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又有人在提中国模式。 六十年来,中国的发展确实有自己的模式。 前三十年,是 “ 政治挂帅 ” 、 “ 阶级斗争为纲 ” 的模式,这个模式的特点就是政治上高度独的裁,思想言论上高度专制,经济发展上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搞 “ 一大二公、三纯四统 ” 。当年的苏联、东欧和朝越古大概也是这种发展模式,只是中国似乎更有鲜明突出的特色。你别以为只有今天的中国才有特色,其实当年的中国就已经很有特色了,这种特色就是政治运作比谁都专制独裁,政治运动比谁都激烈频繁,政治舞台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人为的阶级斗争比谁都疯狂惨烈。这种发展模式导致发展质量 和效益越来越差,国民经济越整越接近崩溃。不独中国如此,当时号称
2、 “ 社会主义 ” 的国家大多如此。因为中国太有特色,所以弄得最惨,以至全国上下除了特权阶层,广大人民均处于贫困和破产的境地,而且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整日生活在政治高压下诚惶诚恐、苦不堪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后三十年,中国模式又是什么模式呢? 查百度百科,里面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有六个转变:基本经济制度转变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分配方式转变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和公平并重、鼓励一部分人先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经济体制上转变到实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结构转变到提倡均衡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提倡集约型增长;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到现代化战略,等等。而且里面说了,中国模式的
3、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成功经验之二就是经济发展实行多元化、多样化、混合化,成功经验之三是实行 “ 摸着石头过河 ” 。 百度百科对中国模式的解释,大体是中国官方解释的范本。仔细考量这套解释,我发现了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这种解释似乎仅停留在那些专家学者洋洋大洒的发言层面,与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并不太吻合。 因为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并没有达到前述文字阐述 的境界,还存在太多的问题。比如: 各种所有制做到了相同国民待遇下的共同发展了吗? 没有,实际情况是民营经济面临的体制制约相当大,权贵垄断的影子无处不在。 分配方式兼顾了效率和公平吗? 没有,实际情况是两极分化越来越大。
4、 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列国通行的市场经济有优势吗? 我感觉不出。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了集约型吗? 大家都清楚。 中国发展有战略吗?这个战略有多 “ 战略 ” 呢 我也感觉不出,感觉不过是只管今天我有肉吃,哪管子孙是否有汤喝。 发展的多元化、多样化、混合化? 不假,是比以前多元了,不过实 质还是垄断化为主、国有化为主、权贵所有化为主。 摸着石头过河是否是最佳方式?是否所有问题上都一定要摸? 我看未必。 第二个问题是:目前的发展模式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也就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是不正确的。 各级官员一谈发展,很容易就窄化成经济发展。其实经济发展只是手段,人的发展才是目的。 一国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是经济
5、发展,最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治、人文及其它社会要素。因此一个国家要发展,应围绕如何让每一个国民自由全面发展来考量和设计发展路径,全面考虑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各方面的发展。以 经济发展为中心是三十年前提出的,本身是错的,只是顺应了当时人民极度饥寒交迫的需要,以及纠正文革 “ 阶级斗争为纲 ”的需要。现在有必要中止这个口号,必须 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心 。 我们长期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讲民主,不顾人权,不顾环境,是不折不扣的 GDP 主义,遗害无穷。 现在谈所谓科学发展观,很多官员其实仅停留在口头上,事实上还是以GDP 为纲。 第三个问题是:实行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固然
6、不错,但稳定是否该 “ 压倒一切 ”呢? 我认为稳定不应该压倒一切,至少不应该压倒人权,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合理的稳定应该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不应该是强力压制下表面一潭死水实则内部矛盾重重的所谓 “ 稳定 ” 。 “ 稳定压倒一切 ” 、不惜超高的 “ 维稳 ” 成本是中国模式的特点之一,但换个角度观察恰是中国模式的弱点之一。 第四个问题是:目前的中国模式其实质是怎样的?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模式的实质就是权贵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经济上,引入了一些市场机制,但在经济发展理念上,受制于马列教条,加上垄断食利的需要,经济改革很不彻底, 国有垄断仍占主体地位,极其严重的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
7、续发展 。同时 由于错误的绩效考核量标和非民主的考核机制,导致了官员对 GDP 的过度追求 ,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贪污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上,与前三十年相比有了些进步,但本质上区别并不太大。 不彻底的经济改革加上基本未动的专制政治体制,造就了改革开放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这套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权力与市场高度结合的权贵市场经济(或者说是权贵资本主义),一种极其野蛮残酷的市场经济。政治上趋向极左,固持专制特权;经济上趋向极右,一味巧取豪夺;权贵在这套模式下如鱼得水,农工在这套模式下苦苦挣扎。这套模式,让权贵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社会生态越来越恶化,权 贵因为 既得利益越来越不
