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学界关于 “中国模式” 大 讨 论 的特征与观点 述要 杜艳华 摘要 : 在近年来 “ 中国模式 “ 的 大讨论 中, 显现了学界 长期以来少有的 新气象 : 一是 大讨论 始终 呈现多元的色彩 ,大多数学者能够独立而理性的思考问题,客观地判断是非,实事求是的 表达观点, 体现了中国学界自觉意识的崛起。 二是大讨论已走向理论提升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许多重大问题,如 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三者 的 关系 ;中国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中国模式与思想解放的关系等, 都 进行了 研究 探讨,这 对于完善“中国模式
2、”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 : “ 中国模式 ” 大 讨论 特征 观点 近年来, 围绕 “中国模式” 而展开的 持续 讨论 ,日益显现出 学界长期以来 少有的 新气 象:这场讨论, 既有 学术 争鸣, 又有思想的交锋 ;既有审慎态度,又有思想的解放。 就 其 思想 观点 而言 ,不仅有国家立场,还有全球视野;不仅有对历史的回顾,还有对未来的展望; 不仅有 对 成功 经验的总结,还 有对现实问题的聚焦。因而,这场讨论形成了诸多 值得充分肯定的特征 和思想观点 , 对此加以认真总结 , 不仅 有利于 推进学术的发展与 进步 , 而且对于我们认清 中国发展进程 中面临的挑战 ,进而完善中国模式都
3、具有重要意义。 2010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纪念建党九十周年)阶段性成果 ; 课题批准号 :10JDJNJD053 作者: 杜艳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上海 200433) 2 一、 大讨论 体现 了中国学界 自觉 意识崛起 的新气象 建国后,由于受左倾 错误 思潮的影响,知识分子 长期 无语,学界曾 一度 处于萧条、 沉闷的氛围中, 20世纪 7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全党全国人民思想的解放,学界一改过去的 局面,出现了探索与争鸣的新局面,在经历了真理标准问题、 “ 姓社 ” “ 姓资 ” 问题
4、 以及中西文化 的论争,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被唤醒。当前 , 从 “中国模式”的大讨论 中 , 我们 欣喜地看到 了中国学界自觉意识崛起 的新气象,这种新气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一) 知识分子 独立思考 和勇于探索精 神的显现 。 所谓学界和思想界的自觉,无非体现于知识分子对于自身责任、义务的正确认识和担当,从而理性地思考问题,客观地判断是非 , 实事求是的表达观点。这场讨论 一开始就呈现多元的色彩。 参加此次讨论的大多数学者都能坚持 学术独立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对 中国模式 ” 是否存在、内涵、特征等问题作出 回答。 因此 , 在思想观点上出现了多元化 和
5、争论 的局面 ,其主要表现: 首先, 在 ” 中国模式 ” 是否存在的问题上,学界 就 存在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 一是 “ 不用论 ” , 二是 “ 慎用论 ” , 三是 “ 必用论 ” 。而 其中 每一主张 的依据又是多 元的。 “不用论”的论点大体有三 种 : 一是 认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我国的根本道路 , 这个道路仍处于探索过程中 , 远没有成熟为一种模式 , 所以 , 不必冠以 中国模式 ” ; 二是 认为 过去我们深受 模式 之苦。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曾照搬照抄苏联社会主义3 模式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遭遇过曲折,出现过失误。 所以, 主张 用“中国道路”、“中国经验”
6、或 “中国案例”来代替“中国模式” ; 三是 认为 使用“中国模式”一词是 非常 有害的。 因为 “ 中国模式 ” 这一概念 虽然包含着对中国取得成就的肯定, 有合理成分, 但这些合理成分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 学内涵 还有很大距离 。 它们主要停留在对局部现象的零碎描述,而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 不仅如此 ,国外“中国模式” 的 研究中 也包含着他们的非社会主义的立场 和 观点,因为 许多西方学者政要往往把 “ 中国模式 ” 概括为 “ 政治专制 ” 与 “ 经济自由 ”等 。 因此, “ 中国模式 ” 概念存在着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歪曲和偏见, 与 邓 小平讲的 “ 中国的模式 ” 反
7、映的客观对象 不同, 没有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 ” 际相结合 。 等等。 “慎用论” 总体上 不否认 “ 中国模式 ”的 存在, 但 主张 谨慎使用这一 概念 。其理由 主要 有 二 点 : 一是 认为“中国模式”还面临着诸多挑 战,现在谈“中国模式” 为时过早。 如果过分追求所谓的“模式”,“容易禁锢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开拓创新”,“容易纵容舍本逐末,偏离中心任务”,“容易使人们囿于形式,走向华而不实。” “ 容易导致掩盖问题 ,粉饰太平 。 有的学者 甚至 指出,粉饰太平只会导致“安乐死” 二是 从模式一词 本身的含义加以考察 , 认为 “模式”一词含有示范、样本的涵义,但是中国
