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10998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50 大小:7.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0页
社会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0页
社会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0页
社会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0页
社会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社 會 自 我,授課老師:劉台雲0968-724-.tw,什麼是社會心理學,定義 探討個人對他人如何思考、感受和行動,以及個人的思考、感受和行動如何受到他人影響,個人對他人如何思考、感受和行動,以及個人的思考、感受和行動如何受到他人影響,社會心理學家通常聚焦於個體的心理學強調在團體脈絡背景之下的個體行為,他人社會元素個人對他人如何思考、感受和行動,以及個人的思考、感受和行動如何受到他人影響,強調個人的社會性本質他人也可能是暗示會想像的“他人”,新世紀的社會心理學,一 情緒、認知和動機的統整生物和演化的觀點 -社會神經學、行為遺傳學 社會文化觀點 -跨文化研究,新世紀的社會心理學,新科技

2、 -正子掃描、磁振活動 、 -虛擬實境,第三章 社會自我,Aaffect情感自尊Bbehavior行為自我表現Ccognition認知自我概念,自我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個體對自己所具有的個人特性的想法之總合自我基模self-schemas:人們對自己所持的看法,可引導與自我有關訊息的整理,自我概念小小練習,五分鐘,寫下20個形容詞介紹自己,自我概念小小練習,請將這些特質分類例如、生理與身體方面的 和團體與家庭有關的 和個人性格有關的 其他類 正向形容詞有幾個 負向形容詞有幾個 中性形容詞有幾個,自我概念小小練習,可以看出你的主要自我基模嗎?可以看出你的自我概念較高?較低?一

3、般?上述提問請簡要回答,答畢交回,自我概念的開始,個人能力的發展視自己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能力1824個月社會關係的發展 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他人可以作為個體如何看待自己的一面鏡子“自我是關係的relational”,自我概念從何而來,一、內省二、知覺自己的行為三、他人的影響四、自傳式記憶五、文化的觀點,一、內省,自我知識源自內省個體往內檢視自己的想法和感覺內省有時會對自己知識有不正確評估-情緒預測:人往往高估自己情緒反應的強度和持續性2. 耐久性偏差:1低估心理機制所提供的緩衝支持2過於聚焦關心的事而忽略其他影響,內省,平衡單運用 事件 分數 加權 總分 考慮項目 加分

4、 減分 ,二、知覺自己的行為,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當內在線索難以解釋時,人們往往會藉由觀察自己的行為來了解自我Bem,1972,二、知覺自己的行為,情緒的自我知覺臉部回饋假說:個體在臉部表情的改變可以引發相對應的情緒主觀經驗的改變臉部表情經過自我知覺歷程而影響到個體的情緒身體姿勢,二、知覺自己的行為,動機的自我知覺內在動機外在動機過度辯護效應over-jestification effect:個體因活動結合酬賞或其他外在因素後而降低內在動機,三、他人的影響,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人們藉由與他人比較來評估自己的能力和意

5、見-何時會和他人比較-會和誰比較,三、他人的影響,情緒二因論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個體也和他人做比較來評估自己的情緒,四、自傳式記憶,記憶塑造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塑造記憶回憶回憶高峰具有意義性的“最初”閃光燈記憶:具有持久的、詳細的、和高度轉化性的回憶自我膨脹、自我中心修正個人過去歷史以符合自我形象,五、文化的觀點,文化塑造個體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認同個人主義文化自我的獨立觀,獨特的、自主的、自制的集體主義文化自我的依賴觀,自我是和社會關係互相依賴的,重視他人感受與期待的,自 尊,個人對自己正向和負向的評價足以回應呈拜、社會關係、生活經驗的變化的心智狀態自我基模可

