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毕业论文:东沙古镇老辈人口述史.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298004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毕业论文:东沙古镇老辈人口述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学毕业论文:东沙古镇老辈人口述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学毕业论文:东沙古镇老辈人口述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学毕业论文:东沙古镇老辈人口述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学毕业论文:东沙古镇老辈人口述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东沙古镇老辈人口述史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历史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摘要】 舟山群岛中的岱山岛西北角有一座百年古镇,位于著名渔场岱衢洋沿岸。可以追溯到唐朝的丰厚历史却并没有给世人留下多少记录在案的 文字历史。目前,只有老人居住的古镇,伴随着老人们的离去,其近代现实历史和传说文化也在一点一点流逝。文字记载的历史毕竟有限,而古镇的历史却是伴随着老人们的一生,古镇的历史就是他们一生的写照和经历。口述历史见证了普通百姓们的历史,是老人们对于东沙古镇变迁的回忆,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历史记录。从上世纪 30 年代至今,东沙经历被日军占领、抗日、

2、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经过改革浪潮洗礼,最终由一座繁荣的渔镇几经波折沉寂至如今的默默古镇。 【关键字】 东沙古镇 老人 口述 历史 一、东沙古镇简介 东沙古镇位于著名渔场岱衢洋沿岸 ,岱山岛的西北角,是一座百年古镇,是舟山群岛著名的渔港,也是一座古老的渔镇。 原来岱山岛西部自西向东有个半圆形海湾,古镇 就 坐落在海湾东角的沙滩上,古称 “东沙角 ”,镇名也因此而得。 据史料考证,东沙建置可以追溯到唐朝,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他深厚的内涵与古朴的气质。 东沙古镇繁荣主要归根于他濒临岱衢洋这一独天得厚的优势,由于盛产大黄鱼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渔民竞相进入岱衢洋。 东沙渔港 真正辉煌 形成于清康熙年间

3、。之后,每逢鱼汛,江苏、浙江、福建、上海诸省市沿海渔船聚集东沙,船以千计,人达数万。 1971 年鱼汛,停泊在东沙洋 面上的渔船计有12601 艘,渔民达 8 万多人。这足以显示当时东沙渔港的兴旺发达。 渔业的繁荣使得一业兴带百业旺,随着渔业的兴起,小小的东沙角也招徕了四方居民和百作工匠,人口集居,日久成市,渔盐之利带动了渔镇商贸经济的发展。渐渐地,东沙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商业贸易区,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一景 “横街渔市 ”。 东沙古有 “前门一港金,后门一港银 ”之说。据中国渔业和康熙定海县志记述: “岱衢渔场首列石首鱼(大黄鱼),长年有之,但四五月最多,最高年产约四万吨。 ” 直至上世纪中叶,

4、伴随着岱衢洋大黄鱼资源的急剧 衰落,东海海面失去了勃勃生机,渔镇上百杆齐展、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不再,大黄鱼的灭亡冻结了东沙古镇的繁荣昌盛。 从此,东沙不再是繁盛的古渔镇,他成为了一座古镇。在 1952 年岱山岛解放以前,他遭受过日本人枪炮的蹂躏,东沙人民的坚贞不屈使东沙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曾经在舟山短暂停留过,那段灰暗的日子里很多亲人被强行拆散,带离到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另一座岛上,从此过着背井离乡的孤独生活,日日盼望着能够再回到故土。解放后的东沙在共产党员们和乡亲们的建设下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只是在那场文化大革命之中 ,许多人、许多家庭都元气大伤,给这个古镇带来了一段苦

5、涩的阴影。改革开放以后的古镇不再享有岱山政府所在地的优势,渐渐地落寞,消沉了,青年人纷纷离去,去了遥远的都市闯荡,开始了他们祖先当初来东沙时一样的艰难创业,一时间东沙几乎成了座空城,只有残余的老人坐守着最后的家园。 如今的古镇,仅仅只有一群老人、一条青石板路、一座座古朴的建筑、一轮亘古不变的残月被时间遗弃了,被世人遗弃的古镇,在时光隧道里,渐渐“被消失”了,希望能够有“寻梦的人”去再次掀开那段曾经辉煌的历史,再次回顾往事,重现古镇灿烂历史。 二 、岛城掀起革命浪潮,英雄辈出 “五卅”惨案以后,革命的浪潮也席卷了舟山各地,学生、工人、渔民、农民们各个阶层都纷纷组织活动来响应事件,顺应革命的潮流。

