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消逝的时光.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081375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摸消逝的时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触摸消逝的时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触摸消逝的时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触摸消逝的时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触摸消逝的时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触摸消逝的时光繁华一去似梦杳。拥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西藏阿里,是千山之宗,万水之源,古老神秘的象雄文明便滥觞于此。 “象雄”是个古老的象雄文词汇, “象”是古代部落氏族名, “雄”即地方或山沟。据记载,象雄王国至少在 3800 年前开始形成,在 7 世纪前达到鼎盛。7 世纪初,雅砻部落逐渐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象雄开始衰落。 长期以来,由于官方史料“寥若晨星” ,公众想要探知古象雄文明风貌,时常陷入“镜中窥月而不得”的尴尬。近年来,在中科院及西藏文保专家的努力下,一批古象雄时期文物重现天日,1800 年前深埋藏西的那段隐秘往事也随之浮出水面。 黄金面具:古象雄王室入殓仪式浮出水面 时下

2、,殡仪馆里为逝者美容的事儿并不鲜见,殊不知在 1800 年前的西藏阿里,古象雄王国有贵族去世后竟用黄金面具覆面。 古人的入殓仪式讲究多,尤其是王侯贵族,但黄金覆面却实为罕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仝涛说,黄金面具的基本功能是“美化逝者” 。 风卷黄沙,海拔 4200 米的西藏阿里噶尔县门士乡迎来一批风尘仆仆的考古专家,他们俯身于苯教寺庙故如甲木寺门前的一座古墓前,寻找蛛丝马迹。 2这是四年前的事了。当专家们发现黄金面具时,差点把它当成金灿灿的糖纸片随手扔掉。 据介绍,黄金面具 4 厘米见方,由金片压成薄片,正面由红、黑、白三色绘出面部,黑色双目大睁,鼻翼、牙齿、胡须轮廓清晰,周边均匀

3、分布 8 个小圆孔,以缝缀在较软质地的材料上。 这并不是在西藏出土的首个黄金面具。据了解,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曲踏墓地也曾于 2009 年和 2012 年分别出土了 1 个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主要分布在以象泉河上游为中心的喜马拉雅中段和西段地区。考古调查和发掘表明,从象雄时期到古格王国时期,象泉河流域一直是整个阿里地区古代文化的中心。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林辉说,故如甲木墓地的年代在距今 1800 年左右,这一时段正是象雄国的强盛时期,因此墓葬主人有可能是象雄国贵族。 象雄在唐代时才开始出现在汉文文献记载中,被称为“羊同” 。 唐会要 通典 资治通鉴等文献记载了被吐蕃征服(公元 64

4、2 年)前象雄国的风土民情片段。 “记载显示酋豪死后假造金鼻银齿 ,可能指的就是黄金面具之类的器物。 ”仝涛说,不同地域和时段,人们对黄金作为稀有贵重金属的认识是一致的。这一点决定了黄金面具使用者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属于容易得到这些贵重用品的阶层。 李林辉分析,结合有关古代象雄的文献记载和用大量动物殉葬的现象判断,黄金面具除了美化逝者,还有一定的宗教功能,它与西藏原始3宗教苯教祭祀习俗密切相关。 “历史文献中对于象雄文明之灿烂多有夸张描述,人们对这一文明还缺少实证。因此,黄金面具有望成为揭开象雄文明谜团的突破口。 ”李林辉说。 王侯文鸟兽纹锦:汉晋时期藏汉交往的见证 1800 年前的一天

