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上空的英雄主义.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123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墓地上空的英雄主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墓地上空的英雄主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墓地上空的英雄主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墓地上空的英雄主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墓地上空的英雄主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墓地上空的英雄主义墓地是一个人在生命路途中必须经过的驿站或终点。当我睁开双眼,置身于杂草坟墓的深处,它的面孔不断地涌现出来,飘忽不定,在原生态的大地上游荡,不留一丝痕迹。人生来注定要承受苦难,消耗四季轮回的时光,在生与死的缝隙间,此消彼长,完成一场悲喜交织的仪式。 天有不测风云,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个平凡者的坟墓丝毫不引起我的关注,但英雄的死,意味着个体生命卸下了尘世的面具,归于泥土,是对一种英雄主义的崇拜。就像现在,我所在的海子墓,墓地内部埋葬的是一个英雄,长期备受争议,剩下一片流言蜚语的阴影。 这是一个恍如梦魇的季节,云翳灰暗,繁花落尽,墓地的轮廓、尺寸、颜色,逐渐暗淡下去,干燥,僵硬,收

2、缩为一枚外形酷似果壳的核。对于查湾村来说,海子墓是精神的、文学的、艺术的、民族的,表现出一种英雄的氛围,超越了传统的习俗和思想观念,走向毫无顾忌的宗教境界。海子的墓不大,用水泥浇铸而成,三棱锥形,顶部长满了荒草,密匝匝的,扎根于土壤中最深厚的肥料。耐人寻味的是,在墓地之侧,镶砌着海子生前从西藏背回来的两块喇嘛经石,刻有咒语、铭文、彩色佛像图案,粗糙,灵异,不断向世人打开神圣的极乐天国的面貌。对此我不避讳。海子墓是村庄可以不被遗忘的部分,比之于豪华房屋建筑,查湾村里的人显然信奉了有点寒酸的坟冢,安安静静,沉默无语。在我看来,墓地的平凡和诗意,代表了一种高尚的精神标志,把海子的心灵2和事物,心灵和

3、世俗割裂开来。 我习惯了世界的诗意无限蔓延,从诗学的角度出发,反复地看海子墓,一个浓缩了太多故事太多忧伤、又有太多象征的角落。四周空旷得几近无人。篱笆栏内外的山岗仿似肿瘤。这里是南方以北,北方中的南方,无数孤单的树,站在远离喧嚣的乡村,茕茕孑立,从容不迫。青草、金银花、行人以及车辙的印记,在地上连成疆域。或许,离墓地最近的地方,也是离神最近的地方。 不要以为死寂的旷野没有灵魂。神在看着我。那些沉睡的亡灵,是否真如我们想象的古怪诡秘,不时向亲人们托梦、倾诉、哀怨?远或近的生者,除了泪流满面,莫名地活在现实的人世间。 “我的海生(海子的本名)没有福啊,老早就死了” ,老人说。她是海子的母亲操采菊,

4、七十多岁,一个曾经的裁缝,鬓角白发如霜。在她的心里,海子不是名噪一时的天才作家,不是诗歌英雄,而是最疼爱的儿子。生命,多么的脆弱,像失手摔碎的瓷器。素来如此,我对墓地缺乏打扰的勇气,不想因为自己的行为惊醒了一些地下的亡魂。 毫无疑问,墓地是自然界动物寄居的客栈。最主要的住宿者,来源于查湾村闲散的家畜野禽,譬如鸡,羊,乌鸦,以及各种类型的虫子。阳光照耀着大地上的事物,鲜为人知的风景倒有一番趣味。鸡,在墓地的附近,四处啄食,笨拙,活泼,瘦小的身子遮掩不住一股子疯劲,但我惊奇地看到她的背影,有我幼年一般的淘气、纯真。羊在草上奔跑,在不属于风花雪月的坟墓上奔跑,在前所未有的地平线中奔跑蚊虫们在树丛深处

