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龙山林场位于七台河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 453553至 454524,东经 1311158至 1312148之间,东与北兴二十八队农场相连,南与鸡东县、密山市相毗邻,西同铁山林场相接,北部与本市农业区相接,距市区 18 公里。2、山脉本场地处完达山脉那丹哈达岭北部。境内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呈一面斜坡。海拔高度在 210 至 740 米之间,平均海拔为 450 米,最高为四方顶,海拔高度为 740 米,最低为北部农业区海拔高度为 210 米。3、水系我场境内溪流密布,水源丰富,河水由境内乃泉河、小茄子河汇集,流经大茄子河,通过桃山
2、水库进入倭肯河,汇入松花江。境内有石龙山水库一处,库容达 2 千万立方米。4、气候林场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受季风影响,天晴少雨,风大干燥,冬季气候干冷,夏秋高温多雨,气候多变。年平均降水量 540 毫米,年平均气温为 3.6,无霜期110130 天,日照时数为 2880 小时。5、土壤2我场的土壤主要为暗棕壤。从分布来看,随海拔地势升高而有所变化,海拔在 300 米以下的低地、洼地,河岸平坦分布的土壤,顺序为沼泽土草甸土草甸暗棕壤潜育暗棕壤白浆土;海拔 400700 米山地,分布的土壤为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等。6、植被我场属长白山植物亚区系。主要木本植物有:红松、樟子
3、松、落叶松、蒙古栎、紫椴、糠椴、黑桦等二十多种;灌木有榛子、胡枝子、杜鹃等 100 多种;草本植物有 1000 多种,其中:中草药有党参、黄芪、百合、龙胆等 300 多种,山野菜主要有薇菜、猴腿蕨、黄花菜等 20 余种;藤本类有山葡萄、五味子等 10 余种;菌类有榆黄蘑、园蘑、榛蘑等 10 多种。由于山多林密,山产品十分丰富。 (见表 9)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龙山林场始建于 1962 年,行政区域属茄子河区铁山乡管辖,境内有铁山乡五星村和矿务局副业场农场 5 个,社会总人口近5000 人,交通方便。随着森林木材资源的减少,后备林木资源接续不上,主业生产的收入已满足不了林场正常经济工作的运行,
4、林场经济情况十分危困。第三节 经营面积本场经营面积 10389 公顷,林业用地 10356 公顷,其中有林地 7395 公顷,疏林地 24 公顷,未成林造林地 1167 公顷,苗圃 53公顷,无林地 1765 公顷,其中宜林地 18 公顷,其它 1747 公顷(轻沼泽 149 公顷,熟化土壤 1598 公顷),非林业用地 33 公顷。 (见表2)第四节 森林分类区划情况按照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有关森林分类经营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文件要求和分类标准,结合我场森林资源状况,划定了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 (见表 3、4、5、6)1、国家级公益林。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和七台河市水务
5、局提供的数据,将我场八道沟、横头山西沟三个经营区河流两岸地处自然景观保护区的水源涵养林区划为国家级公益林,区划面积 5616 公顷,蓄积为 300653 立方米,占林业用地面积 54.2%,分布于 29 个林班 366 个小班,主要经营措施为封护和封育。2、一般公益林。将我场老爷岭经营区、鹿场经营区地处自然景观保护区河流上方的水源涵养林区划为一般公益林,区划面积为 2176 公顷,蓄积为 47075 立方米,占林业用地面积 21%,分布于 7 个林班,182 个小班,林种为防护林,二级林种为水源涵养林,主要经营措施为封护和抚育。3、商品林。根据 2001 年黑龙江省林业厅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
6、案,将我场西沟经营区、老爷岭经营区和场部经营区集中连片、立地条件好、便于集约经营、长势较好的人工林区划为商品林,区划面积 2564 公顷,蓄积为 89936 立方米,占林业用地面积424.8%,其中用材林面积 2559 公顷,蓄积为 89936 立方米,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24.7,分布于个 14 林班,222 个小班内.主要经营措施为抚育和主伐。4、高价值保护区:四方顶林海览胜景区,面积 1950 公顷,主要以森林生态植物、动物和地貌知识的科普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森林旅游唤起人们热爱森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义。本区的植物属于完达山植物亚区,公园内植被均为原始阔叶混交林,主要以柞树和黑桦为主