6、 有关岱山东沙在五卅事件之后的新闻,宁波时事公报有以下记录: 定海岱山东沙角竟存女子国民学校,鉴于宁波外交后援会,因“五卅”血案,同盟罢工,为援助同胞起见,组织接济工团募捐团,于四月二十日(农历)午后,派出四年级学生邵婉贞等,携带捐册,至各机关及庄家店铺,从事劝募,半月之后,即集二白余金,足见热心爱国,虽僻处海隅,较之通都大邑,诚无多让也。 1 1925 年 7 月,东沙角商人为声援“五卅”惨案,对大英牌香烟一律减价出售。 2 东沙位于岱山的西北角,而岱山自古以来都是以盐而闻名,岱盐多次被评为“贡盐”,因而在东沙及岱山人口中最多的不是渔民即盐民,当时东沙是政府所在地,负责盐务的秤放局(场公署)

7、等机构均设在东沙,随着革命风暴的来临,岛城的盐民们也开始觉悟,在先进思想人物的带领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盐民风暴。在岱山和东沙的近代史上最有名地就属1926 年和 1936 年的两次盐民暴动了,而第一次地盐民暴动有涉及到岱山一位著名的女革命战士。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岱山出现了 一个传奇的女子,她的名字叫做“金维映”至今还有许多健在的舟山革命党人还记得她。她的故事很长很深,在这边我只讲述其中一段。 金维映是舟山岱山人,原名叫金爱卿,于 1904 年出生在岱山县高亭镇的王家弄中。革命骤起的年代里,她在宁波竺洲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三年,先进思想的启蒙使她向中国共产党的方向前进。 盐业一直都是舟山的主要经

8、济产业之一,当时岱山大约有八九千家专业和兼业盐户,辛勤地经营着一万五千亩盐田和二十万块盐板(官板),年产量大约在五、六十万担上下。但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横征暴敛和官商勾结,垄断经营,使岱山的盐 民群众长期处于艰难竭蹶之中。许多贫苦盐民自己没有生产资料,只得租盐田、盐板晒盐。一个劳动力只能晒三、五十块盐板,在正常的天气下,每块盐板只能晒三百斤左右盐,而每百斤盐只能换八、九斤大米,这样全年只能收入一千四百斤左右的米。这点米是众口之家的生产成本和衣食住行的全部费用。 3民艰难的生活状况也决定了革命风暴的及早到来。在 1927 年发生了一起著名的“盐民风暴”,根据还健在的王家恒以的回忆: 当时已经是

9、优秀共产党员的金维映针对岱山盐业出众,盐民生活艰难的情况拟定了一个开展盐民运动的计划,并和中共宁波地委书记赵济 猛、顾我等一起来岱山开展活动。到达高亭安顿一番后,金维映锁定了一个叫王仁林的东沙人,他是盐民出生,为人正直,在经过交谈和思想工作之后,由王仁林团结了一批盐民来共同反抗官府和盐霸的暴行。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 王仁林带了一帮盐民来到金维映家中,金维映说:“别看是一粒小小的盐,统治阶级历来把它与铁并举,作为国库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盐务机构的官员用盐来为自己谋私。但盐民却连肚子也填不饱,所以大家必须起来与盐霸、与盐务机关作不懈的斗争,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得生存的权利。”听了金维映的一番话,王仁

10、林说:“金老师真是咱盐民 兄弟的知心人啊。” 说起盐民之苦,王仁林自有一腔苦水在肚,他告诉大家,他原在东沙以晒盐为生,由于受不了官府和盐霸的双重压迫,一气之下离开盐田到高亭来做生意。他还说如果有人给盐民指一条生路,盐民肯定会起来响应。但是王仁林又告诉大家,盐民中经常自发开展小规模的斗争,但都被残酷镇压下去了。官府对反抗的盐民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常常是抽脚筋,挖眼睛,有时还剥人皮,以杀一儆百。 听了王仁林的话,金维映和大家愤怒难忍,愤怒之后他们又感到要把这个运动开展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盐民虽然深受双重压迫的苦难,盼望翻身,但是面对 官府的酷刑和盐霸的倒行逆施,心有余悸,他们只得忍气吞声,敢怒

11、不敢言。在这种情况下,金维映认为当前首要的一点,是要解除盐民的恐惧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积蓄斗争力量。所以她决定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去做思想工作。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金维映踏着星光来到茶前山村海边的一座小草房里,这里已聚集了一群等着她来开会的盐民。 4 通过金维映入情入理的讲解和先进思想的传播,让大家心服口服,最后大家都说:“金部长,我们都听你的,你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就这样,金维映秘密走村串户,下盐田,上滩头,每到一个地方就把盐民集中 起来,启发盐民的觉悟,唤起盐民的斗志。不到一个月,就由点到面,建立了茶前山、念亩岙、摇星浦等 10 个盐民协会。各地协会成立后,又成立了岱山盐民总

