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教育时评的写作特点教育时评是对教育类新闻时事进行评点的文章。这类时评,带有新闻时效性,具有新闻政论的秉性;又有思想深度,具有理论阐发的悟性;更有教育行业的专业属性。本文试以近年来在文汇报著名专栏“文汇时评”上发表的教育类时评为例,着力探研其写作规律,探讨其写作路径,以繁荣教育时评的写作,提升教育时评的社会影响力。 一、在议论风生中探讨、传播教育规律 教育时评所评论的话题无疑都与教育相关,或是普遍现象,或是极端个案,或是具有典型价值的线索,或是对背后底蕴的诠释,不一而足。但是,要成为教育时评的题材,需要有所选择与角度的取舍,努力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出奇效应” 。这就是教育时评的
2、“韵味”,即在议论风生中探讨、传播教育规律。 2008 年 7 月 25 日“文汇时评”发表的人才“短板”与职业教育,以应用技术人才“短板”为例,道出了“中国制造业的技工荒 、上海制造业高级人才荒 ”的现实: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也同样存在中高端人才短缺的问题。作者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从这类人才培养的“端口”引发议论:职业教育既培养初级、中级技能型人才,也培养高级职业经理人,抑或高级工程、医学、法律和教育等方方面面的职业人才,进而提出2“职业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系统。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逐步改变对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型人才的陈旧观念,改革现行教育和培训管理体制,充分利用各种可能利用的办学资源
3、,以此形成我国职业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解决之策。 这篇教育时评,以社会热门题材为素材,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张开论理的网络,指出人们在对待职业教育上的偏颇,比较深入地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对澄清社会认识、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很有好处。 二、既追求新闻时效,也追求社会时效 既然被称作教育时评,时效性是必须的,即使文章中有过时的旧闻,也是用来作为事实铺垫、依据素材和说理资料的。因此,教育时评的时效,好比是文章的“时间标签” 。不过,教育时评的时效,并不等于片面追求话题的新闻性,更重要的,是所研讨问题的现实针对性,这也是更高层次上的“时效” 。 2008 年 7 月 2 日文汇时评“保护学生
4、”背后的德性与天职,及时抓住四川汶川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事件这个“社会热点”及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的“热议当口”,作者从教育的本义、教师的品德等角度,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作者认为,“教育不仅是教主要科目的知识,也应有生命安全、生命价值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3值,教师当然要保护学生安全 ”。同时,作者提出“人不能只遵从本能行事,教育是使教育对象社会化。教师与学生不是简单的个体与个体的汇聚,师生是一种照料的责任。学校不只是知识的殿堂,还应是品德的高地。
5、当一个人接受了教师的职责,他就接受了超越普通公民的德性去寻求高尚的责任”的观点,将教师保护学生生命的命题“高尚化”,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这则时评,敏锐地捕捉到新闻由头,将人们普遍关注的现象和热点话题作为教育时评的时空对象,既讲究新闻时效,又涉及到现代教育体制的重要议题,体现了社会时效。 三、专业话语与“大众情结” 教育的话题涉及面广,眼下几乎每个人都可对教育问题评头论足一番。但作为教育时评,则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实践经验,要说“内行话”了解实情;同时要说“专家话”有教育家的视角和思想。但与此同时,也不能离开大众所思所想,也要清楚群众的心里话,也就是具有“大众情结”,不
6、能高谈阔论“放空炮” 。 2008 年 11 月 25 日的文汇时评孩子们的未来在谁手中,说的是目前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所列举的“孩子自信心被分数摧毁有可能一辈子一蹶不振”的事例屡见不鲜。作者尖锐指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竞争提前到了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而目前的人才评价体系只有一个,就是统一考试,就是考试的成绩。结果,就是孩子们美好的生命,空耗在了对知4识的死记硬背之中。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性、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等等,都会在这个枯燥乏味的过程中被磨灭、被损耗、被钝化。而这些,恰恰是人的非常重要的素质,是比记住一些书本知识重要得多的东西。 ”作者进而写道:“人是复杂的,世界上没有两个
7、一模一样的人。但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却用同一种刻板的方式来塑造完全不一样的学生。用同一把尺子去量不同的学生,其荒诞,和让中科院的院士去跨 110 米栏、让刘翔去研究量子力学差不多。 ”这则评论所论述的议题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作者着眼教育规律,并从百姓的实际出发,显示了时评的引导力量。四、要有锋芒又要有能为大家接受 教育时评的深刻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现象的干预程度,对人们思想的引导力度和追求真理的探索深度上。因此,教育时评往往措辞尖锐,有锋芒,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重复大话套话,而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这种独到见解又能给人们以启迪,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001 年 10 月 30 日刊发的文汇
8、时评“研究型课程”没那么简单,批评了将高中生写论文当成研究型课程的全部和片面夸大学生研究成果的现象。这篇文章是在上海推出这项课程不久刊发的,有一定风险。然而,作者以透彻了解现实和有关部门的初衷为前提,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开设研究型课程的本意,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以及和同伴合作切磋的机会。与接受式学习相比,它有着更为鲜明的求知特点。5当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而不必急功近利,以写出多少论文作为最终的归宿。 可贵的是,作者在提出质疑的同时,很有分寸感,写道:“当然,教育行政部门对研究型课程的推进,还是很理智的。他们提出在高中开设研究型课程,在有条件的初中和小学开设探究型课程,在幼儿园则开展探索性主题活动,这些所用字眼的细微变化和规格化,至少说明同样的研究性学习在不同学段应该是有层次的,而且互为衔接,各有侧重。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结合实际,认真加以探索。 ”这样的把握和写法,让各方能接受,就能使文章产生更积极的意义。 这样的时评,最大的特点是有锋芒,在媒体大张旗鼓宣传某种做法的时候,作者勇敢地站出来提出了善意的批评,从表面上看,是在唱“反调”,其实是对形而上学的做法批评,也传播了一种正确看待事物的辩证思维。 (作者系文汇报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