6、助人高度敏感於外界的批評或稱讚,自 尊,為什麼有自尊需求希望與他人連結和得到認同生理上為自我生存而設計,以因應生存的恐懼與焦慮。對人生觀具有關鍵性意義。,自 尊,性別、種族和文化的影響性別種族文化,自 尊,自我差距理論真實我理想我應該我,自我差距小小練習,請寫下理想我10個形容詞再寫出應該我10個形容詞與前次所寫的個人介紹20個形容詞對照分析三我之間差距解釋此差距的意義為何?,自 尊,自我覺察的陷阱太注意自我會導致個體意識到自我的差距、因而促使個體改變行為或出現逃避的現象自我聚焦:私我意識公我意識,自 尊,自我聚焦這裡控制,那裡失控愈在意,愈失常:諷刺的歷程:你愈著控制一個想法、感覺或行為,你

7、就愈無法成功,自 尊,四種用來合理化或提升自尊的方法自取式認知self-serving cognitions自我殘缺self-handicapping利用他人的光榮basking in the glory of others趨下社會比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s,用來合理化或提升自尊的方法,自取式認知self-serving cognitions人們傾向於在成功時歸功自己,失敗時推卸責任自我掌控的假象,用來合理化或提升自尊的方法,自我殘缺self-handicapping藉由承認有限的體能和心智上的弱點,來自我防衛,避免最損傷自尊的-沒有能力破壞自己的表現拖延藥物,

8、用來合理化或提升自尊的方法,利用他人的光榮basking in the glory of others在他人的光榮中取暖炫燿與成功人士的關係我們勝利了共享光榮或忌妒?,用來合理化或提升自尊的方法,趨下社會比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s將自我與劣於自己的人做比較趨上或趨下比較與個人的身心健康有關重傷病人說:這不是最糟糕的事文化因素,自 我 表 現,人們用來引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策略Goffman的表演理論聚光燈效應,自 我 表 現,自我表現的兩個面向:策略性自我表現:以特定方式努力的塑造他人對自己的印象,借以得到影響力、權力、同情心或認可奉承自我拉抬,自 我 表 現,

9、2. 自我證實希望讓他人知覺我們就如同我們對自己的真實知覺一樣自我證實的需求有時會大過超越自我提升的需求,自 我 表 現,自我監控的個別差異一種調整自我的行為以符合社會情境要求的傾向高自我監控者因情境而修正他們的行為低自我監控者會以較一致的方式表達他自己,以他們認為的真實自我面對他人,自 我 監 控 量 表,課本頁108,多 面 向 的 自 我,第四章知覺他人,社會知覺,統稱用來描述人們了解彼此的歷程,觀察:社會知覺的要素,人:以貌取人情境:生活腳本行為:行為證據,人:以貌取人,人們時常會依據外貌對他人做出快速的判斷第一印象會受到身高,體重,穿著,臉部特徵和其他外貌的影響,情境:生活腳本,腳本

10、:對某些情境抱持一些預設想法,他可以使我們預期目標行為,以及自特殊環境下可能發生的後果人們對某些種類的情境具有成見或腳本,這些腳本引導我們對行為的詮釋,行為證據,人們藉由將行為分解成一些間斷的有意義的單元來發覺意義非語言行為:即無聲的語言,不需透過言語僅透過臉部表情.肢體語言和聲音線索即能呈現個人感覺的行為世界上的人可以從臉部表情來辨識出快樂.害怕.難過.驚訝.生氣和嫌惡等情緒身體語言凝視和接觸也是非語言溝通的重要形式,非語言行為時常被用來決定他人的感受非語言的溝通形式具有文化差異我們形成對他人的印象時,是如此頻繁且有效地依賴非口語的行為,區別實話與謊言,文字.臉部.身體和聲音這四種管道可以提

11、供人類行為的相關訊息人們使用非語言線索來察覺謊言,但是所做的決定常常不正確,因為他們太注意臉部表情而忽略較不明顯的線索所以人們時常會在真和假的判斷上犯錯,太多時候會接受他人表面所說的,歸因:從要素到特質,歸因理論用來描述人們如何解釋行為 原因的理論。Heider認為我們就像科學家,因為需要了解別人以便管理我們的社會生活,所以我們會觀察、分析、解釋他人行為。,個人歸因將當事者的行為歸因於內在特質,像:能力、人格特質、情緒等。,情境歸因以外在於當事者的因素,像:環境、他人、運氣等。,主要有兩種歸因理論,Jones的相對推理理論 人們會從他人行為中來猜測一個人的特質、因素等,藉由觀察和分析行為來了解

