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永年西调的传承与保护.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082173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永年西调的传承与保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永年西调的传承与保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永年西调的传承与保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永年西调的传承与保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河北永年西调的传承与保护摘 要:地方剧种是一种艺术文化资源的传承,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永年西调剧种是地方剧种的优秀代表,她融进了河北以及山西上党的地域文化与人文风俗。记过上百年的发展,更加集中地体现了永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可以统称永年文化。 关键词:永年西调;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65-01 永年西调,原系流入河北的山西上党梆子。旧称泽州(今山西晋城)调,在永年还称“三搭板” (因该剧种多演出袍带戏,舞台多设一搭板而得名) 。永年西调主要流行于河北省南部的永年、广平、曲周、大名、邱县、武安、鸡泽、肥乡、磁县及邢台地

2、区南和、沙河、邢台诸县。目前,河北境内仅永年有一个西调专业剧团(1956 年 2 月,剧团登记时始正式命名为“西调” ) 。 清咸丰三年(1853) ,曲周县四寨村的商人范口广常在山西做生意,此人酷爱戏剧,在山西看中了某戏班中的一个叫玉的男旦脚演员,范就将此戏班买回河北,并招玉为婿。范死后,由女婿掌班演出(当时班内全是山西艺人) 。这一剧种开始被冀南人所认识,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光绪初年(18771878) ,山西上党一带大旱,在山西潞安(今山西长治)演出的“三义班”经路城、黎城、涉县沿途演出到达永年。因2路途较远,有些艺人不愿背井离乡,中途离去,到永年时仅剩二十余人。三义班的艺人以田书德

3、、张魁等为著名演员。田书德到永年之后,前后招三批艺徒,第一批有根宝(旦) 、来成(生)等。第二批徒弟用“旗”字排名,有白旗谢天真、红旗谢天禄(红脸) 、绿旗冯二歪(须生) (以上号称三杆旗) ,还有黑旗、黄旗、蓝旗等。第三批徒弟用“水”排名,有水花史登良(须生) 、水仙(旦) 、水沫(生) 、水叶(旦) 、水根、水源等。田书德的徒弟还有从山西来的邵森林。张魁在曲周县先后收徒弟张秋贵(生) 、刘书文(旦) 、刘书阁(生)等。 另外同来的山西演员所收之徒有广平县的申四(红脸) 、馆陶的申五(申云秀,红脸)以及郭三(艺名“盖山东” ,旦) 、小七子(“盖五县” ,旦)等。由于新收徒弟均为冀南人,在长

4、期演出过程中,不断受冀南方言及河北剧种的影响,因而在唱念方面,虽然尚保持上党梆子的传统,但已经摒弃了晋音,向京白、韵白靠拢,唱腔也有许多变化,表演上学习京剧、河北梆子的表演程式及翻打技巧,使西调与上党梆子有了较明显的区别。 永年西调在上世纪 60-80 年代都曾有正式组织,曾命名为永年县西调剧团、永年县文工团,影响巨大,意义深远,深受百姓的喜爱。但随着上世纪 90 年代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变,剧团被推向了市场,实际上变成了企业性质,实行自负盈亏。剧团人员逐渐解散,剧团的发展得以停滞,人才的选拔,培训更无从谈起,造成了永年西调剧种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近几年,随着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相关学者才对

5、永年西调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得以重视,但大多数的研究相对集中在永年西调的历史发展与由来上,真正具体的对永年西调剧种的如何发展与传承研究较3少,永年西调剧种不仅是永年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永年乃至全国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劳动实践和相应的社会环境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根本在保护和改善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原初智力成果,不同于现代专利制度保护的基于技术创新的发明创造,属于稀缺资源,是区域间文化资源禀赋差异的根本成因

6、之一和主要表现。禀赋差异和技艺原创的本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现代生产组织方式进行生产、创作,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区域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关注“物”的本身,是对物的保管、保存与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的重点,是附着在“物”本身及背后的文化信息,最终的目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推动永年西调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生活,并在丰富、滋养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年西调的本真性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7、使其具有了经济价值的增值性,成为最能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文化资源,并具备了进入文化产业,成为文化资本的潜质。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特有的文化资源,永年西调需要继承、4发扬光大,对促进永年县建设建立旅游文化、太极文化中等城市的实施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要拯救、保护这个濒临灭绝的地方剧种,与地方经济发展融合在一起。促进文化大发展,我们就是要坚持深入研究开发本土文化,把永年西调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保护与传承发展好,加强非物质遗产保护,有利于促进地方旅游和经济的发展。 基金立项: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课题名称:河北永年西调的传承与研究,批准号:HB12YS027 参考文献 1袁静芳.乐种学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