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083955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摘 要:1978 年到 1987 年,梁衡任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当时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教育事业亮点不多,并不是光明日报的主要供稿基地,但是梁衡在山西的这九年间却硕果累累,他发出的稿件往往能占据头条等重要地位,还获得不少奖项,成为令人耳熟能详的新时期中国新闻名篇范文,使得新闻这种“易碎品”也能有一定的“持久度” 。这得益于他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主动记录历史,为无名者立名和以文学入新闻。 关键词:梁衡;新闻写作;文学与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32-02 1978 年到 1987 年,梁衡

2、任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当时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教育事业亮点不多,并不是光明日报的主要供稿基地,但是梁衡在山西的这九年间却硕果累累,他发出的稿件往往能占据头条等重要地位,还获得不少奖项,成为令人耳熟能详的新时期中国新闻名篇范文,使得新闻这种“易碎品”也能有一定的“持久度” 。之所以能在不出大新闻的地方发现好新闻,除了得益于梁衡本人作为一名优秀记者的深厚功力之外,他对于新闻的透彻理解与精准把握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主动记录历史 2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所谓时势造英雄,很多记者都是因为报道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而被人们所广泛了解。威廉?拉塞尔因报道了18531856 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而长期

3、被认为是第一个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因西班牙内战中的一幅照片共和军士兵之死而名满天下,朱启平因报道了日本的投降签字仪式的落日而被人们所知晓。但是梁衡所在的山西远离政治中心、远离经济中心,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不太可能抢到重大事件的独家新闻并因此扬名天下。他的新闻作品能够获得那么多荣誉,得益于他选择新闻题材的时候,自觉地以社会观察员的敏锐触角,发现时代新变化,有意识地记录历史。 1978 到 1987 这九年,正是文革过后百废俱兴的九年。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这一宏大历史的脉动,会在每一个哪怕不太起眼的人物及其活动中得到体现。所谓“一叶落知天下秋” ,记者最重要的是能在“天下秋”之前找到这落下的第一片叶

4、子,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叶子。梁衡善于把握大势,抓住生活中细屑变动的人和事,以此反映时代的变化,表现历史的脉动。 1980 年 5 月 14 日, 光明日报一版发表消息解进保自荐任林科所负责人,取得显著成绩 ,这篇短消息充分体现了梁衡敏锐的时代感知力。文章描述的事情很简单,导语可说明一切:“山西省交城县林业局技术员解进保毛遂自荐,在艰苦的条件下办起了一个林科所,用合同制的办法择优用人,并实行一套有效的奖惩制度,一年来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 ”现在来看,这样的新闻可能并不是多么出彩,但是这篇稿子获得了首届全国林业好新闻奖,并被列为 140 篇获奖作品的第一篇。 全国林3业好新闻获奖作品选收录此文的

5、评价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技界不少有识之士都意识到科研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至于如何改法,一时又说不出个究竟。这篇消息的好处,就在于它较早地提出了这个带有方向性的问题。 ”结合历史条件可知,该文的亮点有二:一是在全国林业科技界,最早报道了“自荐、承包”这件新事物。二是昭示知识分子的春天到来了。解进保是 1962 年参加工作的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生,也属于“文革”中被压在最底层的知识分子,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站了出来,成为时代的浪尖上的人物。他的成功是一个信号,是给所有的知识分子的信号,改革开始了,人才又都有了用武之地。 梁衡的两篇后续报道也很能说明问题。首篇报道见报后不久, 光明日报记

6、者部收到“告状”信,状告记者梁衡吃了研究所的一餐 5 元的招待饭,就塑造了解进保这样一个假典型,梁衡随即前往交城县调查情况。解进保的成功导致了他被迫害、殴打,梁衡在了解到事实以后写了一份内参交城县应迅速处理殴打科研人员的事件 ,而这份内参稿也在1980 年 7 月 23 日的光明日报二版公开见报。解进保是一个小人物,而这个小人物的命运反映出的正是国家在大变革中的情况缩影,十年浩劫过去,百废俱兴,有人才敢于站出来带头改革,也有人在背后捣乱,但是捣乱的人是无法阻止改革的步伐的。该系列的第三篇报道为交城枣树研究所贴钱向枣农传授新技术 ,发表于 1986 年 9 月 22 日光明日报二版,则通过对这家