12、协会,以统一领导全岱山的盐民运动。 这次盐民运动的一项目标是提高盐价。原舟山地区行署副专员王家恒(岱山人),当他回忆起那一场斗争时说:“有一件事,我印象最为深刻。那天,金维映带领盐民队伍到达盐场公署。反动官吏畏于革命群众的浩大声势,将盐场公署的大门紧闭。金维映以其精湛的体育技能,飞身翻墙进院,打开盐场公署的大门,带领群众与反动官吏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被盐民称为女侠。在与 盐场公署关于提高盐价的谈判中,她既勇于斗争,又讲究策略,有理、有利、有节,迫使盐场公署把原盐收购从过去的每担 0.8 元提高到 0.986 元,取得了革命的初步胜利。” 5 在经过共产党员多次组织运动之后,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

13、好景不长,由于国共合作关系的紧张,国民党逐渐暴露出其自私自利不顾民生百姓的本质。根据当时参加运动的盐民前辈口述,在三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当时掌管岱山盐务的机关叫岱山场公署和秤放局。它在量浙盐务总署的垂直管辖下控制着岱山盐场全部产盐的运销和税收,场长谬光兼秤放局局长及盐警队队长。(据后来史料记 载:他原是国民党浙江省主席张静江财团的得力手将,又是国民党中央财政部税务总署长谬秋杰的亲兄弟。)缪光这个人生得脑满肠肥,颈粗,透露大,盐民们都叫他谬大头。谬大头仗着后台权势,以岱山王自居,自上任以来与土豪劣绅、地主老财勾结,残酷剥削压迫盐民,在东沙等地强占了三个民女作他的小老婆,其中一个还只有十六岁。 在一

14、九三五年时候,国民党政府由于连年内战财源严重困乏,于是进一步加紧了对全国人民的搜刮。反动的盐务当局,屡以整盐为名,不断增加盐税。据统计,当时的两浙盐税名目达到十三种之多。 1、在岱山,每司马担渔盐要征税三角 ,每司马担食盐要征税五元,而把盐民卖出的盐价一再压低,由原来的每百斤 0.986 元下降为 0.81 元,以后压低到 0.71 元。根据国民党政府规定,岱山产盐全部归官督商办的五署工厂垄断经销,在这“专商引岸”的反动制度下,有所谓“越界为私,格杀勿论”的苛律。 2、以谬光为首的岱山秤放局一方面强迫盐民用红粉拌白盐(每百斤拌四两),作为渔盐标志,另方面,企图迫令盐民把每天产上的盐在下午四点之

15、前挑到指定地方集中归队,逾时不收,家里不许储藏,不得过夜。 6 随着广大盐民与国民党反动政府矛盾的日益激化,当年盐民运动骨干分子冯天 宝等加紧了活动。七月十日晚上,冯天宝、黄国光等同志,抓住时机发动了全岛盐民抗板罢晒。聚集于东沙(南部)的桥头宫门,从各处一齐涌至东沙角,围住称放局(即场公署,在东沙角大河墩)而后又将谬大头剖腹置石,尸投大海。这场运动简直是大块人心,令国民党反动政府及盐务当局大为震惊,急令弹压,两浙盐务总署长张中立率“绥南舰”来岱,并调遣外地盐警从东沙角山咀头登陆,根据汉奸的高密,他们展开了大规模的抓捕活动。在大批盐警追捕下,外地渔民当夜逃离东沙,但不敢返回原籍,只得在海上流亡,

16、本地渔民和广大盐民也纷纷躲避。来自各地的盐警到 处横行并乘机抢劫,东沙角的一些商铺、厂家,纷纷闭门逃奔,昔日的横街鱼市变得死气沉沉,充满着恐怖气氛。 这次暴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盐务当局,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与反动派进行斗争的决心和信心,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我党在岱山建立地下组织和革命武装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日本人占领的三、四十年代 民国 27 年( 1938 年)正月初三,日军跑轰高亭,一发炮弹轰塌天后宫,一发炮弹到大岙深水岙。次年( 1939 年)三月二十一日上午七点,日舰驶进高亭港,重炮轰击高亭,下午二点又炮击东沙 。五月十八日,日舰六艘包围