7、,人工林主要要樟子松、落叶松、红松、针阔混交林等。园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茂密的森林中,生长着珍贵的参天古树,优质的黄波萝,水曲柳、山槐、紫椴等,是典型的阔叶混交天然林,其中不乏树龄在二百年以上,树冠形状奇特,保留比较完整的古树。四方顶的顶峰全部是火山岩,岩石缝中奇特地生长着各种松柏、球菌达子香植物。人工景观十分优美,园内植被层次结构复杂,区域特征明显。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公园的建立对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有重要意义。第五节 森林资源状况本场经营总面积 10389 公顷,林业用地面积 10356 公顷,有林地 7395 公顷,有林地中天然林 5081 公顷,占有林地面积68.7%,人工林 23
8、14 公顷,占有林地面积 31.3%,按林种划分;用材林 1523 公顷,占有林地 20.4%,防护林面积 5872 公顷,占有林地面积 79.4%(见表 7)5林木总蓄积量 437313 立方米,其中天然林 349742 立方米,占总蓄积量 80%,人工林 87571 立方米,占总蓄积量 20%,按林种划分,用材林蓄积 89937 立方米,防护林蓄积 347376 立方米。按龄组划分,幼龄林面积 1872 公顷,蓄积 48017 立方米;中龄林面积3050 公顷,蓄积 183395 立方米;近熟林面积 2415 公顷,蓄积200266 立方米;成熟林面积 65 公顷,蓄积 5635 立方米。
9、 (见表 8)本场林木年生长量为 15212 立方米,年生长率 3.4%。另外,我场林副产品资源也较丰富,每年可产山野菜 2000 公斤,果品4000 公斤。 (见表 9)第六节 森林资源变化及分析经过多年经营,我场森林资源情况有一定变化,主要体现在林地、蓄积、林种、树种、龄组、林分质量、生长率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1、林地我场经理期初期林业用地面积 9094 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7299 公顷,未成林造林地 1232 公顷,苗圃 4 公顷,无林地 559 公顷。经理期末期林业用地面积 10356 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 7395公顷,疏林地 24 公顷,未成林造林地 1167 公顷,苗圃
10、 5 公顷,无林地 1765 公顷。林地末期和初期比较,林业用地面积增加 1262 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增加 96 公顷,疏林地增加 24 公顷,未成林造林地减少665 公顷,苗圃增加 1 公顷,无林地增加 1206 公顷。无林地增加的原因是因为 2008 年二类资源调查把熟化土壤地划为无林地。2、蓄积经理期初期我场有林地面积 7299 公顷,蓄积 581854 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 4299 公顷,蓄积 388477 立方米;人工林面积3009 公顷,蓄积 193377 立方米。经理期末期有林地面积 7395 公顷,蓄积 437312 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 5081 立方米,蓄积 349
11、742 立方米;人工林面积 2314公顷,蓄积 87570 立方米。蓄积末期和初期相比总蓄积减少了 144542 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减少了 38735 立方米,人工林蓄积减少了 105807 立方米。蓄积减少的原因有一是由于主伐,二是由于林分质量下降。3、林种初期防护林面积 5713 公顷,蓄积 452797 立方米;用材林面积 1586 公顷,蓄积 129057 立方米。末期防护林面积 5872 公顷,蓄积 347376 立方米;用材林面积 1523 公顷,蓄积 89936 立方米。末期和初期比较,防护林面积增加了 159 公顷,蓄积减少了105421 立方米;用材林面积减少 63 公顷
12、,蓄积减少了 39121 立方米。4、龄组7初期幼龄林面积 1271 公顷,蓄积 53011 立方米;中龄林面积3136 公顷,蓄积 257858 立方米;近熟林面积 550 公顷,蓄积 49855立方米;成熟林面积 1772 公顷,蓄积 163829 公顷;过熟林面积570 公顷,蓄积 57301 立方米。末期幼龄林面积 1872 公顷,蓄积 48017 立方米;中龄林面积3050 公顷,蓄积 183395 立方米;近熟林面积 2415 公顷,蓄积200266 立方米;成熟林面积 65 公顷,蓄积 5635 立方米。末期和初期比较,幼龄林面积增加 601 公顷,蓄积减少 4994立方米;中龄
13、林面积减少 86 公顷,蓄积减少 74463 立方米;近熟林面积增加 1865 公顷,蓄积增加 150411 立方米;成熟林面积减少1707 公顷,蓄积减少 158194 立方米;过熟林面积减少 570 公顷,蓄积减少 57301 立方米。由于新规程中樟子松和柞树等树种的龄组有调整,所以成过熟林面积变化大。5、生长量和生长率初期生长量为 31173 立方米,生长率为 5.3%。末期生长量为 15217 立方米,生长率为 3.4%。6、林分质量我场林分质量不高,一是造林合格率低,只有 80左右,二是人工林蓄积量低,每公顷 40 立方米,三是龄组结构不尽合理,幼中龄林多,成熟林少,四是树种结构比较