12、他人。人們通常會以三個因素去看。,Kelly的共變理論,指的是人們將行為歸因於與該行為改變得因素,也就是說為使某件事成為一個行為的原因,當行為發生時,它必須出現,而當行為未發生時,它不能出現,其中有三種共變資訊特別有用。,共識性 不同的人對於相同刺激物的反應。特殊性 看看同一個人對於不同刺激物的反應。一致性 看看同一個人面對同一個刺激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行為。,依據Kelly,行為一致性在共識性和特殊性都高的情況下被歸因於刺激物;但共識性和特殊性都低的情況下,則被歸因於人。,大家可以想一想這個模式是否描述了當你試著尋尋找人行為的原因時,也是依照著這個邏輯。,歸因偏誤,歸因理論被提出時,是以複雜的流

13、程圖來顯示,但很多心理學家懷疑,人們是否可以是以電腦方式來分析他人行為,每天遇到的人事物何其多,我們能夠處理訊息的能力有限,通常沒有哪麼認真去思考我們的歸因,所以會利用心理捷徑來因應,因此會喪失正確性。,歸因偏誤,高估個人而低估情境因素-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突顯的行為錯制的錯覺公正的世界文化差異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歸因偏誤,行為者與觀察者不同的歸因觀察者 歸因個人因素行為者 歸因環境因素觀察者不知行為者的過去經驗與內在心理,歸因偏誤,錯誤的同意性效果選擇性的曝光物以類聚行為者的動機性正確,認為自己的行為是較普遍的自利的歸因偏差成功時歸因自己,失敗時歸因他人

14、,認知捷徑,我們常藉捷徑來做歸因,也就是可使我們快速和簡單思考,但卻常常導致錯誤的訊息處理歷程的經驗法則。,便利法則,人們傾向以事件的實例浮上心頭的容易度,評估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我們對機率的評估嚴重的受到人類記憶中容易浮現出來的事件的影響。,便利法則會引導我們步入迷途,假輿偏誤:個體會高估他人和自己的意 見、特質、行為相似的程度。基底比例謬誤:人們對以數字基礎比例的 形式所呈現的事實相當不敏感。,反事實思維,人們也會受到未發生事件的容易想像程度的影響,我們很少會毫無疑問的去接受發生在自己或他人身上的事情,人們會去想像一可能發生但還沒發生的事件或後果。 如果我們想像一個比實際結果還要好的結果,

15、我們會感到失望、挫折,但我們想像一個比實際結果還要遭的結果,我們就會感到滿足、高興。,動機偏誤,雖然我們是盡量的客觀,但我們的社會知覺也會受到個人的需求、喜好所影響。 人們對於自尊具有強大需求,而這種動機可以使我們替自己的行為做出比較合於自己意向、單向的歸因。 人們會想知道自己的優點,會高估自己對於團體努力成果的貢獻,預期自己有個美好的未來, 假輿偏誤也是如此。 其中原因是為了自我能夠讓我們放心自己的方式是正確的、正常的,可以得到社會讚許。,統整:從特質到印象,當行為被歸因為情境因素時,知覺者一般不能對當事者做出推論,但做出個人歸因時,知覺者就可以較明確的推論出某人具有的特質,但人類並非是單一

16、向度所組成的,為了對一個人有完整的了解,知覺者必須結合許多細節,統整成印象。,知覺者特質,知覺者在對他人形成印象的種類上具有個別差異,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比較容易注意到的特質,因為我們在評估他人時會容易把自己當作標準、參考。 知覺者情緒也會影響印象的形成方向,心情好時,會花比較多時間注意他人正面的特質。,提示作用,我們注意他人特質傾向也會依據最近的經驗改變,最近使用過或知覺的文字或想法容易浮上心頭,並影響個體對新訊息的詮釋的傾向。,知覺對象特質,一個特質強度,不論是否合宜社會標準都會影響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人們會現出特質負向的偏誤,在一開始我們都認為別人是好的,當我們發現到一個負面特質時就足以改變

