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商的群体特征:草根性、游牧性和自主性杨轶清(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商的群体特征非常鲜明。其关键词包括:草根性(底层创业自下而上) 、游牧性(走得远分布广) 、自主性(不是官逼民富而是群众自己闯出来) ;以及民间民营民有民富的“四民主义”民本性,等等都是浙商的特点。浙商在省外经济(不包括海外)活动实现的年销售规模是同期浙江省 GDP 的八成左右,浙江省是中国 GNP 超过GDP 比值最高的省份,这是浙商对全中国的贡献。出身:鲜明的草根性如果要给浙商群体设计一个 LOGO,草根大概是最形象的标志。大多数知名浙商的创业起点都很低以首届风云浙商评选的 10 位资深贡献奖为例:冯根生、沈爱琴、宗庆后、
2、邱继宝、施继兴、南存辉、徐文荣、徐冠巨、鲁冠球、楼忠福等 10 位当选人,属于浙商群体中创业最早资历最深影响最大的一批。这 10 位资深浙商中只有一位国企出身的施继兴具有大学学历,而农民出身的有 7 位,初中及以下学历的 7 位,白手起家的 9 位。鲁冠球,初中毕业打铁出身;宗庆后,43 岁还在踩三轮车进货送货,卖的都是些 2 分钱的橡皮、6 分钱的作业薄这些简单的学生用品;南存辉,15 岁就开始走街串巷做补鞋匠;比南存辉大一岁的邱继宝两年后也做了南的同行,只不过邱继宝走得更远,他到东三省补鞋;冯根生,高小毕业后 14 岁进胡庆余堂做学徒;庞青年,养牛贩牛 20 多年;陈爱莲,早年在农村开拖拉
3、机;周成建,摆过地摊;郑胜涛,拉过板车;王振滔,做过木匠。而后来,鲁冠球创立的万向集团已经是中国领先的民营跨国公司,年销售收入 600 多亿元(2010 年),公司实现日创利润 1000万元;宗庆后,2010 年胡润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双料首富,公司年创净利 87 亿元;南存辉,仅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市值仅百亿元,一直是温州经济的代表人物之一;冯根生,一直到 2010 年 8 月 76 岁才正式退休,在国企服役超过 60 年,其中担任一把手时间接近 40 年,这个都是全国罕有的记录;庞青年,其创办的青年汽车是民营企业中唯一的拥有大客车、小客车、载重货车等全系列车型资格,而且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齐全的
4、民营车企,收购瑞典萨博汽车只差半步功败垂成;陈爱莲,亚洲最大的汽车轮毂厂商,是浙商群体中唯一的中共十七大代表,出手豪放曾经一次购买 60 辆奔驰宝马奖励员工;周成建,仅凭一件不起眼的平价休闲服,一度登上浙商首富(以 2008 年上市之初市值计算);郑胜涛,在卧虎藏龙的温州,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出任温州市工商联主席,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如果不怕篇幅,这份名单可以拉得很长。可以说,第一代创业浙商,草根出身的占到七八成。体制外、自下而上、民间民营,这是浙商成长发育的主要路径。如果我们把观察的对象扩展到明清时期辉煌的晋商徽商群体,以及浙商前身之一的宁波帮,可以发现其第一代的创业者,也是典型的草根出身。从社
5、会成员结构来说,早期浙商主要的自然人来源来自于农民,农民是浙商群体人力资本的最重要供应者。1995 年浙江省工商联主持的调查显示:出生地为“乡镇”及“村”的占了 84.8,出生地为“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相当于地级市和省城的仅有不足5,也就是说农民出生的占了绝对多数。浙商为什么起源于农村,来源于农民?一般有三种解释:一是人地矛盾导致的生存压力;二是计划经济边缘的控制力薄弱;三是工商文化传统的习俗、技能和人力资源储备。具体的说,因为农民的生存压力最大,而且农民率先获得独立的劳动力产权,而计划经济网络控制在农村相对薄弱,自主商业活动的空间比较大。同时,传统工商业文化及其“地方性知识”在乡村得到了
6、较好的保存和延续。 成长:自主性而不是启蒙型浙商的自主创业意识很强,传统源远流长。因为浙江的文化传统和经济制度对人性以及思想观念的限制与束缚较小。先秦时期,越人一直以自己的野性和活力不同于中原文化而自豪。即使到了现代,浙江人尤其是浙南和浙中地区人的自然本能仍然较强。其次,浙江人多地少,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生存条件优劣参差,既适合耕作和居住,又有诸多困难,这就激发了自然本能,表现出强烈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改革开放以来,浙商之所以率先兴起,迅速形成规模,主要就是因为浙江人普遍表现出其与生俱来的创业意识而不是“等靠要” 。为了温饱和生计,自发地走出农村,外出经商和从事实业。可以说,是浙商的自发性成就了改
7、革开放早期的商业辉煌。这与西方现代化开始前的启蒙运动不同。浙江人尤其是浙南人主要是自发,而不是启蒙。属于自下而上的轨迹。分布:四海为家全球生存游牧性是浙商的突出特征,走得远、出去多、分布广是浙商区别于其他地域性商人群体的显著标志,也是浙商之所以成为影响深远商帮群体的重要因素。据全国 29 个省级浙江商会的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0 年,浙江在全国各地(除浙江外,不包括港澳台)经商办企业的人员约为 600 万,创办各类企业 26 万多家,各类专业市场2000 多个。其中,在省外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浙江人达 400 余万,超过了省内个体工商户 390 万的从业人数。统计表明,在省外浙商创办的 26
8、万多家企业中,有矿产资源企业 3851 家、农业企业 4315 家、电子电器企业 18856 家、轻工机械企业 17606 家、建筑企业 14707 家、商贸企业 20230 家。且浙商投资的项目规模也引人注目,目前省外浙商在外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项目达到 2561 个,其中投资 10 亿元以上的达到 454 个。总量上看,省外浙商在全国的投资总规模已经超过 3 万亿之巨 1,这一规模与 2004 年同比增长了 10 倍之多。通过举办各类企业,浙商累计为当地解决了 1100 余万人的就业。可以说,省外浙商既是浙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创业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省外
9、浙商秉持浙商精神,逐渐融入创业地。据不完全统计,省外浙江人在当地担任人大代表的达 424 人,其中担任省人大代表 45 人;担任政协委员 756 人,其中担任省政协委员 73 人。以当地名额担任全国人1浙江是全国各省区中 GNP 与 GDP 比值最高的省份,这是浙江的比较优势,也是“浙江人经济”的主要载体。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也有多人。不少省外浙商在当地发展中贡献突出,被授予各种荣誉,其中荣获“五一”劳动奖章的有 106 人,荣获当地优秀企业家的达 772 人。海外浙商也阵容庞大。全省有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 150 余万 2,分布在世界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归眷有近 150 万。 “海外浙商”是浙江华侨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主要的经济力量。目前,海外浙商已经进入提升发展和回归发展的新阶段。截至 2009 年,在浙江投资创业的侨资企业达到了 28000 多家,总投资 1500 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省外资企业总数的 65%和外资总额的 60%。海外浙商的发展与祖国经济社会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在海外的浙江籍华侨华人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主经商的比例非常大。可以说,150 多万浙江华侨华人中大部分是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