8、并无此示范之意。所以,我们用“中国模式”这个词就得十分小心 。 “ 必用论 ” 观点 的依据 主要 有三 个 : 一是 认为使用中国模式总结中国经验,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和回击西方对中国的妖魔 化 。 因4 为 30 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正是源自中国模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 所以,使用“中国模式” 是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认可和肯定;二是 认为使用中国模式对于我们争得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模式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括和表述 。 怎样理解中国模式 , 消除有关的误解和曲解 , 关乎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话语权 。 ” 三是 认为 “ 中国经验 ” 、 “
9、中国道路 ” 不足以 概括过去 30 年 历史的丰富实践及其成就 , “模式 ”一词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它标志了事物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 就社会发展这个意义上而言,“模式”往往指前 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 不仅如此, “中国模式 概念提供了一种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视角。 ” 正是从这种思 维出发,大多数学者肯定中国模式的存在,同时也强调我们的出发点不是 要示范于别国 。 其次, 在 对 中国模式是什么 及其具体内容 的探讨中 , 也出现了针锋相对的观点,如: 有的学者认为 “ 中国模式 ” 就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而有的学者 则认为不能把 “ 中国模式 ”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10、义,或者中国道路。 再如, 有些 学者 检讨了中国模式中政治模式存在的问题,而与此针锋相对,有 的 学者则指出 “ 过去 30 年中,中国并不像有的学者所 说,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政治发展滞后 ; 而是如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 奈斯比特在 中国大趋势 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 、 经济和政治体制, 中国模式 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 。” 也有学者 指出 , 经过 60 年的探索和 30 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政5 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定型的体制 , 等等。 上述 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显然 源自于学者的独立思考,不能不说这是学界走
11、向自觉的 一个 最显著 特征。 (二) 冷静思考和辩证思维的体现。 在改革开放 30 年取得辉煌成就 的背景下 , 面对 国外 的各种舆论, 大多数 学人 既 没有沉浸在 “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 国道路”“北京共识”的种种赞美之中, 也没有因为某些否定的声音 而影响对改革开放 30 年的成就的客观评价 。 首先,学界对国 外 热议“ 中国模式 ” 的背景进行了清醒的分析 。 多 数 学者认识到, 虽然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 使用过“中国的模式”的提法, 但关于“中国模式”的大讨论确实是 2004年由 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 库珀 雷默 把中国模式概括为与“华盛 顿共识”相对立意义上的
12、“北京共识”而引发的,由此决定了 “中国模式”的提出具有了 特殊的背景 ,即 :一是 在 社会 主义遭受严重失败的国际背景下, 中国在近 30年里 却 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而这个变化并不是靠西方模式带来的;二 是 长久以来 “ 西方中心论”者所持的主张 和 推行的“华盛顿共识”远未达到预期目的 ,而且由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又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在这一 复杂的背景下,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强大 , 势必会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乃至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 因而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也必然会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的深切关注 。 对于 “ 中国模式 ” 的讨论和评价 也就出现了 三种不
