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穹宇随心处处蓝在初春的太阳刚刚醒来之际,我踱步在小河绿柳掩映的长堤之上,心中的诗情与初春的太阳一起升腾起来。 我从新出版的张旭光诗词书法集扉页的照片上见到了这样的情境。于是,我在充满诗意的情思中展读这本典雅的作品集。 “兰草一丛叶,/清幽两卉藏。/不知城里事,/自在吐芬芳。 ” 画兰有题 我吟着旭光的这首小诗,感知作者心灵深处清虚静穆幽香的生命向往。这是吟唱自我、吟唱许多人内心压抑,寻找释放的自白。当下市井浮躁之时,如何让心灵得以安静,栖息在自然惬意的境界里,只有让诗做向导了。我读着这首小诗,也与之同行在生命幸福的回归中。 旭光的诗意境高雅,自然而神妙,源于他的率真,因之,能在读者的心壁上共
2、鸣。我想,他写此诗时一定在乡间小居,心不染尘,如一枚兰,静静开着。品着他的诗,再读他的诗论,我赞同旭光的观点。 追求轻松与鲜活,追求自然与生命,诗应为我所用。我们不能回到古人的枷锁中戴着镣铐去创作。让古典诗的写作成为流淌在自我生命中具有鲜活时代性的河流。我们的快乐与忧伤,我们的发现与警觉,让激情与睿智的小溪在诗笔下一泻千里。滋润着作者、读者,让人读懂而又于心品味着才是好诗。 就如同旭光说的“我的确希望能有一句被人记住”的诗。这是作者2发自内心的倾吐。凡真诚总会有回报。在此,我说,我记住了旭光的诗,而且不止一句。 “出没风波三十载,/半仓虾蟹少长鲸。 ”再临圣教序 这句诗久久地响在我的心上。他以
3、三十个春秋临帖的体悟凝缩成这样一句铭言,可以说也是我的感受。只是因为他有灵动生花之笔才先于我写了出来。他对自己的诗书常是自谦的。但我看来却常有惊人之语,一笔长鲸使我永记。 诗人往往是先觉者,如金鸡报晓之声使音律燃烧成早晨的霞光。进而唤醒众生的真性。胆识与先觉是诗的天赋。 “笔墨因人传不朽,/清风清品看石竹。/六分半书可论乎?/一碗夹生腊八粥。 ”六分半书 旭光以诗人独特的眼力和胆识,用鲜活的语言状写了郑板桥鲜活的书画艺术。板桥的竹石诚然留给历史一分清高之气,但其六分半书虽是一种创新,但绝非如其竹石一般给人以愉悦之美和自然神态之享受。我记住了旭光入木三分的评语:“一碗夹生腊八粥” 。假如板桥先生
4、在世亦应赞同此评语。因为他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标新可取,但一定要是枝鲜花,给人以奇、以美、以悟、以心灵快乐的弹奏。展读至此,我击案称好,虽俗却妙,而又因深刻与诙谐使俗评雅了起来。诗言志,这是千古之训。我穿行在旭光诗的丛林,感知这古训的清荫与覆盖。 “他日金银凑满数,/买来椰岛作神仙。 ”海南岛之一 3“登高不与君同饮,/寺未悬空心已空。 ”登悬空寺怀友人 多么直白而又真诚,一颗诗心红彤彤迎面可鉴。直抒胸臆,坦然荡荡, “性情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然,泠然希音” 。以妙语直抒心音是旭光诗的一大特色。但含蓄凝练也使他的诗作闪着耀眼光芒。 “蓑翁醉倒无人问,/一任宵寒霜染腮。 ”
5、醉卧秋夜 读到此处,我油然想起“西厢记”中的名句:“晓来谁染霜林醉,全是离人泪” 。一个“任”字,一个“染”字,信手取来而又富于点睛之妙。诗,在以情动人之时,也同样需要文采让人咀嚼,需要意蕴让人回味。 “一任宵寒霜染腮” ,文采与诗眼俱鲜亮照人,如陈酿一杯,品之再三。 读着旭光的诗,我感知他踏着古人的步幅行吟在回家的路上,自在逍遥,俯拾即得,不取诸邻。 用自己诗的种子播种在书法的田圃中,收获什么呢?学问与艺术。一种属于自古至今文化人的清纯自许,高标中寻找知音。诗与书同出于心源, “二者同根并蒂,又花色不同,相互滋养,相映生辉” 。旭光说要终身与之厮守。我很认同。 我好久没有读诗了,特别是今人之
6、作古体,大多觉得乏味。而于今夏时雨初歇凉风徐至的书斋,推开南窗,在翠竹的微笑中一首首欣赏旭光诗作,胸中犹有清荫无际,穹宇随心处处蓝。 诗与书俱佳,妙也,旭光。 丁亥立秋前一日 4张旭光,字散云,1955 年 10 月生,河北安新县人。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评审领导小组副主任、草书委员会副主任、硬笔书法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自 1988 年起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在央视举办讲座,赴日交流讲学;作品多次入选国展、中青展、名家精品展等重要展览,收入中国著名书法家精品集 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书法卷等多部大型书法集;在曲阜、岳阳楼等多处勒石刻碑;作品被中南海、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和日本、韩国及欧美国家收藏;出版专著有楷书 行书教材, 现代书法字库?张旭光卷 张旭光书法集 张旭光系列艺术文丛 张旭光诗词书法 行书技法 行书临摹?创作光盘、 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张旭光卷 ,并有多篇文章发表。先后担任中国书法兰亭奖、八届国展、首届青年展等重要评审活动评委会副主任,负责组织和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