14、单一。根据上述经营期初期和经营期末期数据相比较,主要是由于8林分质量下降和重采轻造的原因,造成了末期比初期蓄积、生长量减少。通过森林分类经营,划分出国家级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针对不同林分类型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以及本经理期内通过森林生态补偿工作的实施和本方案的编制,必定会将我场森林资源现状得到明显改善。 (见表 10)第七节 林场基本情况本场经营总面积 10389 公顷,共有户数 93 户,计 580 人,共有职工 193 人,管理人员 13 人,离退休人员 43 人,中专以上学历职工 143 人,房屋面积 6500 平方米。林场施业区内有四级公路15.5 公里,林道 80 公里,交通较
15、为方便,通讯更为方便,设有中国电信通讯线路、中国移动和联通公司手机发射基站各 1 个,且农电部门已对我场通电线路进行改造。我场年生产木材 700 立方米,年造林 10 公顷,现有固定资产 933 万元,年总收入 328 万元,总支出 414 万元,全场人均收入 1 万元。 (见表 11)第八节 经营沿革龙山林场始建于 1962 年,当时隶属勃利县林业局领导,1965年七台河成立特区后,划归七台河特区林业科。建场时龙山林场经营总面积 13067 公顷,其中林业用地 11047 公顷,有林地 9560 公顷、全部为天然林,没有人工林。活立木总蓄积为 404340 立方米。其中中幼龄林占 10.93
16、,近熟林以上占 86.6,疏林地和散生林9占 2.47,自 1963 年开始营造人工林,到 1976 年止共营造人工成林 1006 公顷,未成林 1442 公顷。1977 年以后,共造林 6445 公顷。近五年来完成造林面积 1822 公顷,相当于 77 年至 86 年过去 10年的任务量。建场当年开始采伐天然林,到 2005 年共采伐天然林5200 公顷,生产阔叶木材 112880 立方米,1975 年人工林首次间伐。第九节 林场类型根据分类标准我场生态区位地处松花江一级支流倭肯河上游,是倭肯河水源的发源地之一,施业区内包括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我场林业用地面积为
17、 10356 公顷,经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我场区划生态公益林 7792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 75.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 5616 公顷,一般公益林2176 公顷;区划商品林 2564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 24.8%。我场商品林资源少,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大,主要以开展造林、封山育林、管护、旅游、种养殖业等为主,因此我场划分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十十十 前期森林经营方案执行情况2001-2005 年由于正在进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实施,没有执行经营方案,但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方案中规划执行,年伐量按省厅下发的“十五 ”限额和木材生产计 划进行确定。2001 年2005 年,我场完成人工更新 112
18、 公顷,生产木材 12119 立方米。2005 年时,我们编制了“20062010 年经营方案” ,严格按照10经营方案执行,年伐量按省厅下发的“十一五” 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进行确定。1、目标与规划完成情况:(1)、上经理期目标有林地面积增加 3%,由 7299 公顷增加到7518 公顷,现有林地面积 7395 公顷,增加 2%。(2)、上经理期目标森林蓄积量增加 12%,由 581854 立方米增加到 655665 立方米,现森林蓄积 437664 立方米,减少 23%。(3)、上经理期目标年平均生长率达到 6%,现年平均生长率为3.4%。(4)、2006 年2010 年规划商品林更新 14
19、7 公顷,生产木材12403 立方米,其中抚育 3395 立方米,主伐 9009 立方米;我场共完成商品林更新 100 公顷,生产木材 12595 立方米,其中抚育3353 立方米,主伐 9242 立方米。2、经验和存在问题:(1)人工林抚育时适当保留长势良好的阔叶树种,降低病虫鼠害的发生率,减少火情隐患。(2)存在问题:一是由于熟化土壤政策,使大面积有林地开垦成耕地;二是由于森林火灾的发生,烧毁大量的人工幼龄林,使人工林面积减少;三是造林后未得到及时抚育,使部分造林地块保存率下降,所以现有人工幼、中龄林成裙带状分布;四是离“采育结合,以育为主” 的经营观 念还有较大差距,主要由于林场经济来源还以木材销售为主,处于大木头经济时期,对培育森林的力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