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认同:媒介主体身份阐释及其网络认同建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0835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介认同:媒介主体身份阐释及其网络认同建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媒介认同:媒介主体身份阐释及其网络认同建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媒介认同:媒介主体身份阐释及其网络认同建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媒介认同:媒介主体身份阐释及其网络认同建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媒介认同:媒介主体身份阐释及其网络认同建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媒介认同:媒介主体身份阐释及其网络认同建构马克思曾经说过,科技造就了人们实现真实的方式,而这些方式是了解各种不同的社会与心理生活的关键。雪莉?特克是站在后现代角度来观察和研究网络的美国学者,她认为对于后现代生活中特有的自我建构与再建构,网络已成为一座重要的社会试验室;我们透过网络的虚拟世界可以进行自我塑造与自我创造。 “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只要你希望,你可以全然重新定义你自己。你无须如此担心其他人为你安排的位置。他们不会看见你的肉体并且做出假设。他们听不到你的口音也不做任何预设。他们眼中所见的只有你的文字。 ”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众生已经习惯于用新的方式去看待人际关系、性别、政治与身份认

2、同,意义变得不再稳定;一切都打上了后现代的时代铭文,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互联网空间舞台上构筑自己浮动不定的身份能指。 一、后现代情景中的网络社会 1.自我科技与网络媒体再现 哲学家福柯曾在其著作权力的技术一书中提及“自我科技”(Technologies of Self)概念,用以论述主流意识形态如何透过诸如电视、报纸之类的大众化强势媒体来传达和呈现。这是一种个体借助于媒体中介叙述自己,再现自身的工具,其作用如同早期的人们通过信件2书写或是日记保存的方式来诉说自己的存在一般。在后现代时期,网络是最典型、最强有力、最具影响力的“自我科技”手段代表。传播学者钱德勒指出,这些“自我科技”让我们不只思索

3、我们的认同,并且转换我们思考自身的方式,也将我们改变为我们意欲成为的人。网络作为媒体同样具有再现功能,它通过特有的网络语言、图像和文本符号等传达意义,但相对于其他媒介,网络的再现功能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一,网络更强调模拟的再现。模拟的“现场”可以是实体,也可以为想像之物,可以是即时影像,也可以是纯文字;并且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第二,网络是一个互动的场域。使用者主动选择他想切入的点从远端进行个人化的控制,在参与、分享事件面貌的同时塑造个人化的观点。第三,网络不只是突破空间的束缚,也突破时间的束缚。电脑的影像技巧已经使得非即时的影像创造,能以即时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历史藉

4、此可以重新建构,这使得我们对于这些事件的理解仿佛是在“亲身”体会。 2.网络社会的认同特征 (1)建构性 传统的认同观以为:人的认同是固定的、统一的与稳定的,每个人在成年期后都拥有一个真实、成型和保持不变的自我。网络的虚拟性和网上所特有的人际互动模式彻底扭转了传统意义上的本质认同观或自然认同观,强调个体的认同可以是变化的、多元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弹性建构。用雪莉?特克的语言来阐述,这种依照虚拟社会关系中的需要而构建出来的身份或认同是一个不断“切换、摸索、探视”的过程,这种建3构性体现在身份的流动性、转化性与多重性、不确定性、去中心化和无主体性之中。 (2)流动性与多重性 在虚拟网络空间,流动身份

5、是一个共通的特质,网络技术中介的作用使得网络使用者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化身于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自我。互联网“虚拟社群”的观察者和参与者几乎异口同声地一再声称,人们之所以长时间或高强度使用电脑介入的电子交流,与这种交流中身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关,而这种身份的流动性与身份的多重性是紧密相连的。 “在进入后现代时代以后,多重认同已不再是罕见难得的事物。”在虚拟网络空间,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地转换自己的身份,在自我与游戏、自我与角色、自我与模拟之间进行自我的再造或自我再现。人们不仅可以塑造多重身份,还可以进行性别转移、性别置换,多性体验以及网络变身。虽然个体在网络的身份和认同一直处于游弋和流动之中,

6、但只有在网络身份的多元化、身份的多重性当中,人们才能得以重新审视自己,认为自己是完整的个体。 (3)去中心化与去主体化 网络虚拟社会具有后现代的一般特征:去中心化与去主体化。所谓“去中心化”指的是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没有一个中央权力指挥机构,其网络式结构允许个体随时随地可以与他人联系,并且去中心化导致现实中的等级制度瓦解,个体可以自由选择信息、发表信息,与他人进行自由交流。 “去中心化”使得“去主体化”在网络社会中成为可能。“去主体化”一方面表明个体已经“去实体化” ,即认同不再是依赖于个4体的身体外观或是被身体外观所束缚;二是体现了网络人际交流互动的特殊性,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以自我为中心的

