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报刊透视婚恋中的中国女性形象.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1442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报刊透视婚恋中的中国女性形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通过报刊透视婚恋中的中国女性形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通过报刊透视婚恋中的中国女性形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通过报刊透视婚恋中的中国女性形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通过报刊透视婚恋中的中国女性形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通过报刊透视婚恋中的中国女性形象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报刊上陆续开辟了关于女性、家庭、婚恋的专版,女性类报刊也纷纷崛起,如中国妇女报等,成为展示新一代中国女性的窗口和舞台。而女性形象的变化又是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反映,因此,通过透视媒体中的女性形象可以“管中窥豹” ,从而看到我国社会在近一二十年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女性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媒所反映的女性形象中,婚恋中的女性尤受关注,因为婚姻与爱情永远是女性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正如一篇刊载在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上探讨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的论文中所示:

2、在样本中的角色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中,恋爱与婚姻占 27,远远超过女性所关心的其他问题。我国 1995 年“全国电视观众调查网”对妇女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妇女而言,家庭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其余重要程度依次为:工作、朋友与熟人、政治、闲暇时间和宗教。974的中国妇女认为“家庭”在其生活中“重要”和“很重要” ,比第二位的“工作”高出 10个百分点。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了解在所选取的传媒的文章2中女性的基本形象;二是阐述在传媒中反映婚恋关系中的女性的角色与形象;三是解读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到 21 世纪初传媒中中国女性形象的变迁;四是解释女性形象与社

3、会发展的关系。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1 中国妇女报中的“婚姻与家庭”专栏(后改为“婚恋家园”专栏) ;2 新民晚报上的“家事”和“女性世界”专栏;3 申江服务导报上的“口述实录”专栏。其中, 中国妇女报和新民晚报样本时间的跨度从 1985 年至 2000 年,选取单数年的 9 月 1 日至 10 日,双数年的 3 月 1 日至 10 日;申江服务导报则选取了 2001 年 9 月至 2002 年 2 月每期上该专栏的文章。 采用以上抽样方式的原因是:中国妇女报是我国女性类报刊中办得较早、又具有代表性的一份报纸, “婚姻与家庭”专栏是其重要的一个版面,也是创刊初期就形成的一个版面,此专栏后改名为“

4、婚恋家园” 。新民晚报是 1982 年在上海复刊的一份综合性日报,以其众多专栏取胜,而“女性世界”就是其王牌栏目之一。除此之外, 新民晚报的“家事”专栏也是本文选取的一个专栏,一来可以填补“女性世界”创办之前的空白,二来由于新民晚报是小报,两个版面相加就是大报一个版面的大小,因此选取了其两个版面。 申江服务导报创刊于 1998年,是都市报的先锋之一,在上海的白领和学生群体中影响广泛。选取其中的“口述实录”专栏主要是通过与传统报纸的比较来反映当代女性婚恋的一些新动向。 婚恋关系中当代中国女性的基本形象 3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传媒中所反映的妇女的基本形象,以“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女工”和“

5、收入较低,文化层次不高的农村妇女、下岗女工、外来妹”以及“天真浪漫纯情的女青年”为多。到了 80 年代后期和90 年代初期, “热爱家庭但不忘自我奋斗的现代贤妻良母”和“知性的知识女性”占据了主导。90 年代中期的情况与之相差不多,而到了 90 年代后期, “天真浪漫纯情的女青年” 、 “聪明能干、收入较高的白领女性”逐渐成为传媒的新宠。这种情况在申江服务导报上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详见表一) 。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当代的年轻女性大多受到良好的教育,走在时代的前列,她们不论是在校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是引人注目的一个群体,加上她们在恋爱、婚姻上一些新观念和新主张,故而受到传媒的关注不足为怪

6、。其次,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报刊的零售价不断提高,一批年纪较大、收入不高的老读者渐渐退出了报刊订阅队伍,报刊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收入丰厚、又有一定闲暇时间的青年群体,因此,将这一群体作为报刊、文章、故事的主角也在情理之中。 ?表一 ?1985?1989?1993?1997?2001 ?基本形象?报刊?1988 年?1992 年?1996 年?2000 年?2002 年 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女工?中国妇女报?3?1?0?1?0 ?新民晚报?0?1?0?1 完全奉献于家庭的家庭妇女?妇女晚报?0?0?0?0?0 热爱家庭但不忘自我奋斗的现代贤妻良母?中国妇女报?0?3?3?0?0 4?新民晚报

7、?1?2?3?2 天真浪漫纯情的女青年?中国妇女报?1?1?0?1?13 ?新民晚报?1?1?2?3 漂亮的女明星、女模特?中国妇女报?0?0?0?0?0 ?新民晚报?0?0?0?2 聪明能干、收入较高的白领女性?中国妇女报?0?0?0?2?10 ?新民晚报?0?0?1?1 知性的知识女性?中国妇女报?1?3?1?0?0 ?新民晚报?0?0?1?0 收入较低,文化层次不高的农村妇女、下 中国妇女报?2?0?0?0?0 岗女工、外来妹 新民晚报?0?0?1?0 成为性对象的“金丝鸟” 、 “三陪女” 妇女晚报 0 0 0 0 1 其他 中国妇女报 0 3 3 0 1 新民晚报 1 2 3 2 (

