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 年 .扩大消费的金钥匙在哪里 (一组 4 篇 ) 编者按:在驶入新一年经济航道之时,中国号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所面对的消费问题再一次凸显:消费与投资、净出口等相比,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仍处于下降通道。在高投资、高增长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消费增长乏力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协调平稳发展的突出问题。 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 2007年工作时指出。消费问题症结何在?扩大消费的金钥匙到底在哪里?是该进行系统调查反 思的时候了。 直面消费力疲软的三大中国特色因素 涵养消费力(之一) 半月谈记者 李舒 储国强 周俏春 赶不
2、快的消费马车 与我国难以抑制的投资热情相比,消费马车屡经刺激却连年呈现疲态,投资与消费增长明显失调,这一问题竟已困扰中国经济十余年。 半月谈最近组织的扩大消费问题小分队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中国消费问题可谓错综复杂:一方面,消费的绝对量一直处于上升通道, 1990 年,中国的最终消费额只有11365 亿元, 2005 年为 96714 亿元,但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呈现持续走 低的趋势,近 5 年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 20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消费水平伴随百姓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从 1978 年到 2005年,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已经由 184 元攀升到了 5434 元
3、,消费结构已由生存型消费升级为发展和享受型消费。住房、汽车、通讯、文化娱乐等新的消费热点在扩大的过程中,有力拉动了房地产、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但居民普遍感觉生存越来越贵, 消费力疲软,不敢、不愿、不能消费的问题突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对半月谈记者说,从国际经验看, 大 国经济都是以国内需求为主,对外部需求依赖过多,会给本国经济增长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而且也不利于协调与他国的贸易关系。 数据显示,我国2006 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仅为 51.1%,为历史最低水平,居民消费率已经从 1991 年的 48.8%下降到2006 年的约 37%。主要靠投资
4、拉动经济增长的倾向仍旧突出, 2006 年的投资增速仍处高位, 2006 年前三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49.9%,而消费仅为 35.7%。 凭着国际需求对国内需求的替补,中国维持了高水平的外贸和出口,消化了产能的过剩,带来了中 国经济近年来的持续高速发展。然而,如果最根本的经济结构矛盾不能缓解,新一轮经济升温无疑加重原有的矛盾。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 国民经济必须从外需依赖型转向内需扩大型,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然而,一年来启动消费、经济转型似乎异常艰难,内需不旺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的问题突出。 刺激消费政府屡施强心针 半月谈记者最
5、近在北京、陕西、四川等地采访发现,虽然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但居民普遍认为目前生存越来越贵。这意味着, 虽然国人越来越富,但消费力却在不断缩水。 事实上,为了提升消费者信心指数,近年来,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鼓励政策,为刺激消费注入了一剂剂强心针: 我国 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 取得可喜进展。虽然目前我国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只占人口总数的 15%,低于世界劳工组织确定的 20%的国际最低标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14966 万人,与我国 13亿的人口基数相比,覆盖面仍然较窄,但令百姓宽慰的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要求,到 2020 年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
6、体系基 本建立的目标。此举将给中国百姓送出一颗定心丸。 旨在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的 分配体制改革风生水起。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分配体制改革补低、扩中、调高的策略,一些政策已陆续推出。以补低为例,城镇方面,在多次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的基础上,积极落实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待遇政策,大力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农村方面,通过实施三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有较多现实困难的调高,相关举措也已出台或正在酝酿,个税实行自行纳税申报正是其中一例 。 2007 年,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以民生为取向,研究提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思路。 鼓励轿车进入家庭、推行长假
7、制度等一系列动作,助推了消费结构升级,引旺我国 节假日消费 市场。 专家把脉我国消费不足真实病因 刺激消费政策在经济社会转型、投资快速增长等因素作用下,成效仍不明显。我国消费不足的顽症内在病因究竟为何? 2007 年 1 月 8 日,半月谈组织召开的扩大消费问题专家座谈会指出, 高投资、高增长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对劳动力价值的长期压抑、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与过度市场化并存, 这三 方面构成我国消费问题的中国特色因素,冲抵了以往刺激消费政策的正面效应。 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深入反思。张立群研究员指出, 1995 年以后,我国消费需求增长慢于生产能力的提高,导致消费品生产能力过
8、剩,并间接传导到原材料、基础产业方面,导致普遍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偏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唐钧研究员指出, 70%的外贸依存度,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是非常危险的。中国社会已经从一个生存型社会过渡到发展型社会,中国社会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个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我们要继续发展,原来的发展驱动 力是脱贫,今后的驱动力应该是消费。世界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瑜认为,在产品相对过剩时代,消费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消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过程,而是有足够力量形成与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并驾齐驱的另一种资本 消费资本。 对劳动力价值的长期压抑,导致中国最庞大的消费群体产业工人的消费力却最为疲弱。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张孝