17、一個人的印象,人們會特別警覺到負面的訊息。,驗證偏誤:從印象到現實,驗證偏誤:個體尋求.解釋和創造能夠證實現存信念之資訊的傾向一旦印象形成後,當人們面對非支持性的證據時,他們會變得愈來愈少改變自己的心意,信念固著,信念固著:即使原先的想法已被否定,個體仍堅持原來的想法人們不容易依據新資訊來改變他們對他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可能會再面臨不一致訊息時存活下來模糊的證據會以支持第一印象的方式被詮釋,自證預言,自證預言:人們對他人的期望,最後將導致其表現出符合該期望的行為;也就是說知覺者的期望可以真正導致該期望的實現自證預言三階段歷程: 1.知覺者對某一對象形成印象 2.知覺者的行為與該初始印象一致 3

18、.知覺對象不經意地依據知覺者的行動調整行為,這種自證預言的效果是強而有力的,但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卻是有限制的,如:自我證實,內-外控量表J. B. Rotter編制洪有義譯定,A 兒童限於苦惱是因為父母動輒處罰他們 的緣故 B 父母對兒童管教太鬆,使得大部分的兒童常惹麻煩A 人生有許多不愉快的事情部分歸因於運氣太差 B 人們的不幸是由他們所造成的錯誤而起3. A 我們之所以有戰爭,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人們對政治缺乏興趣 B 不管人們如何進力設法防止戰爭,戰爭總是難免的,4. A 在這世界上,人們終究能獲得他們所應得到的尊重 B 很不幸的,無論個人如何努力,個人的價值時常不被肯定5. A 認為老師對

19、待學不公平,這種想法是荒謬的 B 大多數的學生不明白他們的成績受主觀的因素影響有多大,6. A 一個人沒有很好的運氣,不能成為一位有力的領袖 B 有能力而不能成為領導人物,是因為他們沒有抓住機會7. A 不管你如何用心,某些人也不會喜歡你 B 不能得到別人喜歡的人,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跟別人相處,8. A 遺傳是決定個人人格的主要因素 B 個人的生活經驗才是決定人格的因素9. A 我時常發現是命運決定一切,該來的總會來 B 對我而言,相信命運總不如自己決定行動的明確方向來的好10. A 假如學生有充分準備,便沒有什麼考試不公平的事 B 考試題目常與課本無關,用功也沒用,11. A 成功是努力的結果

20、,運氣對一個人很少 或是毫無作用 B 得到一分好工作,靠的是好機會12. A 一般公民對政府的決策是有影響力的 B 這世界被少數有力人士控制,一般民眾無能為力13. A 當我擬定計畫時,我確信是能實現的 B 擬定計畫是否有用要看未來的運氣好壞而定,14. A 有些人的確一無是處 B 每個人都有優點15. A 在許多情況下,個人的成功很少與運氣有關 B 有時候,我們真的能用擲銅板的方式來決定我們應該做什麼16. A 能成為成功的人,經常是那些性而先得到機會的人 B 做事成功要靠能力,運氣沒有多大關係,17. A 就世事而論,我們大多數成為強權的犧牲者,我們對強權不能了解也無法控制 B 人們主動參

21、與政治與社會事務便能控制國家大事18. A 大多數的人都不了解他們的生活被意外事件所操控的程度 B 嚴格說來,根本就沒有什麼運氣這回事19. A 每個人都應該勇於承認自己的過錯 B 一個人最好能掩飾自己的過錯,20. A 要知道一個人是否真正喜歡你是困難的 B 你有多少朋友,完全看你如何善待朋友21. A 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總是好壞參半 B 大多數的不幸,是因為能力不夠、無知或懶惰而引起22. A 只要我們夠努力,便能減少政治的腐敗 B 人們要控制政府官員的所作所為是相當困難的事,23. A 有時候我實在了解老師式憑什麼給分數 B 我下多少努力,便能得到多少分數24. A 賢徳的領袖希望人們