7、互动模式截然不同上线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没有了主客之分,始终处于一种主体与客体交互换位的不确定状态之中。 二、网络社会中的个人身份认同 网络传播使“自我认同”被置于一个全新的关系和认识之下。电脑中介传播已经对意义的稳定性、普遍的和可知的真理产生质疑,当人们参与电脑中介传播时,他们不只改变文本的作者,同时也成为自我的形塑者,透过社会互动而建构新的自我。因此,雪莉?特克将电脑称之为“第二个自我” (A Second Self) 。因为网络不仅有自我建构和自我延伸的功能,透过互联网中介,人们还可以重新发明和挖掘自我,塑造自己新的身份与认同。 1.网络表演与自我展现 网络中的角色

8、扮演与各种形式的身份认同本身就是带有强烈表演性质的行为活动,网络为我们博得他人的优势形象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与表演的舞台,我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交往中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 莎士比亚说:“世界是个大舞台,所有的男女都是演员,他们各自有上场和下场的时候,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扮演了许多角色。 ”依据戈夫曼的观点,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每个人在其中既是表演者也是观看者;为了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好评和赞赏,我们在舞台上随时随刻依照他人的5要求和期望值进行角色扮演,这是一个彼此互动的过程。只有以他者为镜,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我们不同社会场景中的身份与角色才能得到适当的展现与认同。他者眼中的“我”的形象才是决定自我身份的关

9、键。而互联网的独特性在于其虚拟网络空间所特有的人际间的互动关系模式。人们通过网络空间这个舞台首先依照内心的需要建构起自己理想的多层身份;其次人们会带上隐形的假面具。在网络上和陌生人交谈互动时,他们会运用匿名或昵称来展现自己的爱好、兴趣、品位、地位、权威;也会如同戈夫曼所描绘的舞台上的个体那样潜心于极其人性的表演工作,扮演具有极其美好形象的角色,用以图谋显示出自己的精神、力量以及其他的诸种优良特性。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并非是给定的,而是个体在不断反思过程当中被惯例性地创造出来和维系着的某种东西。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身份一般,个体网络成员的自我身份并非是固定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与他者不断的互动关系

10、中所进行的一种自我身份与认同的设计、调整与改动过程。 2.网络表演与自我延伸 网络不仅是多维化的个人表演舞台,也是自我延伸的场域。网络的最大特点首先在于它的匿名性,个体可以不受现实真实身份的约束而大胆地切换、探索、创造自己的新认同,而不必担心受到惩处与嘲弄。其次,网络具有解放性,可以将个体从具有固定意义与规则的社会认同限制,以及具体的地理认同空间中解放出来;再者,网络也具有平等性和多元性,人们可以摆脱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年龄、外观等生理特性和社会特性的困扰,获得平等交往与互动的权利。网络的匿名性、解6放性与平等性成为个体自我延伸的基础,透过数字化的 ID 代号,线上每个人的自我都可以得到重

11、新认识,每个人的自我面貌焕然一新。 依照戈夫曼的观点,很多社会生活都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个人按照社会主流秩序和交往规则进行“舞台表演” 、扮演正式角色的场所;而后台则是人们得以放松,并借以宣泄情绪,充分表现自我行为风格的地方,这与他们在台前正儿八经的行为举止截然两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具有多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复合体。现实世界中的个体由于受到社会规范的限制与约束,只能进行“前台式”的规范表演,其大部分真实的人格或自我被压抑与控制,从而得不到释放。网络空间所构建的虚拟社会作为一种能将我们的理念具体化,能表达我们不同感知的媒体,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契机,使每个人得以从约束的前台转向轻松的

12、后台,随意地进行自我展现“可以是编造的一个假想我 ,也可以化身为一个理想我 ,甚至是复制一个真实我 。 ”? 认同是弹性的、是多面性的,它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态,虚拟空间使得个人部分隐匿的、或真实的人性的另一面得以通过网络媒体舒展和延伸, “互联网似乎成为人际传播网络的新选择,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无法满足或得不到满足的人在互联网上呼朋唤友,按照自我的趣味和要求,去选择他者的存在,他者就是自我的延长,是自我同类的复制。 ”?人们可以透过网络的虚拟空间来实现新的身份界定,用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陷。例如,现实中的边缘群体在网络空间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意见领袖从而获得网民的尊重,赢