8、想有实质性 的变革,改革的体制内动力越来越小,社会矛盾却越来越尖锐。因此,说直白点,如果不进行根本性的改变,此套中国模式是难以为继的,只是通向爆炸点的一条火绳路。 第五个问题是:目前的中国模式有无向世界各国推广的价值? 我的看法是,除了朝鲜这样的国家,几乎没有推广价值。因为这套模式是与专制政治特别是自上而下的压力机制紧密结合的,离开了专制政治体系,这套模式就无从推动。而且其本身的名实不符、片面和诸多弊病也让其号召力大打折扣。他国的某些官员学者出于一些原因给中国模式唱赞歌,不一定出于本心。 最后概而言之, 前三十年的中国发 展模式罪大恶极,后三十年的中国发展模式弊端重重,好的中国发展模式远未形成
9、 。好的中国模式要形成,必须抛开 “ 左 ” 的意识形态羁绊,必须先把权贵装进笼子里,必须从有利于当代中国人及其子孙后代的自由、人权和幸福出发,才有构建的可能性,否则无从谈起。同时, 要有自审自纠和学习他国的宽广眼界和胸怀,对全球先进的发展文明成果,可以拿来的就拿来为我所用,可以捡现成的就捡现成,需要摸石头的才摸石头 。否则一味强调中国特色,天天摸石头过河,这样只会让有的人 “ 趁水打劫 ” 占便宜,却让小老百姓天天呛水甚至被淹死。 “中国 模式 ”(或曰 “中国道路 ”、 “北京共识 ”等 ),特指中国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 10 位上升到 2006 年的第
10、4 位,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不足 3 千万,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的关注。 “中国模式 ”、 “北京共识 ”的说法在国际上流行。 中国现行的模式,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不成熟、不完善。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不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贸易摩擦不断、出口受阻、国际竞争激烈、外贸条件恶化、外贸顺差过大、外贸依存度太高;工业、城市、东部地区发展快,农业、农村 、中西部发展滞后, “三农 ”问题严重,城乡、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收入差距扩大,发展成果分享不均;公共品供给不足,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生产安全和社会治安问题比较严重;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
11、问题比较突出;民主、法制不健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明显,政府有些不该管的事仍然还在管,有些该管的事又没有管好,腐败现象也比较严重。 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中国现在提出一系列新的理念、提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充实和完善现行的经济模式 0 “中国模式 ”是 当代世界发展模式多样性中的重要一种,它产生于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转型中国家,是一种将中国实际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发展模式,必然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独特性。对于独特性,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去概括。 常修泽先生认为, “ 中国模式 ” 的特点是:紧扣一个核心、整
12、合两种制度、发挥三大优势、实行四轮推动、推进五位一体。所谓 “ 紧扣一个核心 ” ,就是以增进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公民的福祉为核心; “ 整合两种制度 ” ,就是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巨大 潜力; “ 发挥三大优势 ” ,就是努力发挥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和后发国家三大优势; “ 实行 四轮推动 ” ,即着力实行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 推进 五位一体 ” 。就是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常先生对 “ 中国模式 ” 独特性的概括很有见地,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来取得的巨大成果 ,让整个世界为之称
13、奇 。从越南到巴西 ,从莫斯科到布鲁塞尔 ,从北美大陆到非洲草原 ,到处都在谈论中国的富裕 ,惊叹中国崛起的速度 ,感慨中国广阔的发展前景。 西方媒 体惊呼 ,“西方国家在午餐后小酣的瞬间 ,中国就变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并且 “顺便让一半中国人摆脱了贫困 ”。西方媒体承认 ,在中国奇迹面前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福山先生 1989 年在其历史的终结一书中作出的 “美国模式优于任何发展模式 ”的断言 ,显然不堪一击。众多西方学者指出 ,中国不仅在借鉴他国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而且提供了可被其他国家效仿的强国富民的途径。德国社会学家韦尔策先生指出 ,中国模式甚至有可能成
14、为比西方模式更具魅力的模式 ,而傲慢的西方模式已经让时间停顿。 国际问题观察家们 认为 ,“中国模式 ”意味着政治稳定 ,而稳定的政治局势对任何国家的政府和民众来说 ,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韩国学者认为 ,中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经济发展要以政治稳定作保证 ,这样的思路符合亚洲民众的心理特征。国外一家网站的一项调查表明 ,改革、开放、发展、渐进、试验和稳定是最常用来描述 “中国模式 ”的词语。 参与该项调查的网民表示 ,“中国模式 ”以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渐进式改革、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为特征。 日本媒体认为 ,对其他国家而言 ,“中国模式 ”中的一些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赏的关键因素 ,不仅适合亚洲发展