17、岱山岛,日机在上空盘旋,散发传单。五月二十三日,日军从东沙、高亭两地同时登陆,占据了岱山岛。二十七日,攻陷长途,不久又占领衢山。自此岱山全境沦陷。 7 日军占领岱山后,在东沙、高亭先后建立司令部,又在两地分别建立自治会(又称“维持会”)。其中东沙自治会为定海地区第一个日伪会组织,网罗了一批卖国求荣的汉奸为日军效劳,他们对当时政府所在地的东沙进行了重点“扫荡”。 在日军控制的二、三十年代里,东沙人民是怎样度过的,那段岁月又是如何的煎熬和悲苦的,以下是一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人们的口 述,有些老人还健在,有些老人已经作古,其中有些口述是前辈们整理出来的那些老人的口述史料。 家住念母岙的黄姓阿婆,今年

18、 79 岁 那个时候我才 8、 9 岁(笔者估计大致时间是在 1941 年),我们村上来了一群扛枪的男人,据说是游击队的,他们都住在村口的陆家,陆家宅院大,房间多,住的下这些人。他们和以前见过的扛枪的人不一样,他们不抢劫,不打人,很讲道理,还帮助我们村民打扫卫生,修补房屋。后来没几天,我清楚地记得那是 2 月 19 日地晚上,东洋人不知道是怎么知道游击队住在我们村上的,深夜,东洋人派了大批人来村上搜捕,他们把我们所 有人都赶到一起,由汉奸一个一个地看清楚,还好,那个时候游击队提前得到了消息已经全部撤走了。由于找不到游击队,东洋人就到处泼汽油,把很多房子都烧掉了。那时候,我很多人都吓得跪在地上求

19、饶,我也是躲在姆妈怀中跪在地上磕头。 家住念母岙的金进伟(今年 83)口述 那个时候,我还是十几岁的小孩子,日本人天天在大街上晃,一不高兴,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叫你在大庭广众之下,晒烈日、淋暴雨、顶石头、罚久跪、狼犬咬,枪刀刺身,更有甚者,日本人还经常强奸妇女,任意杀人,无所不为。当时在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吃吃六谷糠,做做汽车路,钞 票一点无,性命还在司令部。”由于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所以一直都是我去买米和买水的,那时候买米要排队,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派一个人来排队,一个人一天只能买一次米,米价很高,一元钱只能买 2 斤大米。买米的时候,日本人看我是小孩,经常会欺负我,让我趴老虎凳,或者在正午的

20、时候倒立,一立就是四五个小时,只有他们高兴了才会让你买米。那个时候,每次去买米买水,我都很害怕。 童谣中的“做做汽车路”是当时日本人在东沙做了很多条公路,主要防备运输,家里的哥哥们和父亲等都被拉去做公路了,说好了做一天就给一天的米的,但是后来那些大米 都没有落到我们这些做工的手里,大米都被保长私吞了。 金信钿 口述,当年的舟山地下党干部 1943 年 4 月中共定海县工委委派詹步行与童春梅两人在东沙念母岙以开设“美丰杂货店”为名,从事抗日斗争和发展党员,使岱山党组织日益壮大。 1944 年夏,我与余力行去山东工委吕柄奎处拎来步枪五枝,建立抗日小分队,成为地下党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为适应当时蓬勃

21、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党组织指派我在东沙建立联络站,经积极筹备,组织同意由我与毛永兴、严良余(上海第六中学校长,退休后现在在卢湾区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三人开了一家“恒兴米行”, 以“行”为名进行革命活动,主要任务是掩护中共定海工委,并对外来人员、文件等通过米行再转至县工委。恒兴米行地址设立在东沙山嘴头原严永顺米点的旧址,资金来源于米行系代客买卖为主,毋须多大资金。 后来,日军侵岱时期,海上交通受阻,采运粮食极为困难,米店纷纷歇业,仅存的米店也是有米就卖,无米就停,不能保持正常营业,偶尔有米供应,人如潮涌,竞相争购,群众叫苦不迭。地下党为群众所急,想法设法缓解民食供应,利用岱山产盐的优势,通过多种渠