8、20012002 年一栏仅为申江服务导报数据 ,下同)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 “热爱家庭但不忘自我奋斗的现代贤妻良母”也是报刊中女性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 90 年代初期和中期。可见在有家庭的中青年女性群体中,并没有多少完全将自己奉献于家庭而隔离于社会之外,而大多数还是关注自身的提高与发展,从而成为现代的贤妻良母,如中国妇女报1991 年 4 月刊登的一篇我那要做星星的妻:一位从小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高干的女儿嫁给了一位军人。婚后不久,丈夫调到了边防。怀有身孕的她自学电大课程。女儿出生后,5她一边照顾女儿,一边继续努力学习,还准备报考省城的电视台。真是当代妇女自我奋斗的写照。 样本女

9、性在婚恋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传媒上出现的女性以“女朋友、未婚妻”的角色为最多。到了 90 年代初期与中期, “妻子”角色在样本中要明显多于扮演其他角色的女性。而到了 90 年代末和 21 世纪初, “女朋友、未婚妻”与“妻子”这两类角色的女性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几乎是平分秋色。值得注意的是,媒体中出现的扮演“妻子与情人双重角色”的女性虽然从样本的绝对数量来看不是很多(5 人) ,但考虑到样本总数也就在75 个左右,因此这个比例相对还是比较高的。而且, 中国妇女报与新民晚报在漫长的 16 年的样本中只各出现了一个此类角色的女性,但申江服务导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出现了三

10、个这样形象的故事主角,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观念的一种变迁。 (详见表二)? ?表二 ?1985?1989?1993?1997?2001 ?扮演的角色?报刊?1988 年?1992 年?1996 年?2000 年?2002 年 女朋友、未婚妻?中国妇女报?3?1?0?1?11 ?新民晚报?2?1?1?4 妻子?中国妇女报?2?6?4?2?9 ?新民晚报?1?3?6?3 情人?中国妇女报?6?0?0?0?0?0 ?新民晚报?0?0?0?1 妻子与情人双重角色?中国妇女报?0?1?0?0?3 ?新民晚报?0?0?0?1 女朋友与情人双重角色?妇女晚报?0?0?0?0?1 其他?中国妇女报?1

11、?1?0?1?2 ?新民晚报?0?0?2?1 样本女性的职业 从调查显示的数据来看,除了职业不详的样本,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以“科教文卫系统工作者”为最多。90 年代初期和中期,各种职业几乎平分秋色;而到了 90 年代中后期, “公司职员”逐渐浮出水面,在以白领职业女性为主要读者群的申江服务导报上,以公司职员为职业的样本女性以绝对优势超过了其他职业的女性。这一方面反映出女性公司职员恋爱、婚姻生活的丰富多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一群体恋爱、婚姻问题多多,因为“口述实录”这一专栏是为那些在爱情上有失落、创伤、心痛、悔恨的女性开设的一个倾诉的窗口。这一点,与中国妇女报和新民晚报上许多反映家庭生

12、活乐趣、婚恋小插曲的文章是有所不同的。此外, “商业服务者”与“学生”这两类是中国妇女报和新民晚报的样本中从未出现过的职业,而在申江服务导报上却占有一定比例。 “商业服务者”在前两份报纸上很少出现,是因为过去我国商业不发达,商业服务者的总数还不多。而“学生”也已经走上恋爱的前台,这与学校(尤其是大学)对学生谈恋爱的解禁是分不开的。(详见表三) ?表三 7?1985?1989?1993?1997?2001 ?职业?报刊?1988 年?1992 年?1996 年?2000 年?2002 年 领导、管理者?中国妇女报?0?1?0?1?1 ?新民晚报?0?0?0?0科教文卫系统工作者?中国妇女报?3?

13、3?1?0?2 ?新民晚报?1?0?0?1 公司职员?中国妇女报?0?0?0?1?12 ?新民晚报?0?1?2?2 商业服务者?中国妇女报?0?0?0?0?3 ?新民晚报?0?0?0?0 体力劳动者?中国妇女报?2?2?0?0?0 ?新民晚报?0?0?1?0 自由职业者?中国妇女报?0?0?0?0?0 ?新民晚报?0?1?0?0 学生?中国妇女报?0?0?0?0?5 ?新民晚报?0?0?0?0 其他职业无职业?中国妇女报?0?1?0?0?2 ?新民晚报?0?0?0?1 不详?中国妇女报?1?2?3?2?1 ?新民晚报?2?2?7?5 女性在故事中发生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 20 世纪 80 年代中