13、得现实生活中少有的名誉、权威与敬畏感,满足自我内心的虚荣感;生理或外观7残疾的人在虚拟网络里可以扮演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昵称的选择、签名档的设计等等进行自我表露,随心所欲地转换性别、性倾向或外貌特征。这种虚拟化身“表象上是一种隐藏,实质上是另一种揭露;它所要隐藏的是真实世界被诸多社会规约所约束的理性自我,而它所要揭露的正是被压抑潜藏在内心世界的另一个渴望自我。”? 3.个人网页、博客与个性化认同 现代大众传媒通常被人们娴熟地用作自我呈现与展示的工具,如通过参加电视脱口秀,电视才艺大赛、电视选秀等节目来向众人显示自己独特魅力与独到的一面。在主体身份碎片化和多元化的后现代语境

14、中,除了通过物品的购买、服饰的搭配来彰显个人特色以外,互联网(尤其是个人网页或博客)以成为一种流行的与主导性的、极具影响力的“自我科技”手段。传播学者钱德勒对个人网站与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抱有极大研究兴趣,他特别考察了网站上的个人首页,依据人们对于他们个人首页的谈论,钱德勒接着作出了如下评论:“个人首页有助于确定我是谁。在我注视/书写关于某事之前,我经常无法确定我的感受为何,但在我如此做了之后,至少我更了解我的感受。不知为何,发表我的感受有助于证明他们对我而言的确为真。 ”? 个体通过网页和博客的象征性标记设计,如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目标、信念、朋友链接、访客留言簿等来形塑自我,同时配以适

15、合自己风格的语言、文字、活动的影像、音乐和个人影集来显示个人品位。钱德勒声称,这些象征性标示如同西方青少年房间墙上贴满的明信8片、快照、运动勋章一般,但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揭露、自我建构、自我确认的过程;个人网页对个体而言具有一种纯然的创造力,展示自己的同时也让他人认识自己,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并享受自己获得“短暂”成名的快感。浏览器上的客人访问流量计算器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足以使个体产生相当的自我满足感与社会成就感。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并按照从下至上的金字塔结构排列出了人的五大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物品富

16、裕、消费盛行的后现代景观社会,自我实现成为人们精神层次的最大需求。个人网站和博客的撰写无疑是展现自我与得到他人认同的快捷盛行的传播方式。如果说前电子媒介时代的个体由于媒介技术的限制只能通过书写和信件手稿来诉说自己的存在价值的话,那么现代的网络技术的蓬勃兴起则提供给个体自我表达的更佳途径,他们通过博客,按照日记体的方式不断地进行自我展示内容的频繁更新,充分利用链接揭示个人丰富的认知世界和与众不同的独特一面;因此,个人网站或博客就成为“自我倾诉、自我欣赏、自我迷恋、自我抚慰”的个性化场所。名人通过博客从台前走向台后,实现与大众的亲密接触,展示自身台后更人性化更普通的一面;而普通人的博客更是一种自我

17、推销自我展示的快捷路径,他们有可能成为网络明星,木子美、芙蓉姐姐、网络歌手香香以及当前的网络红人的成名无不是这种自我理想的实现在网络上的折射。 三、结语 9后现代社会中的主体身份是一种弹性的社会建构,它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流动性等变换特征,它是一种对传统主体身份及其认同的颠覆性解构。互联网络的出现帮助人们利用线上传播实现“第二个自我” ,使生活在网络世界中的众生习惯于用新的方式去看待社会关系、塑造多重身份认同。归根结底,网络认同的实质在于人与社会的互动中个体需要得到社会和他人的承认接纳,需要一种认同归属感,网络弥补了上线者在现实中的遗憾。然而,网络虚拟世界不管怎么完美,它终究只是对现实的拟仿

18、;虽是对缺失的某种社会关系的补充,但不能完全替代它。 (作者系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师、博士;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 07JDCB05YB研究成果) 注释: Postman, N. (1993).Technology: 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Turkle, S.(1995).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Touchstone, p184. Crispin Thurl

19、ow 等著,谢光萍、吴怡萱译:电脑中介传播:人际互动与网际网路第 144 页、246 页,台湾韦伯文化 2006 年版 吴筱玫:网络传播概论第 247-248、320 页,台湾智胜文化2003 年版 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晔译:第二媒介时代第 48 页,南京10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雪莉?特克著,谭天、吴佳真译:虚拟化身: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第 245 页,台湾源流出版 1998 年版 美欧文?戈夫曼著,黄爱华、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译者序,第 242 页,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 5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11 陈明珠:媒体再现与认同政治 ,载中国传媒报告2003 年第 4 期 12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第 252 页,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13 林东泰:大众传播理论第 572 页,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4 年版 14Chandler ,D . Personal homepages and the constroution of identity on the web. http:/www.aber.ac.uk/media/Documents/short/webident.ht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