22、自己決定能做什麼 B 賢德的領袖會清楚告訴人民他們應該做什麼25. A 我常常覺得對很多事無能為力 B 我不相信運氣或機會對我有多重要,26. A 人們感到孤獨,因為他們不曾使自己變的友善些 B 想辦法取悅他人沒有多大用處,別人若喜歡你自然就會喜歡你27. A 中學太重視體育活動了 B 團隊運動是培養人格的好方法,28. A 發生在我身上的事,都是我自作自受的 B 我有時覺得自己的生活方向,沒有足夠的把握做適當的控制29. A 通常我不了解政府官員所作所為的真正原因 B 一般人民對各級政府的好壞,多少都有責任,第5章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歧視: 針對某一社會團體及其成員而表現出的任何正向或負向

23、行為。偏見: 對於一個社會團體及其成員所持有的正向或負向的評價。刻板印象: 這是人們對於社會團體的一種認知表徵或印象,係將某一團體與特定的特徵和情緒反應相連結而形程。,團體,被定義為兩人或兩人以上至少具有下列特徵:在一段時間內彼此互相直接互動。在一個以性別、種族、或其他屬性為基礎的社會類別中的聯合成員身分。一個彼此分享、共同的命運、認同或是目標。,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形成牽涉到兩個相關歷程:分類:我們將人類歸到不同的團體。我們知覺到自己所屬於的團體內團體不同於自己不屬於的團體外團體的歷程。,社會分類身為自覺者,我們例行將單一物體歸類到不同的團體,而非是每一物體都是獨特的。人們會依據性別、種族和

24、其他相同屬性,以社會分類的歷程分類彼此。內團體與外團體內團體個人感覺到在某團體中具有身分、歸屬感、認同感。(=我們)外團體個體不覺得在該團體中具有身分、歸屬感、認同感。(=他們)外團體同質性效應社會文化和動機社會文化來自父母、同學、學校所傳之思想動機把視線放在專業領域,而不是種族或性別。,團體的內隱人格理論,實體理論認為團體內有較多一致性,刻板印象的特質是本來就具有的增額理論團體間的界限是模糊可改變的,刻板印象是否正確,是。刻板印象反映出普世的、穩定的和可 能的基因差異。不是。誇大刻板印象而低估期間差異性不是。隨情境改變而有差異,刻板印象是動態的歷程,刻板印象持久機制,錯覺相關高估事實上僅有一

25、點或根本毫無關係的變相連結。除非受到激勵,否則會高估特殊變相。 ex:少數團體 + 偏差行為高估預期可相連共同發生的頻率 ex:獅子、老虎、培根、蛋 獅子vs.老虎、培根vs.蛋,歸因歸因偏誤是基本歸因謬誤 注重個人角色和低估情境因素對他人行為影響。基本歸因謬誤代表的是 知覺者無法考量情境的一種方式。當知覺者對他人的預期無法達成時,就比較會考量情境因素。為了瞭解一些出乎意料的行為。,次分類和對比效應次分類 製造次類別,以致於對大部分以存有的印 象,能保持完整性。 ex: 傳統家庭主婦 vs. 現代職業婦女對比效應 與預期有所落差的偏誤知覺,知覺差異實際差異。 我們會以一種非常極端且具有特別攻擊

26、性的方式描繪。 ex: 一個野心的女性etc.,社會角色塑造了刻板印象,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和歷史的因素產生了社會角色社會角色被排定給不同團體的人 高加索的農民在俄羅斯的城市中販賣農產品團體成員表現出與角色相一致性的行為農民漫天要價,有些農民變的富裕起來經由歸因的對應偏誤機制,角色相關的行為被歸因於其個性特徵 這些農民是貪婪的、浮華的人團體刻板印象於是形成 高加索本性是貪婪、浮華的,自動化歷程vs.故意歷程,自動化歷程 區分刻板印象的自動化歷程和控制歷程,透過社會文化機制父母、媒體,變的高度了解許多刻板印象的內容。只要接觸某個被刻板印象的團體會自動激發刻板印象。閾下意識呈現 以模糊或快速的

