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课堂设疑艺术.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1402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探课堂设疑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探课堂设疑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探课堂设疑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探课堂设疑艺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探课堂设疑艺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浅探课堂设疑艺术古人云:“学则需疑。 ”“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可见,“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程颐云:“学者先要会疑。 ”而作为教者,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善疑,更应该善于设疑。而课堂提问则是我们设疑的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可是,近几年来,我们发现语文教师的提问存在着无效、无序、无章的现象,而且比较普遍。教师的提问起不到启迪心智的作用,

2、因而,也就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须教有疑”,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本源,开启心智的钥匙,沟通知识的桥梁。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 ”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设疑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 。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设疑的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善于设疑,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动力,使学生的求知进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的思考活动。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

3、,还是教学过程中某些微观2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迅速获取反馈信息。课堂提问艺术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设疑获得成功呢? 一、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同时还要适度,就是说要把握好问题深浅难易的分寸,所提的问题不能过分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 。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则如同嚼蜡,懒于动脑,不易引起学生思考。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令学生望而却步,启而不发,很容

4、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问题过奇,犹如投水击石,虽能荡起波纹,可是也容易引出虚无缥缈的言论,甚至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如果问题过平,又难以激起学生寻趣觅幽的兴致。如教出师表一文,为启发学生体会诸葛亮身处特殊时刻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技巧,教师提问:“诸葛亮在出师前又旧事重提,讲述自己经历的目的何在?”经过同学们的各抒己见和探究讨论,学生认识到诸葛亮的感激之情、效忠之意和出师决心,进而加深了学生对诸葛亮的语言技巧及进谏方式方法的认识。上述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能引起学生思考问题,同时能帮助学生消化课文,进行思维的严格训练。 二、提出的问题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设悬质疑的基础

5、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扎扎实实设计好基本的有助于学生的问题,不可把问题设计成空中楼阁。比如在教授故乡一课时,教师问:“二十多年前后杨二嫂有哪些变化?3作者为什么插入杨二嫂这个人物?”经过研讨,学生认识到杨二嫂这一人物的变化恰如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她本人的改变,也照出整个农村社会的现状,从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篇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 三、提出的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方法要灵活。设疑,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虽有规可循,却无格可定。但设疑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在分析论证时不同的观点往往会针锋相对,这正是活跃思维最好的契机。所以,在提问的时候

6、要注意运用灵活的方法。比如现实生活中比较直观的物品,例如教具、实物、幻灯片、挂图等,都可以作为提出问题的切入点。还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以小见大地提出问题。例如教背影这篇课文,可提出:“作者为什么一反人物肖像描写的常规,不从正面刻画人物,而专写背影呢?”让学生理解在“惜别”这一特定的背景和环境下,父亲留给作者最后的印象就是背影。而这背影又是父亲进入老年,家境惨淡、精神颓废的背影,它融入了父亲半生潦倒,饱经风霜的苦涩,进而从文章的语言中品味出当时父亲心中无奈的淡淡哀愁。这样,才能领悟到作者写法上的精妙。 一般来说,教师的提问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分为: 1.直问式,就是为引起学生的思考而进行的直接

7、提问。2.逆问式,就是不直接问为什么,而是以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3.比较式,教师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4.层进式,就是各个问题上下相连,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层进的。5.创造式,教师加深拓宽原有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中4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词句等等,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6.搭桥式,提问的问题难度大、坡度大时,教师就可在此点和彼点间搭桥引路,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顺利地解决难题。7.复述式,让学生在多次的复述过程

8、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此外,还有揭疑式提问、选择式提问、诱导式提问等等,此不赘述。四、提出问题要善于把握正确恰当的时机。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出的时机,在学生应疑而正疑处设疑,可一触即发,顺其自然,学生会有水到渠成的感觉。在关键时刻,重点之处设疑,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欢乐。一般地说,在起始课设疑,旨在激情引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授我的叔叔于勒板书课题之后提问:“我的叔叔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和我家的关系好吗?在他身上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样引起了学生了解于勒身世的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求知欲。在讲读过程中设疑会使学生思维流程顺畅起伏,让其在追波逐浪的气势中直达理想的彼岸。还是我

9、的叔叔于勒,随着情节的发展提出:“假如作者不采用倒叙的写法,文章效果会如何?” “文中插叙送于勒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原因促成全家出游?” “船上的巧遇巧得合情合理?” “见于勒为何是全文的高潮?”从这一连串的设疑中让学生体会此文结构安排的巧、对比写法的妙,高潮处理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特点。如果教师还能在课堂即将结束时巧妙设疑,多是为了开阔思路,能够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和想像的空间。把握好设疑的时机,需要教师能充分驾驭教材,并对学生的思维动向有一种洞察力。 5五、提出问题要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设疑,以加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面拓宽,各种背景知识丰富,关注人生及社会问题,并希望

10、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期一鸣惊人。人人都蕴涵着思维的力量,智慧的火花随时会迸发出来,教师所提供的只是一根导火线。因此教师要注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思考,从而体现思维的层递性。还可以故意让思考的角度模糊一些,范围扩大一些,以发挥学生潜在的智能和独创性。例如,在名著阅读课的指导阅读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林冲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提问:“高衙内等人数次要害死林冲,林冲为什么没有死呢?”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都从多种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是林冲谨慎的性格决定的,有人认为是林冲重义气总有朋友相助,还有人认为林冲命不该绝。这样,经过老师的归纳,学生理解了林冲的人物特点,也懂了结构上的前后照应,更看到了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一举多得。 综上,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问。教师要使自己的课上得富有生气,一方面要注意灵活运用几种提问方式,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使提问艺术日趋完美。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责编 /董 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