22、道,将岱盐运往产粮区无锡等地,换购大米装回岱山供应群众。由于日伪时期进货无固定渠道,必 须四处奔波,寻觅粮源。如在 1945 年初,探悉宁海黄墩有余粮可购,我与毛永兴两人赶到象山(宁海邻县),得悉黄墩不收汪伪政府储备票,要用中国、中央、交通三家银行的纸币交易。因此,两人又回到宁波设法调换老法币,每百元贴利五元。然后,经奉化西垫去宁海合山,因这段路线没有汽车必须步行,花了两天时间才到合山,第二天雇船去黄墩向农民收购大米近万公斤运回岱山、东沙销售,虽属杯水车薪,但亦历经艰辛。 1948 年秋季严重干旱,粮食连续两年减产,内陆产粮县颁令禁运粮食出口,奸商乘机囤积居奇,猛抬粮价,岱山粮源几乎断绝。 5

23、 月由我发 起与罗岳清、夏志德、金文龙等 4 人组织岱山米业代表团,并请岱山镇商会会长陆耐青同去,想宁波米业公会求购发粮接济。经多方奔走,终于购得大米 500 石,运回岱山供应。恒兴米行建立以后,为岱山地下党运输给养物资和通讯联络开辟了一条海上航线。在 1945 年前主要向三北古窑浦、观海卫等地接运物资(主要是布匹),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改向宁波江厦街正昌煤油公司与章先生接头,递送信件和提取货物。在工作中难免出现险象,但由于地下党安排周密,机智应变,总能化险为夷,从未出过问题。如 1947 年 11 月浙东省组织部王起(化名王烈均,内部都叫二 哥。原浙江省副省长,已故)在东沙开完会后,急需返回宁波

24、,当时港口岗卡林立,封锁很严,往返旅客须经特务盘查后才能同性行。虽然岱山认识王起同志的人很少,为安全起见,我安排他搭乘阿龙装盐船去宁波,经联系稳妥后,确定傍晚上船。下午三世王起来米行找我时,恰被元海防支队长庞炎两兄弟撞见,庞炎认出了王起,我看情况紧急,就立刻陪同王起同志隐蔽船上,并将船离岸抛锚(因风帆船要候潮汛开船),第二天安全护送至宁波。 1949 年 6 月在宁波的王家恒同志派王茂法同志来岱山与地下党联络,船到南浦,王茂法同志一上岸就被两名国民党特务扣住盘 查,因未发现破绽正要放行时,又来了两名特务,再次进行搜身,仅搜出两包双斧牌香烟,特务恼怒地把烟摔在地上,不料烟包劈裂,露出一张写着姜信

25、弟名字的小纸条和一份了解敌军分布情况的空白表格。因此,王茂法就被特务押到东沙总部进行拷问逼供,第二天特务逼他带路搜捕“姜信弟”及其他共产党,当特务驾着王茂法走过恒兴米行门口时,他非但不认我而且连头也不向店内看一眼,敌人因找不到姜信弟等共产党员,而气急败坏,当夜就逮捕了大批群众,最先逮捕的是恒兴米行斜对面的张阿兴。我看情况危急,立即交清账目,凌晨就乘王秀昌船转去宁波。后来得悉王 茂法同志虽受尽酷刑,但坚贞不屈,只字未吐,敌人毫无所得。不久,凶残的敌人就把王茂法同志装入大麻袋,抛入东垦山附近的大海。王茂法同志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岱山的党组织。 我到宁波后,得知王起同志在绍兴军管会,又去绍兴找王起,后

26、由他介绍去宁波,并在宁波又找到了王家恒同志,因此我就留在宁波工作,恒兴米行也就停业了。 8 这是一个关于东沙地下党组织的一个故事,至今恒兴米行旧址依旧还在,斑驳的墙体依稀可见当年的抗日字迹,古红色的漆料散发着往日艰苦岁月的味道,这是属于东沙古镇当年革命斗争所留下的红色印记,让我们牢记这些光 辉的事迹,牢记这座在历史洪流中淡定从容的建筑。 家住东沙角的张梅英口述(已逝) 我今年能活到 74 岁,全托共产党、人民政府的福呀!提起我的妯娌银蛾,在日本侵略军占据东沙角时,吃尽了苦头不算,而且差点丢掉性命,实在令人心酸,有时越想越气愤,咋有这么坏的日本侵略军,平白无故“烧、杀、抢、掠”,弄得东沙古老集镇

27、鸡犬不宁,民不聊生。 那年是 1945 年农历 2 月 12 日清晨,当时我才 26 岁,银蛾比我大一岁,我们妯娌俩一直住在一个院子里,男人们都外出做生活去了,平时我们亦很少出门。日本侵略军占领东沙角后,主要通道筑起了木结构 城门,我家就在一道木质结构的护城门边。四邻八方的老百姓来东沙角都要经过这道城门,城门口岗哨站着日本兵,每天进出城门的人,都要行礼,磕头,稍不顺心,就要顶石板,“淋豆芽”(不管天冷天热,用冷水从头上一直淋下去,淋时不许你动一动)跪石子。我经常看到穷苦百姓遭日本人拳打脚踢,但又不好开口相劝,真是气死人。有一年冬天刮大风,城门被刮倒,日本侵略军重新叫人修理后,原城门安装的一根铁