5、,古象雄王国一位身份显赫的贵族去世。入殓仪式上,一块“王侯文鸟兽纹锦”轻裹遗体头部,随即黄金覆面。盖棺,深埋黄土。 1800 年后的一天,黄沙依旧。故如甲木寺附近村民修建新的居民点时,一辆运输建材的汽车往来穿梭,突然车轮深陷黄土,古墓从此重见天日。 墓地附近的村民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他们集体注目这块依然保存较好的织锦,惊得目瞪口呆。 “当地村民和寺庙僧人将残损腐败的箱式木棺抬出,拎起片片裹尸布 。包裹头部的锦缎绣文精美,包裹身体其他部位的绢则没有任何纹饰,但它们都被悉心保存起来了。 ”李林辉说。 经过考古专家一番辛苦的发掘后,除了王侯文鸟兽纹锦、黄金面具,还有大量铜器、陶器等出土。可墓主人是谁

6、?墓主人是何身份?一连串问号在当地村民口耳相传的“裹尸布”那里找到了答案。 “木棺已腐败难辨,但在村民和僧人的协助下,我们找到了这些珍贵的丝织品。通过认定,织锦属汉晋时期,其中包裹头部的锦缎上有王侯字样及形状规整、做工精美的鸟兽纹饰;包裹身体其他部位的4绢类很素雅,无纹饰及字样。 ”李林辉说。 目前这些丝织品样本已被送往内地专业的考古实验室进行进一步认定分析,墓主人残损的骸骨也将在取样后进行性别、年龄判定。 “墓葬出土的丝织品是西藏考古发现最早的丝绸实物,经初步检视,丝绸分织锦和平纹织物两类,具有很高研究价值。 ”李林辉说。 据介绍, “王侯文鸟兽纹锦”带有“王侯”字样及其反字以及鸟兽纹,以往

7、在新疆营盘墓地和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地也有发现,时代为汉晋时期,这为故如甲木墓地的年代提供了考古学佐证,这一发现证明了该地区在汉晋时期处于丝绸之路的波及区域,当时青藏高原西部地区就已通过古丝绸之路与内地开展文化、商贸交流往来。 李林辉说, “王侯文鸟兽纹锦”目前在西藏仅发现了一件,可见墓主人在当时身份显赫,至于其代表的内涵及性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茶叶残渣:见证古丝路穿越青藏高原 1800 年前西藏王室显贵好茶。实际上,他们不仅在生前喜欢喝茶,殁了之后,还喜欢将茶作为随葬品一并带入另一个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工作者还在故如甲木墓地发现了茶叶实物遗存。这证明 1800 年前西藏古象雄王国时期,

8、茶叶已经被输送到海拔 4500 米的阿里地区。近期,这一研究成果已由英国权威期刊科学报告正式在线发表。 长期以来,人们推测,茶叶会沿着丝绸之路,从中国古都长安传送到中亚及以远地区。但学界一直没有发现唐朝(1300 多年)之前茶叶进入青藏高原的证据。这一局面目前被彻底改变。 5从“似茶”到“是茶”的确认过程并非易事,专家们直至今日才最终为其“验明了正身” 。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古生态学科组研究员吕厚远介绍,通过对出土植物样品开展植硅体、植钙体和生物标志物分析,发现这些考古植物样品中含有只有茶叶才同时具有的茶叶植钙体、丰富的茶氨酸和咖啡因等可以相互验证的系统性证据,确

9、认是茶叶。 高寒环境的青藏高原不生长茶树,专家推测,茶叶到达西藏阿里的可能途径,应该与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有关。 有学者认为,地域辽阔且位于交通要道的古象雄,堪称“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驿站” 。看似遗世独立的青藏高原,在古代并非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区域,它与中亚、西亚、南亚等地域都有过交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象雄成为古丝绸之路驿站的先天优势。 吕厚远说,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丝绸之路并不只有一条路,它是由许多网状的分支组成的。根据故如甲木出土的茶叶推测,在 1800年前,丝绸之路可能有一个分支曾穿越青藏高原。 千秋繁华,一去杳然。国宝出土,文明重现。文物承载着鲜活的历史记忆,为人们探寻古象雄文明开启了一扇触摸尘封往事的时光之门。也许,曾经灿极一时的古象雄文明,离我们并不遥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