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什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2982361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是什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父母是什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父母是什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父母是什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http:/ 逾越人权,不是爱,是独裁 “寸草心,三春晖 ”,中国人讲 “孝道 ”。 “孝 ”使得子女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处于绝对劣势。然而, 1949 之后,中国开始缓慢向现代国家转型,人权成为公民第一权利要素。于是,在爱的名义下,矛盾一再激化。中国 87%的家庭存在子女与父母的沟通障碍。 平等自应由家庭开始,家庭平等自应由我辈开始。 87% 这是在对 2025 个家庭进行的调查后,得出的统计结果。同时这项调查还显示 “当孩子有话向父母倾诉时 ”, 95.5%的家长不会放下手中的家务,注视孩子的眼睛去倾听,约 96%父母喜欢用 “不要 ”“不许 ”的语句指责孩子的行为。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续集

2、我们的父辈由于种种历史或个人的原因,总有些未竟的事业,未了的心愿。而有了子女之后,他们想当然地把这些复兴事业,完成心愿的念想投射在了子女身上,希望子女替自己实现这些想法。其实,子女是独立的个体,是单独的篇章,而非父母的续集。父母不应该,也没有权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 。 把贬低孩子自信当成习惯 “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 ”“你看人谁谁谁,你怎么不像人家学学 ” 诸如此类的褒扬别人,贬斥自己孩子的语言,我们小时候没少听父母讲过。其深层原因,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家训有关。讲别人的时候都说 “令堂 ”“令郎 ”,很敬畏;说自己的时候就是 “贱内 ”“犬子 ”。这一习惯沿袭下来,就是不把孩子自信当回事了。

3、 爱的时候溺爱,管的时候棍棒 中国父母教子容易走上极端的道路。喜欢的时候, “宝贝 ”、 “心肝 ”疼爱得不得了,所谓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 ”;烦他们的时候,拳脚棍棒齐上阵也不足为奇,所谓 “棍棒底 下出孝子 ”。中国历来讲人情,轻法制,法无定法。在父母教子问题上,也往往体现了这些情绪化的东西,而缺乏平等的交流、讲道理。 觉得自己都对,不屑与孩子交流 “老子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所以你得听我的。 ”父母常对我们这么说。其实这是很简单粗暴的一个逻辑,父母自认为社会经验远超孩子,自信十足,完全听不进孩子的主张。其实,每个孩子在人格形成过程中,都需要鼓励和引导

4、,一味地否定,蔑视孩子的主张,只会令他们对上一辈失去尊敬。 十年砍柴:有时父母的苛刻是因为缺失安全感 来源: 搜狐文化 2010 年 07 月 21 日 16:08 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搜狐文化:砍柴老师您好,之前看到您写过一篇关于 “父母皆祸害 ”的文章,里面也解释了父母的无奈,您觉得为什么在中国的很多父母让孩子感到 “爱恨交织 ”而无法成为朋友呢? 十年砍柴: 其实,今日所讨论的中国父母的诸多问题,鲁迅那个时代都说过了鲁迅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们如何做父亲。中国传统社会是个家庭、家族核心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结构决定着家庭在国人的成长和生活中地位太重 要了。在中国历史的绝

5、大多数时候,甚至到今天。中国人很难得到其他的社会组织的庇护,而主要靠家庭家族这个小共同体的庇护。这样的话,一方面要求家长有权威,对孩子的成长和成年后的生活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但另一方面,又要求家长有呵护、帮助孩子更多的义务。 我曾经评论红楼梦中宝玉对家族制度的厌恶和反抗,说家族、家庭对宝玉乃至许多中国人是一个矛盾体。宝玉恨父权,讨厌父亲给他安排科举做官的人生道路。但是,离开了他所讨厌的家族以及打他屁股的父亲,贾府败落后,他连生存都是问题。你所不喜欢的,但你又离不开他,这是很悲哀的 事。对今日那些讨厌父母的 80 后而言,庶几近乎此。中国韩国这些东方国家,由于陌生人之间靠契约维持秩序的社会构架没

6、形成,一个人很难通过法治的途径获得社会的帮助。譬如传统中国人很难向银行借款完成学业、办厂做买卖。社会上种种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的制度没有建立,那么一个人的成长,不得不依靠家庭、家族。一个人读书应科举,几乎是举全家之力气,甚至整个家族。如此,一个人出息了,他有着对父母兄弟无法推卸的义务。社会竞争的制度不公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一个人从生到死,过于依赖家庭。那么家庭不能承受之重时,就会多许多 “变态 ”的父 母。 搜狐文化:有一种说法,中国人要孩子主要出于 “养儿防老 ”的目的? 十年砍柴: 父母是无私的,对孩子的爱是伟大的。但这种伟大和无私,究其社会原因,不能否定源于父母的利弊考虑。譬如父母为什

7、么要逼着孩子参加奥数,钢琴考级?因为这个社会的教育制度和资源分配就是这样的,你必须适应其标准,我说的 “削足适履 ”。适应这种标准,才能获得寻常意义的成功。而孩子的成功,比如考上好的大学,去了好的单位。一方面父母脸上有光,但同时对父母的晚年来说,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安全感?我们老家有句俗话 “三十年前看父待子,三十年后看子待父 ” 也就是说,一个人三十岁前,一般还在奋斗中,社会对你的态度是根据你父亲地位的,这就是官二代富二代比一般孩子有优势的原因;三十岁后,当孩子的成功了,有地位了。别人就会很尊重你的父母。这就是一个人的成功、生活的质量,和家庭捆绑得过紧,家庭自然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说白了,就是安全