28、丝网被废弃在路旁。当时,我家门口的这条路虽然很狭窄,但来往的行人特别多。因过去穷人没钱,都是赤脚和穿草鞋,我公公想如果万一有人脚被铁丝戳破 ,那苦头实在吃勿过。于是,就捡起那根被废弃的铁丝网,挂在自己的围墙上面,免得老百姓戳脚受苦。 就是因为我公公动了这根废弃的铁丝网,大祸就降临到我们毛家的身上了。 起因是沿河路的大利公司,有一个姓郁的翻译,专门为日本人做事,搬弄是非,老百姓都恨透了他。那天夜里,郁翻译在铁畈沙郑家弄形色时,被游击队打死。消息震动了日本司令部,马上出动人马到铁畈沙一带挨家挨户进行搜查,看到铁畈沙海边一位补缸匠的家里,有几段烂木头和一些石块,硬说是偷了他们日本皇军的东西,说补缸匠

29、是游击队,不论他如何求饶磕头,还是被日本人抓去了。日 本侵略军沿路搜查到我家时,一看围墙上挂的铁丝网,说我家有游击队躲藏,气势汹汹地冲进来。这时,我们几个一听日本人来了,便从后门逃了出去,唯独银蛾姐自以为没有窝藏过游击队,总不会有什么大事。结果,日本侵略军搜遍了我家所有的房间,见没有其他人,就不问青红皂白就把银蛾抓了去。 当天晌午,银蛾姐同补缸匠一道被拉到东沙角东北面的蛤巴山顶,先将补缸匠推到山崖边,叫银蛾站在日本人划好的圆圈里,眼睛用黑布裹好,不许银蛾乱动、乱说、乱看,银蛾心跳得咚咚响。这时,只听到“砰”的一声响,银蛾被吓得半死,浑身像要瘫倒似的,正在她神志 恍惚的时候,一阵阵狂热的笑声把银

30、蛾惊醒,她大胆地一把撕去包在双眼的黑布,定神一看, 3 个日本兵正跑向悬崖边往下看,边看边手舞足蹈,还发疯似的狂叫。可能是被枪杀的补缸匠滚落山下一时还没断气,痛得在地上翻滚,日本兵看了蛮有趣的缘故。此时,银蛾见脱身逃命的机会已到,便不顾三七二十一,一骨碌向有居民房屋的悬崖连滚带爬而下,刚好滚到一户居民门口,见后门未关,便爬进去关好门躲在大眠床下面,这时的银蛾全身上下被摔得遍体鳞伤,疼痛难忍。再加上日本侵略兵在呐喊着,正在挨家挨户地搜查,追捕银蛾,屋主人心急火燎,眼看日本兵步步逼近 ,恐遭牵累,赶紧叫银蛾快点离去。无奈,银蛾硬着头皮,胆怯怯地离开这户居民家。不料,刚拐弯时,发现日本兵正朝她的方向

31、而来。她忽见路旁有个厕所,就躲了进去,真是天助人也,厕所不但有矮门遮挡,而且粪缸刚被掏空。银蛾她哪里还顾得着什么,一头钻进粪缸,这时只听见日本兵的脚步声自近而远,渐渐地消失了,吓得银蛾满身大汗淋漓。待到太阳西斜,天色暗下来的辰光,银蛾才找到山嘴头“震茂行”周朗明小叔家,后再由周先生出钱雇船送银蛾到外地躲藏,才免遭厄运。 银蛾姐虽然在日本侵略军的枪口下死里逃生,但日本人却一把火将我们全家所有的房屋和家财全部烧尽,全家十余口老小无家可归,挨饿受冻。 通过倾听和翻阅了那些老人们的回忆,我知道了日本人占领东沙的日子是每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人都不想回忆的悲惨岁月,日本人欺压百姓,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率先在东沙