27、方式呈現刺激,以致人們無法意識到自己已曝露在其中。 ex:在日中國人。,動機:補充活化或踩煞車 一個可以驅動知覺和行為的重要目標。想要維持、保護和增進自我形象和自尊的慾望。這些目標甚至可以使低偏見的人活化負向的刻板印象。 當人自尊心受到威脅時,會被鼓勵使用刻板印象來知覺他人。黑人醫生讚美白人學生,好感度上升。 不僅活化正向印象,也減少原有的 負面印象。黑人醫生批評白人學生,好感度只剩 一點點。不僅沒活化正向印象,反而 增加原有的負面印象。,避免刻板印象,後壓抑反彈不刻意抑制反而去活化被刻板印象的團體的成員個別的訊息接受避免刻板印象的訓練相信自己有偏頗和不公平想法重視公平和道德,三個克服刻板印象

28、的因素,對某人所具有的個人資訊的數量知覺者的認知能力與當時的情境動機,偏見,偏見: 對於一個社會團體及其成員所持有的正向或負向的評價。高層目標: 只能藉由個體間或團體間的合作而達成共享性的目標。 ex:戰爭救敵隊士兵。,現實衝突理論: 主張團體間的敵意是因為直接競爭有限資源而形成。ex:追求土地、工作機會、權力偏見不僅只是真實競爭人心中的概念,但未致力於任何真正的衝突。憎恨外團體成員,因為相對剝奪。就是個人認為自己過的比別人差,而感到不滿。對自己團體受到威脅的想法也可以引發偏見。,社會認同理論,內團體偏私: 偏愛內團體而非外團體的歧視傾向。對內團體 正向情緒。對外團體 負向情緒。ex:歌迷 v

29、s. 歌迷。社會認同理論: 為了提升自尊而偏向內團體而非外團體的理論。 所得到的好處就是與從他人的連結的到榮耀,並不是從他人得到直接利益。,於自社會認同理論的基本預測:對自尊的威脅會提高內團體偏私的需求。內團體偏私的表現可以增進自尊。 當人們因為想到自己的死亡而感到威脅時,會傾向於尋求與內團體更多的連結,表現對外團體更多偏見。ex:美國911事件 恐怖攻擊事件後對內團體的榮耀和對外團體敵視的潮流。,文化差異影響社會認同歷程,集體文化主義 亞洲人etc.。個體文化主義 歐美人etc.。 集體文化主義者無法完全免疫於內團體增強偏誤,也許不會明顯誇大其優點,但比個體文化主義者更能區辨內、外團體的差別

30、。矛盾?!,內隱理論與意識形態,內隱理論再個體偏見上扮演一個重要角色。視團體為一個固定實驗可以提升團體內的類似性,並誇大其差異,使外來者進入團體時會焦慮,也產生較多內團體偏私現象。對於社會上有關團體間關係的意識形態就有個別差異。 ex:研究探討社會主導傾向。社會主導傾向:期待自己的內團體較佔優勢,壓迫其他團體文化價值。,Part 2第六章 態度,態度 是一種評價性的傾向,用以表達個體對事物的喜好或趨避,可以是長期的或是短期的傾向。人格 個人長期穩定的內在性格,如內向、外向,態 度,正向負向漠不關心矛盾態度意識或無意識,測 量 態 度,1.直接測量自陳報告量表態度量表語意分析量表,自陳式單一題目

31、測驗例:你喜歡政黨的程度 1 2 3 4 5,Likert量表我認為政黨是最有理想的政黨5 非常同意4 有點同意3 不清楚2 有點不同意1 非常不同意 ,,語意分析量表請勾選適當數字代表你對政黨感受 好 不好 喜歡 不喜歡 愉快的 不愉快,2.間接測量投射測驗非語言行為指標隱藏式測驗: 生理反應測量:膚電阻、臉部肌電儀 腦神經反應:核磁共振儀內隱連結測驗:內隱態度,態度和行為,態度影響行為在脈絡中的態度計畫行為理論態度的強度 遺傳 三個心理因素態度強度與態度和行為的連結因素 四個因素,透過溝通來說服,說服說服的兩個途徑 中央路線強力的論證 週邊路線表面的周邊線索路線選擇 來源、訊息、聽眾,來源