13、同但又相互关联的观点 :“威胁”、“捧杀”和“否定” 。 从中国6 改革 开放以来,国外评价中国的舆论由“中国崩溃论” 到“中国威胁论”再到“中国责任论” 的变化 中可以判断 ,西方国家热议“中国模式”中确实掺杂某些狭隘的国家利益观或意识形态的因素 , 所以,国内许多学者坚持对国外“中国模式”的热议保持一份冷静和淡定 。 其次, 对于改革开放 30年的历史 进行了 认真总结和 客观评价, 既充分 肯定 了 成就 , 又深刻分析了 自身存在的问题 及面临的挑战 。有学者 指出,虽然我们还面临许多矛盾,但 “ 中国模式 正处于继续构建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生长空间 。 只要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
14、会主义的科学指引,勇于面对矛盾问题, 善于学习和总结,我们的现代化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 同时, 参与讨论的学者几乎 不约而同地对 当下 “ 中国模式 ”面临 的种种问题和 挑战 进行了分析 。 这些问题涉及中 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 。 正是在此基础上,对“中国 模式”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 三 ) 知识分子应有的 责任意识 和使命感的显现 。 虽然这场讨论至今依然属学术争鸣,但 在 纷繁复杂的观点和争议 的 背后 ,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 中国学人 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怀 。 首先,许多学者表明了参与“中国模式
15、”讨论的目的 和责任 。 正像 俞可平所说:“重要的不是争论中国模式的概念或名称,重要的是深入探究中国模式的要素、特征,分析这一 模式的得失之道,尤其是记住我们从这种发展模式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 。 11 衣俊卿说 ,7 “ 中国模式 ” 是不断丰富 、 不断创新 、 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 , 而“ 积极推动 中国模式 在实践上的不断完善和理论上的不断自觉 , 是 中国模式 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理论诉求 , 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 ” 12 还 有学者指出,“ 认清中国模式的缺陷不是逆向思维 ,更不是唱反调 ,而是为了完善中国模式。只有全面正确认识了中国模式的 缺陷 ,才能更
16、好地弥补中国模式的不足 ,中国模式才能日趋完善。” 13 其次, 从中国现代化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 对当下 中国 发展中遇到的 问题感到担忧 。 参加大讨论的学者 ,包括主张慎用“中国模式”的人 实质 都 不否认它 的 存在。 因为 任何 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 都 会采取一定的发展 模式 。 当然, “任何社会的发展模式都不是一次形成的,形成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14 中国的现代化是否已有自己的 发展 模式?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自近代以来,中国人为寻找现代化发展模式进行了不懈的 探索, 特别是 20世纪 70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种种曲折 之后,已经逐步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发
17、展道路,并 日益形成 了可以图示的发展状态。 所以, 完全可以使用 “模式”一词 来研究中国 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 问题 。 既然 “ 中国模式 ” 是客观存在,为什么 人 们会 主张“不用“或者”慎用” ? 这不仅 源自于对国外“中国模式”提出的特殊背景的分析。 更 源自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担忧 。 基 于对 30年实践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观察 , 许多学者感到 谈 “中国模式” 底气不足。 因为每一个有责任心 的中国人, 都不能不感受到当下中国发展中 面临 的种种棘手问题 的 压力 。 而 在此条件 下, 谈论和8 研究中国模式 确实 有 可能产生两种走向:一 是通过比较 、总结 和反 思 ,深刻
18、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 “ 中国模式 ” ;另一 种走向 是在 畅谈和肯定 “ 中国模式 ” 的氛围中产生过分 乐观 的 情绪, 从而 影响中国问题的解决。 所以 , 有的学者指出 “我们 应该十 分清醒,认识到我们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还要继续探索。 ” 15; 甚至还有 学者 害怕过多宣传中国模式 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反感,影响中国的外交关系,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类似 种种 观点 , 虽体现了 人们 认识问题的角度 不同 ,但 却各有道理,无不反映出 对国家发展前途 的 关怀和责任意识 。 第三,完善中国模式是学者们讨论问题的落脚点 。 在讨论中,不论以什么为切入点进行讨论 ,但最终大多数