8、感。情感的、物质的双重安全感。 搜狐文化:那这种由安全感缺失引出的家庭问题,能不能缓解? 十年砍柴: 从养儿防老进步到养政府防老,我想这种情形可能会慢慢地改变。但一种文化形成了,不会因为经济的、法律制度的改变一下子就变了。文化的改变 缓慢些,这也是韩国虽然已经实现了养政府防老,但我们看韩剧,还能看到父母还是相当有权威的原因。 石述思:暴力美学不可取 要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 来源: 搜狐文化 2010 年 07 月 22 日 18:56 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搜狐文化:石述思老师您好,中国的父母在对孩子的管教时会采取很多极端的方式,比如讽刺、欺骗、棍棒、溺爱等等,这些行为

9、里,您最反对哪一种? 石述思: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我 小时候长跑特好,为什么呢?因为我爹总让我苦学文化知识,但是我小时候又贪玩,每次我回家完了,我爹就拿着笤帚追杀我。我 7 岁时是长跑冠军,别人以为是我有天赋,或者特意练的,但其实这个特长是被我爹追杀后意外培养出来的。到现在我看那些英雄小说,对里面的虚拟的偶像一点也不崇拜,我知道光辉后面有很多困苦。中国家长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相信暴力美学,但我觉得这是最不可取的。 我们现在有一个新词,就是 “直升机父母 ”这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周围,监控着孩子,希望孩子们满足他们强加的心愿。再加上社会阶层的 凝固,应试教育等等问题,暴

10、力教育是很常见的事。多数孩子会产生厌学和逆反的情绪,比如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撕掉所有的书本,沉迷网络游戏。这就好比 “播下龙种,收获跳骚 ”。这一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和以前人的不一样了,我们的上一代人,没有更多的选择,现在的孩子更希望自己的生活多样化,这就变成了很黑色幽默的一件事,至爱亲情变成了上海疼痛,但收获甚微。这样造成的悲剧是,孩子本来应该接受教育的,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都要获得各种知识,可是他们由于叛逆抗拒学习知识,结果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搜狐文化:对于现在已经出现的,很多孩子 开始质疑父母教育的现象,您怎么看? 石述思: 现在孩子们开始呐喊,我觉得整个社会不要用道德棍棒盲目打压。但盲目鼓

11、励孩子们反抗是不负责的,这件事是值得反思的,找出可以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案。我觉得这些事的发生与其说是家庭的悲剧不如说是社会的、教育的悲剧。孩子的反抗即使成功了,如果没有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无效的。我说过一个正常的孩子,首先要意识到,我们的世界是不美好的,其次要意识到,你存在甚至反抗的意义是改变这些,第三点,我会说,改变它的前提是爱他,接受他。有时候我想,当年我父亲对我的追打也是出于爱的,就像盐,让你 知道这世上的苦涩,这成为你要努力做点儿什么改变世界的动力。我们要在其中学会坚强,在这种反抗中变得强大,改变不美好的现象,将尽量美好的世界留给下一代人。 由于学校和家长有时不尊重孩子的规律和天性,让孩子

12、像斯巴达克斯一样呐喊,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这件事推向极致,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像荒草一样生长,人生是平衡的,守住这种平衡就能走得更远。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也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管理,有尊重和平等,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可以思考的人,而不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成功。 韩浩月:别让个人愿望压垮孩子 自己充实很重要 来源: 搜狐文化 2010 年 07 月 21 日 19:05 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搜狐文化:在中国,可能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从小到大都是对立的,而不是那种朋友关系。而现在年轻的父母也会发现自己身不由己地重蹈自己爸妈的覆辙,对于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韩浩月: 因为中国家长的功利

13、心太重,他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时期开始,他们就希望孩子可以取得成功,带着孩子学这学那,这就让孩子失去了很多玩的时间,导致怨念从小 就积累在孩子心里。 在中国,对成功的定义很狭隘,孩子从小就被灌输名利、有车有房这样的成功,而不是像国外,好的生活方式、幸福的家庭或者人格独立,都能算成功。家长心理的首先失衡,影响了孩子。 搜狐文化:作为孩子,家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排解掉吗? 韩浩月: 这个很难。作为孩子很难逃掉这些。因为孩子处在一个思维不独立的时期,家长要去多参与他们的生活。孩子排解家长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方式只有一个:反抗。所以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的天性是学习和游

14、戏,缺少游戏的孩子会缺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 。所以作为家长,不要把孩子变成小大人。在小时候用严格的管教固化了孩子的思维。 搜狐文化:现在很多上了年纪的家长,会想各种办法让孩子留在身边,在孩子提出要远行时坚决反对,对于这样的家长,您会怎么看? 韩浩月: 中国父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太大了, “父母在、不远游 ”之类的观念太根深蒂固。但现在是一个现代、开放的时代,年轻人渴望脱离家庭和父母包括熟悉的环境看到外面的世界,可以理解。作为父母,其实应该支持孩子对生活不断探索,改变 “养儿防老 ”的观念,虽然我们的养老体制还不是很健全,但是大部分家庭的老年人都可以自 己照顾自己。家长们也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也要充实属于自己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