32、角设立“大日本帝国海军先遣队”又称“司令部”和“日伪维持会”。日军官镰谷九次郎统领日兵实行“三光”政策,野蛮地屠杀东沙同胞,但是东沙人民不畏强暴,于警察所墙上出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大幅标语,许多帝国义士揭竿而起,建立抗日地方武装。时有“枪打汉奸费其云,夜杀翻译官郁承高”等传奇式故事在横街头发生,成为有口 皆碑的美谈。 9 四、解放战争,国民党聚集东沙镇 一九四九年春,中华土地正酝酿着一场罕世的剧变。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胜利进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蒋家王国土崩瓦解。全国大陆相继宣告解放,国民党残军不得不向沿海一带节节溃退。 当时,舟山群岛成了浙江的“国民政府”临时避难所,各地机构林立,残军

33、云集。官僚士绅、散兵游勇、三教九流,纷至沓来,招摇过市,横行乡里。更有甚者,蒋军大肆抓丁拉侠,扩充军队,企图负隅顽抗。 1948 年,国民党江浙诸省军政人员及其大批军队退至岱山岛,糜集东沙镇,并与桥头南端制造军用机场,起飞大 批飞机对大陆进行狂轰滥炸。 1949 年,蒋介石携子乘泰康舰来岱衢洋活动,蒋经国还登上东沙角三围头查看地情。 在 1949 年 11 月 14 日,毛泽东主席在给负责舟山群岛解放战役的三野的指示中指出“舟山作战必须集中足够的兵力,充分准备,如果准备不周,宁可推迟发起攻击的时间。”在经历了近 1 年的时间,于 4 月底,基本完成了解放舟山群岛的战役任务,规定在 6 月下旬行

34、动,由二十军及二十六军同时攻取岱山,将其包围而后全歼敌军。正当我军部队作战准备基本就绪的时候,已经退至台湾的国民党政府惊恐万分。摄于我军的威势,为保存实力,固守台湾,匆忙决定放弃舟山群岛,集中兵力退守台湾。 5 月初,蒋介石飞抵舟山,秘密布置撤退,限令驻舟山的国民党海陆军于 5 月 16 日之前撤退完毕。在撤逃之前,国民党部队又出动飞机和炮兵对浙江沿海地区和舟山外围岛屿进行频繁的轰炸和炮击,严密封锁航道。从 5 月 13日晚上开始,驻守在岱山的蒋军陆续撤离岱山,为严格保密撤离工作,以“美援及日本赔偿物资运输计划”为代号。 国民党在撤退过程中,抓捕了很多当时东沙镇地青壮年,造成了很多家庭至今还亲

35、人海岛相隔,迟暮之年不能叶落归根。 金宏寿,家住东沙镇铁畈沙 今年 96 岁 当年蒋介石逃亡那个 时候,我们村地保长、里长等到处带人抓 16 岁以上的男的,不管在路上还是田里,到处抓人。他们说是,抵人头(关于这个抵人头的意思,老人详细解释了下:抵人头就是抵空名单(军队名单),日军被赶走后,国民党内部军队编制人员太少,常常是军队里有名单但是却没有人,因为这个有名无人的现象,所以就要抓人去抵空名单。如果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的就要抽走一个,那时候家里年轻的男的都躲在房子里不出去,外面田里的活也都是些女人和老人在干。 有一天晚上,我和侄儿走在路上,突然听见有很多脚步声,我们立刻躲进小巷子里,我都在一个大

36、水缸里不敢出声 ,我的侄儿就躲进一旁的垃圾堆里。等了很久,直到脚步声不见了,我们才敢出来。那一次,我们村上被抓走了很多人,就连乡长李龙鲤也被抓去台湾了,国民党把抓去的人都拉去了高亭码头,上了一艘大龙船就走了。 直到现在我们家还有很多远方亲戚还在台湾,前几年,他们倒是还经常回来看看我们这边的亲戚,给祖宗坟头上上香的,最近几年很少来了,年纪也是大了,那些小辈们倒是也不熟悉。哎,亲戚血缘就这样阻断了,不来往了。说着说着,老人眼眶里泛出了泪水,我们的谈话也没有再继续下去。 在谈到蒋介石抓壮丁去台湾这段历史上,身边的很多老人 都讲述了自己亲人被抓的故事,类似金寿宏老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就不多描述

37、了。据史料记载,当年蒋介石撤退过程中,整个岱山被抓去台湾的青壮年达 3900 余人,不从者,就遭杀戮,在高亭码头发生多起屠杀不愿上舟者之惨事。 10同时,蒋军还对重要建筑物进行破坏,炸毁军用码头,毁坏岱山飞机场,焚毁来不及运走的汽油、汽车、车辆,并在交通要道、客用码头布下地雷和定时炸弹。于 1950 年 5 月 16 日止,国民党部队全部撤出岱山。 至今,台湾岛上还有很多岱山、东沙居民,每个清明时节,多少柱清香袅袅中是相隔海峡亲人们翘首期盼回去 的故乡情,希望认祖归宗、落叶归根的思念。 五、关于东沙古镇的传说与神话 很多传说与神话都是依靠人们口头传播所流传下来的,以下的这些传说和神话都是对一些