7、林科所的跟踪报道,传达出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会越来越好这样的时代信息。 由这一系列报道,梁衡在和你笔下的人物同命运一文总结道:4“我常想,记者的命运是什么?就是时代的命运。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一般化的时日、岁月和人物早被雨打风吹去,唯有那些历史转折时期的事情及做出这些事情的人才会留存下来作为历史发展的座标。新闻的任务就是记录这些座标。一个记者如果发现并报道了这些人和事,他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也就在历史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 二、为无名者立名 梁衡的成名作是人物通讯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 ,刊登于光明日报1980 年 11 月 14 日的二版,这篇人物通讯写的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却取得

8、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文章见报后半年的时间内,文中的养猪专家岳安林共收到了 3000 多封读者来信。梁衡笔下的人物多是农村乡间地头的普通人,梁衡在独白为隐者立传,给无名者传名中写道:“倒不是他们多么伟大,但他们为国为民甘愿吃苦这种精神实在是人类的一份重要的财富。他们根本不想出名,但人们却应该记住他们。这正是我们当记者的责任。 ” 热炕一文描述的是一个在一盘土炕上教书二十五年的乡村女教师。这篇文章的题记中梁衡写道:“她们(教师)实在太伟大了,却又太平凡。事情平凡得让人无从下笔,可品格又是高尚得叫人心颤。我每采访一次,心里就经历一次这样的矛盾和痛苦。 ”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书共收录了三篇关于乡村女教师的故

9、事,她们的故事很平凡,但是平凡中又蕴含着感动。 像这样新闻性不强的故事,很难写出彩,但是梁衡因着自己内心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感,他也要为这些平凡的人传名。他们中有擅于从报5刊、杂志上获取信息致富的农民,有农民中的灭鼠能手,有不愿意当官的工程师,也有甘愿扎根山区的林业工程师,这些人物在平时都是不太起眼的小人物,但是梁衡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他们也因此被世人所知。 而梁衡之所以能在类似报道中成功,据他自己诉说是有三个原因,首先是他本是农民的儿子,对于农村生活相当熟悉,对于故事中的主人公也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农民们迫切需要知道的信息是什么,前文所说岳安林收到的 3000 多封读者来信中,有很大一部分

10、是询问猪饲料的配方以及养猪的经验;其次是他在十年动乱中看到的荣辱浮沉,他本人也在大学毕业后被发配到一个内蒙古小县当农民,这些经历都让他更加地懂得了社会,懂得了人心;最后才是他在写作上的技巧,深厚的古文基础让他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驾驭文字,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三、以文学入新闻 梁衡认为新闻是“易碎品” ,因为新闻中传递的信息时过境迁以后就失去了它在当时的意义,但是如果能在新闻的写作中加入一点文学手法,那么一段时间以后,人们也许会“为了看文学而还记得这些新闻” 。他笔下人物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新闻性不强,因此只能从文学性上来补足。比如他在写农民灭鼠能手赵生成这个人物的时候,选择了“口技诱鼠”“现

11、场擒鼠” “鼠洞辨伪”三个场景描写,通过文学中的形象来展示出新闻所需的“现场感” ,一个农民捕鼠能手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同时也没有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用梁衡自己的话说就是“借文学来传播新闻,保存新闻。随着时间的推移,稿件中的新闻性会逐渐挥6发掉,而艺术性却会保存下来。 ” 作者除了是记者之外,还是散文家,新闻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生活中的素材,而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又让他成为新闻大家。许多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文学家,如狄更斯、马克?吐温、海明威都曾经当过记者,而我国文坛巨匠鲁迅、郭沫若、矛盾也都曾办过报,当记者时的经历和阅历可以为有志于文学的人打下基础,而文学也能够反哺新闻,让写出的新闻

12、更具有可读性、持久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学手法都适合新闻使用,新闻向文学借鉴的总原则性是不能影响新闻真实性。白描是最适合新闻借鉴的文学手法,在真实性的总原则下,白描能让文章在强调细节的情况下不失朴素平实;其次,新闻还应当向文学借鉴锤字炼句的功夫,尽量简短而准确地描述新闻中的内容;最后新闻可以借鉴修辞方法,使得新闻的可读性更强,也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学和新闻还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在吸收借鉴的同时要保证我们借鉴的文学的手法应当是更加有利于新闻的形式,但是新闻本质上还是新闻。这点从梁衡总结出的新闻和文学的 12 点不同就能看到,有关研究已经较多,在此不再赘述。 不管是主动地记录历史,为无名者传名,还是借鉴文学手法写新闻,梁衡所做的,都是让新闻这样“易碎品”能够有一点持久度,这可能也是每一名新闻人的梦想。最后用梁衡的一段话作结:“报纸是时代的记录簿,是将来的历史。 ” 参考文献: 71 梁衡.没有新闻的角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2 鸿晖.记者作家J.新闻大学,1982(2). 3 梁衡.新闻原理的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传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