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王玺仙:寄情山水王玺仙在石景山的新家就是一个大的画室,墙上、柜上挂满了水墨丹青,台板玻璃下压抻着他刚刚完成的几幅写意,盎然情趣间,是主人悠然的心境和澹泊的处世态度。这几年,玺仙在不声不响中凭籍勤奋努力引起业内人士关注。他笔下的山水阔大、深厚,丰富之中盈溢着滋润,阔大之中凸现着灵秀,原中国工笔画协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潘兹先生看了他的画欣然提笔“寄情山水” 。 源于对绘画的热爱和灵性,小学三年级时,玺仙就曾有执教美术课的经历,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位下放到农村的画家,画家斗室里氤氲的山水墨香将他吸引,也正是这一段相识让玺仙与绘画结下了不结之缘。在画家的荐引下,18 岁的玺仙进入
2、了中国工艺美术学院,由此开始了他笔墨山水的生涯。那时的地铁乘票只有几毛钱,很多文化景点的门票也很便宜,玺仙大部分零钱都花在了地铁和故宫绘画馆的门票上。美院的系统学习使玺先得益匪浅,他明确了自己的艺术方向,立志要在中国山水画上弄出点名堂。 要做艺术,首先得先解决好生存问题,凭着一手好画,玺仙进了京联针织厂当起了服装设计师。书山有路勤为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对绘画艺术的学习和探索中。在当时2借居的小区宿舍里,每至深夜,人们进入梦乡、万籁俱寂的时候,依然闪烁着的,总是来自他画室里的那束柔和的灯光。沉浸在“文心画境“步履中的玺仙,并没有局限于环境的艰苦中,他多方拜访、
3、师从我国许多知名山水画家,潜心研修、厚积薄发,在无数次的尝试、比较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画作风格。他的作品渐渐见诸报端,他本人也被首都钢铁公司书画院吸收为专业创作员。 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正如玺仙所感悟到的:绘画是一门有关人格、品德、学识、修养、诗文内涵的综合艺术。进入创作室,有了良好的艺术环境,玺仙如鱼得水,创作激情徒增。一个没有生活的艺术家的是创作是苍白的,要画好山水,就得遍游名山大川。那时每月只有几十块钱工资的他,愣是攒了 200 块钱,走上了看山悟水的路。从黄山到三峡,从湘西到神农架,艺术的心灵沉浸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为了省钱,他把床铺搬到了火车上,几十天竟没住过一次旅店;为了能把不多的
4、旅费花到钟情的山水中,那些日子玺仙天天与方便面打交道,有水就泡,没水就干啃,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整整啃了 100 多袋方便面,以至于他看到方便面就想吐。 山水也是有性情的,那一次 200 元旅费的游程,玺仙走了 10000 多里路,画下了厚厚两大本速写。山水惠赠玺仙灵气,回来之后他用酣畅的笔墨尽舒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一连画了几十幅山水,其中雾锁三峡 、 情系湘西 、 神农架等作品在国内组织的画展中多次获奖。 3“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阻野云飞” 。玺先善绘竹,其笔如刀,有画如其人。在玺仙的画室,他即兴为朋友泼墨,运笔疾如风,画中山水呼之欲出,浸透着凝重、深情、厚道和真诚。不难看出他胸中
5、藏着一川锦山绣水,满腹古道热肠。 玺仙的画讲求构图、意境与用色,追求细腻隽永、顺其自然,用笔多变,意境深邃,他的画无框架、无拘束,出笔爽利,随心所欲,行若草草巧变锋出,实则图自然之性,传山川之声。他的画写实之中强调写意,或杳杳漠漠,或磊磊落落,江南水乡,扶竹疏影,风采飘然,千岩竞秀,奇峰连绵,寥寥数笔,浓淡相宜。欣赏玺仙的山水画,如身临其境,极想融入画中,与山水一体,犹行江山数千里,心旌摇坠山水中。黄山的奇峰妙景,三峡的山水转,真真切切、虚虚幻幻,那浓得化不开的绿意,如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让人不由得深深吸气,透彻肺腑;那险得就要倒下的山势和飞瀑,似断山更续,水走云来,让人心旷神怡,思游神外;而那些林间花欲燃,竹径露初圆的竹林茅舍,小桥人家,让人好生下榻之心,魂归故里之意。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知觉要求飞速流逝的世界停下来仔细辩识和完整把握,而感觉却让世界继续它奔腾的脚步,远离浮嚣的玺仙超然物外地挥笔泼墨,正是对山水的虔诚,成就了玺仙在宣纸上纵情泼洒那份真挚的情怀。