32、誰說的 傳播來源是否有效的因素1. 信用度2. 喜愛度3. 與自身涉入度4. 睡眠者效應,訊息1.訊息策略2.訊息不一致3.訴諸恐懼4.正向情緒5.閾下訊息,聽眾1. 認知需求2. 自我監控3. 文化背景4. 事先告知與抗拒,被自己的行動說服,角色扮演認知失調理論1.爲與態度相矛盾的行為辯護:做了就 相信2.爲自己的努力辯護:喜歡自己所付出的3.爲困難的決定辯護:愛你所選擇認知失調新理論,自我說服的其他路徑,自我知覺理論印象管理理論自我肯定理論,拒絕改變態度,免疫理論 說服言論如同細菌或病毒般改變個人觀點,但個體也會產生抗體,如同身體的免疫機構被細菌或病毒入侵般產生抗體。阻抗理論 當自由被限制

33、時,會有不愉快的感覺,而從事被限制的行為就可以清除這種不愉快的感覺,第七章 從衆行為,自動化的社會影響,變色龍效應 : 人會不經意的模仿週遭人們的行為情緒感染 : 人們會被所見所聞的情緒狀態影響,從眾行為,從衆 : 改變我們的知覺、意見或行為方式,以和團體規範一致的傾向。 ex: 視知覺實驗(1)Sherif的模糊視動實驗 (2)Asch的簡單線段判斷實驗人為什麼從眾? (1)訊息性影響:當個體相信其他人的判斷為正確時,會受影響而產生從眾行為 (2)規範性影響:當個體害怕因為表現偏離行為而造成負向的社會結果,因而受影響產生從眾行為,這兩種影響會同時影響一個人,但會導致不同的從眾行為訊息性影響私

34、下從眾: 個體私底下接受別人的主張的一種信念改變規範性影響公開從眾: 因為真實的或想像的團體壓力,個體在可見的行為做表面上的改變,而看法上並沒有相對應的改變,多數人的影響,團體的大小:數量的影響 (1)根據人數的多少(但達到3或4個人時大約是影響力最大的) (2)根據有多少獨立思考的個體規範的注意 只有當人們知道且注意這些團體規範時,社會規範才會導致從眾行為的增加 人眾無知、偏見,不同之處: ex:實驗 影響因素: (1)困難程度 (2)動機高低 導致不同的從眾型態 結果: 低動機困難&簡單的:從眾程度中等 高動機困難:從眾比率增加 簡單:從眾比率下降 (課本P.300表格),在何種情況下人們

35、會如何從眾?已被建立的規範&身處的環境ex: (1)公園發傳單 (2)車庫發廣告紙 有人丟了垃圾 A.乾淨的車庫 沒丟 有人丟垃圾 B.髒亂的車庫 沒丟,同伴的在場:持異議的盟友 如果有一個在場者同意自己的看法,其從眾比例會減少幾乎80% ! 原因:是因為 (1)異議者和自己的看法相同? (2)異議者減低了規範性壓力?ex:實驗 結論:只要有人持不同的看法(即使和自己不同),就能減少從眾行為,個人特質性別差異 人們總以為女性比較容易從眾,事實上尚須考慮: (1)議題的熟悉程度 (2)性別差異所面臨的不同的社會壓力文化影響 (1)個人主義:以獨立,自主和自給自足優先於團體中成的一種文化取向 (2

36、)集體主義:一種戶賴,互助和社會和諧優玄個人目標的文化取向,決定一個文化成為個人主義或是集體主義取向的因素有三: (1)社會複雜性 : 越複雜個人主義 (2)社會富裕性 : 越富裕個人主義 (3)社會異質性 : 異質個人主義 同質集體主義,少數人的影響,少數的遲鈍效應: 持少數意見的人的回答會比持多數意見的人慢個人風格的力量 有效的影響眾人的行為模式: (1)堅定的態度,始終如一 (2)先從眾再反對,累積”特立獨行信用度”,少數人影響和多數人影響的途徑和作用有何不同? A.單一歷程 B.雙歷程 研究者針對一些爭論議題,比較多人數觀點和少人數觀點對中立者的影響效果,得到兩個結論,其相對影響取決於