19、 学者都 对于 完善 “ 中国模式 ” 提出自己的对策 。 有 学者指出,进一步完善、丰富和发展 “ 中国模式 ” , 在政治方面 , 要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方面 ,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在意识形态方面 ,要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还有学者指出, “我们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16; 等等。 (四)体现于学界的思想解放 。 在大讨论中 ,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国内学界延续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解放的潮流 。 首先,学者们认识到了思想解放对于中国模
20、式形成 和完善 的意义 。 即 认识到 没有思想的解放 , 就不会有 “ 中国模式 ”; “中国模式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的过程中逐渐开拓形成的 。 特别是有的学9 者指出, 应对 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和挑战 , “我们自己没有现成的答案 , 在其他国家和其他发展模式中也找不到现成的答案 。 唯一的出路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 , 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 革新制度机制 , 不断充实和丰富 中国模式 的内容 ” 17 不仅如此, 有的学者还明确提出“目前我国解放思想所面临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 ,要从封建主义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绝不能把 小农经济的均贫富误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第二
21、 ,要从教条式对待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中解放出来 ,避免回到改革开放前的老路上去 ;第三 ,要从资本主义思想牢笼中解放出来 ,防止倒退到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去。”18 其次, 在这次大讨论中,学界在相当程度上 改变了以往那种一哄而起,附和潮流 , 人云亦云的 的习惯, 特别是截然不同的 诸多 思想观点的交锋 ,表明 学者能够以 独立性 思考和 理论的自觉 探讨问题,发表见解,避免了在一种声音下思想观点的 僵化和简单重复。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在改革开放 已获得辉煌成就的背景下 ,学界能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影响中 国现代化持续发展的症结,这的确 体现了思想解放的特征。 总之, “中国模式”
22、 在国内学界引起广泛 讨论 ,是中国学 界 和思想界 的 责任意识、冷静思考 和 科学态度使然,它标志着 中国学界的进步 。 可以说, 此次 大 讨论的 一个重要收获 就是 促进了中国学界 和思想界 自觉 意识的崛起 。 二 、 大讨论已 走向理论 提升阶段 ,对中国 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10 诸多问题进行了 深层次 的 思考 。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 “ 中国模式 ” 与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 关系 进行辨析 , 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 相当一部分国内学者把 “ 中国模式 ” 与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作为两个不 同概念来研究 , 虽然也认同二者有共同的实践基础 ,
23、 但又认为两者 概括 问题的 角度不同 、 侧重点不同 、 取向不同 ,认为 “ 中国模式 ” 是个学术概念 , 不应意识形态化 ;二 是 有的学者 针对 “西方学者在谈及 “ 北京共识 ” 或 “ 中国模式 ” 时 , 往往忽视或刻意回避中国的 “ 社会主义 ” 性质, 不愿承认中国的成功是社会主义的成功, 只从经济发展角度界定 “ 中国模式 ” 这一动向, 着力论证了“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关系。 如, 朱可辛 等学者 认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 “ 中国模式 ” , 脱离社会主义制度来谈 中国模式 是不科学的 。 即 认为中国模式意味着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 三者 关系 进行了 探讨 。 有的学者认为 ,这三者是不同的理论范式。 “ 中国道路 是近代 120年来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 ,经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探索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如何实现民族解放、摆脱贫困 ,加快实现现代化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 “ 中国模式 是中国人民历经中国道路的艰辛探索 ,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初步的科学总结所进行的一种理论概括 ,今后对它的认识仍将会在中国道路的不断探索中积蓄深 化 ,并赋予它新的内涵 。”“ 中国经验 是现阶段坚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