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施身观与佛教义理公元前 6 世纪,佛教在印度创立。其成长过程中受到印度文化传统尤其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所以,佛教义理中的施身观应置于印度地位特殊又历史悠久的施舍传统中寻找文化渊源,即佛教施舍观念自我特征的实现,首先源于其对于印度文化传统中施舍观念的传承。 葛维钧的古代印度教和佛教的施舍观念及异同一文,对古代印度教和佛教的施舍观念进行整理、对比,认为“施舍的观念在印度由来已久。最初它是(广义)印度教的重要教义之一。佛教产后以后,继承了很多印度教的思想,施舍也在其中。后来两个宗教各自发展,施舍观念一直保留着,但是越来越显出各自的特征。 ”1吕?j 在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一书中认为,释迦
2、的“思想带着对各方面都不走极端的浓厚的中和色彩” ,一方面表现在“认为只要乐善好施,即可获致幸福,升入天堂。这比婆罗门的苦行、祭礼等苛刻条件,要简便易行多了,所以能受到群众特别是商人们的欢迎。 ”2 任继愈在宗教词典中对“布施”一词进行界定, “布施:梵文dana 的意译。简称施 。音译檀 、 檀那 。佛教名词。 六波罗蜜之一,名檀波罗蜜多 (Danaparamita) ,意译施度 、 布施度无极等。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和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积累功德以至解脱的一种修行办法。 ”3可见佛教对“施舍”一词的内在2规定,更多的是从佛教教义的角度,即把它作为一种修行法门来定义,而较少考虑其更
3、广布的印度文化内涵。 葛维钧在文中谈及佛教的施舍观念时,主要将佛教经典材料置于独自建构的一个框架下进行讨论,即“施舍物、施舍对象、施舍的果报和规则仪节禁忌”四个方面。 佛说布施经说布施法有三十七种,此三十七布施法,既谈及施舍物,包括“美食、浆饮、衣服、住处、卧具帛” ,又包含了施舍的果报“当得离众嫉?,人所崇敬;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得无上正等正觉” ,而“依时施;亲手施;依教施”等施舍的规则仪节在经文中也有所体现。 本文谈论的“施身观”中的“身”主要就佛教的施舍物而言。葛维钧在文中将施舍物分为物质性施舍和非物质性施舍两类。物质性施舍物包含生活必需品、非必需品、公益事业、宗教奉献和非常之施五大类
4、。此处非常之施包括“聚落、城邑、国土、王位、妻子、儿女、头、目、髓脑、五官、身肉、手足乃至性命等” 。而本文所要讨论的“施身观”之“施身”即属于“非常之施” 。 生经卷第五提出“三施”说, “何谓三施?外施、内施、大施,是为三施。衣食珍宝,国土妻子,是为外施。支体骨肉,头目髓脑,是为内施。四等六度,四谛非常,十二部经,为众生说,是为大施。 ”生经中将本文所讨论的“施身”放置在“内施”中,并认为“三施具足,乃疾得佛” ,即将“施身”视为快速成佛的必经途径之一。梁丽玲在及其故事研究一书中将形施分为“有形施”和“无形施”两大类, “有形施指的是施舍自己的财物,即一般所谓的财施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5、只有菩萨才有这种难行能行的舍身3精神。 ”4可见,这种布施分类方法与生经的提法是一致的。 对于“施身”这种非常之施,葛维均认为“唯独那些不合常例的非常之施,特别是其中的肉体之施,可以说仅见于佛教典籍。 ”“国王、王位、身肉等的索求虽称乞求过量 ,它们的施舍为不合常例的非常之施故事人物施舍之慷慨,之无保留,所欲表达的已不仅是慈悲为怀,更多的是戒绝私欲。非常的施舍成了判别信心贞固与否的考验。 ”判别布施的真心,从尸毗王本生故事中都能体现出来,天神为了考验尸毗王的真心,帝释天和毗首羯摩天分别化身为老鹰和鸽子,鸽子跑到尸毗王处寻求庇护,尸毗王割肉救鸽,最后天神感动,尸毗王身体恢复如初。“施身”这种非常
6、之施最后要放在佛教的“业报轮回”思想中进行考察。 “业,行为之意。梵语原文为 karman;通常分身、口、意三方面,故称三业这三者都可分别作为原因,而生起结果。即使说,由身、口、意三者而来的或善或恶的行为,可召感后来的果报。 ”做“业”决定着灵魂转生的去处和归宿,佛教认为,人在未解脱达到“涅?”之时,便在六道轮回中流转。这种由做“业”所造成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流转,就要求修道者从业报轮回的源头即“业”的角度出发去修行以跳出轮回之圈,成就寂静涅?境界。而“施身”这种非常之施刚好在“业报轮回”的源头之处,成为修行人快速成道、获得解脱的一种方便之施。 参考文献: 1华林编辑委员会编.华林(第 3 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50. 42吕?.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7. 3任继愈.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251. 4梁丽玲.杂宝藏经及其故事研究M.台北:法鼓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86. 作者简介: 王乐乐,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