37、:(1)事實或是意見?(2)公開或是私下?,從眾行為,-順從-,順從,順從: 人們被直接要求而引發的行為改變 語言上的請求 1. 缺乏警覺, 人們可能很快就會被說服 2. 人們會被一些措辭簡單的要求卸除武裝 3. 漫不經心的人會對不尋常的要求提高服從 *2,順從, 互惠規範 人們會依照別人對待他們的方式來回 應別人 1. 被用來剝削, 利用他人 2. 續上 人們感覺必須回報他人恩惠的時效短暫 3. 債權者 互惠觀念,順從, 設陷阱: 連續性的請求策略 要求1(設下陷阱) 要求2(獲得戰利) 1. 得寸進尺法打破僵局 -自我知覺理論 - 一種二步驟的要求順從技巧, 影響 者將真正的要求分兩階段提

38、出, 第 一階段先提出比較小的要求,順從,2. 低飛球法 (最無恥) 承諾心理學 公開 私下 一種二步驟的要求順從技巧, 影響 者先獲得對方同意一個要求, 接著 藉由透露隱藏的代價, 以提高該要 求的量,順從,4. 不僅如此法 一種兩個步驟的要求順從技巧, 影 響者先提出一個膨脹的要求, 然後 藉由提供折扣或額外的好處, 降低 此要求的表面大小 5. 技巧異同 兩階段, 請求大小, 轉變大小,順從,3. 以退為進法 (1) 知覺對比 (2) 互惠讓步 罪惡感 兩階段的說服技巧, 在提出真正的 要求之前, 先提出一個非常大而一 定會被拒絕的要求,順從, 自我主張 : 當別人拒絕時 抗拒順從壓力:

39、 保持警戒 若為命令式要求或要求者是一權威人士 服從,從眾行為,-服從-,服從,服從: 因權威者的命令而產生的行為改變1. 人們會輕易被任何權威人士引領 人們從出生就被教導要尊重領導者 2. 只有“權力的象徵”都能使人變為僕人 制服象徵了權威的力量,服從,人們願意聽從陌生者的話到什麼程度? 1. 納粹軍人 2. 服從式的犯罪仍被全球殘暴政權使用 3. 宗教狂熱份子集體自殺,服從, Milgram的研究: 毀滅性服從的威力 男女服從水準皆達65% 1. 受個人特質影響 權威性格(F-Scale) 2. 受人所在情境影響最大 (1) 權威人士 (2) 與受害者的接近程度 (3) 實驗程序,服從,(

40、1) 權威人士 續 毀滅性服從要有名望權威人士在場 (2) 受害者 受試者和受害者身體分開, 使受 試者較可在情緒和行動上保持距離 續,服從,(3) 實驗程序 (i) 受試者是否感到要負任何的責任 傳遞者較執行者更為服從 (ii) 服從程度是逐漸的升高,服從, 反抗: 當人們反彈時 當違抗是為了道德、信仰或是政治的 動機時, 通常是一種集體的行為 續,社會影響的連續性, 社會衝擊理論 社會影響取決於和受影響者有關之影 響者的影響強度、直接性和數量 1. 強度: 決定於影響者的地位、能力或是 和目標的關係 2. 直接性: 影響來源和目標在時間、空間 上的接近性,社會影響的連續性,3. 數量: 某個範圍內數量越多, 影響越大 當社會影響被許多強大且互有距離 的目標分割時, 人們有時會抵抗社會 壓力透視人性的本質 從眾、順從和服從會因文化不同有差 異, 也會隨時代變遷而有影響,第八章團體歷程,Outline,集體歷程 他人的在場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團體歷程 個體層次:探討各體如何受團體影響 團體層次:探討團體如何運轉 團體間層次:團體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團體可以相當於不同部分的總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