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源市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对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1081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河源市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河源市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河源市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河源市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河源市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浅谈河源市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是当前实施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前,河源市学校体育工作存在观念陈旧,认识模糊,体育管理不够规范,学校体育设施匮乏,专业教师不足,素质亟待提高。为此,必须提高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加强宣传与监督,增加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强化师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优化体育教学,积极开创我市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关键词:河源市 学校体育 现状 对策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是当前实施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河源市学校体育工

2、作要实现大发展,就必须对体育基础作具体分析,就必须考虑主客观的因素,这是因为学校体育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的体育意识、物质基础、师资数量和质量,地区差异和传统习惯等一系列问题。 一、河源市学校体育的现状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2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建市 20 多年来,河源市学校体育工作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程度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层次上。具体如下: (一)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对学校体育不够重视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

3、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社会这些陈旧观念直接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 、 “分数第一” 、“升学第一” 。据调查了解,很多家长一方面崇拜像刘翔、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 。由于受这些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二)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 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不少

4、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我市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 人们往往认为一个单位,一个人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就是体育效果好,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不十分重视。当然,体育教学与竞技运动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共同点都是为了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3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不同点是,体育教学主要是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竞技体育运动,主要是通过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成绩。体育

5、教学和竞技比赛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概念不同,目的任务也不同,只不过体育比赛容易见到效果,由于这种功利主义的片面认识,往往导致注重比赛,忽视了学校体育教学。? (四)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松散 组织机构流于形式,乡镇中小学表现尤为突出,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五)学校体育专业教师缺乏,素质亟待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小学主要分布在县城及乡村学校,发展城镇和农村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目前事实恰恰相反,我国广大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师奇缺

6、,同时因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专业思想不巩固,从我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结构来看,业务素质普遍较低,相应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配制不足,很多是兼职或代课教师,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改革创新。 据调查,我市某镇中心小学的学校体育情况是这样的:学校有一个稍大于一块篮球场的泥沙运动场地,四、五、六年级共 12 个班,每班每周 2节体育课,共 24 节课由一位原来教数学的 30 来岁的男教师担任,因为学校从来未配制专职体育教师,所以学校决定让他专门担任这 12 个班的体4育课。据调查,是因他在读师范时比较喜欢打篮球,运动能力稍微好一些而决定其担任体育课。另外,一、二、三年

7、级每班每周 2 节体育课就由该班班主任兼任,上课时,基本以整顿班级纪律、操练队形为主。目前,全市乡镇学校大多如此。 (六)学校体育投入不足,体育设施匮乏 目前,我市学校体育投入不足,体育设施匮乏。据调查,我市某县城区中学(含初、高中)的体育场地设施情况:1.师生班额:全校总人数 2300 人,29 个教学班,7 位体育教师。2.运动场地:学校只有一个 200 米的泥沙运动场和一个水泥篮球场,其他运动项目如: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单双杠、跳远、跳高等等的活动场所也只能安排在 200 米运动场里机动地使用。3.器材数量:篮球 28 个(其中普通皮制 8 个、20 个是普通胶制)、足球 5 人

8、、排球 17 人(15 个软式,2 个是普通皮制)、乒乓球台 2 付(据说只供教职工使用,摆放在闲置的课室里)、实心球 70 个、跳绳 50 条、海棉垫 7 块、跳高架 1 付、铅球 5 个、皮尺 2 把,秒表 4 块。从这里可以看出,目前,我市体育设施已无法满足正常体育教学的需要。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给我市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阻力和消极因素。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 各种新闻媒介大张旗鼓宣传,可以使每个公民真正了解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可以让全社会公民认识到通过体育教学,能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5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

9、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情操和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同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密切联系、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不断地宣传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提高全体公民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二)加强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进行培训,可以让他们增长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具有终身效益。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五育”同步发展,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开创我市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对学生进行体育社会功能和价值的教育,培养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几十年之后,他

10、们将分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和做了家长,这对增强整个社会体育意识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意义十分深远。 (三)加强监督和督导评估 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进行“曝光”,对体育的态度及落实的措施进行评价。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督导检查重要内容,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加强我市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各级学校中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6(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动员鼓励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院校,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增加数量

11、,提高质量,积蓄后备力量。建立市县各级辅导站,定时定点辅导,努力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五)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 具体措施是学校挤一点 ,上级拨一点,学生适当筹一点,争取社会赞助一点,从几个方面解决。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提供教学和业余训练的必备条件。加强学校现

12、有器材设备的维护,设立专业器材管理人员和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六)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我市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当代学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式,使师生耗费最少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最优化要求全面考虑教学7和教育的规律、原则、形式、方法、现有条件及所教班级和个别学生的特点,并在此

13、基础上使教学教育过程能按既定标准发挥最有效的作用。最优化不是某种特别的教学方法或方式,而是教师在按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教育过程,自觉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具体条件下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索我市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我市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我市学校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姚蕾,吴鹭江: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构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1 年 5 月。 【2】苏晓榕,关注校园体育教学环境,提高体育教学锻炼效果,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2 年 9 月。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第二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