38、老人们口述故事的整理,比较口语化的文字和粗糙的结构符合了海岛风情的描述。 东沙是个汇四海渔民、客商于一起的古渔镇,各地文化在这儿交汇,同时也形成了多种 信仰并存的状况。镇内居民多数信奉佛教。部分信基督教和道教。镇内寺庙较多,较有名气的有资福寺、羊府宫、净观寺、五都府、真神堂等。 羊府宫 羊府宫,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 1755),至今已有 250 年历史, 是东沙目前保存家完整的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被称为舟山的“妈祖庙”。乾隆年间,舟山有位羊姓船老大,传说是西晋大将军羊牯转世,在海上救人无数,死后被玉帝封为海神,秤“羊府大帝”,掌管海上生死。百姓念其生前广积阴德,自发募资为其立祠,建在位于岱衢洋西

39、岸的东沙角铁畈沙小岙山麓。这就是海神庙 “羊府宫”的来历。 羊府宫不大,正面为大殿五楹,供奉“羊府大帝”和“娘娘菩萨”神位,左右厢房各两间。各地渔民对“羊府大帝”极为敬重,羊府宫长年香火不断。每年渔汛期间,东海渔民争相来羊府宫烧香,祈盼海神保佑他们海上作业风平浪静,满 载而归。遇风浪大作、渔船未归之日,更有渔民家属抱子携女来羊府宫进香,祈求海神降福消灾,保佑其亲人平安归来。 净观寺 净观寺,位于东沙镇寺岭墩上,始建于 150 多年前。净观寺的来历有多种传说,其中流传较广的是: 清咸丰年间,镇海有一大户人家之女,名朱四花,为避乱乘木船渡海逃生。不料遇上飓风天气,船翻落水,四花小姐抓住一木板漂流至

40、东沙角念母沙滩,被本地一毛姓渔民和一位打柴路过的农民发现。毛姓渔民见四花小姐手腕上戴着一对金手镯,顿起劫财邪念,伸手用力去摘,可怎么也摘不下来,原因是她的手腕被海水浸胀了,此时农民就下了 狠心,手持柴刀,“咔嚓”一声斩断了姑娘的手腕,摘走了金镯。可怜的姑娘顿时痛得叫出来,片刻便断气了。渔民对此极为气愤,放下姑娘去追农民,可农民早已逃之夭夭。渔民眼看着可怜的姑娘流下来泪水,急忙把他背到山脚下,然后回家拿挖掘工具,其他东沙居民知道了这个事情,念姑娘死得可怜,也纷纷赶来将她葬在念母沙滩边,即今东沙镇岭墩脚下(此处四花小姐墓地尚存)。而那个农民,劫得钱财后并未过上几天好日子,不久就患上恶病,卖掉金镯,

41、用光钱财,最终死去。 几年后,四花小姐之父千里寻女至东沙角念母岙,得知女儿死因甚是悲切,出资在女儿坟 墓旁造了三间庵堂,(民间称为“四花小姐坛”“,供奉女儿神像于堂中。此为净观寺前身。 11 五都府 五都府,又称“都神殿”,位于东沙南山小岭墩上,为东沙最负盛名的古刹。相传约公元前 11 世纪,殷商纣王暴虐无道,朝中奸佞专权,忠臣良将惨遭迫害,曾经显赫沙场、战功卓著之无大元帅竟死与纣王刀下,万民痛泣。无元帅英魂不散,魂魄游历江南名山大川,在浙江镇海蟹浦之地显圣。蟹浦百姓感念五元帅生前恩德,在起显圣之地建府造殿,供奉尊神。此为五都府前身。 嗣后,沧桑变迁,至清康熙年间,海禁重开,各地渔民竞相进入岱衢渔场。东沙因为 濒临岱衢渔场,自此渔兴市。先有蟹浦棉沙网船到东沙打桩捕鱼,搭棚晒鲞;随之,象山、奉化、温台一带渔民进入东沙。随着东沙人口的增多,已在东沙定居的蟹浦渔民仿效故乡,于东沙角小岭墩一隅集资建造五都府一座,供奉尊神,祈求神灵保佑他们海上作业一帆风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