15、中国家的国情 ,而且对欧美发达国 家来说 ,其价值也未必不是价值连城。 寻找经济快速发展的秘诀 ,这恐怕是世人热衷研究 “中国模式 ”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模式 ”意味着经济高速发展 ,谁不想在这一新型发展模式中找到可借鉴的秘方呢 ?新加坡海峡时报在一篇题为 “中国模式的胜利 ”的文章中称 ,中国的成功故事和经济崛起 ,导致人们把 “中国模式 ”赞誉为华盛顿共识的替 代物。 中国经济增长率之高令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所有国家羡慕。穷国希望在经济上赶上富国和创造财富 ,而富国则想在竞争中继续领先。它们都希望发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秘诀。 俄罗斯学者坦言 ,“中国模式 ”是俄罗斯领导层的政治灵感之源
16、,增强了俄罗斯人再度崛起的信心。分析家们认为 ,世界各国的政治家们已经注意到一种 “中国式的新的外交理念 ”在 “中国模式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对外关系上 ,不把经济问题政治化 ,不搞虚张声势的威胁 ,不搞小圈子 ,不拉帮结伙 ,并尽可能考虑到对方国家民众的感受。在习惯了冷战思维的国际舞台上 ,中国冷静、务实而又不乏儒家风范的外交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正如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主任霍尔斯拉格先生所言 ,中国外交有效地使其他国家认可中国发展 ,并确信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并非挑战 ,而是难得的机遇。 “中国模式 ”对世界充满魅力 ,因为它的意义和影响已关系到世界将以何种方式走向哪里。德国
17、学者贝特霍尔德先生早就说过 ,西方资本主义越来越暴露出其低效无能 ,已无法解决包括环境恶化在内的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世人热衷 “中国模式 ”的原因是否也在这里 关键词: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 中国模式 摘要: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影响深远。近几年关于 “中国模式 ”(或曰“中国道路 ”、 “北京共识 ”等 )的议论频频见诸报端。其实,所谓 “中国模式 ”只是国外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解读。 一、 “中国模式 ”概念的 崛起 近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似乎有了新的认知和比较确定的看法。一个新的概念正在各国政治人物和决策者中间流行起来。这个概念就是 “中国模式 ”。在学术
18、界,这个概念并不很新鲜,人们在邓小平南巡以后就开始讨论 “中国模式 ”问题了。不过,最近各国政治人物的认同已经给这个概念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和新的生命。 确切地说,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发展经验早就开始重视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对本国经济得不到发展,民生得不到改善一直忧心忡忡,苦于找不到好的模式。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世界历来就主张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民 主政治模式。很多国家也的确在这方面做了诸多的尝试,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不仅民主制度建立不起来,反而导致政治失序,经济落后,民生艰难。 中国是第三世界中最大的国家,其一举一动都会对第三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人自己现在认为,毛泽东式的发展模式是失败的。
19、但是,即使是毛泽东模式在当时也为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所青睐。 现在经过了 20 多年的改革,中国迅速崛起。这种发展经验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至少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西方民主的发展模式。最近包括埃及在内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正式使用 “中国模式 ”的概念。可以预见,在今后很 长一段时间里, “中国概念 ”会对这些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样是第三世界一员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印度在近年来的出色经济表现也已经对 “中国模式 ”构成了相当的挑战。对中国领导层来说,总结已有的经验很重要,既有利于中国自己的未来,也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追求软力量。但更为重要的是虚心努力,着眼于 “中国模式 ”的可持续性和不断完善。 二、
20、中国经济模式独一无二 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体 却能在较长时期内强劲增长 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多,但大家都会同意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和发展,是使世界经济改观的首要 因素,它们发展的规模和重要性之大,影响人口之多,都是空前的。 中国自 1978 年始,经济快速发展,增长率不断提高,成就非凡。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不断发展和摸索的阶段,却能不断回应和了解市场力量,这意味着中国正经历异常复杂的转变。 与北美 和欧洲等已发展经济体不同的是,后者有某些经济模型做政策决定的依据,反之,没有简单的经济模型可作为中国经济决策的依据。 中国自 1978 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一直以惊人速度
21、增长:到 2001 年,其实质人均 GDP 平均年增长率达 8.1%。 摆脱贫穷 分享增长成果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中国贫穷人口大幅减少,这从中国基尼系数相对较高,且不断上升可见一斑;然而,中国经济加速发展,使百姓得以摆脱贫穷, “后富起来的人 ”得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这点更为重要。 根据纽约证交所驻中国代表莱约翰搜集的数据显示, 1980 至 2001 年间,新兴市场以倍数增长,增幅达 2.6 倍 这不是百分比而是增长倍数!有不少曾经让人寄予厚望的国家,尤其是一些南美洲国家,其增长速度实际上远逊于新兴国家的平均水平。 此外,中国和其他新兴的亚洲国家的 出口增长亦非常强劲,这从欧美出入口分