14、后期,样本女性在故事中发生的矛盾冲突, “与男性的单纯冲突” 、 “与本人或对方家庭的冲突”以及“个人情感与社会道德、舆论的冲突”稍稍高出其他几项。在 90 年代初期和中期, “因感情问题而发生的冲突”和“个人情感、家庭与本人或对方事业、个人爱好与追求的冲突”逐渐上升。而在申江服务导报的样本中, “因感情问8题而发生的冲突”与“因物质生活而发生的冲突”居于前两位。这种变化,与社会的变迁是分不开的。在 80 年代中期的中国广大农村,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如从一而终、门当户对等。1986 年 3 月7 日中国妇女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一对情人两次出走的前后 ,讲述了 27 岁的衍义在公社劳

15、动时与来自另一个村庄的姑娘高瑞珍相爱,但他们的恋爱公开后,遭到姑娘父母的坚决反对,因为瑞珍的父亲是教师,而衍义的家里是“泥腿子” 。瑞珍抗争了三年。1985 年她第一次离家出走了,但回去后,被母亲等人从衍义家强行拖走,并软禁在家达一个月之久。后来瑞珍又跑了。最后,这对年轻人觉得只有法律才能使他们的婚姻得到保障。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和中期,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人们告别了“大锅饭” ,在广阔但更具竞争的市场中找寻自己的坐标,不少女性也为自己设计了新的人生目标,以便让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于是,个人情感、家庭与本人或男方的事业、个人爱好与追求的冲突就显现出来。1994 年 3

16、月 2 日新民晚报上题为大儿无后的文章中写道:我们的大儿子与小儿子、小女儿同一年结婚,第二年弟弟妹妹都有了孩子,而大儿子却“音讯全无” 。大媳妇好不容易怀上孩子,但由于他们两人都有各自的事业,竟然不声不响把孩子打掉了。大儿子说, “现在生活得很舒畅,有了孩子,麻烦太多” 。 另外,市场的开放也带来观念的更新,尤其表现在男女之间的关系上,婚前同居、婚外恋、离婚率不断上升就是很好的证明。1995 年 9 月6 日, 新民晚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当断不断,后果难堪的文章,9讲述道:“我”认识了一个技术员,我们双方都有家庭,但对对方有依恋感,于是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造成了很不好的后果。 而新民晚报1997

17、 年 9 月 9 日的一则故事中,主人公“我”受到的伤害则更大。 “我”曾许下誓言,一定要在婚前保持贞洁,虽然“我”的上司有家庭,但我们还是情不自禁地由同事转为恋人,很快就发生了关系, “我”怀孕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虽然后悔,也知道错了,但为时已晚。 而这类故事在申江服务导报上更是比比皆是,可以说几乎每个故事中都有一个不幸的女性,但这种女性很难让人同情,因为毕竟这些选择是她们自己作出的。这不禁让人感慨,今天的女性虽然有了婚恋自主的权利,但她们是否真的能在缺乏社会经验与受感情左右的年岁为自己作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开放带给今天的女性爱的自由和婚姻的自由,甚至是性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一旦失去限制,最终受

18、到伤害的恰恰是女性本身。 (详见表四) ?表四 ?1985?1989?1993?1997?2001 ?矛盾冲突的原因?报刊?1988 年?1992 年?1996 年?2000 年?2002 年 与男性的单纯冲突,如性格不和等?中国妇女报?2?0?0?0?2 ?新民晚报?0?0?1?1因感情问题而发生的冲突,如第三者等?中国妇女报?0?3?0?1?12 ?新民晚报?1?0?2?0 因家务、抚养孩子而发生的冲突?中国妇女报?0?2?0?1?0 ?新民晚报?0?1?0?010个人情感、家庭与本人或对方事业、个?中国妇女报?0?2?0?1?0 人爱好与追求的冲突?新民晚报?0?0?2?1 与本人或对方

19、家庭成员的冲突?中国妇女报?2?0?0?0?5 ?新民晚报?0?0?1?0因物质生活而发生的冲突?中国妇女报?0?1?0?0?8 ?新民晚报?1?0?0?1 个人情感与社会道德、舆论的冲突?中国妇女报?1?0?0?0?0 ?新民晚报?1?1?1?1 其他冲突,如琐事等?中国妇女报?0?0?1?1?0 ?新民晚报?0?0?0?1无冲突?中国妇女报?1?3?2?1?2 ?新民晚报?0?2?3?4 样本故事的主题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追求婚姻自由”是样本故事主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到了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爱需要表达,恋人或夫妻之间需要关爱和体贴”成了重要的故事主题。其中中国妇女报1992 年 3月 4 日的生命中有一片蓝蓝的白云天是一篇很感人的故事:在抗战中失去一条腿的 74 岁离休干部李佳民,和老伴相濡以沫 40 年。他的老伴王桂兰悉心照顾残疾的丈夫,包揽了几乎一切家务,还要接送幼小的儿孙上学并给他们辅导功课,夫妻之间的关爱跃然纸上。在 90 年代中期,各个主题的出现频率几乎差别不大,但到了 90 年代末期, “爱需要表达,恋人或夫妻之间需要关爱和体贴”又上升到了第一位。1999 年 9 月 1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