9、德教授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下降,背后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资本回报率比劳动力回报率高,并进一步导致工人的收入偏低,从而导致中国消费增长缓慢。张立群研究员指出, 努力支持中低收 入群体收入增长,除了完善城镇职工最低工资制度、坚持做好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工作外,还要力争在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职工工资。 社会事业发展的滞后令消费者在掏腰包时难解后顾之忧。我国目前供给的公共物品太少,特别是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出现过度市场化,本应是纳税人享受的服务成了百姓压抑即期消费攒钱购买的稀缺消费品。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坦言,在社会保障存在诸多漏洞的现状中,老百姓如履薄冰,相当多的
10、消费者对未来支出预期不稳定,即使收入总额增加,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费。推动公共事业加 速发展,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努力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差异。(编辑:许小丹) 谁透支了国人的消费力 涵养消费力(之二) 半月谈记者 储国强 李舒 周俏春 高房价让我家三代人都成了房奴,去年刚从外地调入北京某事业单位的罗先生提起消费直摇头,我调入北京后,贷款在单位附近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期房,首付由父母出,贷了 30 年,等我儿子工作了,也要帮我还贷。目前房子还没有竣工,还得租房住,每月我的工资奖金还不够还贷款、付房租,剩下部分只能由父母贴补。房贷的压力使得我不敢谈消费。 罗先生只是当前许多消费力被透支
11、的城乡居民的一个缩影。在持续上涨的住房、医疗、教育支出压力下,在随处可见的消费陷阱包围中,在生存焦虑恶化着消费心理预期的情况下,多数普通百姓只有捂紧钱袋子,盘算着如何维持今后的日子。 新三座大山挤占消费预期 有三大提款机之称的教育、医疗、住房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扩大,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近年来,在城乡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居住等项目的支出过快增长,大幅挤占了其他方面的消 费支出,使用于衣着、家庭设备等项目的支出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不少老百姓对新三座大山产生了强烈的支出消费预期,影响了整体消费需求。 西安市一位国企职工告诉半月谈记者,他们夫妻俩当
12、了十几年工人,每月收入加起来才 2000 多元,孩子马上就要读初中,光进校择校费就要一两万元,以后高中、大学花钱更多,现在哪敢乱花一分钱? 近年来居民教育支出猛增,教育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迅速扩大,加上司空见惯的择校费、赞助费,以及屡禁不止的不合理收费,学生家长负担越来越沉重,教育费用与居民承受能力矛盾日益突出。 在高等教育中,教育收费的改革使得收费标准提高,不少城乡居民家庭难以承受。据测算,目前我国大学学费和住宿费平均每年在 1 万元以上,以可支配收入的相对支付能力计算,是世界大学最高水平的 3 倍以上。在基础教育中,虽然我国实行了 9 年义务教育,但子女教育支出仍是城乡居民家庭的沉重负担。 持
13、续、非理性上涨的房价水平与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背离,使越来越多的购房族被迫背上沉重的房贷。近几年,关于房市的调控措施一再出台,但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仍持续上涨。目前城镇居民收入中有 1/4 的比重被用于购买住房,越来越多的购房族承受 着巨大的还款压力和精神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唐钧研究员指出,虚高的房价抑制了居民正常、健康的社会投资和消费,透支了居民的未来消费。 群众看病贵、药品价格高也制约着老百姓的消费支出。重庆籍在京打工的王女士,去年 9 月生小孩,因为早产,做手术加孩子的养护费用尽了她和丈夫这几年打工所有积蓄,还借了 1 万多元。王女士说,出外打工最怕的不是生活苦、工作累,而是生病
14、上医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6 年底发布的社会蓝皮书 2006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全国有 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日益上涨 的医疗收费,已经超过许多市民的承受能力。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约有 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 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在农村这种情况更是突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张孝德指出,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有明显欠缺,除了医疗保险没有落实外,政府对国有医院的补偿过低,在追求利润的诱导下,患者不堪重负。 老百姓本来钱就少,由于没有社会保障,就更舍不得花钱。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分析:我国居民储蓄量一直上涨,就是因为人们只能自己给自己保障,
15、不敢消费。 消费环境不佳影响消费潜力释放 近几年, 我国市场上消费环境缺乏诚信和竞争无序化等问题日渐凸显,一些销售者和生产者采取虚假宣传、设计陷阱、偷换概念、隐瞒真情、混淆标准等手段,诱导消费者上当受骗。消费者对现实消费的不良感受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即期消费,有钱不想花的心态将限制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进而影响居民消费额的扩大。 西安市退休教师严发海去年以来遭遇了一件让他忧心如焚的大事花光他一生积蓄购买的经济适用房成了烂尾楼。这项保障城市低收入家庭购房的政府民心工程,竟成了卷走这些低收入家庭血汗钱的罪魁祸首,成为群众伤心、政府操心的 闹心工程。 据了解,唐都温泉花园经济适用房开发项目是西安市 200
16、3 年立项的安居民心工程,也是莲湖区政府的重点安民项目。小区由六栋多层、四栋小高层和两栋高层组成,建筑面积 14 万平方米,共 1235 户。前年底开发商柳奎尧突然死亡,不仅已完工的砖混多层和小高层房子后续工程停建,连主要楼盘两栋高层也已停建,至今都没有复工。严发海说,他买房子共花去了 31 万多元。由于这些业主大多是附近收入较低的国有企业职工,许多人一辈子的血汗钱都砸在这座烂尾楼上了。 在许多行业,消费者仍是被动消费、任人宰割。 陕西渭南市消费者宋立明买手机卡时竟遭遇一件怪事。他于 2005年 10月至 2006 年 4月先后为亲属购买了 3张联通手机卡,没想到 3 张卡都莫名其妙产生了包月信息费,其中 1 张卡还没用也被订制了 5 个包月的信息费共 13 元。联通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