22、类数据可见一斑,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地区出口不断上升;同时,中国从亚洲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长亦较从其他地区的进口要来得快,这反映了中国在过去 25 年间,已成为亚洲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扭转差距 增社会凝聚力 过去五年来,中国互联网的渗透率高速增长,我相信实际数字要高于一般人的估计。最后我想再提几个事实:中国由农村迁移至城市的人口,至 2001 年为止约占总人口的两成,到今天绝不止此数。你可能认为,中国仍是农业国家,这两成微不足道,但当你考虑到 13亿人口的两成时,你就能理解到这是罕见的人口流动。 中国经济改革开始时,城市收入远高于农村,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城市收入一度跌至约相当于农村收入的
23、 1.5 倍,接着在这个水平停滞一段时间,后来中国制造业起飞,农村与城市收入差距有所拉开,但我认为中国政府将有能力扭转这一状况。 中国各个地区的收入增长不尽相同,但整体维持在 7.3%9.6%之间,由于所有人都受惠于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贫穷人口亦随之减 少。 重视教育 适应转型挑战 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许多亚洲国家过去亦曾经历高速且持续的经济增长,但我们从未见过像中国那样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以如此强劲的步调增长。 工业革命源自英国,其年增长率在长达一个世纪期间,一直维持在 1%的水平,这被认为是极快的了;按 1%的年增长率计算,经济规模大约每七十年扩张
24、一倍,经济发展过程虽会遇上一些特殊情况,但要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在一代人的期间内彻底改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可是,增长率若高达 8%,由于行业 的兴衰更替,人们可能会经常转换工作,在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要面对人口移动和就业转型等重大挑战。 这是教育对经济发展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学习新事物,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会被行业兴衰更替吓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 “三个有利于 ”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5、。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 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三、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 政治文明程度高低是政治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过程实际上是政治发展的过程,从传政治文明向现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政治文明建设要 *推动政治发展特别 是政治现代化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政
26、治发展道路,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既明显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更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模式;相反,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把这种政治模式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理想目标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因此,我把它称为 “增量民主 ”。我在这里提出的增量 政治改革和增量民主,有以下八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换一个角度看,这八个方面也将是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其一,中国民主的发展将是一种 “增量式 ”发
27、展。中国的民主改革将以 “存量 ”为基础,即以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为前提,具备充分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发展民主政治的速度和力度将与既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按照增量民主的理论,旨在推进民主治理的重大改革,必须拥有现实的政治力量,取得大多数人民群众和政治精英的支持,拥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这些改革应当最大限度地符合现存的政治法律框架,不 能违背现有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 其二,中国的民主政治将在渐进发展中有所突破。中国的政治发展在过程上是渐进的和缓慢的,但将不时有突破性的变革。根据增量民主的逻辑,中国的政治发展从总体上看将是渐进式的。这种渐进改革或渐进民主形成一种 “
28、路径依赖 ”,它不能离开先前的历史轨道,是历史发展的某种延伸。 中国未来的民主政治改革和民主建设,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是对 “存量 ”的增加。这种新的 “增量 ”,不是对 “存量 ”的简单数量增长,而是性质上的突破。突破性的政治改革并不是一种休克式的政治突变,它 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是长期积累性改革的结果,是一种厚积薄发。 其三,增量民主的实质,是在不损害人民群众原有政治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新的政治利益。下一步的政治改革将着眼于调整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 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基层的普通工人和农民及困难群
