面活性剂能影 响碱性蛋白酶 活性 , 还会使酶失活 , B 项错误; 碱性蛋白酶适合的 PH 值为 6.08.5,故 C 项正确 ; 蛋白质是衣

22、物上最普遍存在的污垢,而且是最难被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洗剂所去除的。蛋白酶能把衣物上蛋白质先分解成可溶性的肽,然后再分解成氨基酸,从而很容易被洗去 , D 错 。 19. 杜泊羊以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 ,被称为“钻石级冶肉用绵羊。 科研工作者通过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 ,需用雌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 B. 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 C. 为避免代孕绵羊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 ,应注射免疫抑制剂 D. 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 ,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 【答案】 D 【解析】 超数排卵用 促

23、性腺激素 而不是 雌 激素 , A错。 根据采集部位而定,如果是从输卵管采集的卵细胞,已 发育成熟,可直接与 获能的精子在 体外受精 ;如果是从 卵巢 是采集的 卵细胞 ,未发育成熟,都要经过体外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 ,故 B错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 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C错;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 ,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故 D项正确 20.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含 n 个碱基的 DNA 分子 ,转录的 mRNA 分子的碱基数是 n / 2 个 B. 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 DNA 链可同时作为模板 ,提高

24、转录效率 C.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 DNA 和 RNA 上 D. 在细胞周期中 ,mRNA 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答案】 D 【解析】 不具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不转录,不会形成 mRNA,所以 mRNA分子的 碱基数小于 n/2 个。转录 是指以 DNA的一条链为 模板 ,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RNA的过程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也在 DNA上。在细胞周期中,基因选择性表达, ,mRNA 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 5 题 ,每题 3 分 ,共计 15 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 踿踿踿踿踿踿符合题意。 每题全选对

25、者得 3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 ,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21.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T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 T 细胞 B.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 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C. 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D. 人体内的巨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答案】 BC 【解析】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需先经过增殖,然后部分分化为效应 T细胞, A错误;体液免疫中,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发挥免疫效应,B正确;过敏反应属于异常的体液免疫, C正确;人体的巨噬细胞除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

26、线)外,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D错误。 22.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量取 2 mL 斐林试剂时应 优先选用 5 mL 量筒而不用 10 mL 量筒 B. 隔水加热时 ,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C. 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 ,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 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 ,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答案】 AB 【解析】 用 5mL量筒量取 2mL斐林试剂比用 10mL量筒更精确, A正确;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才能保证试管内液体受热均匀, B正确;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为蓝色,

27、 C错误;斐林试剂需现配现用, D错误。 23.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 叙述 ,错误的是 A. 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 6 个核苷酸序列 B. PCR 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 DNA 聚合 学科网 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 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 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答案】 ABC 【解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大多是特异性识别 6个核苷酸序列,但也有识别序列由 4、 5或 8个核苷酸组成的, A错误; PCR中耐高温的 DNA聚合酶只是在延伸阶段发挥催化作用, B项错误;载体质粒上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

28、记基因,供重组 DNA的鉴定和选择,不是抗生素合成基因, C错误;目的基因导入了受体细胞不一定就都能正常表达, D正确。 24. 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发酵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 ,用于果酒发酵 B. 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C. 去除弯管中的水 ,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 D. 去除弯管中的水后 ,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 【答案】 ABD 【解析】 该装置中注水的弯曲部分可阻止空气进入,能用于果酒发酵, A正确;果酒发酵产生的 CO2可溶解在弯管的水中,进一步通过水排出, B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没有通入无菌空

29、气,去除弯管中的水后也不能满足底层发酵液中醋酸菌的呼吸需求, C错误;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的弯管部分也能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与巴斯德的鹅颈烧瓶作用类似, D正确。 25.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 化胞嘧啶 ,导致 DNA 复制时发生错配 (如右图 )。 若一个 DNA 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 DNA 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B.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 DNA 分子中 G-C 碱基对与总碱基 对的比下降 C. 这种变化一定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D. 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可发生如图所示的错配 学科网 【答案】 BD 【解析】 图示可见,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后不再与鸟嘌呤配对,而是与腺嘌呤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