5、飙歌,一声叠一声,嗡嗡嗡,碎玉裂帛般一齐为墓地唱歌。3同样是在墓地。十多年前的墓地,好像比现在显得更加非同寻常。死亡,意味着一场葬礼即将开始,犹如一枚钥匙,开启了通向坟墓的地狱之门。1989 年的某个下午,在山海关至龙家营的一段铁轨旁,海子还很年轻,努力铺开纸片,用铅笔写下了遗言:“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当时他已经神经错乱,走火入魔了。他慢慢把身体躺在铁轨上,腰部紧挨着枕木。一列火车呼啸而过,没有恐怖,没有呻吟,只有生与死的涅?。自杀是否有意义?我认为,生命的存在长期要饱受种种折磨,人却不能以自杀的方式告别苦难。对于海子的母亲来说,她必须承受痛不欲

6、生的悲伤,必须将儿子的骨灰盒从北京带回查湾村,必须在风雨交加的路途中前进,或者返回。她是一个瘦弱而佝偻的母亲,有泪,不是忧郁,是真的哭泣。无言,就是悲。生离死别,莫过于回归大地,我清醒地揣测到一个英雄的葬礼肉体与灵魂的背井离乡。可以想象:天空浩瀚,查湾村的田野之上,一百多人的队伍,肩扛漆黑的棺木,带着檀香、冥币、金色锡箔的法器等,绕过山岗,转过池塘,匆匆赶往墓地。送葬的人们,或尖叫,或烧花圈,或放鞭炮,或膜拜,一波一波,似钟鼓丝弦之声,深藏无尽情感。英雄的葬礼被精心策划成功了,因为他们相信脚下的墓坑,是命里的归宿,是传说中的风水宝地。仿佛一切显得顺理成章,一切似乎早已命中注定,都逃不脱归于无可

7、奈何的结局。 其实,和许多平凡的人一样,海子注定有两个栖息地,生前的家,死后的墓穴。从我站立的角度望出去,便可看见不远处的查湾村以及海4子的家了。四季之中,相较于巴掌大小的墓地,海子的家建在一个平坦的小山岭上,坐北朝南,是简朴的农家小院,毫无遮掩。海子生于民间几乎是必然的。他的一生,以民间为中心,叱咤诗歌风云,与查湾村的家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蕴含了亲切平易的民间色彩。自从海子死后,这栋老房子相继经历了被抢救、修葺和重建的命运历程,日益喧嚣,焕然一新,成为参观性的纪念基地。人道主义的贡献不能磨灭。幸,抑或不幸,谁知晓呢?海子的家相当素雅,大门口的顶上是一块横匾,书曰:海子故居。堂厅,地面干燥,左边

8、墙壁上挂着海子生前的一些照片,右边墙壁上是字画、石英钟以及大大小小的斑点。隔壁的房间,属于海子生前的书房,摆放着海子生前的大量的中外书籍,一台黑白电视机,印有“查氏宗谱”的铁箱。另一个房间,则是海子父母的卧室,诸如衣柜,镶花木床,蚊帐,火桶,沙发,剪刀它们像雕塑一样安静,陈旧,惨淡,有一股复古式的韵味。除此之外,院子里的土地空着,东一簇,西一簇,重重叠叠的,长满了芜杂的草。万物皆从海子的心灵空间中滋生出来:查湾村,是他心中的查湾村;世界,是他心中的世界。 我之所以推崇海子,是因为年轻人需要榜样的力量。我们呼唤英雄,寻找着英雄。我们需要从英雄的身上,看到人生闪光的东西,看到生命燃烧过程中光彩照人

9、的美感。 海子是以生命为诗的英雄,向太阳奔去,灵魂催促着肉体不停地奔跑。他从抒情出发,经过叙事,到达史诗,他渴望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诗歌帝国:东起太平洋,西达古罗马,北至高加索山脉,南抵印度半岛。诗歌帝国建造起来了,原始,诡异,神秘的魔法使海子的肉体与灵魂都5沉睡在宫殿的里面,使他永远无法走出若隐若现的台阶;咒语拒斥了现实世界耀眼的阳光,在魔法的笼罩下,幽暗的宫殿越来越阴森,海子端坐在诗歌帝国中央,像俄狄浦斯王一样寂寞、孤独、 “不被人理解” 。那些令人悲痛的事件或黑色帝国,最终为墓地所掩埋。 没有人愿意惊醒海子在墓地深处的梦。坟墓,是大地上突起的碉堡。日日夜夜,草长莺飞,在墓地的内部,一个瘦弱、