29、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将是未来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重点所在。 其四,动态的政治稳定将逐渐取代静态的政治稳定。所有政治改革都必须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但增量民主所要达到的不再是一种传统的以 “堵 ”为主的 “静态稳定 ”,而是现代的以“疏 ”为主的 “动态稳定 ”。 动态稳定的实质是它绝不是像 “文革 ”时期那样的无序状态,而是使秩序由静止的状态变为一种过程的状态,达到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 “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 其五,政治改革将持续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形成一种有序的民主。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人民的政治参与,人民的参与过程是实现民主
30、的根本途径。因此,积极鼓励公民的政治参与,将是贯穿中国所有政治改革的一条主线。 但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是合法的、有组织的和有 秩序的。发展增量民主的基本途径,就是致力于 “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尽可能地将公民自发的、零散的、无组织的政治参与,纳入到党和政府主导的政治框架之内。 其六,推进民主与加强法治将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从邓小平开始,中国领导人一直认为,民主与法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法治,就没有民主。要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就必须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所以,对于中国来说,法治的实现程度,几乎也就是民主的实现程度。中国民主政治的每一步发展,
31、都将离不开法治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理想目 标是,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发展民主与建设法治,将是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倡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其七,培育公民社会,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让民间组织更多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政府更加主动积极地与民间组织合作,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生活,扩大公民自我管理的范围,提高社会自治的程度,是民主治理的方向。 因此,改革现行的包括社会保障体制、社会治安体制、户籍制度和社区治理制度等在内的社会管理体制,扶持和培育公民社会组织,让各种社会组织在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
32、作用,是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其八,通过三条途径,全面推进增量民主。 在可见的将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将沿着以下三条路线图稳步地向前推进 :第一,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权力中心,拥有 7000多万党员,聚集了广大的社会政治精英。没有党内的民主,中国目前的民主就是一句空话。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是推进中国民主的现实道路。 第二,逐渐由基层民主向高层民主推进。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长期中央集权传统的大 国推行民主,当然必须上下互动,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同时进行。但是,中国现阶段民主政治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基层民主,一些重大的民主改革将通过
33、基层的试验,逐步向上推进。 第三,由更少的竞争到更多的竞争。不论何种形式的民主,都离不开人民对政府领导及政府政策的自由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民政治选择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是由更少的竞争性选择到更多的竞争性选择的过程。中国的民主之路也将遵循这一规律。 总之,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增量民主,完全符合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长远利益和根本价值,是中国政 治改革和政治发展不可变移的直接目标。 “中国模式 ”(或曰 “中国道路 ”、 “北京共识 ”等 ),特指中国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 10 位上升到 2006 年的第 4 位,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34、到不足 3 千万,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的关注。 “中国模式 ”、 “北京共识 ”的说法在国际上流行。 编辑本段 “中国模式 ”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旧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 “斯大林模式 ”,国营经济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较先进的工业和城市与极为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并存的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带来的是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效益低,形成的是短缺经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加上 “文革 ”的政治动乱,使中国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1978 年 “文革 ”结束、改革开放的主要政治障碍基本清除后,中国走上了探索新的经济模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