10、沉睡的英雄海子,躺在乡村的山冈上,凝视着查湾村的农舍、田野,把无数梦想省略,不为凉风悲歌。在他的英雄史里,生命呈现出脆弱的真相。不仅如此,我想我被触动的,则是一个人的消失,像空气一样没有踪迹,仿佛那个人根本就未存在过。查湾村的人或事物,依然如旧,早已习惯了一个英雄的墓地所表现的文化魅力。海子墓的前面点缀了一些零散的菜畦,碎花点点的池塘。村妇在水里淘米洗菜,心无旁骛,一边嬉笑,一边哼着黄梅小调。同时,她们一直难以理解:为什么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聚集墓地,来祭奠一个自杀的人呢? 墓地的朝拜者,他们的身影隐没在坟墓周围的草木里,他们是海子生前的朋友还是敌人,谁也无法知晓,或许是农民、工人、企业家、职

11、员、文学青年、渔夫、抑郁症患者、士兵他们共同敬仰的诗歌英雄,海子,被掩埋在墓穴的内核,已经枯萎得不像人了,像粉灰,或者像木乃伊。然而,海子在死后是一架诗歌的播种机,广受信徒,使成群结队的崇拜者、景仰者的心灵得到安歇,仿佛江湖上一个真正的侠客,不会在意海子的躯体,更多是记得他的剑,他的诗歌魅力。 “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不知为何,死亡是一支没有音符没6有节奏没有旋律的安魂曲,血缘中断,骨肉分离,从而加重了亲人在尘世思念的痛苦。墓地构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海子母亲因此承担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在我的整个大学时代,曾经三次乘坐“金龙”客车,左右颠簸,一路迎风驶往查湾村。每一次来,海子母亲都会

12、用最淳朴的方式接待我,跟我说海子的事情。老人眼里常年含着泪水,没有哭,对此我从未深想。有无数理由让我牢牢记住海子母亲,操采菊,一个坚强、朴素而又伟大的女性。海子的天才与母亲有关。她凭借天生的聪慧和求知欲望,读过七年的私塾,在封建旧时代,完全属于文化程度高的知识分子。在墓地之侧, “人若老,很多汉字都不认得了” ,海子母亲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跟我说起了很多海子曾经的往事,比如幼年的海子很俏皮,她只好挑选家中的旧报纸,将里面的内容编成一个个故事,讲给儿子听。她在回忆的时候,热泪盈眶,一声声泪水径直滴落,仿佛刺穿了我的内心,无比疼痛。我一直在矛盾中煎熬,因为我不忍心打扰老人,每次去,总会说起海子的死,

13、揭开她的内心深处的伤疤。祭奠是善意的,却易伤人。十几年来,全国各地到海子家中的人不计其数,其中很多人阴险狡诈,对诗歌英雄的遗物,虎视眈眈,致使海子的私人信件、照片、手稿等大量流失,令人痛心。作为墓地的守护人,老人守着海子的遗物,坚定不移,心外无物,是需要毅力和牺牲的,由此,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一种英雄主义呢! 渐渐地,我感到了英雄主义的真实和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一切,显露瞬息万变的诱惑,像人类的情欲一样,在英雄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所谓英雄,通俗地说,即胸怀大志,独具正义感,能领7导大众或改变历史的人。毋庸置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诗人、思想家和爱国青年的时代,是海子的时代,是浪漫主

14、义和英雄主义的时代。然而,那个时代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我们越来越现实起来,不会再为理想而奋斗,导致人格卑微、生命残缺,诗歌没有了思想、艺术以及冲击力。中国新诗的衰落,其实就是知识分子过分迷恋自我、脱离现实和缺乏英雄主义的结果。 英雄,没有重复。青梅彩虹,煮酒论英雄。当然,我不是英雄,当我老了,只想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超越苦难,载着贫困、羸弱的身躯,往天国的更深处飞去。愿世上所有的灵魂都得到安息。 责任编辑裴秋秋 作者简介: 葛启文,男,1987 年生,汉族,安徽芜湖人。近年来,有作品见于美文 、 文学界 、 中国校园文学 、 诗刊等,并被收入2007 年度中国散文精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7 年度中国最佳散文诗 (漓江出版社)等十余种选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